时代之外,五行之内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一个绝对运动的世界而言,相对静态的五行系统依旧幻化在社会万象的肌理中,亘古未变。
  
  彼得·圣吉的文化缺失
  
  15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第一次让中国人认识了系统思维理论。此前,这一著作已在全世界范围取得了空前辉煌的荣誉:“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21世纪的管理圣经”、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开拓者奖、《哈佛商业评论》近百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彼得·圣吉本人也被誉为继彼得·杜拉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人称“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
  书中所阐述的“系统思考”这一全新的认识论对当代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新事物。在九十年代举国市场化的浪潮下,如何建立企业思维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显得尤为紧迫。然而,彼得·圣吉和他的理论在为中国企业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全新视角的同时,却也将国人的思维局限在了企业管理本身,系统思考模式在《第五项修炼》中并没有得到更为广阔的意义延展。
  彼得·圣吉的理论在中国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影响国人数千年的传统五行观却在时代的匆匆脚步中被遗忘。直到很多年后,国人开始反思,“系统思考”是否独属于西方?这一认识论是否仅仅只是局限于企业管理决策层面?学者天河水就此提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至少存在三大文化上的缺失:一是未能看清系统结构中所蕴藏的文化控制力;二是未能自觉地运用“整体—对待”思维;三是由于不懂得“五行思维”,对于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而言,他所倡导的“系统思考”显然不够“系统”。
  随着时代的日益进步,国人已慢慢从唯西方论的窠臼中走出来,开始塑造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新世纪的中国,已有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反思过去、应对当下和探索未来的能量,国学的复兴在很大层面上折射出了对崛起后的中国在社会人文价值理想方面的再思考。
  显然,天河水们对《第五项修炼》的重新审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五行理论的再生,也并不是社会万象中的偶然事件。它象征着国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富足的激进误区中逐渐回归到从容、大度、平和、广博的民族内涵中。
  
  相对静态与绝对动态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古人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元素,用金、木、水、火、土来概括。“行”则指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行动、行走、执行等,来表示动的意思。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元素在宇宙间始终不停的变化、消长、运动,因此叫“五行”。阴阳五行观的产生,在我国发祥极为久远,它是通过人们对大自然运行变化的长期观测、总结而归纳出来的结果。“五行”在相生相克的基础上,演化出了一套系统平衡和循环之道,并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
  五行理论作为中国古代先民朴素的世界观,在其后的文化延展中,被赋予了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含义,时至今日,已很少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五行的全貌,大多数人不过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而已。不可否认,五行系统下的繁复推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现代人对其的接受,然而,作为定义宇宙普遍规律的五行理论,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远离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一个绝对运动的世界而言,相对静态的五行系统依旧幻化在社会万象的肌理中,亘古未变。
  五行的相对静态,盖因其理论基石早已在漫长的历史脉络中成型,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与完善,形成了内部推演和逻辑层面的环环相扣,极为严密。同时,这个相对静止的大系统内部,又蕴含着绝对的动态特征。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机制,皆为维持自然界的整体平衡。相对静态与绝对动态的内外结合,令五行理论不仅没有因时代社会的进步而显得固步自封,不合时宜,反而因占领了认识论的制高点而对当下世界报以一如既往的确切影响。
  诚然,五行理论并不能如《第五项修炼》那样在工具论层面对当下社会种种产生实际指导意义,但天河水们的质疑则反映出一个愈发自信的中国,在工业化漩涡中试图重新找回原始文化观照的意愿。与彼得·圣吉仅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的系统思考模式相比,五行理论的系统法则意义更加广阔,虽缺乏针对性,却内藏大千世界、宇宙万象之精华。
  
  当代新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法则更像一个潜藏在时代进程和个体命运背后的隐性因素,它不能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却可以诠释这个世界为什么呈现出如此的状态。当我们暂时放下现代学科体系,以五行法则审视社会环境的构成与个体存在的差异化时,这条隐性的线索便会逐渐浮出水面。
  不同于宗教世界的主观色彩,五行法则并无意在道德宿命层面对人类的思想行为进行指引,事实上,五行系统的源头是朴素唯物观的呈现,它对宇宙万象的定义中,并没有塑造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以神的意志来为人类描绘某种美好愿景,而是以五种元素实体为基础,结合自然主义法则,分析、推演而产生的动态诠释系统。正因为如此,五行的相对静态便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效用。
  神的至高无上扼杀了人类随着时代进步而重新定位宗教精神的可能性,但金、木、水、火、土的实体概念,却具有更加灵动的发散性和延续性。它既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模板”,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持久散发热量的“原动力”。所以,五行在当下的重生,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第五项修炼》的批判,而是在经济、环保、建筑、文艺、民生、科技、公益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重放光芒。不同学科和行业的工作者,都在运用五行理论的精髓为各自领域的现状解惑,寻求发展之道。
  这一自给自足的开放系统,随着社会的多样化进程,已不再只是为人们提供原始层面的效能和影响,它以更加“入世”的姿态,被当下的国人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内涵。纷繁世界,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每个人或在网中的某个节点停留,或在节点之间的连线上行走。在这个人与社会联系愈加紧密的时代,五行视野下的个体与环境,已然更加深刻地交织在了一起,相互作用,共荣共生。
  因此,用五行法则观照当下社会的意义在于,以另一种角度审视个体的差异化存在,以及造成这种差异化生存的最大原因——社会环境的不同。国人对五行本源的追溯,皆为更好地诠释当下;对五种元素的重新定义,则是为了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精神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五行新解,并非背离五行法则的本质,而是在其原始唯物观的基础上,为其观照当下世界提供更符合时代语境的外延。
其他文献
她有很多身份: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无党派人士;2001年“亚洲诺贝尔奖”菲律宾麦格赛公共服务奖得主;北京市人大代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妇女发展专家;妇女跨文化网络名誉主席;全球妇女基金会董事。    她也有许多称谓:最基本的“吴老师”,民众口中“最敢说真话的人大代表”,某些人口中的“神经病”,还有“国际叫花子”。    但有一个名字和一个身份始终没有变过:吴青,冰心和吴文藻的女儿。    教授·
期刊
杨杨/水瓶座,前科学记者。在烟台海边度过大学四年,2006年毕业于环境工程专业。现为松鼠会编辑。    “我们内心的冲突开始变得清晰,与世界的紧张关系有了具体的呈现,个人化立场得到强化。”  在某位已经忘记名字的作家语录面前,有两件事显然具备了一些共性:写作、说脏话。  不信?那假设这是道选择题吧:  “灵与肉的争战折磨着我们,我们只有XX。XX成了化解我们与世界紧张关系的武器,成了化解我们内心冲
期刊
活在别人的梦境  一醒就碎  蒙着尘垢的瓷衣  难有善终的命运    活在自己的梦境  却没有自我随行  背负过往的丽裳  翻覆六尘的幻影    神仙的入定  难免忘却日月相蚀的残废俗身  浪迹和隐匿  同样贱踏乐土和转生  佛被偷贡毒蜜  只为他满口真言逆耳  狠伤利欲卑贱之心    谁说猥形  总是兽的写徵  人常披挂它才稳固王的名声  反挞和嫁祸  从来不屑与高贵对簿  却与空洞躯壳  回应
期刊
与荷译相识于两年前。那时,他住在成都一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生活热闹嘈杂,但他的楼顶小屋自动过滤了这一切,他在里面画画、喝茶、听音乐、发呆,颇有些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意味。    他不喜言语,“就是因为不想说才画画”,相熟以后,也多是如水的君子之交。网上相遇了,也不多聊,只偶尔发一张照片过来,有时是一只脏丑的流浪狗安静地匐在地上,眼里透出莫名的忧伤,有时是这座城市春天里最后的一片油菜花,照片谈不上好看,但
期刊
赵柏田/1969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小说和随笔作家,文化学者。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多种。近年尤以“中华书局·赵柏田作品系列”在知识界和读者群中广为人知,被境内外媒体誉为“黄仁宇与史景迁的合体之作”。    一    三天前的一个清早,少年和他的父亲从杭州湾畔的蒋村动身时,星光还没有完全隐落,秋晨的露水把布鞋和裤管都给打湿了。到余姚县府衙门前的小码头下船,江面的雾汽正在散去,那些像走钢丝一样站在船
期刊
“水曰润下”。所谓“润下”,是指水有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水。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寓意。在人们眼中,水虽然柔和,却具有穿石的能量,可以说,水是最具有韧性的元素。    同时,三水成淼,水也常被人赋予浩瀚广博之意。因此,金木水火土中,最易令人想到君子的,自然是水。比如中西方那些谚语:形容人谦逊,会有“大海
期刊
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所以古人说“木曰曲直”。后人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得异常紧密,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各种生产工具也离不开木,加上树木高耸直立、生命力顽强,更被古人赋予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寓意。因为树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木的核心品格也
期刊
现代人通常所理解的“从革”,是指金有肃杀、收敛、潜降、清洁的特性,事实上,这只强调了“从”的特性,而忽略了“革”的特性。金铸造兵器则刚而锋利,但所铸兵器的形状可随人意而改变,故金还有其“柔和”的特性。《尚书·洪范》在疏证“金曰从革”时说:“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兵器也”,“金可以从人改更,更言其可为人用之意也”。因此,刚柔相济,从革相合,是金的特性。    五行中的木、水、火、土因其在自然界中处于单
期刊
曾有一位属弱木的朋友,在生活中处处恪守五行的生克原则:寒木喜火,因此选择在温暖的桂林工作生活;服色非青则黑;买房时,小区门一定要向东或朝北……或许有些“胶柱鼓瑟”,但也呈现出中国人浸染已久的一面——天人合一。    与天地如一  “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如是说。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区别:在西方人眼里,一切都是实证的,A是A,B是B,纵有联系,这联系也是客观的;然而在东方
期刊
“火曰炎上”。所谓“炎上”,是说火在燃烧时,能发光放热,火焰飘浮于上,光热四散于外,故火有发热、温暖、光明、向上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温通、昌盛、繁茂等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火。火是五行中最为剧烈的元素,既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活的必须,袅袅炊烟,围炉而坐;也可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火也是人们眼中最极端的元素。    火的炽烈在今人眼中,代表了一种澎湃的激情和燃烧不尽的动力。在创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