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叶扁舟银河游,摘星赏月龙门走,改革创新路途遥,意志坚定不用愁。本文作者从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质疑和通过求异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大胆质疑;求异思维
春意盎然荷塘涟漪,课程改革日新月异,创新教学一枝独秀,初中历史连台好戏。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奠基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化的史诗。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历史新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作了大胆尝试,以供同仁们斧正和完善。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
课堂教学提问的好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善于设疑、提问。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譬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如此导入:“轰轰烈烈辛亥革命有什么伟大意义?这次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学生兴高采烈的进行了分组讨论,有些学生发言: “辛亥革命成功就在于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不仅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得民众拥护。”有些学生则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原因主要是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真正改变。”通过上述正反的看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我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不同观点予以适度肯定,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创新火花,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学来源于思,思起于疑问,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高素质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新知识,提高创新意识,把问题合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譬如,我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鉴于部分学生急于知道的“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感兴趣,就先引导学生回顾回忆“府院之争”及我国派十五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过程,重点阐明着中国也是个战胜国。接着又阐述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被重新瓜分的辛酸历史,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最后我继续就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反而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呢?”学生的疑窦顿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也就自然被打开了。
二、鼓励大胆质疑,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发生在昨天,评价在今天,检验在明天。对于历史的评说众说纷纭,但许多历史知识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就是标新立异,“疑乃学之始”,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步,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我在讲授《三国鼎立》内容时,鉴于文本只从正面叙述足智多谋、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丰功伟绩”的片面性,就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指出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少学生感到我的观点有点“刺激”,他们纷纷兴趣倍增,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其一,用人多疑,缺乏招贤艺术;其二,事无大小,都不厌其烦的亲自过问,办事缺乏主次;其三,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类似的质疑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苗,大有燎原之势。可见,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总之,“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当然,标新立异并非五根据的随心所欲,而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判断,绝对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导致走进哗众取宠的死胡同。
三、通过求异思维,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求异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它的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在初中历史传统的教学历程中,因果关系分析法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但质疑的模式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约束在机械性的思维区域内,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当面对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时,就便会束手无策,不知所云。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不能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反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清朝末年“林则徐禁烟运动”时,我针对文本提到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就提问:“假如林则徐不禁烟是否能使中国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呢?”许多学生透过这段历史的表面现象发现: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只是一个导火线,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其图谋中国的狼子野心早有,就是为了找个借口罢了。只要中国公民反对鸦片就会使英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理由,通过如此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叶扁舟银河游,摘星赏月龙门走,改革创新路途遥,意志坚定不用愁。强劲的改革春风吹拂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只要我们善于顺应时代潮流,大胆革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初中)
【关键词】问题情境;大胆质疑;求异思维
春意盎然荷塘涟漪,课程改革日新月异,创新教学一枝独秀,初中历史连台好戏。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奠基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化的史诗。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历史新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作了大胆尝试,以供同仁们斧正和完善。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
课堂教学提问的好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善于设疑、提问。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譬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如此导入:“轰轰烈烈辛亥革命有什么伟大意义?这次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学生兴高采烈的进行了分组讨论,有些学生发言: “辛亥革命成功就在于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不仅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得民众拥护。”有些学生则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原因主要是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真正改变。”通过上述正反的看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我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不同观点予以适度肯定,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创新火花,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学来源于思,思起于疑问,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高素质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新知识,提高创新意识,把问题合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譬如,我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鉴于部分学生急于知道的“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感兴趣,就先引导学生回顾回忆“府院之争”及我国派十五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过程,重点阐明着中国也是个战胜国。接着又阐述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被重新瓜分的辛酸历史,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最后我继续就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反而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呢?”学生的疑窦顿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也就自然被打开了。
二、鼓励大胆质疑,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发生在昨天,评价在今天,检验在明天。对于历史的评说众说纷纭,但许多历史知识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就是标新立异,“疑乃学之始”,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步,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我在讲授《三国鼎立》内容时,鉴于文本只从正面叙述足智多谋、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丰功伟绩”的片面性,就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指出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少学生感到我的观点有点“刺激”,他们纷纷兴趣倍增,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其一,用人多疑,缺乏招贤艺术;其二,事无大小,都不厌其烦的亲自过问,办事缺乏主次;其三,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类似的质疑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苗,大有燎原之势。可见,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总之,“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当然,标新立异并非五根据的随心所欲,而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判断,绝对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导致走进哗众取宠的死胡同。
三、通过求异思维,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求异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它的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在初中历史传统的教学历程中,因果关系分析法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但质疑的模式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约束在机械性的思维区域内,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当面对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时,就便会束手无策,不知所云。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不能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反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清朝末年“林则徐禁烟运动”时,我针对文本提到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就提问:“假如林则徐不禁烟是否能使中国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呢?”许多学生透过这段历史的表面现象发现: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只是一个导火线,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其图谋中国的狼子野心早有,就是为了找个借口罢了。只要中国公民反对鸦片就会使英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理由,通过如此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叶扁舟银河游,摘星赏月龙门走,改革创新路途遥,意志坚定不用愁。强劲的改革春风吹拂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只要我们善于顺应时代潮流,大胆革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