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美深入融合,是素质课改深入推进过程中所提出的全新战略思想,而音乐是践行美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实施授课期间需将其与德育有效融合,构建充满魅力的全新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程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同时也能够锤炼优秀的品德,从而助推小学生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下面,主要探索音乐课与德育的融合意义,并从以文渲染、创设情境等方面出发探索具体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德育;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美育课程,同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荡涤学生心灵以及塑造其品格上所具有的支撑功能也比较显著,具有较强的德育地位。因此,在全面落实音乐课活动期间,教师需将德育和美育进行有效融合,让音乐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教学面貌,支撑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端正的思想观,并建立起优秀的品质素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德育融合的意义分析
继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战略思想之后,德育在小学段领域所呈现的教育地位越发显著[1]。而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同时在德育方面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也比较突出。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将德育与常规课堂有效融合,能够助推课程教学实现全面革新。首先,德育在课堂上的有效融合能够启迪和培养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观,让其在音乐课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发现美、感知美的意识,从而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在音乐文化深入剖析与活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同时,德育的深入贯彻能够有效拓展音乐教育的覆盖面,从而保证其所包含的育人功能更加全面,助推课程教学实现高效落实。因此,教师需坚持德育为先、德美结合的思想引领,合理规划音乐课堂。
二、小学音乐课堂德育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以文渲染,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和观念启迪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2]。因此,教师需以德育为目标导向,深入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直观呈现、趣味导入的方式,渲染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之后,引导学生综合课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探索,让学生进一步明晰音乐学习的价值,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获得丰富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比如说,在围绕《百鸟朝凤》施教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了解音乐的背景,并就唢呐这一传统乐器的艺术特点、音乐风格以及起源与发展等基础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之后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合理地渗透到音乐课上,然后让学生深入探索文化要素,促使其对民族音乐和乐器的传承形成端正的认知,从而让其以规范的状态参与到音乐的赏析与探索活动当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发现美的思维
教师遵循德育为先的施教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合理改善课堂环境,有效转变基础音乐知识的具體呈现方式,在营造生动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畅想,从而支撑学生建立起发现美的思维意识,让其能够自主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例如,在围绕《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有效发掘现实生活中的草原风景要素,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介绍草原的风景和生活面貌,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和动画来渲染意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条件,并在深入赏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草原风情的了解,从而让其在全面的认知基础上就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三)合作赏析,培养优秀学习品质
教师需关注立德树人思想下的全新执教要求,积极探索全新的育人模式,坚持以合作、互助为思想指导构建全新的赏析教学环境,从而培育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教师可以将合作、互助的学习思想观有效渗透给学生,使之形成团队配合、共同进步的思想认知。之后,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设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组内、组间展开深入探讨与有效的交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础音乐内涵的理解。
比如说,在围绕《牧童》施教期间,教师可以先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其就歌曲有关的故事进行自主搜集、整理,然后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意境,通过小组深入分析的方式探索歌曲所诠释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对歌曲形成深刻的理解,也能够让其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
(四)主题拓展,塑造优良品格素养
教师为充分发挥音乐所具有的德育价值,需遵循主题式的教育思想,合理设置拓展活动。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实践和体验空间,促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塑造优良的品格[3]。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建党100周年,设置“学习红色歌曲,弘扬革命精神”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推荐丰富的红色素材。之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当中,就红歌背后所蕴含的革命故事深入探索,并积极开展唱红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与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其他类型主题活动,比如说积极开展“民族民间特色音乐”的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探索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歌曲,了解其风格,并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
(五)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在德育思想指导下,教师需积极组织趣味的竞赛活动,为学生自主创新和广泛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本着激发潜能,发展特长的原则设置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音乐的美学特色和奥秘,在音乐氛围的熏陶下更热爱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其形成自主创新的动力,使之在接下来的音乐探索中保持较强的效能感。教师针对学生在竞赛中的综合表现需设置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以调动其整体的参与热忱。
结论:依前所述,教师在实施音乐课教学期间,需全面发掘其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将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深入融合到音乐课上,并以此为思想导向积极探索规范性的育人活动。在具体施教的过程中,需合理发挥文化、情境所具有的辅助功能,启迪学生进一步端正对音乐课探索的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赏析、主体拓展等多种活动有效开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从而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24):219-220.
[2]王瑶琪.因乐施教 以美树人——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23):208-210.
[3]黄春杏.以乐育人 润物无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20):248-250.
关键词:德育;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美育课程,同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荡涤学生心灵以及塑造其品格上所具有的支撑功能也比较显著,具有较强的德育地位。因此,在全面落实音乐课活动期间,教师需将德育和美育进行有效融合,让音乐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教学面貌,支撑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端正的思想观,并建立起优秀的品质素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德育融合的意义分析
继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战略思想之后,德育在小学段领域所呈现的教育地位越发显著[1]。而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同时在德育方面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也比较突出。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将德育与常规课堂有效融合,能够助推课程教学实现全面革新。首先,德育在课堂上的有效融合能够启迪和培养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观,让其在音乐课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发现美、感知美的意识,从而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在音乐文化深入剖析与活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同时,德育的深入贯彻能够有效拓展音乐教育的覆盖面,从而保证其所包含的育人功能更加全面,助推课程教学实现高效落实。因此,教师需坚持德育为先、德美结合的思想引领,合理规划音乐课堂。
二、小学音乐课堂德育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以文渲染,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和观念启迪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2]。因此,教师需以德育为目标导向,深入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直观呈现、趣味导入的方式,渲染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之后,引导学生综合课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探索,让学生进一步明晰音乐学习的价值,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获得丰富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比如说,在围绕《百鸟朝凤》施教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了解音乐的背景,并就唢呐这一传统乐器的艺术特点、音乐风格以及起源与发展等基础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之后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合理地渗透到音乐课上,然后让学生深入探索文化要素,促使其对民族音乐和乐器的传承形成端正的认知,从而让其以规范的状态参与到音乐的赏析与探索活动当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发现美的思维
教师遵循德育为先的施教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合理改善课堂环境,有效转变基础音乐知识的具體呈现方式,在营造生动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畅想,从而支撑学生建立起发现美的思维意识,让其能够自主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例如,在围绕《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有效发掘现实生活中的草原风景要素,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介绍草原的风景和生活面貌,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和动画来渲染意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条件,并在深入赏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草原风情的了解,从而让其在全面的认知基础上就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三)合作赏析,培养优秀学习品质
教师需关注立德树人思想下的全新执教要求,积极探索全新的育人模式,坚持以合作、互助为思想指导构建全新的赏析教学环境,从而培育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教师可以将合作、互助的学习思想观有效渗透给学生,使之形成团队配合、共同进步的思想认知。之后,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设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组内、组间展开深入探讨与有效的交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础音乐内涵的理解。
比如说,在围绕《牧童》施教期间,教师可以先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其就歌曲有关的故事进行自主搜集、整理,然后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意境,通过小组深入分析的方式探索歌曲所诠释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对歌曲形成深刻的理解,也能够让其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
(四)主题拓展,塑造优良品格素养
教师为充分发挥音乐所具有的德育价值,需遵循主题式的教育思想,合理设置拓展活动。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实践和体验空间,促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塑造优良的品格[3]。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建党100周年,设置“学习红色歌曲,弘扬革命精神”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推荐丰富的红色素材。之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当中,就红歌背后所蕴含的革命故事深入探索,并积极开展唱红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与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其他类型主题活动,比如说积极开展“民族民间特色音乐”的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探索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歌曲,了解其风格,并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
(五)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在德育思想指导下,教师需积极组织趣味的竞赛活动,为学生自主创新和广泛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本着激发潜能,发展特长的原则设置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音乐的美学特色和奥秘,在音乐氛围的熏陶下更热爱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其形成自主创新的动力,使之在接下来的音乐探索中保持较强的效能感。教师针对学生在竞赛中的综合表现需设置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以调动其整体的参与热忱。
结论:依前所述,教师在实施音乐课教学期间,需全面发掘其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将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深入融合到音乐课上,并以此为思想导向积极探索规范性的育人活动。在具体施教的过程中,需合理发挥文化、情境所具有的辅助功能,启迪学生进一步端正对音乐课探索的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赏析、主体拓展等多种活动有效开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从而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24):219-220.
[2]王瑶琪.因乐施教 以美树人——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23):208-210.
[3]黄春杏.以乐育人 润物无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20):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