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顿和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的慢乐章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对于主属和弦的运用,对其内部构成力量的来源方式的选择,让二者在作品中展现出了明显的音响和功能色彩差异性。本文通过对和弦逻辑、结构力、结构的功能性特征的分析,比较二者在慢乐章中的联系与区别,透视彼此的异同。
【关键词】慢乐章;和弦结构力;功能;逻辑
一、钢琴慢乐章中的主属和弦结构力问题
钢琴慢乐章的创作,无论对于音乐文本的创作者、还是对于将其转变为音响效果的演奏者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无论何种速度、结构、形态的乐章进行,都是音乐创作过程中最为复杂、微妙的体现方式。作曲家与演奏家都试图通过这种载体来承载内在的音响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作为媒介的文本与音响都是表达、抒发作曲家、演奏者内心情感的内涵表达。因而,从文本到音响的转变,不仅凸显出一种手段和方式的变化,还透着微妙的情感倾向与戏剧性内涵特征。
在钢琴奏鸣曲中,对于慢乐章的完善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慢乐章的作曲过程中,对曲式功能与主和弦结构力的考量,不仅是作曲家与演奏家赖以乐曲展开的依据之一,也是钢琴慢乐章的形态动力之一。这一点,后来在无调性、十二音的创作中,依然是被遵循的原则之一。从古典海顿钢琴慢乐章开始,到贝多芬二者之间横跨了莫扎特,但是主、属和弦结构力在慢乐章中的探索方面,二者却有着典型的延续性特点。海顿时期,对于自我的张扬还是初级阶段。到了贝多芬时期,不仅在和声、和弦的使用方面,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胸襟,还在属和弦的功能方面也有所发展,而且形成了非常重要的钢琴奏鸣曲慢乐章风格特征。因为,主、属和弦的运用随着音乐中更趋向人化属性的表达需要,在音响追求中更具有“自律”性的审美特征。这种“自律”性还体现在声响对于哲理、思想的表达方面。贝多芬在运用主、属和弦的和声序列逻辑中进行了深远的拓展,在功能体系的大范围内展开了动力性的远关系离调、转调,尤其时晚期的很多钢琴慢板乐章中充溢着很多暗示性因素,音乐中也充斥很多创作者的神灵魂魄特点。
具体而言,海顿的钢琴慢乐章中是传统功能和声与和弦的系统化运用开始,昭示着音乐创造者在文本方面对曲式功能与主功能结构逻辑的追求。此时的关键是如何组织作品,组织其有序的结构形式,将对生活与审美的理念都植根于作品的音响中。虽然在文本方面,主和弦的功能性与结构似乎是对称的——主和弦在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乐句、乐段的终止与半终止中,这些主和弦都隐藏于严密的音乐素材组织逻辑中。但是却并没有刻意的追求音响的戏剧性效果。因为海顿的钢琴慢乐章中对音响的追求是有限的,其背后的意义揭示也是有限度的。贝多芬则更多的运用属七和弦,决定调性、调式特征。他不追求终止、半终止中的明确主和弦音响,相反他随着音乐创作的多元化进程,不断尝试钢琴奏鸣曲慢乐章中的音乐内容多样性表现风格。即使是对慢乐章中沉思性情感内容的表达,也是透过属七和弦的不同技法来体现的。尤其是贝多芬后期的钢琴奏鸣曲中,不仅文本载体的谱面上术语复杂、和声细致,而且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和力度也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这些文本在某种程度上会让演奏家觉得没有了想象空间,只能很忠实的完全按照谱面要求进行各种尝试。
主、属和弦在音响方面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海顿时期的钢琴在构造与装置方面都缺乏踏板的辅助,在调音标准方面,也更多的具有机械音响的色彩特征。因而,在演奏时的和弦弹奏动作,也往往更为快捷,所以慢乐章对于当时的演奏家和乐器性能而言,都有着很大的挑战。但是到了贝多芬时代,这种限制基本解除了,作曲家对音乐的解释和情感的传达变得更为容易,而且踏板的灵活性也增添了音响的效果,因而表现谱面上的各类术语、标记就更为容易。因而,贝多芬的钢琴慢乐章中具有了更多的表现可能性,属功能和弦的结构力越来越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作用。
二、主、属和弦在海顿慢乐章中的结构力表现
主、属和弦的结构力问题,在演奏中需要关注音响色彩的梯次变化问题。因为在海顿的钢琴慢乐章中,主和弦的运用是非常明确的,功能上的其他和弦也按照不同顺序进行设计。例如在海顿的第十一首(Hob. XVI/2)慢板乐章(第二乐章)中,采用变奏曲式的结构力主要来自对主和声逻辑的变化、发展,这首作品也因此很容易与巴赫和亨德尔的古钢琴组曲联系起来,因为二者的风格是如此接近。再比如,在海顿的第四十八首到第五十一首慢乐章作品中,风格差异比较大。因为此时的海顿在主和弦的变化方面是非常大的,不仅呈现出一种六和弦、四六和弦的终止结构,还往往出现以四度音代替五度或三度音的进行。因为这最后几首钢琴慢乐章中,海顿已经深受当时奥地利作曲家沃·阿·莫扎特歌唱性旋法特征的影响。这些不同的曲调特点,使海顿的钢琴慢乐章风格开始出现了新的倾向——抒情性和歌唱性色彩增加,而且在音响层面也出现了表现内涵因素增多,戏剧性冲突非常强烈的特点。
此时的海顿不仅在慢乐章中,除了常采用小步舞曲、回旋曲式、变化曲式外,还大量使用不完整功能的奏鸣曲式结构,让主和弦以多种变化形式,移入其中。
例如第五十六首(Gob.XVI/42)D大调奏鸣曲的开头,这种用慢板乐章开头的反传统的手法也影响了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
此例中第一拍上的音可视为省略五音的主和弦进行,五音被延迟到了第三拍的三连音中,然后经过强拍上的和弦外音,弱位上又出现不完整的主和弦动机。主和弦动机的不断交替出现中,大量的使用了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节奏,比如三十二分音型,因而演奏中需要对其力度与音量等都进行适度的变化。因为色彩的进行力度与钢琴装置的表现性能具有直接关系——在有踏板的钢琴时代,在情感内涵表达方面,贝多芬音乐中的戏剧性力量具有了表现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强化演奏技巧的作用,这样才能很好的体现出审美观念特征。这种系统化主题动机的整体设计,展现出一种从文本到音响的渐变特征,也运用这种术语体系,体现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连续性特征。 演奏慢乐章的作品时,需要关注对海顿作品中阳光心情与未来美好生活向往之情的表现。因为在海顿的作品中,虽然是一种更为恬淡、平和、感恩的宗教性情感与个人情感特征,但却要考虑到这些作品的演奏场合——绝大多数是为了雇主表演的。因而需要将情感的表现,更为节制和有秩序,突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感恩”。突强突弱的力度进行一般是需要避免的。此时最困难的还是钢琴演奏中如何进行慢速度的处理问题,此时应该突出旋律的歌唱性色彩,在演奏和弦时,也应该关注其倾向性与色彩性问题,当然——和弦的结构力是渗透在乐句与乐段的终止结构中的。这种结构力事实上,是通过和声的轻盈与节奏的流畅、整个情绪情感上的起伏感来实现的。
总之,在这一阶段的奏鸣曲慢板乐章中,海顿将慢乐章的定位为歌唱性的引子或间奏、对比的因素之一。因而作品中的深层内涵还没有明确的表现,他甚至经常删去第一乐章,直接从歌唱性主题的第二乐章开始。海顿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弦运用已经体现出贝多芬早期的特征,除了自由的创作之外,还对和弦的色彩性运用、不受任何传统功能逻辑约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来表现他真实的内心感受与对生活的真实态度。对于演奏家来说,如何设计这些作品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源于其对作品的理解。
三、贝多芬钢琴慢乐章中的和弦功能
贝多芬的钢琴慢乐章中也充斥着很多的主、属和弦功能的交替与进行模式,但这些却往往带给演奏家的是一些既定的信息。因为在这些属七和弦到主和弦之间,有的是短暂的,有的则是异常漫长的,从而形成某种调性的确定功能。作曲家对这些既定信息的理解和诠释,主要是“属七”和弦的各种变化,甚至是属九、十一、十三和弦的省略音形式。属七和弦基本结构在很大程度都表现出了异常开放性的特征,也在具体的作品中带有了较强的个人感情色彩。
贝多芬时期的钢琴增加了钢铸背板、踏板以及毛毡击锤等,在力度与戏剧性能量的积聚方面,有了更大的音响表现可能性。因而,这些充满了个性化感情色彩或具有某种情景特征的表现,很容易依据和弦的变化与逻辑的突破来实现。演奏家将音乐进行更加充分的想象并设计出更能准确表达的演绎方式,会使作品文本从音符的传达上升到音响中情景、情绪的传达层面。
上例来自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Op.31 No.2)第一乐章。这个结构中也属于慢乐章,该例为两个素材构成的一个乐句。对于贝多芬的这个慢乐章作品来说,分解和弦作为某一部分的结构力要素已经成为很常见的音乐构成技法,琶音进行的属和弦转位形式,延续到了第二小节,属和弦到主和弦的逻辑,在延续了六个小节后,出现了主和弦的一个音,而且中间的和弦音分解进行,由于和弦音没有完全出现,并且加入了变化音而成为一种充满悬念的离调和弦进行。
第二部分的单个变化音构成的旋律,由于缺少直接的和弦支撑,其旋律本身也不是采用当时惯用的写作方式,而是以调式变音开头,形成一种并不像乐句第一部分那么和声明确、悦耳协和的音响,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给听觉上造成了神秘感。这样的音响在听觉方面是需要继续进行的,确定性和弦与后面的不确定性音调特点,不仅使得这段音乐中充满了很多思辨性的内涵,也使得演奏者很难以这个时期固有的演奏风格或技法对其进行直截了当的诠释与表达。然而,和弦的张力问题正是贝多芬运用其音响特征进行传统功能和声突破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他需要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融入,因而半音进行逐渐增多,调性因素逐渐碎片化,功能和声的逻辑被逐渐突破,音乐段落带有越多种不同的解释可能;另一方面,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生活中诸多问题与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态度,他也需要更不确切的表达出来,他已经在作品中将这些社会、个人、文化、历史、艺术等所有的因素都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演奏者能够根据他的和声特点与结构功能进行更多、更自由的理解与发挥,尤其是透过和弦对结构的功能意义,产生出更多的联想空。,但是如果作曲家在创作慢乐章时,所运用的某些非常规的创作手段,通常是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表达意图的(新的音响、新的演奏技术尝试,或是对特定事物,特定情绪的描述等),作为钢琴演奏家的贝多芬完全可能对和弦结构力问题进行多样性的探索与尝试。
结语
和弦的结构力,在20世纪中受到了绝大多数作曲家的关注,并且将对其不同的理解融入到他们的现代风格作品创作中。钢琴奏鸣曲中的结构功能,由于戏剧性内涵而备受瞩目,成为作品非常重要的演奏参考依据。
在海顿的慢乐章中,由于当时的作品戏剧性内涵还不足够强烈,主题或动机还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抒情性、歌曲性特点,演奏中也需要关注主和弦的象征作用与对调式的强调和在音响上的感知问题。但是在钢琴演奏家贝多芬那里,属和弦的运用远远胜过对主和弦的使用。只有了解了属和弦的多种不同表达方式、使用手段,才可能了解作曲家本人的慢乐章的创作意图,才能对作品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对于一部全新的作品而言,作曲家的诠释同样重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海顿到贝多芬,每个作曲家在其作品中无论从内涵上、技术上都试图凸显出自身的创作个性,因此演奏家在演奏这些慢乐章作品时,为了更加准确地对作品进行把握,往往必须先听取作曲家对作品的解释——文本标记,作曲家的创作初衷以及音乐传达给人们的内容,然后进行有想象力的二度创作。
参考文献
[1]朱雅芬,《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之四》,[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付琦琦,《钢琴奏鸣曲慢板乐章的发展及其表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J],2011年3月.
作者简介:曲怡(1977—),女,硕士,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关键词】慢乐章;和弦结构力;功能;逻辑
一、钢琴慢乐章中的主属和弦结构力问题
钢琴慢乐章的创作,无论对于音乐文本的创作者、还是对于将其转变为音响效果的演奏者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无论何种速度、结构、形态的乐章进行,都是音乐创作过程中最为复杂、微妙的体现方式。作曲家与演奏家都试图通过这种载体来承载内在的音响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作为媒介的文本与音响都是表达、抒发作曲家、演奏者内心情感的内涵表达。因而,从文本到音响的转变,不仅凸显出一种手段和方式的变化,还透着微妙的情感倾向与戏剧性内涵特征。
在钢琴奏鸣曲中,对于慢乐章的完善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慢乐章的作曲过程中,对曲式功能与主和弦结构力的考量,不仅是作曲家与演奏家赖以乐曲展开的依据之一,也是钢琴慢乐章的形态动力之一。这一点,后来在无调性、十二音的创作中,依然是被遵循的原则之一。从古典海顿钢琴慢乐章开始,到贝多芬二者之间横跨了莫扎特,但是主、属和弦结构力在慢乐章中的探索方面,二者却有着典型的延续性特点。海顿时期,对于自我的张扬还是初级阶段。到了贝多芬时期,不仅在和声、和弦的使用方面,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胸襟,还在属和弦的功能方面也有所发展,而且形成了非常重要的钢琴奏鸣曲慢乐章风格特征。因为,主、属和弦的运用随着音乐中更趋向人化属性的表达需要,在音响追求中更具有“自律”性的审美特征。这种“自律”性还体现在声响对于哲理、思想的表达方面。贝多芬在运用主、属和弦的和声序列逻辑中进行了深远的拓展,在功能体系的大范围内展开了动力性的远关系离调、转调,尤其时晚期的很多钢琴慢板乐章中充溢着很多暗示性因素,音乐中也充斥很多创作者的神灵魂魄特点。
具体而言,海顿的钢琴慢乐章中是传统功能和声与和弦的系统化运用开始,昭示着音乐创造者在文本方面对曲式功能与主功能结构逻辑的追求。此时的关键是如何组织作品,组织其有序的结构形式,将对生活与审美的理念都植根于作品的音响中。虽然在文本方面,主和弦的功能性与结构似乎是对称的——主和弦在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乐句、乐段的终止与半终止中,这些主和弦都隐藏于严密的音乐素材组织逻辑中。但是却并没有刻意的追求音响的戏剧性效果。因为海顿的钢琴慢乐章中对音响的追求是有限的,其背后的意义揭示也是有限度的。贝多芬则更多的运用属七和弦,决定调性、调式特征。他不追求终止、半终止中的明确主和弦音响,相反他随着音乐创作的多元化进程,不断尝试钢琴奏鸣曲慢乐章中的音乐内容多样性表现风格。即使是对慢乐章中沉思性情感内容的表达,也是透过属七和弦的不同技法来体现的。尤其是贝多芬后期的钢琴奏鸣曲中,不仅文本载体的谱面上术语复杂、和声细致,而且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和力度也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这些文本在某种程度上会让演奏家觉得没有了想象空间,只能很忠实的完全按照谱面要求进行各种尝试。
主、属和弦在音响方面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海顿时期的钢琴在构造与装置方面都缺乏踏板的辅助,在调音标准方面,也更多的具有机械音响的色彩特征。因而,在演奏时的和弦弹奏动作,也往往更为快捷,所以慢乐章对于当时的演奏家和乐器性能而言,都有着很大的挑战。但是到了贝多芬时代,这种限制基本解除了,作曲家对音乐的解释和情感的传达变得更为容易,而且踏板的灵活性也增添了音响的效果,因而表现谱面上的各类术语、标记就更为容易。因而,贝多芬的钢琴慢乐章中具有了更多的表现可能性,属功能和弦的结构力越来越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作用。
二、主、属和弦在海顿慢乐章中的结构力表现
主、属和弦的结构力问题,在演奏中需要关注音响色彩的梯次变化问题。因为在海顿的钢琴慢乐章中,主和弦的运用是非常明确的,功能上的其他和弦也按照不同顺序进行设计。例如在海顿的第十一首(Hob. XVI/2)慢板乐章(第二乐章)中,采用变奏曲式的结构力主要来自对主和声逻辑的变化、发展,这首作品也因此很容易与巴赫和亨德尔的古钢琴组曲联系起来,因为二者的风格是如此接近。再比如,在海顿的第四十八首到第五十一首慢乐章作品中,风格差异比较大。因为此时的海顿在主和弦的变化方面是非常大的,不仅呈现出一种六和弦、四六和弦的终止结构,还往往出现以四度音代替五度或三度音的进行。因为这最后几首钢琴慢乐章中,海顿已经深受当时奥地利作曲家沃·阿·莫扎特歌唱性旋法特征的影响。这些不同的曲调特点,使海顿的钢琴慢乐章风格开始出现了新的倾向——抒情性和歌唱性色彩增加,而且在音响层面也出现了表现内涵因素增多,戏剧性冲突非常强烈的特点。
此时的海顿不仅在慢乐章中,除了常采用小步舞曲、回旋曲式、变化曲式外,还大量使用不完整功能的奏鸣曲式结构,让主和弦以多种变化形式,移入其中。
例如第五十六首(Gob.XVI/42)D大调奏鸣曲的开头,这种用慢板乐章开头的反传统的手法也影响了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
此例中第一拍上的音可视为省略五音的主和弦进行,五音被延迟到了第三拍的三连音中,然后经过强拍上的和弦外音,弱位上又出现不完整的主和弦动机。主和弦动机的不断交替出现中,大量的使用了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节奏,比如三十二分音型,因而演奏中需要对其力度与音量等都进行适度的变化。因为色彩的进行力度与钢琴装置的表现性能具有直接关系——在有踏板的钢琴时代,在情感内涵表达方面,贝多芬音乐中的戏剧性力量具有了表现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强化演奏技巧的作用,这样才能很好的体现出审美观念特征。这种系统化主题动机的整体设计,展现出一种从文本到音响的渐变特征,也运用这种术语体系,体现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连续性特征。 演奏慢乐章的作品时,需要关注对海顿作品中阳光心情与未来美好生活向往之情的表现。因为在海顿的作品中,虽然是一种更为恬淡、平和、感恩的宗教性情感与个人情感特征,但却要考虑到这些作品的演奏场合——绝大多数是为了雇主表演的。因而需要将情感的表现,更为节制和有秩序,突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感恩”。突强突弱的力度进行一般是需要避免的。此时最困难的还是钢琴演奏中如何进行慢速度的处理问题,此时应该突出旋律的歌唱性色彩,在演奏和弦时,也应该关注其倾向性与色彩性问题,当然——和弦的结构力是渗透在乐句与乐段的终止结构中的。这种结构力事实上,是通过和声的轻盈与节奏的流畅、整个情绪情感上的起伏感来实现的。
总之,在这一阶段的奏鸣曲慢板乐章中,海顿将慢乐章的定位为歌唱性的引子或间奏、对比的因素之一。因而作品中的深层内涵还没有明确的表现,他甚至经常删去第一乐章,直接从歌唱性主题的第二乐章开始。海顿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弦运用已经体现出贝多芬早期的特征,除了自由的创作之外,还对和弦的色彩性运用、不受任何传统功能逻辑约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来表现他真实的内心感受与对生活的真实态度。对于演奏家来说,如何设计这些作品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源于其对作品的理解。
三、贝多芬钢琴慢乐章中的和弦功能
贝多芬的钢琴慢乐章中也充斥着很多的主、属和弦功能的交替与进行模式,但这些却往往带给演奏家的是一些既定的信息。因为在这些属七和弦到主和弦之间,有的是短暂的,有的则是异常漫长的,从而形成某种调性的确定功能。作曲家对这些既定信息的理解和诠释,主要是“属七”和弦的各种变化,甚至是属九、十一、十三和弦的省略音形式。属七和弦基本结构在很大程度都表现出了异常开放性的特征,也在具体的作品中带有了较强的个人感情色彩。
贝多芬时期的钢琴增加了钢铸背板、踏板以及毛毡击锤等,在力度与戏剧性能量的积聚方面,有了更大的音响表现可能性。因而,这些充满了个性化感情色彩或具有某种情景特征的表现,很容易依据和弦的变化与逻辑的突破来实现。演奏家将音乐进行更加充分的想象并设计出更能准确表达的演绎方式,会使作品文本从音符的传达上升到音响中情景、情绪的传达层面。
上例来自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Op.31 No.2)第一乐章。这个结构中也属于慢乐章,该例为两个素材构成的一个乐句。对于贝多芬的这个慢乐章作品来说,分解和弦作为某一部分的结构力要素已经成为很常见的音乐构成技法,琶音进行的属和弦转位形式,延续到了第二小节,属和弦到主和弦的逻辑,在延续了六个小节后,出现了主和弦的一个音,而且中间的和弦音分解进行,由于和弦音没有完全出现,并且加入了变化音而成为一种充满悬念的离调和弦进行。
第二部分的单个变化音构成的旋律,由于缺少直接的和弦支撑,其旋律本身也不是采用当时惯用的写作方式,而是以调式变音开头,形成一种并不像乐句第一部分那么和声明确、悦耳协和的音响,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给听觉上造成了神秘感。这样的音响在听觉方面是需要继续进行的,确定性和弦与后面的不确定性音调特点,不仅使得这段音乐中充满了很多思辨性的内涵,也使得演奏者很难以这个时期固有的演奏风格或技法对其进行直截了当的诠释与表达。然而,和弦的张力问题正是贝多芬运用其音响特征进行传统功能和声突破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他需要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融入,因而半音进行逐渐增多,调性因素逐渐碎片化,功能和声的逻辑被逐渐突破,音乐段落带有越多种不同的解释可能;另一方面,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生活中诸多问题与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态度,他也需要更不确切的表达出来,他已经在作品中将这些社会、个人、文化、历史、艺术等所有的因素都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演奏者能够根据他的和声特点与结构功能进行更多、更自由的理解与发挥,尤其是透过和弦对结构的功能意义,产生出更多的联想空。,但是如果作曲家在创作慢乐章时,所运用的某些非常规的创作手段,通常是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表达意图的(新的音响、新的演奏技术尝试,或是对特定事物,特定情绪的描述等),作为钢琴演奏家的贝多芬完全可能对和弦结构力问题进行多样性的探索与尝试。
结语
和弦的结构力,在20世纪中受到了绝大多数作曲家的关注,并且将对其不同的理解融入到他们的现代风格作品创作中。钢琴奏鸣曲中的结构功能,由于戏剧性内涵而备受瞩目,成为作品非常重要的演奏参考依据。
在海顿的慢乐章中,由于当时的作品戏剧性内涵还不足够强烈,主题或动机还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抒情性、歌曲性特点,演奏中也需要关注主和弦的象征作用与对调式的强调和在音响上的感知问题。但是在钢琴演奏家贝多芬那里,属和弦的运用远远胜过对主和弦的使用。只有了解了属和弦的多种不同表达方式、使用手段,才可能了解作曲家本人的慢乐章的创作意图,才能对作品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对于一部全新的作品而言,作曲家的诠释同样重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海顿到贝多芬,每个作曲家在其作品中无论从内涵上、技术上都试图凸显出自身的创作个性,因此演奏家在演奏这些慢乐章作品时,为了更加准确地对作品进行把握,往往必须先听取作曲家对作品的解释——文本标记,作曲家的创作初衷以及音乐传达给人们的内容,然后进行有想象力的二度创作。
参考文献
[1]朱雅芬,《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之四》,[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付琦琦,《钢琴奏鸣曲慢板乐章的发展及其表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J],2011年3月.
作者简介:曲怡(1977—),女,硕士,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