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如何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谈三点教学体会: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定位;其次,要纠正错误学习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最后,要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实践 教学体会
2006年9月,我国政府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公修课,随后在全国高校普及。由于是新设课程,其教学法的探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笔者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已有三年时间了,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与各位同行做一探讨。
一、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定位
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定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强化大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既是一门历史课,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用把它等同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把主要目的放在熟悉和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上,也不等同于其它政治理论课,进行单一的理论阐释,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史论结合,最终实现寓史于教、以史育人的目标。
根据《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一教学目的,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不光“授之于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于渔”。
二、纠正错误学习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一)纠正观念偏差,树立正确历史学习观。观念上的偏差是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人认为:学习历史知识,熟记就可以了。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观念。在实际的学习中,死记硬背只会导致历史学习的枯燥无味,从而更加重了学员的厌学情绪。因此,要搞好教学,我们必须从纠正观念偏差,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做起。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绝不是对文字的简单背诵。熟悉这段历史史实只是学习的基础,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一种能力,一种分析历史现象、理解人世社会的能力。学会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将历史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史为鉴”,从而提升我们适应社会、驾驭社会的能力,使之终生受益。有了这种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的指导,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二)按照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科学制定教学设计。了解授课对象,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前提。早在孔子时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众所周知,孔子一生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而他们都各有所长,在教学中,孔子始终坚持着一条高效的教学理念:个性化教育。百人百态,智力不一,背景不同,性格各异,孔子总会根据个人的不同,分别施教。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次其历史知识基础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教学设计。对基础差的同学,史实的回顾和解释会多一点,而基础好一点的同学适当延伸其学习深度和范围,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三、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先导,因此,教师可以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其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其模式多样、教学灵活、充满情趣和美感的等特点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强化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如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时,先播放电视纪录片《拒绝毒品,远离毒害》让学生明白鸦片之害;再放电影《林则徐》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片断。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向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何而起?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再如,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一些特殊性或趣味性原始资料,以强化学员的好奇心,提高授课质量。例如,在编制《中日甲午战争》多媒体课件时,可先展示一幅对联,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将相”,旁边出示其作者———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的照片。当伊藤将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其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下联,课件可用比较缓慢的展示方式推出“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旁边出示其作者——李鸿章的照片。教师可设问:“‘玉帛将相’是什么意思)‘帝王度量’又作何解释)”以趣引思,然后再不失时机地用醒目的字体推出课的标题。这种导课法不但增强学员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角色互换活动,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经历一次课堂角色的转换,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此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教学前要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让学员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强化知识储备,课中做好教学辅助工作,课后进行总结点评,进行客观分析,对好的方面进行表扬,不足的地方提出具体的改进要求。笔者曾经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举办《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讲座》,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事件进行评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突出了角色的转换,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设置教学提问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加强多边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巧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鼓励发言,让学生思考、回答、讨论。问题的提出可多种方式:讲述中的提问、创设新情境提问,也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展开合理想象,甚至向已有定论提出质疑。总之,致力于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不应放过任何一个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这样,在主体参与中,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情感,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及时鼓励表扬,以鼓励他们体验和掌握学法的信心,加强双向或多边的信息传递,丰富教学的内容与思维的含量。
(四)组织学生就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并给予适时引导。讨论法也是加强课堂多项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质疑、探讨、研究、总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了确保讨论课的成功,教学前应该先确定主题,提供有关资料或者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查询有关材料,然后在课间围绕确立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确立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亮出观点,提出论证,自圆其说,最后由教师对讨论活动进行讲评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路、观点应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说对问题的认识及逻辑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高。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互助互动、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利用周边历史遗迹和爱国教育基地,开展现地教学活动。历史的教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相对于其它课程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有大量的实物资料。很好的利用这些实物资料,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下面以陕西为例来加以说明。陕西,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中国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里。大革命时期的“二虎守长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渭华起义、西安事变等都发生在这里。抗战时期,延安更成为红色圣地,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驻足13年,因而,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中国近现代史现地教学资源,仅在西安地区就有,革命公园、西安事变旧址、兵谏亭、八路军办事处等历史遗迹。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在强化室内教学的同时,应积极的同现地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员走出课堂,赶赴现地参观学习,使学生从室内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现地教学中得以实地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笔者这样的年轻教员,如何提高《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一探索将任重道远,上面的几点只是个人教学过程的一些粗浅认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木生.布衣孔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53.
(作者单位:西安武警工程学院)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实践 教学体会
2006年9月,我国政府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公修课,随后在全国高校普及。由于是新设课程,其教学法的探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笔者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已有三年时间了,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与各位同行做一探讨。
一、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定位
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定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强化大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既是一门历史课,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用把它等同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把主要目的放在熟悉和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上,也不等同于其它政治理论课,进行单一的理论阐释,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史论结合,最终实现寓史于教、以史育人的目标。
根据《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一教学目的,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不光“授之于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于渔”。
二、纠正错误学习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一)纠正观念偏差,树立正确历史学习观。观念上的偏差是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人认为:学习历史知识,熟记就可以了。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观念。在实际的学习中,死记硬背只会导致历史学习的枯燥无味,从而更加重了学员的厌学情绪。因此,要搞好教学,我们必须从纠正观念偏差,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做起。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绝不是对文字的简单背诵。熟悉这段历史史实只是学习的基础,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一种能力,一种分析历史现象、理解人世社会的能力。学会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将历史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史为鉴”,从而提升我们适应社会、驾驭社会的能力,使之终生受益。有了这种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的指导,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二)按照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科学制定教学设计。了解授课对象,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前提。早在孔子时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众所周知,孔子一生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而他们都各有所长,在教学中,孔子始终坚持着一条高效的教学理念:个性化教育。百人百态,智力不一,背景不同,性格各异,孔子总会根据个人的不同,分别施教。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次其历史知识基础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教学设计。对基础差的同学,史实的回顾和解释会多一点,而基础好一点的同学适当延伸其学习深度和范围,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三、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先导,因此,教师可以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其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其模式多样、教学灵活、充满情趣和美感的等特点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强化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如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时,先播放电视纪录片《拒绝毒品,远离毒害》让学生明白鸦片之害;再放电影《林则徐》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片断。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向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何而起?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再如,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一些特殊性或趣味性原始资料,以强化学员的好奇心,提高授课质量。例如,在编制《中日甲午战争》多媒体课件时,可先展示一幅对联,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将相”,旁边出示其作者———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的照片。当伊藤将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其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下联,课件可用比较缓慢的展示方式推出“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旁边出示其作者——李鸿章的照片。教师可设问:“‘玉帛将相’是什么意思)‘帝王度量’又作何解释)”以趣引思,然后再不失时机地用醒目的字体推出课的标题。这种导课法不但增强学员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角色互换活动,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经历一次课堂角色的转换,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此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教学前要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让学员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强化知识储备,课中做好教学辅助工作,课后进行总结点评,进行客观分析,对好的方面进行表扬,不足的地方提出具体的改进要求。笔者曾经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举办《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讲座》,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事件进行评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突出了角色的转换,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设置教学提问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加强多边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巧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鼓励发言,让学生思考、回答、讨论。问题的提出可多种方式:讲述中的提问、创设新情境提问,也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展开合理想象,甚至向已有定论提出质疑。总之,致力于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不应放过任何一个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这样,在主体参与中,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情感,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及时鼓励表扬,以鼓励他们体验和掌握学法的信心,加强双向或多边的信息传递,丰富教学的内容与思维的含量。
(四)组织学生就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并给予适时引导。讨论法也是加强课堂多项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质疑、探讨、研究、总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了确保讨论课的成功,教学前应该先确定主题,提供有关资料或者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查询有关材料,然后在课间围绕确立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确立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亮出观点,提出论证,自圆其说,最后由教师对讨论活动进行讲评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路、观点应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说对问题的认识及逻辑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高。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互助互动、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利用周边历史遗迹和爱国教育基地,开展现地教学活动。历史的教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相对于其它课程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有大量的实物资料。很好的利用这些实物资料,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下面以陕西为例来加以说明。陕西,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中国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里。大革命时期的“二虎守长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渭华起义、西安事变等都发生在这里。抗战时期,延安更成为红色圣地,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驻足13年,因而,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中国近现代史现地教学资源,仅在西安地区就有,革命公园、西安事变旧址、兵谏亭、八路军办事处等历史遗迹。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在强化室内教学的同时,应积极的同现地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员走出课堂,赶赴现地参观学习,使学生从室内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现地教学中得以实地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笔者这样的年轻教员,如何提高《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一探索将任重道远,上面的几点只是个人教学过程的一些粗浅认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木生.布衣孔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53.
(作者单位:西安武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