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政教育提升初中生政治认同的教学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k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认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时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及社会发展的素质和情怀。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时政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政治态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
  关键词:时政教育;初中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在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我国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影响,容易产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的差异甚至逆反。面对这种现状和趋势,加强时政教育,提升初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显得很有必要。
  一、提升初中生政治认同的意义
  1. 政治认同的内涵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政治共同体的一种政治态度,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可与归属感,并体现在其具体的政治行为活动中。政治认同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包括制度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它是关系到现代社会政治稳定和有序发展的问题,对于维护政治系统的顺利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2. 政治认同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
  提升初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首要且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将政治教育与时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弘扬主旋律、宣传先进思想的《道德与法治》,是学生树立社会理想和培养家国情怀的指引者。它侧重于思想教育,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联系当前时政、社会热点,在指引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信服力,能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热爱、理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政治鉴别能力、政治分析能力和政治评价能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 提升初中生政治认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提升政治认同,培育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仁不让的价值擔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必须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中教育,才能为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的历史使命培养人才。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要有意识地让中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进而形成科学的政治思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的“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时,教师可通过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叙利亚战争的残酷性,再对比展示我们的幸福生活,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受到深深的震撼,让学生认同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有国才有家!通过播放《战狼2》片段,主人公冷锋举着五星红旗通过交战区,交战双方马上停止射击,让学生感悟只有国家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大的保障,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二、加强时政教育对提升初中生政治认同的必要性
  1. 时政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阶段是政治信念和政治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2011年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加强时政教育,解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的素质和情怀。开展时政教育,可以帮助初中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和进程,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国情和国际形势,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时政教育有利于初中生进一步理解政治认同
  初中是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时政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政治认同尤为必要。新形势下社会关系日益复杂,青少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面对、适应且准确把握当代社会的政治认同状况,解决初中学生可能产生的诸多新的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引导政治价值取向,规范政治行为,培养和形成稳固的政治认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对国家政治的认同,有助于公民产生对国家、执政党、政府、政策、政治制度的认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时政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引发学生思想共鸣的需要,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是非辨别能力的需要。时政教育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它的触角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文思想、国家大计、世界风云等,教师应正视疑惑、直面非议、澄清理论和认识困惑,不回避社会的阴暗面。当学生提出一些不同观点时,教师应合情合理地说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因势利导、事理结合,教会学生辩证、全面、发展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可见,时政教育可以凭借广博的课程资源、强烈的新闻效应、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提升初中生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功能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升初中学生时政素养、增强政治认同的重要阵地。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引入鲜活的时政素材,将提升学生时政素养贯穿其中,二者建立起一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的高尚情感。同时,时政教育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凸显学科特色,以丰富的德育因素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人生导向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要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时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
  三、以时政教育提升初中生政治认同的教学策略
  通过时政教育来提升初中学生政治认同,必须关注学生的客观需要,尊重其个体特性,基于真实的生活实例、事理结合,进行客观、科学的认知教育,形成真知;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理性、辩证的辨析思考,达成“确信”;基于知行合一,进行价值引领、行为修正,做到“笃行”。因此,教师应选择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时政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政治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在探讨时政素材时,教师要进行正面引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学生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认同感。
  1. 以时政讲评提升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开展时事讲评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迅速进入课堂探究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鲜活的时政新闻导入新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和确定相关的贴切的时政热点。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搜集与新课有关的时政素材,在課前发布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内容的探究与学习;也可以是政治老师自己选取新近发生的、与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时政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前播放。这种形式既开展了时政教育,又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于时政新闻的内容,要注意简洁、及时和有新意;二是要注意时政素材与教材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三是教师对学生发布的时事讲评内容要进行预审指导,及时点评,促使学生的政治觉悟、认识层次有所提高。
  2. 以时政练习提升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利用贴切的时政内容精编练习,能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增强政治认同。教师在设计《道德与法治》的巩固练习时,应把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坚持将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政热点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在题型设计上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理论上多角度、多层次迁移知识,引导学生把握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 以时政论坛提升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设“时政论坛”,能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政治认同。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时事政治、时政热点、时事评论、政策解读”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们的搜集、筛选、整理和展示,都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促进政治认同。
  4. 以时政活动提升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进行时政教育,能够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时政活动实现形象化教学,突破重难点。重点、难点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知识鸿沟。为了顺利化解这些重难点,可以借助时政教学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政素材作为教学案例,深入揭示教学案例与所授知识的结合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于是,抽象的知识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使学生轻松地抓住重难点。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置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时政热点,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家政策,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通过对热点的剖析,增强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对于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深化意识、锻炼思维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与文献:
  [1]罗永红.高中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2017(37).
  [2]刘荣明.基于政治认同视角谈政治教学情境的选取策略[J].考试周刊,2017(24).
  [3]戴慧,唐凤林.论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
其他文献
【摘要】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着“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 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互联网 环境为创客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高效的中职学校创客教育模式包含有项目学习模式、社团活动模式、统合课程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使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且更有效地实施。  【关键词】互联网 ;创客教育;教育模式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与人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传播途径。小学语文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字词以及造句和阅读文章,而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老师怎么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多种教学方式并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那么课堂效果应该会更好。下面结合实际
【摘要】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多种角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部分。校长不仅管理学校发展、对外交流等事务,同时也要兼顾学校的课程发展。因此,课程领导力是考察校长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与教育质量,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对德育工作有着显著贡献,因此,探究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德育工作间的关系是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笔者将通过探究校长领
【摘要】高三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人師者任重而道远。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好高考这座“独木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设计好复习课。本文主要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高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借以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三物理到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新知识的灌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九册第56-58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操作—转化—找关系—推导—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
【摘要】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和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2017年广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关注学生发展,尝试将考试作为一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其中第24题从生活体验、阅读能力入手,关注生活,前瞻时代,着力考核学生的信息提取、理性分析、公共参与的能力与素养,为思想品德学科培育核心素养、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本文试图立足试题探析核心素养,分析和总结改卷过程中学生的作答情况
摘 要:教学不仅仅是教,还得引导学生“如何来学,如何能学好”,向学生指明如何行动和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什么内容才是达到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新课程的实施,旧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评价实践,目前教育界都有共识:实施新的评价方式。本文笔者谈谈新的教学评价工具:量规,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关键词:教育教学评价工具;英语教学评价;新课程评价;量
【摘要】主体意识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主体意识,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对于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有趣故事,我相信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语文老师都曾讲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学生听,让学生们明白当中的道理。然而,随着教学
“唉,又要写作文了,天呀!”这句话道出了不少农村初中学生的心声。不想写作文,怕写作文,谈作文色变,这是不少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表现。然而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既是一大重点,又是一大难点,它占首席地位。那么,怎样才能令农村初中学生在写作路上浴火重生呢?“五味真火”出奇效。  真火一:课文教学中渗进作文教学  不少语文老师都会发觉,当年读书所学的不少文章至今仍入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