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多种角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部分。校长不仅管理学校发展、对外交流等事务,同时也要兼顾学校的课程发展。因此,课程领导力是考察校长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与教育质量,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对德育工作有着显著贡献,因此,探究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德育工作间的关系是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笔者将通过探究校长领导力与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并进一步探究校长课程领导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力;德育
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较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小学阶段作为百米高楼的基石,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学校、老师、家长都在全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而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如何开展,开展的好与坏同学校校长都有重要关系。纵观国内外的教育案例,校长良好的课程领导力对德育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探析校长在德育工作中的两大命题:第一,如何发挥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德育课程发展;第二,如何有效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以求为更多教育者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一)德育工作的开展途径是教学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老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的,同时,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也是上课。通常情况下,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低段一周会有两节。因此思想品德课是德育工作的关键。随着教师培训等工作的开展,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也在逐步提升,不像以前,这类课程被丢到冷宫,如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趋势下,德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重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不像以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课堂是为学生树立良好品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有效载体。
因此,如果校长具备良好的课程领导力,在进一步创建更高品质的德育课程时,就会发挥其作用,更有效的推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课程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有的,是在不断学习中积累的,作为校长,不断丰富自己也很重要。笔者在工作期间,经常深入一线,通过给学生上课,听课等方式积累经验,也时常学习一些国外的理论知识,参考很多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及时向老师们分享交流。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主体是教师
教师是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课程之所以称之为课程,在于它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教师们通过课堂,实施教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课程实施,学生们像幼苗一样,汲取养分,渐渐明白,什么是“孝”,更能明白父母的爱;也逐渐学会如何善待他人;通过教师课堂上的故事,学生渐渐明白如何做一个有坚强品质的人,遇到困难时怎么解决;通过教师精美的课件,學生也能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有多美。正在这一点一滴的滋润中,学生渐渐成长,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在悄无声息地开展着。
而校长的角色不再是命令的发布者,而是要融入其中,去发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及时给予鼓励,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值得学习的地方,及时组织同行学习。领导教师们发挥创造性和行动力,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哪些元素可以运用课堂?哪些进步方法可以学习?哪些外派学习的机会值得派教师去?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准确的判断,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孜孜不倦学习的,也需要校长具备较强的课程领导力,因此,可以看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德育课程、德育工作的开展是极其重要的。
(三)课程开发与校长课程领导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更有创造力,更有活力。通常那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充满活力与朝气,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有拼劲,更有想法,在课堂上也非常受学生喜欢。而这类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就是比较缺乏工作经验。此时,就需要校长发挥课程领导力,统筹青年教师的培养及专业发展的工作。在专业成长上多帮助这类教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上会积极组织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学习,她们也会时常提出一些大胆、有创意的想法和理念,在与老教师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一节课关于爱国主题的校本课程设计中,教师们提出带学生出去实践,但考虑到安全问题,一时想不到更好地组织形式,一名青年教师提出通过扎染的形式,利用操场和学生家里的废衣服,做一个扎染学习和比赛的活动,将美术课与品生课结合,跨学科教学。经过大胆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开组会,总结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并鼓励教师们发表学术论文。现在这一主题的课通常都会采取跨学科合作的方法。
作为校长,不仅仅需要课程管理的能力,更需要共同探讨的能力,发挥其课程的领导力。领导课程开发工作,促进德育课程的活力,丰富教学活动。
二、发挥校长课程领导力,全面主持德育工作
(一)加强教育集团参与力度
教育集团是有效加强校际合作,以先进带后进的教育共同体。笔者所在区域已建立多个教育集团,通过笔者的努力及教育部门的帮助,由我校牵头组建品德课程的交流小组,一些外派学习的教师学习回来以后,会组织观摩课和交流会议,各兄弟学校教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笔者也会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其中,带动学校其他教师一起参与其中,学习结束后,会立即组织实践,考察运用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争取举一反三,真正被教师们所吸收。
在运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映,例如会开展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动,活动结束以后,笔者会组织一些教师回访家长,了解活动的效果,看看活动结束后,是否能真实的被学生内化。例如,一次关于生态保护的课程,对二年级一个班组织亲子活动课,组织学生家长扮演环卫工人的角色,在规定时间内带学生美化清洁学校一个区域,并给该区域取一个名字,作为家园,然后学生负责守护,如果这个区域被污染了,就是家园被破坏,即为失去家园。学生在守护的过程中,体会他人劳动的不易,同时知道破坏环境会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等。在回访中,了解学生在课后的表现是否有改观。这样的工作需要校长去支持,去牵头实现。在笔者的学校,德育课程不再是一门“副科”,而是学生喜爱的实践课程。将课程校本化,同时也激励任课教师的热情,学习方法,参与其中。在红红火火的课程开展中,新的创意,新的活力不断产生,德育课程渐渐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笔者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走向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成功的课程案例,也被集团内其他学校采用,共同进步。 (二)突出领导作用,丰富教育形式
校长,是一校之长,课程的实施终归要回归到教师身上,作为课程领导者,校长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要有全局意识。很多时候,将自己放在一线,不是为了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或者提高一线的教育质量,而是为了了解一线的工作模式,清楚一线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抽身出来,站在全局,统筹工作。因此,发挥领导作用,凭借自己的专业带动周边的教师。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曾多次深入课堂,了解课堂中的情况之后,培养骨干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影响力再去影响周边其他教师,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气氛。曾在调研时,有校长抱怨,学校教师凝聚力不强,工作压力大,德育工作没人做。其实,归根到底,是这个学校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各个教师只盯着自己手里的活,没有竞争,没有学习的机会,没有组织者与带动者。作为校长,就应该作为首发人员,鼓励工作积极性强的教师,从而带动其他人,把德育工作做成习惯,做成日常工作。德育工作,不应该仅仅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事儿,也不是下课铃响了就结束的事儿,要把它做成一种常规工作。校长重视了,其他中层领导就重视,自然各科教师也就重视了。
当然,多彩多样的形式也很重要,这是学生是否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一条关键因素,很多时候,上课的时候,教师给到学生的标准答案是遇到问题要乐于探索可是下课了,学生做题做到难题了,想放弃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探索,所以就变成只讲了德,根本就没有达到“育”的目的,或者是说,没有“育”好。因此,校长要积极支持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实德育工作。
(三)德育工作具体化
如何教,是否教了,只是教育工作的开始,进一步评估和推进才是长久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而且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要监督。所以,这也是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有效的监督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把这项工作具体化,细化,发挥自己的行政领导力。
【参考文献】
[1]任學宝.使核心素养落地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J].人民教育,2016(12):40-42.
[2]叶娅.角色理论视野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孙向阳.校长课程领导力:从“个力”走向“合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104-106.
[4]高峰.新形势下要强化校长的两种领导力,青海教育.2015.5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力;德育
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较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小学阶段作为百米高楼的基石,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学校、老师、家长都在全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而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如何开展,开展的好与坏同学校校长都有重要关系。纵观国内外的教育案例,校长良好的课程领导力对德育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探析校长在德育工作中的两大命题:第一,如何发挥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德育课程发展;第二,如何有效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以求为更多教育者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一)德育工作的开展途径是教学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老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的,同时,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也是上课。通常情况下,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低段一周会有两节。因此思想品德课是德育工作的关键。随着教师培训等工作的开展,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也在逐步提升,不像以前,这类课程被丢到冷宫,如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趋势下,德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重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不像以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课堂是为学生树立良好品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有效载体。
因此,如果校长具备良好的课程领导力,在进一步创建更高品质的德育课程时,就会发挥其作用,更有效的推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课程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有的,是在不断学习中积累的,作为校长,不断丰富自己也很重要。笔者在工作期间,经常深入一线,通过给学生上课,听课等方式积累经验,也时常学习一些国外的理论知识,参考很多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及时向老师们分享交流。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主体是教师
教师是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课程之所以称之为课程,在于它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教师们通过课堂,实施教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课程实施,学生们像幼苗一样,汲取养分,渐渐明白,什么是“孝”,更能明白父母的爱;也逐渐学会如何善待他人;通过教师课堂上的故事,学生渐渐明白如何做一个有坚强品质的人,遇到困难时怎么解决;通过教师精美的课件,學生也能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有多美。正在这一点一滴的滋润中,学生渐渐成长,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在悄无声息地开展着。
而校长的角色不再是命令的发布者,而是要融入其中,去发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及时给予鼓励,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值得学习的地方,及时组织同行学习。领导教师们发挥创造性和行动力,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哪些元素可以运用课堂?哪些进步方法可以学习?哪些外派学习的机会值得派教师去?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准确的判断,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孜孜不倦学习的,也需要校长具备较强的课程领导力,因此,可以看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德育课程、德育工作的开展是极其重要的。
(三)课程开发与校长课程领导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更有创造力,更有活力。通常那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充满活力与朝气,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有拼劲,更有想法,在课堂上也非常受学生喜欢。而这类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就是比较缺乏工作经验。此时,就需要校长发挥课程领导力,统筹青年教师的培养及专业发展的工作。在专业成长上多帮助这类教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上会积极组织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学习,她们也会时常提出一些大胆、有创意的想法和理念,在与老教师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一节课关于爱国主题的校本课程设计中,教师们提出带学生出去实践,但考虑到安全问题,一时想不到更好地组织形式,一名青年教师提出通过扎染的形式,利用操场和学生家里的废衣服,做一个扎染学习和比赛的活动,将美术课与品生课结合,跨学科教学。经过大胆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开组会,总结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并鼓励教师们发表学术论文。现在这一主题的课通常都会采取跨学科合作的方法。
作为校长,不仅仅需要课程管理的能力,更需要共同探讨的能力,发挥其课程的领导力。领导课程开发工作,促进德育课程的活力,丰富教学活动。
二、发挥校长课程领导力,全面主持德育工作
(一)加强教育集团参与力度
教育集团是有效加强校际合作,以先进带后进的教育共同体。笔者所在区域已建立多个教育集团,通过笔者的努力及教育部门的帮助,由我校牵头组建品德课程的交流小组,一些外派学习的教师学习回来以后,会组织观摩课和交流会议,各兄弟学校教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笔者也会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其中,带动学校其他教师一起参与其中,学习结束后,会立即组织实践,考察运用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争取举一反三,真正被教师们所吸收。
在运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映,例如会开展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动,活动结束以后,笔者会组织一些教师回访家长,了解活动的效果,看看活动结束后,是否能真实的被学生内化。例如,一次关于生态保护的课程,对二年级一个班组织亲子活动课,组织学生家长扮演环卫工人的角色,在规定时间内带学生美化清洁学校一个区域,并给该区域取一个名字,作为家园,然后学生负责守护,如果这个区域被污染了,就是家园被破坏,即为失去家园。学生在守护的过程中,体会他人劳动的不易,同时知道破坏环境会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等。在回访中,了解学生在课后的表现是否有改观。这样的工作需要校长去支持,去牵头实现。在笔者的学校,德育课程不再是一门“副科”,而是学生喜爱的实践课程。将课程校本化,同时也激励任课教师的热情,学习方法,参与其中。在红红火火的课程开展中,新的创意,新的活力不断产生,德育课程渐渐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笔者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走向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成功的课程案例,也被集团内其他学校采用,共同进步。 (二)突出领导作用,丰富教育形式
校长,是一校之长,课程的实施终归要回归到教师身上,作为课程领导者,校长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要有全局意识。很多时候,将自己放在一线,不是为了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或者提高一线的教育质量,而是为了了解一线的工作模式,清楚一线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抽身出来,站在全局,统筹工作。因此,发挥领导作用,凭借自己的专业带动周边的教师。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曾多次深入课堂,了解课堂中的情况之后,培养骨干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影响力再去影响周边其他教师,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气氛。曾在调研时,有校长抱怨,学校教师凝聚力不强,工作压力大,德育工作没人做。其实,归根到底,是这个学校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各个教师只盯着自己手里的活,没有竞争,没有学习的机会,没有组织者与带动者。作为校长,就应该作为首发人员,鼓励工作积极性强的教师,从而带动其他人,把德育工作做成习惯,做成日常工作。德育工作,不应该仅仅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事儿,也不是下课铃响了就结束的事儿,要把它做成一种常规工作。校长重视了,其他中层领导就重视,自然各科教师也就重视了。
当然,多彩多样的形式也很重要,这是学生是否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一条关键因素,很多时候,上课的时候,教师给到学生的标准答案是遇到问题要乐于探索可是下课了,学生做题做到难题了,想放弃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探索,所以就变成只讲了德,根本就没有达到“育”的目的,或者是说,没有“育”好。因此,校长要积极支持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实德育工作。
(三)德育工作具体化
如何教,是否教了,只是教育工作的开始,进一步评估和推进才是长久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而且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要监督。所以,这也是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有效的监督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把这项工作具体化,细化,发挥自己的行政领导力。
【参考文献】
[1]任學宝.使核心素养落地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J].人民教育,2016(12):40-42.
[2]叶娅.角色理论视野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孙向阳.校长课程领导力:从“个力”走向“合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104-106.
[4]高峰.新形势下要强化校长的两种领导力,青海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