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语文来讲,研究性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刘国正先生说过“在课外的天地里,学生得到语文训练的机会很多很多,是课内所不能比的。”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
在为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的课程中教师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传什么“道”还不清楚,对所授之业也不精通,对所解之惑并不明白。学生希望研究的许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研究性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宽广的,有很多知识是老师本身并不知晓和熟悉的,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同探讨知识的奥妙。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
教师由幕前引退到了幕后,改变了以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教师只能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就首先有发言权。研究性课程的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研究的同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的。教師与学生非常亲密,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可依靠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是聪明灵活的。这会使一些教师感到一些不适应。但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研究性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应积极调整心态,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这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本身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进行都是新鲜而有益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可见,在实施研究性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要做到这样并非易事,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心态
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适应新的位置。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会使你更清晰地审视你的学生和你的工作。
2、丰富自身
不断地丰富自己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增强研究能力,自己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平时多思考多练笔。丰富自己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大量知识。《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上海七宝中学的新探索》《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研究性学习学习包》等书籍是必备资料。此外,还要广泛阅读各种书报杂志,从电视新闻报道、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财经动态、法律与道德等栏目中获取与所指导的课题有关的知识。
3、宏观把握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关注的范围是有限的,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课题,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好题目。对课题研究的进度、深度做到心中有数,随时给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把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课题研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在一定的层面上结题。尤其是研究方向的确定,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研究方向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教师既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又要保证学习的效果,这个尺度的把握是很难的。
4、 巧妙引导
明确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学生们初涉研究领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他们一遇到问题便会习惯性地向老师询问。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直接帮助他们,那么就失去了学生独立研究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做到巧妙引导。
例如,我的学生曾经对《以“秋”为题材的中国诗歌研究》的两个研究角度“悲秋”和“颂秋”不敢肯定,查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在他们不敢决定时我提供了这样的诗句引发学生思考,就是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给人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既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又提示我们注意另一类独辟蹊径的颂秋诗。这更印证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学生们自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5、评价激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让我惊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将老师作为最重要的参照者,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多承认、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6、教给方法
它的内容包括使学生明确研究的精神及实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等。让学生掌握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一般写法,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信任学生。
在为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的课程中教师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传什么“道”还不清楚,对所授之业也不精通,对所解之惑并不明白。学生希望研究的许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研究性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宽广的,有很多知识是老师本身并不知晓和熟悉的,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同探讨知识的奥妙。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
教师由幕前引退到了幕后,改变了以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教师只能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就首先有发言权。研究性课程的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研究的同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的。教師与学生非常亲密,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可依靠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是聪明灵活的。这会使一些教师感到一些不适应。但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研究性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应积极调整心态,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这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本身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进行都是新鲜而有益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可见,在实施研究性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要做到这样并非易事,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心态
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适应新的位置。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会使你更清晰地审视你的学生和你的工作。
2、丰富自身
不断地丰富自己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增强研究能力,自己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平时多思考多练笔。丰富自己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大量知识。《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上海七宝中学的新探索》《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研究性学习学习包》等书籍是必备资料。此外,还要广泛阅读各种书报杂志,从电视新闻报道、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财经动态、法律与道德等栏目中获取与所指导的课题有关的知识。
3、宏观把握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关注的范围是有限的,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课题,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好题目。对课题研究的进度、深度做到心中有数,随时给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把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课题研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在一定的层面上结题。尤其是研究方向的确定,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研究方向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教师既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又要保证学习的效果,这个尺度的把握是很难的。
4、 巧妙引导
明确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学生们初涉研究领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他们一遇到问题便会习惯性地向老师询问。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直接帮助他们,那么就失去了学生独立研究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做到巧妙引导。
例如,我的学生曾经对《以“秋”为题材的中国诗歌研究》的两个研究角度“悲秋”和“颂秋”不敢肯定,查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在他们不敢决定时我提供了这样的诗句引发学生思考,就是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给人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既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又提示我们注意另一类独辟蹊径的颂秋诗。这更印证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学生们自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5、评价激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让我惊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将老师作为最重要的参照者,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多承认、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6、教给方法
它的内容包括使学生明确研究的精神及实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等。让学生掌握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一般写法,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信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