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技巧让语文教学更有魅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将这一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模式层出不穷,但仔细想想,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还是传统的一套。学生对老师的上课风格已经熟悉,久而久之,未免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学生阅读文本,主要是为考试而非欣赏,故而又会带来心理疲劳。在审美和心理的双重疲劳下,阅读教学常如一潭死水。要唤起学生的热情,不妨试着用陌生化策略来组织教学,也许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我的阅读教学中也曾尝试运用此法,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1.语言的陌生化
  文学作品陌生化的技巧运用可谓无处不在。从文题、立意、构思到语言表达,皆可发现其匠心独运的魅力。这些陌生化的地方,是文章的活力所在,也是文章的审美所在。老师若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进入阅读过程,则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普通语言在文学天地里被扭曲、伸缩、颠倒,从而造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疏远和异化。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保持新鲜感、奇特感,唤醒和更新对周围世界的情感体验。
  2.形象的陌生化
  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同样能给人以惊奇感。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捍卫自身尊严的法宝,但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只是向人提供了武器从而使自己的尊严更加扫地。故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揭示其性格的悖谬性;雨果笔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外形的丑怪与内心的善良十分矛盾而又极其自然地扭结在一起。以上两例可说是性格上的陌生,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巨人传》中的巨人以及《格列佛游记》中的侏儒,可以说是外形上陌生的文学形象。其实就是让读者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3.修辞手法的陌生化
  作文中的夸张、比喻、通感、联觉以及超感觉描写等,也是达到“陌生化”的途径。例:闪电,天上一道明亮的伤口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生命是一对括号,左边的括号是出生,右边的括号是死亡,我们的一生要做的就是填括号。
  4、非常标点的陌生化
  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注意标点的作用,有时别样的标点可以制造别样的感觉,即陌生化标点。有些地方无需用标点,可以营造一种特别的感觉。我所指的是一种很长的单句,在某个成分上十分烦琐,却能起到一种强调的效果。
  5、文本解读的陌生化
  所谓文本解读的陌生化,就是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用与以往的教学思路、阅读评价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允许学生自我阅读感受的存在。
  文本解读的陌生化还体现在我们可以独辟蹊径,引领学生注意那些容易忽视的地方。如: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脑袋慢”指什么?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观照,也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周密性和深广度。
  6、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心理学上说:人们对于经常做的事和数次感受过的事物,由于对它们过分熟悉而变得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它初次发生在人们身上的那种刺激感,随着惯性的作用越来越趋于淡化乃至消失。课堂上老师如果换一下流程,换一种方式,给学生多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学生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说真话,抒真情》这节写作课时,我选用了真实的人和事。当我将这些不常见却感人的真实照片一张张通过大屏幕放出来,再加上我动情的介绍时,我的学生大半都哭了,他们真被感动了。我就是希望他们能在作文中讲实话,他们做到了,我的目的达到了。
  老师如果能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点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焰,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他以令人拍案叫绝、忍俊不住的精妙比喻,动漫的笔法,细微的心理刻画,描摹人情世态,调侃芸芸众生,讽刺时弊,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在幽默外表下露出辛辣犀利的笔锋,予人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之感,散发着让人惊叹不已的文字力量,发人深思。  《围城》是钱钟书写的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奇书,它首先让你笑,然后让你哭。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人
期刊
1、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偏重知识化。由于现在我国教学的目的还是应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更多的是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而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教师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释古诗词内容上。这些文学常识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只需要轻轻带过就好,否则就会造成主次忽略的不良影响。  一首古诗词是一个整体,但是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分割成很多部分,这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心理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中学所设置的各种教学科目,语文学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许多名师,以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崇高的人格魅力、真挚的爱生情怀,巧妙地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心游万仞、精彩言说,让课堂真正成了情趣的栖所,发展的平台。因此,在新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课堂环节过渡语、课末总结语,这三种在不同时间使用的关键性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姿多彩的课堂历程开始后,我是这样运用“三语
期刊
小升初后,有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在小学学习轻松,成绩优秀,怎么一到初中就不行了,他们很费解。其原因关键没有搞好中小学的衔接。如何做好“小升初”的过渡衔接?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  一、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衔接  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初中段学习,是小学学习的拓展和深化。由于教学要求、学习对象和教材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它与小学教学之间形成了一个大的跨度。跨得好,初中的教学就能一帆风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小说时,也要求他必须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也就是说动词之于写作的确很重要。“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写作时,若想把人物写“活”就必须在锤炼动词上下足功夫。  1、妙用动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动词在语言的表达上具有很强的张力。如果能妙用动词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那么所刻画的人物就会有很强的表现力。因为行为动作对人
期刊
这段时间浸润在李政涛老师的《教育常识》中,读着常感叹能把枯燥的理论写得生动形象的书真是一本好书,一本适合大多数一线教育者的好书。读过每个章节都有醍醐灌顶的感受,一句句概念让我深受启发,“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教育在表演和观看中展开”……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一个章节在此: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是的,儿童的生长需要有他的阶段特征,拔苗助长或亡羊补牢的教育收到的效果显
期刊
个性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是形成其他各种素质的心理素质。个性发展的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标志。为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初中教学的个性教育,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语文教学进行个性教育有这个大优势。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强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学习
期刊
目前,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是:老师在课堂上指定一个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而后学生把完成的作文交给老师,接下来由老师评改、打分,最后把作文发给学生。如此周而复始。其实作文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环节。而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长期以来所有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每次作文课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后,就会听见大部分学生“唉”的一声长叹,接着就是同学们抓耳挠腮,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