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动物天生会表演马戏,所谓的动物狂欢,少不了人类的笑声和掌声,以及动物无尽的紧张和伤痛”。
——亚洲动物基金(AAF)
在某知名社交网站的社交界面内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组照片:在泰国,一头给游人表演的大象如何从“一无所知”的森林之子变成了“多才多艺”的明星画家。然而,这背后是它被链子铐着、强行学画的画面,是它不会拿粉笔而被强行戳伤的鼻孔,耳朵后被人为掐出的一道道伤痕触目惊心。
动物表演的伤痛
“妈妈你看,猴子骑在山羊身上,猴子好可爱好勇敢”,小女孩玲玲拉着母亲,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在她眼里,猴子与山羊就像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一项任务。
对小男孩龙龙而言,他一直想从母亲那里得出究竟是“龙龙厉害还是猴子厉害?”的答案。而在海洋馆看过海豚顶球,海豹与人握手之后,他觉得“会表演”的动物才是“厉害的”。当本刊记者问道“如何评判一个动物是否厉害”时,龙龙煞有介事地回答,“要看一个动物厉不厉害,关键在于它与我打架能否打赢我,或者它能表演,做我做不出来的动作。”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过程中,像玲玲和龙龙那样年纪的小朋友,在看到动物表演出跳跃、转圈、顶球等类似人类的行为,以及包括大多数人无法完成的走钢丝、骑独轮车等项目时,他们或笑或叫,甚至会条件反射般认为那是动物的天性,是本能。
实际上,成年人以为小朋友与动物进行互动是愉快的,是可以增进对动物习性了解的,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从动物行为学上来看,诸如狗熊、大象本身的生理构成是不允许它们长期直立行走或者进行倒立等行为的。
此前,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泰国东芭热带花园大象训练场所,近距离观察了大象作画表演。根据仔细观察,他得出结论,“大象并非真正的‘艺术家’,作画表演的关键在于驯象师引导,驯象师每用力拉一下大象的耳朵,大象就画出一笔,拉耳朵的方向不同,画出的图案也不同。”而那些被选中画画的大象,都是在2岁时就与象妈妈分开。在作画时,驯象师会抠掐大象耳朵后的敏感部位以便其记住用笔方向。此外,画笔是直接插在象鼻中的。
动物表演由来已久
实际上,动物表演由来已久。
在古罗马的角斗士现场,血腥的场面一度让观看动物表演的观众荷尔蒙上升,观众席上常常充斥着刺耳的笑声和尖叫声。
在中国历史上,动物表演一度被列为皇室保留节目。据维基百科显示,中国汉朝桓宽《盐铁论》中有“马戏斗虎”的记载。至唐代,马戏表演则有“透剑门伎”一说,意指表演者乘小马,奔腾跳跃,穿过剑制的门,飘忽而过,人马无伤。
在俄国沙皇统治时期,尤以18世纪开始,每位沙皇都有自己专属的皇家马戏表演者。到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政府特组建了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俄罗斯国家大马戏”。
而在英国伦敦,1769年创立的菲利普·艾特雷马戏团更使其创始人菲利普·艾特雷被誉为“马戏团始祖”。不过,据记载,在菲利普·艾特雷创办该马戏团之前全球各地即有了马戏团的雏形,只是未如菲利普·艾特雷般节目丰富、组织严密。与此同时,驯兽师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除了马可作为表演动物外,诸如老虎、狮子、狗熊、猴子、山羊等皆能成为表演动物,并训练出了诸如狮子钻火圈、狗熊站立拳击、猴子蹬三轮等节目。
受人诟病却依然风行
不过,动物在表演中或因过于频繁的表演压力,或因驯兽师过于严厉的训练折磨虐待,以及因饥饿、孤独、违背动物行为学等原因,时有表演动物死伤事件,伴随与此的还有表演动物咬死、咬伤驯兽师的悲剧。由此,动物表演日益遭受环保人士的诟病,并在其反对声中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和介入,但收效并不明显。
来自2012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出台法律,禁止或者限制动物表演。其中希腊的马戏团不再进行动物表演,保加利亚全面禁止动物表演,英国有220个城市禁止野生动物表演。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等,也都立法禁止或者限制动物表演。
以中国为例,一方面,在2013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委托中国动物园协会编制《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重申“杜绝各类动物表演”。此举被认为与全球禁止动物表演趋势相吻合。然而,另一方面,多家动物园官方网站上发布的诸如“看动物表演,与动物近距离”的宣传语屡见不鲜。
但与此同时,在是否全面禁止动物表演的问题上,民间却争议频频,涉及最根本的仍然是生态文明最根本的要义,在人与动物共居一个地球的现实条件中,征服动物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强盛?还是解放动物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升级?
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游客的“青睐”是造成动物表演屡禁不止的关键因素。就在2005年,由八头大象联手“创作”的一幅油画号称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出资3.7万美元收购这幅作品的女士表示,之所以不惜重金购买只因“非常喜爱大象”。
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在过去的三年中,57%的受访者曾出国度假,近1/4的受访者(约24%)忽视了动物表演这种虐待行为,甚至亲自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只有3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观看圈养是接近野生动物的唯一方式,应明确禁止这种做法。数据真实反映出公众欠缺正确、文明的动物保护观念。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多家动物园纷纷强调诸如“表演动物的伙食、生活环境都很好。驯兽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存在虐待行为”等言辞,但是在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眼里,“动物表演,就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改变动物行为供游客欣赏。违背动物意愿,让它做不该做的动作,本身就是虐待,身体和精神双重虐待。”
另外,他也表示,在中国,由于动物表演牵涉到诸多部门管理,所以之间的利益纠葛也造成如上文所提“住建部明确发文禁止动物表演,但收效甚微”的局面。事实上,在动物园内进行的相关动物表演由住建部负责管理,而海洋动物表演又由中国农业部管理。此外,动物表演的主管部门还包括文化部。据刘农林介绍,有些省级住建厅甚至并不知晓自身有管理动物园的权责,管辖范围不清晰导致动物表演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况。
动物天性回归的呼唤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偷猎者盗猎、杀害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遭到了世人越来越强烈的抨击和警告。但另一场无声的“杀戮”,却被以“笑声和掌声”的形式掩盖。在记者调查中,虽然大部分人都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的观点,但是提及如何让动物回归自然,释放野性,一脸茫然的人数并不鲜见。
“只要不让动物做钻火圈、走钢丝、倒立等危险性动作就是对动物的保护”,龙龙的妈妈这样告诉记者。她表示,海豚在海洋馆表演,有驯养师给予的食物奖赏,有宽大的游泳池,孩子与它们亲昵互动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列举出的“世界最残忍的野生动物娱乐表演项目”中,特别提及了与老虎合影、与海豚游泳、与狮子散步等看似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可以留在相片中的美好回忆,都隐藏着对动物天性的摧残。如较之在海洋里海豚一天可游1000多公里,游泳池仅仅只能是冰山一角。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大象被称为森林之子,当他们被拔掉牙齿、戴上锁链站在各种道具面前时,天真的孩子们是否会认为这就是书本上、电影里所看到的那些颇具风范的王者?正如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在《马戏团的动物》中所描述的那样,“狗熊踩着节拍在跳舞,狮子从容地穿过火圈,身着黄衣的猴子在骑自行车,鞭子在呼啸,动物转动着眼睛,大象听从号令卷起了玻璃瓶,小狗们细心地数着脚步跳舞。而我作为人,感到极端羞愧。”
在动物面前,施以“我们予其食物,给其住所,它们用表演换取报酬也是理所应当”思维的人类,恰恰忘记了动物本该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赋予了其野性,也赋予其获取食物的本领,它们不需要从人类这里得到所谓的食物和住所,自然才是动物真正的家,对动物的保护,不是圈养,而是不打扰它自由的生活。
——亚洲动物基金(AAF)
在某知名社交网站的社交界面内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组照片:在泰国,一头给游人表演的大象如何从“一无所知”的森林之子变成了“多才多艺”的明星画家。然而,这背后是它被链子铐着、强行学画的画面,是它不会拿粉笔而被强行戳伤的鼻孔,耳朵后被人为掐出的一道道伤痕触目惊心。
动物表演的伤痛
“妈妈你看,猴子骑在山羊身上,猴子好可爱好勇敢”,小女孩玲玲拉着母亲,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在她眼里,猴子与山羊就像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一项任务。
对小男孩龙龙而言,他一直想从母亲那里得出究竟是“龙龙厉害还是猴子厉害?”的答案。而在海洋馆看过海豚顶球,海豹与人握手之后,他觉得“会表演”的动物才是“厉害的”。当本刊记者问道“如何评判一个动物是否厉害”时,龙龙煞有介事地回答,“要看一个动物厉不厉害,关键在于它与我打架能否打赢我,或者它能表演,做我做不出来的动作。”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过程中,像玲玲和龙龙那样年纪的小朋友,在看到动物表演出跳跃、转圈、顶球等类似人类的行为,以及包括大多数人无法完成的走钢丝、骑独轮车等项目时,他们或笑或叫,甚至会条件反射般认为那是动物的天性,是本能。
实际上,成年人以为小朋友与动物进行互动是愉快的,是可以增进对动物习性了解的,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从动物行为学上来看,诸如狗熊、大象本身的生理构成是不允许它们长期直立行走或者进行倒立等行为的。
此前,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泰国东芭热带花园大象训练场所,近距离观察了大象作画表演。根据仔细观察,他得出结论,“大象并非真正的‘艺术家’,作画表演的关键在于驯象师引导,驯象师每用力拉一下大象的耳朵,大象就画出一笔,拉耳朵的方向不同,画出的图案也不同。”而那些被选中画画的大象,都是在2岁时就与象妈妈分开。在作画时,驯象师会抠掐大象耳朵后的敏感部位以便其记住用笔方向。此外,画笔是直接插在象鼻中的。
动物表演由来已久
实际上,动物表演由来已久。
在古罗马的角斗士现场,血腥的场面一度让观看动物表演的观众荷尔蒙上升,观众席上常常充斥着刺耳的笑声和尖叫声。
在中国历史上,动物表演一度被列为皇室保留节目。据维基百科显示,中国汉朝桓宽《盐铁论》中有“马戏斗虎”的记载。至唐代,马戏表演则有“透剑门伎”一说,意指表演者乘小马,奔腾跳跃,穿过剑制的门,飘忽而过,人马无伤。
在俄国沙皇统治时期,尤以18世纪开始,每位沙皇都有自己专属的皇家马戏表演者。到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政府特组建了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俄罗斯国家大马戏”。
而在英国伦敦,1769年创立的菲利普·艾特雷马戏团更使其创始人菲利普·艾特雷被誉为“马戏团始祖”。不过,据记载,在菲利普·艾特雷创办该马戏团之前全球各地即有了马戏团的雏形,只是未如菲利普·艾特雷般节目丰富、组织严密。与此同时,驯兽师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除了马可作为表演动物外,诸如老虎、狮子、狗熊、猴子、山羊等皆能成为表演动物,并训练出了诸如狮子钻火圈、狗熊站立拳击、猴子蹬三轮等节目。
受人诟病却依然风行
不过,动物在表演中或因过于频繁的表演压力,或因驯兽师过于严厉的训练折磨虐待,以及因饥饿、孤独、违背动物行为学等原因,时有表演动物死伤事件,伴随与此的还有表演动物咬死、咬伤驯兽师的悲剧。由此,动物表演日益遭受环保人士的诟病,并在其反对声中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和介入,但收效并不明显。
来自2012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出台法律,禁止或者限制动物表演。其中希腊的马戏团不再进行动物表演,保加利亚全面禁止动物表演,英国有220个城市禁止野生动物表演。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等,也都立法禁止或者限制动物表演。
以中国为例,一方面,在2013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委托中国动物园协会编制《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重申“杜绝各类动物表演”。此举被认为与全球禁止动物表演趋势相吻合。然而,另一方面,多家动物园官方网站上发布的诸如“看动物表演,与动物近距离”的宣传语屡见不鲜。
但与此同时,在是否全面禁止动物表演的问题上,民间却争议频频,涉及最根本的仍然是生态文明最根本的要义,在人与动物共居一个地球的现实条件中,征服动物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强盛?还是解放动物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升级?
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游客的“青睐”是造成动物表演屡禁不止的关键因素。就在2005年,由八头大象联手“创作”的一幅油画号称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出资3.7万美元收购这幅作品的女士表示,之所以不惜重金购买只因“非常喜爱大象”。
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在过去的三年中,57%的受访者曾出国度假,近1/4的受访者(约24%)忽视了动物表演这种虐待行为,甚至亲自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只有3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观看圈养是接近野生动物的唯一方式,应明确禁止这种做法。数据真实反映出公众欠缺正确、文明的动物保护观念。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多家动物园纷纷强调诸如“表演动物的伙食、生活环境都很好。驯兽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存在虐待行为”等言辞,但是在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眼里,“动物表演,就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改变动物行为供游客欣赏。违背动物意愿,让它做不该做的动作,本身就是虐待,身体和精神双重虐待。”
另外,他也表示,在中国,由于动物表演牵涉到诸多部门管理,所以之间的利益纠葛也造成如上文所提“住建部明确发文禁止动物表演,但收效甚微”的局面。事实上,在动物园内进行的相关动物表演由住建部负责管理,而海洋动物表演又由中国农业部管理。此外,动物表演的主管部门还包括文化部。据刘农林介绍,有些省级住建厅甚至并不知晓自身有管理动物园的权责,管辖范围不清晰导致动物表演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况。
动物天性回归的呼唤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偷猎者盗猎、杀害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遭到了世人越来越强烈的抨击和警告。但另一场无声的“杀戮”,却被以“笑声和掌声”的形式掩盖。在记者调查中,虽然大部分人都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的观点,但是提及如何让动物回归自然,释放野性,一脸茫然的人数并不鲜见。
“只要不让动物做钻火圈、走钢丝、倒立等危险性动作就是对动物的保护”,龙龙的妈妈这样告诉记者。她表示,海豚在海洋馆表演,有驯养师给予的食物奖赏,有宽大的游泳池,孩子与它们亲昵互动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列举出的“世界最残忍的野生动物娱乐表演项目”中,特别提及了与老虎合影、与海豚游泳、与狮子散步等看似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可以留在相片中的美好回忆,都隐藏着对动物天性的摧残。如较之在海洋里海豚一天可游1000多公里,游泳池仅仅只能是冰山一角。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大象被称为森林之子,当他们被拔掉牙齿、戴上锁链站在各种道具面前时,天真的孩子们是否会认为这就是书本上、电影里所看到的那些颇具风范的王者?正如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在《马戏团的动物》中所描述的那样,“狗熊踩着节拍在跳舞,狮子从容地穿过火圈,身着黄衣的猴子在骑自行车,鞭子在呼啸,动物转动着眼睛,大象听从号令卷起了玻璃瓶,小狗们细心地数着脚步跳舞。而我作为人,感到极端羞愧。”
在动物面前,施以“我们予其食物,给其住所,它们用表演换取报酬也是理所应当”思维的人类,恰恰忘记了动物本该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赋予了其野性,也赋予其获取食物的本领,它们不需要从人类这里得到所谓的食物和住所,自然才是动物真正的家,对动物的保护,不是圈养,而是不打扰它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