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理应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围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近年来我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
1 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法律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表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共同富裕”时,我联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和“两会”中温总理关于做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讨论和领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理论含义;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可进行“权利和义务是否可以放弃”的课堂讨论等。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我的做法仅仅是抛砖引玉。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如在讲“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时,我把环境保护与贵阳市现在开展的“三创一办”结合起来,请同学们就目前贵阳市要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献计献策,针对我市的“三创一办”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如何做个文明市民?”“如何当好东道主?” 这样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引导了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关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机地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而且联系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3 突破课本束缚,拓展学生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教师要充分利校外课程资源作用,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人间世事,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的现场直播等现实教育意义比较强的节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有显著的效果。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知识的热情,使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 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
多媒体教学课件,集音、画于一体,灵活、形象,情境逼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它能更好的揭示教材的内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最具感染力,往往传知、冶情、明理、能一气呵成。如我在讲《感悟生命》这个内容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狮子王》动画片里的视频。该视频展示了在浩瀚的草原上老鹰在飞翔、斑马在奔驰、大象在散步、长颈鹿在玩耍、蚂蚁在觅食、鸟儿在歌唱,老狮子王“木法沙”站在巨石上对着旭日在眺望远方,整个草原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视频学生对生命现象有了更生动、形象的感受,而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讲生命多美好,生命多重要。又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特点,我给学生播放了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宣传片。该片以江南民乐《茉莉花》回旋贯穿始终用不同风格来进行全新而多面地演绎该曲。吴侬软语版、小朋友版、老外版、少数民族版、甚至还有现代混音爵士版,完美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政治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政治课教学的面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 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法律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表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共同富裕”时,我联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和“两会”中温总理关于做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讨论和领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理论含义;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可进行“权利和义务是否可以放弃”的课堂讨论等。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我的做法仅仅是抛砖引玉。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如在讲“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时,我把环境保护与贵阳市现在开展的“三创一办”结合起来,请同学们就目前贵阳市要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献计献策,针对我市的“三创一办”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如何做个文明市民?”“如何当好东道主?” 这样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引导了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关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机地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而且联系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3 突破课本束缚,拓展学生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教师要充分利校外课程资源作用,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人间世事,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的现场直播等现实教育意义比较强的节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有显著的效果。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知识的热情,使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 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
多媒体教学课件,集音、画于一体,灵活、形象,情境逼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它能更好的揭示教材的内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最具感染力,往往传知、冶情、明理、能一气呵成。如我在讲《感悟生命》这个内容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狮子王》动画片里的视频。该视频展示了在浩瀚的草原上老鹰在飞翔、斑马在奔驰、大象在散步、长颈鹿在玩耍、蚂蚁在觅食、鸟儿在歌唱,老狮子王“木法沙”站在巨石上对着旭日在眺望远方,整个草原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视频学生对生命现象有了更生动、形象的感受,而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讲生命多美好,生命多重要。又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特点,我给学生播放了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宣传片。该片以江南民乐《茉莉花》回旋贯穿始终用不同风格来进行全新而多面地演绎该曲。吴侬软语版、小朋友版、老外版、少数民族版、甚至还有现代混音爵士版,完美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政治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政治课教学的面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