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不守纪律,道德品质较差,对学习无兴趣,学习成绩低劣的“双差生”。对这些学生如果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不仅会影响其他同学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将来踏上社会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危害社会。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看待和转化后进生这一重要课题早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么如何对待后进生的转化呢?
1 增加感情投入,多多奉献爱心
后进生的心理一般比较压抑、自卑。要用“爱心”温暖他们,用“诚心”感动他们,用“耐心”说服他们。爱心是基础,是前提。说句心里话,他们也想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谁不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呢?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落伍了,如果再给他们一些冷落、指责、挖苦和嘲讽,那无疑是在他们受伤的心灵上“雪上加霜”。
施瓦布说过这样一番话,真的是金科玉律,值得大家铭记在心。“我最可贵的资产,就是我具备了引发属下热忱与冲劲的能力。而要想鼓舞一个人善尽其才,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给他们赞美和鼓励。”所以后进生尤其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因此应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去关心体贴他们,如生病去探望,帮助买学习用品,经常谈心等。只有和他们多沟通、多表扬、抓住闪光点,激发其自信心,才能帮他们卸掉思想包袱,解除心理压力,还他们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
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这就要求教师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找出他们的特长,比如擅长绘画,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过一把体育委员的“瘾”……适当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这样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和他们交谈时老师要注意克制自己,用有修养的语言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有错就改,避免加深学生的叛逆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
2 循序渐进,给学生一个宽容的台阶
对于后进生不能要求他们一下改掉一切毛病。要知道有些不良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能说已根深蒂固,但也积习难改。如果要求他们一下改好,就有可能使他们失去信心。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以使他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我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之类永远无法比拟的。给学生一个台阶,需要教师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宽容之心,这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走出尴尬,也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和精神境界。我还运用了目标激励法,即先摸清后进生存在的所有的缺点,然后把这些缺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再向他们提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掉某个缺点,这个缺点改掉后再提下一个要求。这样循序渐进的目标激励法,既可以鼓励他们上进,又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要把对他们的思想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多关心、多过问,注重正面引导,把握正确导向,把工作做到细处、深处,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力。循序渐进地转化后进生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尝试。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得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绝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
再次,改进教法,因材施教。后进生一般知识有缺漏,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低。对他们不能操之过急,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帮助他们总结学习规律,掌握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乐意听、愿意学、易于接受。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格外重要。有这样一则关于“铁棒与钥匙”的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所以教师应根据后进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切合实际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使他们看得见、够得着,“跳一跳,摘到桃子”,努把力就能做到,教学要异步、作业布置也要异步,逐渐调动他们的内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总之,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
最后,在后进生的家长面前,要多鼓励学生的进步,以求通过家校的有力配合来达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目的。孩子哪怕有点滴的进步也及时传递给家长,和家长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我想,每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都经历过疼痛,成长中的各种难题,层层包裹住他们脆弱的心灵。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后进生也是如此,他们的心里更渴望鲜花盛开。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看待和转化后进生这一重要课题早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么如何对待后进生的转化呢?
1 增加感情投入,多多奉献爱心
后进生的心理一般比较压抑、自卑。要用“爱心”温暖他们,用“诚心”感动他们,用“耐心”说服他们。爱心是基础,是前提。说句心里话,他们也想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谁不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呢?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落伍了,如果再给他们一些冷落、指责、挖苦和嘲讽,那无疑是在他们受伤的心灵上“雪上加霜”。
施瓦布说过这样一番话,真的是金科玉律,值得大家铭记在心。“我最可贵的资产,就是我具备了引发属下热忱与冲劲的能力。而要想鼓舞一个人善尽其才,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给他们赞美和鼓励。”所以后进生尤其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因此应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去关心体贴他们,如生病去探望,帮助买学习用品,经常谈心等。只有和他们多沟通、多表扬、抓住闪光点,激发其自信心,才能帮他们卸掉思想包袱,解除心理压力,还他们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
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这就要求教师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找出他们的特长,比如擅长绘画,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过一把体育委员的“瘾”……适当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这样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和他们交谈时老师要注意克制自己,用有修养的语言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有错就改,避免加深学生的叛逆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
2 循序渐进,给学生一个宽容的台阶
对于后进生不能要求他们一下改掉一切毛病。要知道有些不良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能说已根深蒂固,但也积习难改。如果要求他们一下改好,就有可能使他们失去信心。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以使他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我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之类永远无法比拟的。给学生一个台阶,需要教师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宽容之心,这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走出尴尬,也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和精神境界。我还运用了目标激励法,即先摸清后进生存在的所有的缺点,然后把这些缺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再向他们提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掉某个缺点,这个缺点改掉后再提下一个要求。这样循序渐进的目标激励法,既可以鼓励他们上进,又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要把对他们的思想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多关心、多过问,注重正面引导,把握正确导向,把工作做到细处、深处,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力。循序渐进地转化后进生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尝试。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得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绝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
再次,改进教法,因材施教。后进生一般知识有缺漏,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低。对他们不能操之过急,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帮助他们总结学习规律,掌握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乐意听、愿意学、易于接受。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格外重要。有这样一则关于“铁棒与钥匙”的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所以教师应根据后进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切合实际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使他们看得见、够得着,“跳一跳,摘到桃子”,努把力就能做到,教学要异步、作业布置也要异步,逐渐调动他们的内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总之,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
最后,在后进生的家长面前,要多鼓励学生的进步,以求通过家校的有力配合来达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目的。孩子哪怕有点滴的进步也及时传递给家长,和家长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我想,每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都经历过疼痛,成长中的各种难题,层层包裹住他们脆弱的心灵。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后进生也是如此,他们的心里更渴望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