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府行政决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决策一旦出现失误往往对群众利益产生重大损害,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完善决策失误追责制度对于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和政府公信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终身追责制度
  明确行政决策失误的界定是进行责任追究的基础,而对于这一涵义的界定学界有诸多见解。[1]有学者认为,所谓行政决策失误,是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或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导致决策的错误、延误,或者未能有效地执行决策,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或社会负面效应等不良影响。[2]有学者认为,行政决策失误应以是否有损害结果为认定标准,其他因素则是追究责任程度的依据。这些依据包括:有故意还是仅是过失;是否依职权行为;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根据行政决策失误责任所具有的涵义,可以追究决策者以下几种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由于违反行政法规而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依据行政系统内的相关规定所应承担的后果。这种后果的追究方式主要是行政系统内部做出的处分,比如记过、降级、撤职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特殊的职业对社会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做出行政决策时,不仅要有对工作认真的态度,更要有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当由于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时,除承担行政失误责任还应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道义责任 。法律责任,行政决策主体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决策。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进展,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张贤明论证了问责的必然性,梁莹、周亚越等人找到了决策失误追责制度的理论依据。体现决策失误责任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政府文件也有不少。《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等法律规定了承担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情形,多地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相继颁布表明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建设正在较快发展。即便如此,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相关立法不够完善,虽然针对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在中央和地方的文件中都有体现,但是缺乏统一的问责标准和程序,导致各地追究力度不同。我国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行政问责应有的制约作用发挥较小。其次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主体不全面,对于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来说不仅要明确追究谁,更要明确谁追究而对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再之,行政决策失误主体难确定。明确决策失误责任人是追责的基础,但在实际运行中责任人的认定却较为不易。对于行政决策失误的责任划分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党务系统和政务系统之间的划分问题,二是上下级之间的责任该如何分配。由于决策环节较为复杂,所以难以确定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决策失误,从而难以责任到人。最后从终身追责制的责任范围来看,虽然许多地方都有规定,但是严宽不一,对于哪些领域实行终身追责制尚不确定。在终身追责制的构造上,责任主体和形式较为混乱。目前,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法规都只笼统地规定了终身追责制,不利于责任追究程序的明确进行。
  針对我国责任追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
  (一)完善相关立法
  完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必须从法律上约束决策行为,明确规定决策失误责任,使责任追究程序的进行有法律保障。[3]要健全追责制度必须在法律法规中对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在《行政监察法》中加入相关内容,明确问责的范围和条件以及追究程序,将追责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规定对所有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通过法律条文的规定建立统一的决策失误问责制度体系,使减少决策失误的作用产生理想效果。
  (二)明确追究程序
  1.明确责任追究中的主体
  即谁追究和追究谁。从实际出发,我国必须积极发挥人大、司法机关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同时加强政府信息透明度使公众能够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同时对于决策过程应做详细书面记录,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2.明确追责程序的步骤
  对于追责程序的步骤要做详细规定。程序的启动、调查、期限、公开以及主体回避、申辩程序等都要形成制度规范,全国各级机关适用统一的追责程序。责任追究程序必须做到公开、公正,杜绝暗箱操作,把实施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三)建立健全终身追责制度
  让责任追究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失效是终身追责制度的目标。所以必须构建体系统一、界线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完整制度。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法律规定,明确终身追责制度使领导干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责任意识。对于决策失误终身追责制度要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责任追究不因当事人的岗位调整而改变,从而避免部分干部因短期调任而产生的敷衍了事心理。行政决策失误追责制度实行无限期责任制,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协调追责才能确保责任追究的疏而不漏,有助于提高干部责任意识以及增强政府公信力。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公权力运用得当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但如果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行政决策权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基础,承担着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提高政府公信力以及维护群众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我国相关法规制定和终身追责制度的完善。
  注释:
  ①李艳红,薛明.行政决策失误中的领导责任问题[J].行政与法,2004(8).
  ②刘平,陈素萍,张华.建立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法律制度研究[M].政府法制研究,2006:8.
  ③托马斯·潘恩.常识[M].何实,译.华夏出版社,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经济新趋势,它通过共享平台来匹配供需双方,降低了交易成本,盘活了闲置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本文在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出发解释了共享经济现象的理论,希望能对中国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享经济;创新创业;消费平台;互联网技术  一、引言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新型经济模式,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了知识和资源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地进步,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怎样做好纪检监察的工作,就是当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本文将对此将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浅显意见,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  一、纪检工作对国企的重要意义  对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作用。企业的党委就是党基层组织,而企业员工就是党的群众基础。党委和纪检的工作不能监督和保证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文化素质课程,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更深入的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如何走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学习效果直接受力于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教学实
期刊
【摘要】:金融资源集聚是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来的基本前提。本文选取八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评价,并分区域对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考察,从结果来看,北京地区是我国金融集聚水平最高的城市,并且我国仅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为大于零的,中西部地区均小于零并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域;差异  1.金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本文共选取八个指标对金
期刊
【摘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经济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当时苏联经济理论界的一些错误观点,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尽管斯大林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思想仍然对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经济理论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显示出的积极向好态势尽管仍需巩固,但已充分证明了中央持之以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积极成效。长期压在全国工业制造企业身上的“巨石”终于有了松动,让经营者看到了盈利增加的曙光。这意味着工业制造领域的供求关系有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企业努力抓发展机遇、抓结构性改革、抓优质项目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要面对改革,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必须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摘要】:无论是在何种单位,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档案是一个企事业单位发展处于核心位置的重要资料,能够为企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科学合理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可利用价值,同时,还可以辅助其他各个环节和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顺利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档案管理新理念,完善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方法,实
期刊
【摘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2016年初,威海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使外贸向“优进优出”转变。但是,威海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金融约束,制约了威海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金融支持;路径;对策  一、服务贸易的定义  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
期刊
【摘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社会思潮充斥着整个社会,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家和民族的先进份子奋起抗争,探索救亡图存的光明大道。一直以来,这种努力一直在不懈的、执着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派别的组建,知名人士的影响、知识分子的舆论活动,整个思想领域内,跌宕起伏、波涛滚滚、激流飞溅,各种“主义”、“主张”此起彼伏,使人眼花缭乱。中国社会历经了几次次影响较大、波及范围较广的社会大论战。本文
期刊
【摘要】:股权的内部转让立法模式有三种:绝对自由模式、相对自由模式和限制模式,新《公司法》依然采用旧《公司法》的绝对自由模式。股权的外部转让因选择同意权或优先购买权而形成了四种立法模式, 新《公司法》程序上虽有所改变, 但仍然既规定同意权又规定优先购买权 ,过于严苛 。新《公司法》虽补充了股权的继承、强制执行以及回购制度 ,但均存在一定缺陷,而对于特殊主体如公司董事、职工等的股权转让问题尚未涉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