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目标应该包括激发学生在美术艺术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优秀的审美情趣,并以此为途径来改善学生的品格。总的来看,小学生相比于文化类学科来说更喜欢艺术类课程,在美术课堂上更为活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优势,在改善学生道德品格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实现美术教学的综合作用。本文从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及其有效渗透策略两个主要途径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同仁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德育渗透
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非常强调提升教学效果,要开展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过主要是指通过设计和协调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任何学科中都是适用的。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的一大重点,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体验,以此来解法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为此,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策略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德育渗透进去。
一、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重要作用
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基础去进行美术学习。情感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如果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得不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总是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中,一定会出现心理失衡,进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事情。而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更加不能在小学美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明显下降,阻碍到学生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有效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良好掌握。
其次,德育渗透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促进学生对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因为良好的道德水平不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而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得生活在他们的眼中更加美好,更为丰富多彩。这样显然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发现生活中美的元素。生活因此成为学生重要的美术学习资源。而且,学生一定会希望将内心的积极感受通过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与深入理解。
二、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有效渗透
1、美术欣赏上渗透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于各种美术作品的欣赏,另外一类是丰富的美术实践。而在美术实践中,又以绘画为最主要的形式。既然要进行德育渗透,就一定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美术欣赏就是其中的必然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由此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如果欣赏教学的对象只集中于具体的美术知识和技巧上,是不能实现德育渗透的效果的。
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这一课本身就带有德育意义,既要培养学生针对于家庭的美术观察与创造能力,又要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家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意识到父母的不易,涌现出对家庭的热爱。如果不能实现德育渗透,本节课其实就失去了教学的支柱。为此,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现一些优秀的以家庭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去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正面感受,在起到欣赏教学的德育作用之后再去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
2、技能实践上渗透
除了在欣赏课上体验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外,德育渗透也可以反映在小学美术的技能实践上。而上文已经提到,技能实践的主要方面之一是绘画,所以实践上的德育渗透也要以绘画为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醒学生不要只从“像不像”的角度去考虑绘画,而是要努力将自己对绘画主题的情感态度也表现出来。这样的绘画作品一定会反映出学生的道德水平。随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实践水平,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道德认识纠正。
例如,在“科幻画”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提醒学生对未来世界有一个整体上的构建后再进行绘画。这样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就能够反映出他们对未来世界的道德认识,也就代表着学生当前的道德水平。比如一名学生的画中有秩序井然的飞行汽车,就可以证明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比较高,认同对公共规则的遵守。反之,某位学生的画比较凌乱,没有什么规律,则证明其规则意识不强,道德水平有待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尝试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3、动手操作上渗透
除了欣赏和绘画外,手工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关动手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要进行德育渗透,必然不能忽略手工领域。手工领域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促成道德水平质的提升。当然,动手操作课程的教学成果同样与学生的情感感受有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在教学中保持耐心的态度,积极去引导和帮助学生。
例如,在学习剪纸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欣赏剪纸艺术,带领学生去分析优秀剪纸作品的情感与道德基调,说明这些作品代表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随后,教师要耐心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去锻炼学生的剪纸技能,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一点点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掌握剪纸的技巧,明白应该怎样去进行剪纸的构思、设计与实际操作。在完成上述教学工作后,再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人民群众再创作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优秀剪纸作品时究竟付出了多少智慧和努力,从而完成德育的渗透。
总而言之,将德育纳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潮流。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住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与学习途径,引导学生从道德的层面展开有效思考,将学生对国家、生活与自然的热爱激发出来,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发挥出比以往更加全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蒲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革新,2019(10):69.
[2]傅乔治.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34-35.
[3]曾腾.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63.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德育渗透
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非常强调提升教学效果,要开展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过主要是指通过设计和协调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任何学科中都是适用的。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的一大重点,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体验,以此来解法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为此,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策略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德育渗透进去。
一、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重要作用
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基础去进行美术学习。情感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如果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得不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总是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中,一定会出现心理失衡,进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事情。而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更加不能在小学美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明显下降,阻碍到学生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有效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良好掌握。
其次,德育渗透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促进学生对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因为良好的道德水平不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而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得生活在他们的眼中更加美好,更为丰富多彩。这样显然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发现生活中美的元素。生活因此成为学生重要的美术学习资源。而且,学生一定会希望将内心的积极感受通过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与深入理解。
二、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有效渗透
1、美术欣赏上渗透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于各种美术作品的欣赏,另外一类是丰富的美术实践。而在美术实践中,又以绘画为最主要的形式。既然要进行德育渗透,就一定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美术欣赏就是其中的必然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由此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如果欣赏教学的对象只集中于具体的美术知识和技巧上,是不能实现德育渗透的效果的。
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这一课本身就带有德育意义,既要培养学生针对于家庭的美术观察与创造能力,又要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家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意识到父母的不易,涌现出对家庭的热爱。如果不能实现德育渗透,本节课其实就失去了教学的支柱。为此,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现一些优秀的以家庭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去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正面感受,在起到欣赏教学的德育作用之后再去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
2、技能实践上渗透
除了在欣赏课上体验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外,德育渗透也可以反映在小学美术的技能实践上。而上文已经提到,技能实践的主要方面之一是绘画,所以实践上的德育渗透也要以绘画为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醒学生不要只从“像不像”的角度去考虑绘画,而是要努力将自己对绘画主题的情感态度也表现出来。这样的绘画作品一定会反映出学生的道德水平。随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实践水平,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道德认识纠正。
例如,在“科幻画”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提醒学生对未来世界有一个整体上的构建后再进行绘画。这样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就能够反映出他们对未来世界的道德认识,也就代表着学生当前的道德水平。比如一名学生的画中有秩序井然的飞行汽车,就可以证明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比较高,认同对公共规则的遵守。反之,某位学生的画比较凌乱,没有什么规律,则证明其规则意识不强,道德水平有待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尝试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3、动手操作上渗透
除了欣赏和绘画外,手工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关动手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要进行德育渗透,必然不能忽略手工领域。手工领域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促成道德水平质的提升。当然,动手操作课程的教学成果同样与学生的情感感受有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在教学中保持耐心的态度,积极去引导和帮助学生。
例如,在学习剪纸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欣赏剪纸艺术,带领学生去分析优秀剪纸作品的情感与道德基调,说明这些作品代表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随后,教师要耐心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去锻炼学生的剪纸技能,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一点点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掌握剪纸的技巧,明白应该怎样去进行剪纸的构思、设计与实际操作。在完成上述教学工作后,再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人民群众再创作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优秀剪纸作品时究竟付出了多少智慧和努力,从而完成德育的渗透。
总而言之,将德育纳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潮流。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住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与学习途径,引导学生从道德的层面展开有效思考,将学生对国家、生活与自然的热爱激发出来,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发挥出比以往更加全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蒲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革新,2019(10):69.
[2]傅乔治.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34-35.
[3]曾腾.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63.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