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无序无物无效的尴尬状态,理论界著书立说的很多,一线教师亮出实践主张的也不少,但还是很难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中学写作教学依然没有迎来黎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蔡少军老师在《写作教学从哪里开始》一文中说:“新课程实施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瓶颈所在”,“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我们也惊讶地发现,在阅读教学日渐灵动开放的同时,学生在写作方面却成了‘沉默的一代’”。究其原因,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学与研究忽视文本价值,严重分离读写教学的后果。如果我们的教材仅仅作为阅读使用,这是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应立足教材,进行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
“读写一体化”是指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读写并进,形成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辩证统一的读写教学形式。其实,读写一体化教学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语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常想,读与写到底哪一样重要?我看都重要,要并重”;读写一体化也是新课改的需要,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提出了写作本位的观念,他认为“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阅读指向写作,以写作为本,读写互动;而新颁布的新课标也表明了读写一体化的重要:“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流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为了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述,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以苏教版必修五为例,谈如何立足教材,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
一、质疑改写常态化,向写作要高度
散文女作家周晓枫的《斑纹》,既是一篇科学小品,又是一篇散文随笔,文章的一些写法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很大启示,譬如文章在观点与内容,行文思路与结构,选材与语言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好好研读与品读,从而“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读读文本,讲讲感悟,并努力挖掘文本的写作价值,同时让学生议议有些难点,如作者对于“蛇”的看法。文本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阴险、诡秘、恶毒的形象,使文章富有情趣,增加了可读性。当然,作者是以西方《圣经》里伊甸园的故事为依据的。如果她以我国民间传说为依据,也许蛇的形象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可以商榷或质疑的。在这个疑难点,我生发了一个写作点,让学生写写关于东方人眼中的蛇的形象。当然,不必像作者那样写五大段,可以写一段或两段,进行300字的微写作。
有的学生写了“女娲造人”的伟大,有的写了“许仙与白娘子”的感人,有的写了“梦蛇人怀贵子”的有趣,有的写了“龟蛇锁大江”的雄壮……更有的搬出古书记载: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的早期,蛇图腾是当时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蛇被敬为炎夏之祖;《山海经》记载着中国古代有58个信奉图腾的部落,其中有8个是以蛇为图腾的部落;盘古、女娲、伏羲、夸父、大人、载天、延怀等神,他们或蛇身,或双手操蛇,或由蛇缠绕,都与蛇有难解之缘。更有甚者引用了学者的考证,来论述蛇曾经是东方氏族、部落最为崇拜的对象,如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可谓精彩纷呈,内容丰富。
作业显示,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蛇均是正面形象,与文本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于是我让学生再评一评看谁写得更生动传神。这项活动既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又挖掘了文本的价值。同时,我还让学生议一议这样换一种思路来写蛇,对文章表现主题有没有影响。他们议论的结果是没什么影响,因为我们东方的蛇的斑纹也鲜明美丽,而且东方的传说故事更能增添学习的乐趣与情趣,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在激发我们阅读兴趣的同时,更能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这种质疑的读写一体化活动,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一种高度:阅读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延伸学习课程化,向写作要长度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全文共有二十多处引用了大量诗词典故,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这是贾祖璋作为科普作家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展示的人文厚度与宽度,而人文功底的欠缺是目前学生作文内容单薄无力的原因之一。同时,该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说明方法的选择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选择以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让他们选择一种家乡的特产,仿照文本的写法进行介绍,字数800字,与高考作文要求一致。
结果许多学生第一次写出来的文章不合要求,要么没什么引用,内容不厚实;要么说明不按顺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么说明不太讲究方法的多样性,比较单一。于是,我要求他们重写或修改。同时,让他们分成几个写作小组,在周末休息时一起去走访果农、菜农、养殖户、作坊主、厂家等,还集体组织去采访市农科所、地方志办公室,并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整个过程前后总共花了一个月,几经修改,终于基本达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最后,我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了30来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他们将一页页稿件誊写清楚,并复印将近百份,编写成了选修课程读本《我们家乡的美丽特产》,特产品种包括遍布嘉兴各地的南湖菱、粽子、酱鸭、烧鸡、红烧猪蹄、三园鸡、杭白菊、西瓜、葡萄、水蜜桃、香瓜、黄瓜、番茄、槜李、黄桃、汾湖蟹、青鱼干、巧克力、糕点、黄酒、糟蛋、生姜、榨菜等。本课程读本可谓本地特产的大全,物产介绍应有尽有,更主要的是文章均来自学生自己的采集与撰写,而且,书写比较工整又具个性,活动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说:“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而由课内文本内容生发的课程化写作活动,也是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一种尝试。
三、比较阅读研究化,向写作要宽度 我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进行比较阅读研究,让学生写出两文的“同”与“不同”,写成300字的微作文。学生们写出的内容大致如下:“同”的是两篇都是“序”,而且内容相近,都讲了集会的“良辰、好景、嘉宾、赏心、情感的前后变化、对人生的联想与感慨”等。“不同”的是两文虽然都是“序”,但前者是书序,后者是赠序;还有相聚的人员组成不同,前文是一群文人(41人)相聚,王羲之主持,嘉宾都是文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自发参加“修禊”诗会,以诗会友,意图单纯;后文是地方名流(洪州阎都督)主持,嘉宾也是名流多,文人少,作者是在探望父亲途中,过洪州而参加阎某召集名流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的盛会的,虽说是“即席而作此文”,而且,文采斐然,充满哲理,但总有“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难免要说点好话,有拍马溜须之嫌,当然,实际生活中的阎都督也许是个不错的官。这样,年少才高的王勃也脱不了“媚俗”的俗气。通过这样比较地读与写,学生们能对比出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也看到了人生的艰辛与生活的无奈。
学习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崔莺莺与朱丽叶两个人物,写出“同”与“不同”中的某一点。许多学生都写了她们的“同”,即双方同为当时的另类女性,敢于冲破家庭樊笼,大胆追求自由的爱情,具有叛逆的个性;但这样的文字比较雷同。而写“不同”的学生相对少些,不过,写“不同”的却能写出新的东西,如有人写是因为张生屈服于崔母,他答应了她“挣揣一个状元回来”的底线,并发誓“金榜无名誓不归”,最后终于考取成功了,也能与自己心爱的人长相守了;反过来,如果当时张生不答应,不去考功名,尽管崔莺莺在乎“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但最终结局肯定不会是“妻荣夫贵”的。但朱丽叶他们始终不屈服,为什么反而最后酿成了悲剧?这是一些学生提出的疑问。对此,他们也能自圆其说,因为这里涉及到双方家庭的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双方家庭有世仇,互不相让,很难统一意见,矛盾一时难以化解,直到两人死后发生悲剧了,双方家族才幡然醒悟,然而却已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样的比较读写,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有效地进行了作文训练,并与世界作文发展方向相一致,因为它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活动过程,更关注语境。
四、学习内容素材化,向写作要厚度
我在教读周国平的哲理文《直面苦难》时,采用学生整理课内外的“关于直面苦难”的素材,以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课内的素材主要集中在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等,初中文本中也有:在漫漫长夜里思考的海伦·凯勒向世界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请求;被剥夺聆听美妙音乐权利的贝多芬击出了“扼住命运喉咙”的最强音……
当然,在课外素材的整理方面,学生的答案相对就丰富多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当地民众却表现出少有的淡定,留住了人类在灾难前的尊严;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船渐渐沉没时,船上乐队为众生奏响了“最后的音乐”,他们为众人送行,也为自己送行,保住了人类在死亡面前的尊严;汶川大地震后,一些艺术家把遇难孩子的名字刻在弹珠上,并收集死难者生前的用品、照片、文字,辅以生平资料,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这是给受难者的人性尊严;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把二战时犹太受难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刻上黄铜,翻开城市街道的砖头,换上这些刻有名字的石头,让人们暂停赶路的脚步,静静倾听那些逝去灵魂的声音,这是对灾难记忆的文化尊重……这些都是面对苦难时的人们林林总总的选择,体现了人类的高度理性与个性智慧,值得我们尊重的同时,更令我们长久思考。
其实,文本作者周国平就是一个最好的事例。面对苦难,他以真挚的情感,灵动的气息,诗一般的语言作出了智慧的回答,而最响亮的回答就是自身的实际行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就是最好的见证: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虽异乎寻常,却令人心碎地发生了;妞妞出生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可爱也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562个日日夜夜的故事,留下了满纸的冷峻与温柔。这就是为何作者对“直面苦难”的见解如此深刻与睿智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苦难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不必消灭它;就让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不要去想如何战胜它。正如我们战胜不了自然,就与自然共济;我们也战胜不了苦难,就让我们与苦难和谐相处。让苦难伴随我们生活,伴随我们成长。
学生们在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写作中,加深了对苦难的理解,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这也是对他们意志与心理的一种磨练,更为他们坚定“直面苦难”的信念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总之,好好珍惜文本,她不仅是上佳的阅读材料,更是丰富的写作资源。就让我们进行读写一体化教学吧,因为“学习阅读和写作是同时发生,相辅相成,不分先后轻重的”(美国全语文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古德曼语)。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市嘉高实验中学]
“读写一体化”是指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读写并进,形成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辩证统一的读写教学形式。其实,读写一体化教学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语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常想,读与写到底哪一样重要?我看都重要,要并重”;读写一体化也是新课改的需要,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提出了写作本位的观念,他认为“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阅读指向写作,以写作为本,读写互动;而新颁布的新课标也表明了读写一体化的重要:“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流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为了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述,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以苏教版必修五为例,谈如何立足教材,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
一、质疑改写常态化,向写作要高度
散文女作家周晓枫的《斑纹》,既是一篇科学小品,又是一篇散文随笔,文章的一些写法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很大启示,譬如文章在观点与内容,行文思路与结构,选材与语言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好好研读与品读,从而“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读读文本,讲讲感悟,并努力挖掘文本的写作价值,同时让学生议议有些难点,如作者对于“蛇”的看法。文本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阴险、诡秘、恶毒的形象,使文章富有情趣,增加了可读性。当然,作者是以西方《圣经》里伊甸园的故事为依据的。如果她以我国民间传说为依据,也许蛇的形象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可以商榷或质疑的。在这个疑难点,我生发了一个写作点,让学生写写关于东方人眼中的蛇的形象。当然,不必像作者那样写五大段,可以写一段或两段,进行300字的微写作。
有的学生写了“女娲造人”的伟大,有的写了“许仙与白娘子”的感人,有的写了“梦蛇人怀贵子”的有趣,有的写了“龟蛇锁大江”的雄壮……更有的搬出古书记载: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的早期,蛇图腾是当时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蛇被敬为炎夏之祖;《山海经》记载着中国古代有58个信奉图腾的部落,其中有8个是以蛇为图腾的部落;盘古、女娲、伏羲、夸父、大人、载天、延怀等神,他们或蛇身,或双手操蛇,或由蛇缠绕,都与蛇有难解之缘。更有甚者引用了学者的考证,来论述蛇曾经是东方氏族、部落最为崇拜的对象,如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可谓精彩纷呈,内容丰富。
作业显示,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蛇均是正面形象,与文本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于是我让学生再评一评看谁写得更生动传神。这项活动既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又挖掘了文本的价值。同时,我还让学生议一议这样换一种思路来写蛇,对文章表现主题有没有影响。他们议论的结果是没什么影响,因为我们东方的蛇的斑纹也鲜明美丽,而且东方的传说故事更能增添学习的乐趣与情趣,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在激发我们阅读兴趣的同时,更能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这种质疑的读写一体化活动,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一种高度:阅读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延伸学习课程化,向写作要长度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全文共有二十多处引用了大量诗词典故,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这是贾祖璋作为科普作家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展示的人文厚度与宽度,而人文功底的欠缺是目前学生作文内容单薄无力的原因之一。同时,该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说明方法的选择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选择以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让他们选择一种家乡的特产,仿照文本的写法进行介绍,字数800字,与高考作文要求一致。
结果许多学生第一次写出来的文章不合要求,要么没什么引用,内容不厚实;要么说明不按顺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么说明不太讲究方法的多样性,比较单一。于是,我要求他们重写或修改。同时,让他们分成几个写作小组,在周末休息时一起去走访果农、菜农、养殖户、作坊主、厂家等,还集体组织去采访市农科所、地方志办公室,并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整个过程前后总共花了一个月,几经修改,终于基本达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最后,我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了30来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他们将一页页稿件誊写清楚,并复印将近百份,编写成了选修课程读本《我们家乡的美丽特产》,特产品种包括遍布嘉兴各地的南湖菱、粽子、酱鸭、烧鸡、红烧猪蹄、三园鸡、杭白菊、西瓜、葡萄、水蜜桃、香瓜、黄瓜、番茄、槜李、黄桃、汾湖蟹、青鱼干、巧克力、糕点、黄酒、糟蛋、生姜、榨菜等。本课程读本可谓本地特产的大全,物产介绍应有尽有,更主要的是文章均来自学生自己的采集与撰写,而且,书写比较工整又具个性,活动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说:“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而由课内文本内容生发的课程化写作活动,也是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一种尝试。
三、比较阅读研究化,向写作要宽度 我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进行比较阅读研究,让学生写出两文的“同”与“不同”,写成300字的微作文。学生们写出的内容大致如下:“同”的是两篇都是“序”,而且内容相近,都讲了集会的“良辰、好景、嘉宾、赏心、情感的前后变化、对人生的联想与感慨”等。“不同”的是两文虽然都是“序”,但前者是书序,后者是赠序;还有相聚的人员组成不同,前文是一群文人(41人)相聚,王羲之主持,嘉宾都是文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自发参加“修禊”诗会,以诗会友,意图单纯;后文是地方名流(洪州阎都督)主持,嘉宾也是名流多,文人少,作者是在探望父亲途中,过洪州而参加阎某召集名流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的盛会的,虽说是“即席而作此文”,而且,文采斐然,充满哲理,但总有“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难免要说点好话,有拍马溜须之嫌,当然,实际生活中的阎都督也许是个不错的官。这样,年少才高的王勃也脱不了“媚俗”的俗气。通过这样比较地读与写,学生们能对比出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也看到了人生的艰辛与生活的无奈。
学习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崔莺莺与朱丽叶两个人物,写出“同”与“不同”中的某一点。许多学生都写了她们的“同”,即双方同为当时的另类女性,敢于冲破家庭樊笼,大胆追求自由的爱情,具有叛逆的个性;但这样的文字比较雷同。而写“不同”的学生相对少些,不过,写“不同”的却能写出新的东西,如有人写是因为张生屈服于崔母,他答应了她“挣揣一个状元回来”的底线,并发誓“金榜无名誓不归”,最后终于考取成功了,也能与自己心爱的人长相守了;反过来,如果当时张生不答应,不去考功名,尽管崔莺莺在乎“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但最终结局肯定不会是“妻荣夫贵”的。但朱丽叶他们始终不屈服,为什么反而最后酿成了悲剧?这是一些学生提出的疑问。对此,他们也能自圆其说,因为这里涉及到双方家庭的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双方家庭有世仇,互不相让,很难统一意见,矛盾一时难以化解,直到两人死后发生悲剧了,双方家族才幡然醒悟,然而却已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样的比较读写,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有效地进行了作文训练,并与世界作文发展方向相一致,因为它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活动过程,更关注语境。
四、学习内容素材化,向写作要厚度
我在教读周国平的哲理文《直面苦难》时,采用学生整理课内外的“关于直面苦难”的素材,以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课内的素材主要集中在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等,初中文本中也有:在漫漫长夜里思考的海伦·凯勒向世界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请求;被剥夺聆听美妙音乐权利的贝多芬击出了“扼住命运喉咙”的最强音……
当然,在课外素材的整理方面,学生的答案相对就丰富多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当地民众却表现出少有的淡定,留住了人类在灾难前的尊严;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船渐渐沉没时,船上乐队为众生奏响了“最后的音乐”,他们为众人送行,也为自己送行,保住了人类在死亡面前的尊严;汶川大地震后,一些艺术家把遇难孩子的名字刻在弹珠上,并收集死难者生前的用品、照片、文字,辅以生平资料,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这是给受难者的人性尊严;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把二战时犹太受难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刻上黄铜,翻开城市街道的砖头,换上这些刻有名字的石头,让人们暂停赶路的脚步,静静倾听那些逝去灵魂的声音,这是对灾难记忆的文化尊重……这些都是面对苦难时的人们林林总总的选择,体现了人类的高度理性与个性智慧,值得我们尊重的同时,更令我们长久思考。
其实,文本作者周国平就是一个最好的事例。面对苦难,他以真挚的情感,灵动的气息,诗一般的语言作出了智慧的回答,而最响亮的回答就是自身的实际行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就是最好的见证: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虽异乎寻常,却令人心碎地发生了;妞妞出生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可爱也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562个日日夜夜的故事,留下了满纸的冷峻与温柔。这就是为何作者对“直面苦难”的见解如此深刻与睿智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苦难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不必消灭它;就让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不要去想如何战胜它。正如我们战胜不了自然,就与自然共济;我们也战胜不了苦难,就让我们与苦难和谐相处。让苦难伴随我们生活,伴随我们成长。
学生们在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写作中,加深了对苦难的理解,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这也是对他们意志与心理的一种磨练,更为他们坚定“直面苦难”的信念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总之,好好珍惜文本,她不仅是上佳的阅读材料,更是丰富的写作资源。就让我们进行读写一体化教学吧,因为“学习阅读和写作是同时发生,相辅相成,不分先后轻重的”(美国全语文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古德曼语)。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市嘉高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