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镇静情况进行评分。
结果: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的应激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7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48-02
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激反应[1],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有关调查显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于抑制麻醉诱导时的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瑞芬太尼一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该组患者中有48名为男孩,32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13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4.56±3.11)。患儿均无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先要对患者实施麻醉,患儿送进手术室后开放静脉,注射阿托品0.1mg/kg、氯胺酮2mg/kg,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心电图是否有异常,采用面罩吸纯氧3分钟后开始麻醉诱导[2]。对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1ug/kg。完成瑞芬太尼注射一分钟后对患者行气管插管,之后再接麻醉机间断正压通气,麻醉机的型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Ohmeda7900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和气道压力符合规定的指标。完成麻醉诱导后进行左桡动脉穿刺监测SBP、DBP、MAP。在对照组中实施麻醉诱导的时候主要是把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1.5ug/kg。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正常值的百分之三十且升高或降低时间持续超过一分钟的时候要立即采取措施,比如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3]。
1.3 观察指标。术中应激反应。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拔管前的MAP和HR,同时在各时段经肘静脉抽血,其目的主要是为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将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术后镇静进行评分。
1.4 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的应激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激反应,比如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蛋白值分解加速等内分泌代谢反应等等,这些应激反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u阿片类药物。它能够快速的平衡血液和效应室之间的平衡,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由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明,黄延辉,顾洪斌.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06:462-465
[2] 宋斌,陈月芝,郭芹.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08:1170-1172
[3] 纪风涛,曹铭辉,王志,梁建军,苗利萍,吴强,李珏.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FESS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m90.info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06:895-897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镇静情况进行评分。
结果: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的应激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7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48-02
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激反应[1],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有关调查显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于抑制麻醉诱导时的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瑞芬太尼一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该组患者中有48名为男孩,32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13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4.56±3.11)。患儿均无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先要对患者实施麻醉,患儿送进手术室后开放静脉,注射阿托品0.1mg/kg、氯胺酮2mg/kg,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心电图是否有异常,采用面罩吸纯氧3分钟后开始麻醉诱导[2]。对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1ug/kg。完成瑞芬太尼注射一分钟后对患者行气管插管,之后再接麻醉机间断正压通气,麻醉机的型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Ohmeda7900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和气道压力符合规定的指标。完成麻醉诱导后进行左桡动脉穿刺监测SBP、DBP、MAP。在对照组中实施麻醉诱导的时候主要是把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1.5ug/kg。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正常值的百分之三十且升高或降低时间持续超过一分钟的时候要立即采取措施,比如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3]。
1.3 观察指标。术中应激反应。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拔管前的MAP和HR,同时在各时段经肘静脉抽血,其目的主要是为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将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术后镇静进行评分。
1.4 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的应激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激反应,比如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蛋白值分解加速等内分泌代谢反应等等,这些应激反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u阿片类药物。它能够快速的平衡血液和效应室之间的平衡,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由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明,黄延辉,顾洪斌.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06:462-465
[2] 宋斌,陈月芝,郭芹.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08:1170-1172
[3] 纪风涛,曹铭辉,王志,梁建军,苗利萍,吴强,李珏.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FESS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m90.info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06:895-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