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镇静情况进行评分。
  结果: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的应激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7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48-02
  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激反应[1],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有关调查显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于抑制麻醉诱导时的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瑞芬太尼一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童急性阑尾炎患者,该组患者中有48名为男孩,32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13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4.56±3.11)。患儿均无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先要对患者实施麻醉,患儿送进手术室后开放静脉,注射阿托品0.1mg/kg、氯胺酮2mg/kg,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心电图是否有异常,采用面罩吸纯氧3分钟后开始麻醉诱导[2]。对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1ug/kg。完成瑞芬太尼注射一分钟后对患者行气管插管,之后再接麻醉机间断正压通气,麻醉机的型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Ohmeda7900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和气道压力符合规定的指标。完成麻醉诱导后进行左桡动脉穿刺监测SBP、DBP、MAP。在对照组中实施麻醉诱导的时候主要是把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1.5ug/kg。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正常值的百分之三十且升高或降低时间持续超过一分钟的时候要立即采取措施,比如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3]
  1.3 观察指标。术中应激反应。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拔管前的MAP和HR,同时在各时段经肘静脉抽血,其目的主要是为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将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术后镇静进行评分。
  1.4 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的应激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应激反应,比如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蛋白值分解加速等内分泌代谢反应等等,这些应激反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u阿片类药物。它能够快速的平衡血液和效应室之间的平衡,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由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明,黄延辉,顾洪斌.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06:462-465
  [2] 宋斌,陈月芝,郭芹.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08:1170-1172
  [3] 纪风涛,曹铭辉,王志,梁建军,苗利萍,吴强,李珏.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FESS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J].m90.info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06:895-89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MRI和CT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和总结。  结果:全部30例患者皆为单发结节,病灶直径为2.4至6.8厘米,平均直径为(4.6±0.3)厘米。对11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病灶均为t2WI稍高信号,t1WI稍低信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  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结果:血管再通率为80%(96/120);14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  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使用方便,相对安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急性 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120例145眼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  结果:在145眼中,经泪囊按摩通畅者24眼,占16.6%;经药物加压冲洗通畅者39眼,占32.2%;经泪道探通法通畅者77眼,占93.9%;总治愈率为96.6%。  结论:综合治疗法是新生儿泪囊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 综合治疗  Doi:10.3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234例泌尿系结石的部位、成分及治疗方法。  结果:体外冲击波治疗212例,手术治疗9例,药物治疗13例。  结论:泌尿系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形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7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与适应证,并探讨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内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均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均采用传统的手术复位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6~10个月,进行相关统计分析[1]。  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在实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  方法:选择6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克林霉素、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痊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并研究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法。  结果:在四肢骨结核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20岁~30岁人群中,而且足骨的发病率最高。在临床上,四肢骨结核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  结论: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率较高,需要结合发病特点并重视在临床上的诊断,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应用于泌尿外科的经验体会。  方法:为106例患者施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其中肾囊肿去顶术66例,肾切除术13例,肾部分切除术7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3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例。其中76例经后腹腔入路,30例经腹入路。  结果:106例手术均获成功,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0min,平均出血20ml。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4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5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以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5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的患者有200例,其中患者因氯氮平产生不良反应的有82例,因利培酮产生不良反应的有68例,因阿立哌唑产生不良反应的有35例,因奥氮平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5例;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7,P0.05)。  1.2 方法。2组外用药均每日2次,涂于患处。研究组给予1%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国药准字H10970135,齐鲁制药有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