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普及,使听障学生的信息渠道突然开阔,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多彩世界让他们眼花缭乱,良莠难分。面对新的诱惑,听障学生缺乏判断能力,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出现离校出走、小偷小摸、迷恋上网等一系列新的不良行为,严重违反学校纪律,阻碍听障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新时期的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语文教学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炉,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35
语文学科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思想为一体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寓教于情,寓教于理。
一、辨词析句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常借助一些含义较深刻的词语、句子,準确、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叙述事情、揭示事物特征、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听障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味,激发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例如《一定要争气》一文中,有两处讲到“一定要争气”,这是听障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又是教育学生的最佳突破口。我引导学生把童第周两件“争气”的事和他当时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理解,得出这样的结论:童第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认定目标,发愤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在学习上进步,事业上成功。听障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类似的境遇,领悟到自己要像童第周那样不怕苦,不服输,做一个有志气的人。
二、领悟中心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章的中心思想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帮助听障学生归纳文章中心,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渗透的方法之一。《白杨》一文,借物写人,意义含蓄深刻。领悟中心思想时,抓住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启发学生思考:爸爸向子女介绍了白杨的哪些特点?他表白了什么样的心?他想赞扬什么?归纳中,学生明白了白杨有三个特点:(1)白杨树干挺直。(2)白杨生长范围很广,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3)白杨树不怕风沙雨雪、干旱洪水,不管遇到怎样恶劣的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它都能茁壮成长。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赞扬了具有白杨品格的人。课后,我让听障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交流,说说学完课文后有什么认识、感受和收获。从中引导教育学生要像白杨那样,从实际情况出发,在逆境中顽强成长。
三、榜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的听障学生在考虑个人前途时比较自卑而安于现状,学习上要求不高,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我利用教材《爱因斯坦小时侯》、《海伦·凯勒》、《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李时珍》等先进人物的生动性和感染性,给听力障碍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例如,教《海伦·凯勒》这课时,我首先突出介绍了海伦·凯勒的残疾程度——又盲又哑。其次着重讲解海伦·凯勒是怎样正视自己严重的生理缺陷,在安妮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盲文,学会了说话,并毕业于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求学历程。最后讲了海伦·凯勒所获得的成就:完成了十几部作品,成为世界著名作家。通过理解和感悟,听障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认为残疾程度比自己更为严重的海伦·凯勒经过努力都能完成学业,获得成功,自己只是听不见而已,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到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情,决心以海伦·凯勒为榜样,挑战命运。
四、入情入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中,根据听障学生模仿力强、好动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境,从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如《登山》,课文讲到列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两次走过“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险路。为了使听障学生更好地理解列宁坚持走这条路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品质。我让学生在一个离地面有几米高的,只能容一只脚的围墙上慢慢行走。在创设的情景中,听障学生不但真正体会到路的“险”和列宁自觉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品质,而且领悟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上应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勇敢战胜恐惧、畏难心理,战胜困难。
五、讨论辨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听障学生常为自己性情急躁,待人处事不够冷静,容易与同学发生矛盾而感到苦恼。针对这点,在教《小木船》第二段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和陈明的友谊破裂是谁的错?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是陈明的错,因为他故意把“我”的小木船摔在地上;有的说:是“我”的错,是“我”先失手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还有的说:友谊的破裂双方都有责任,“我”应该小心,不该失手摔坏陈明心爱的小木船,陈明应该谅解对方,不该摔坏“我”的小木船。通过交流讨论,听障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谅解,不要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多做自我批评,才能增进友谊。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把德育教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听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得到熏陶,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参考文献
[1]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5):98-99.
[2]魏小红.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4(02):55.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35
语文学科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思想为一体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寓教于情,寓教于理。
一、辨词析句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常借助一些含义较深刻的词语、句子,準确、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叙述事情、揭示事物特征、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听障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味,激发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例如《一定要争气》一文中,有两处讲到“一定要争气”,这是听障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又是教育学生的最佳突破口。我引导学生把童第周两件“争气”的事和他当时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理解,得出这样的结论:童第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认定目标,发愤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在学习上进步,事业上成功。听障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类似的境遇,领悟到自己要像童第周那样不怕苦,不服输,做一个有志气的人。
二、领悟中心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章的中心思想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帮助听障学生归纳文章中心,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渗透的方法之一。《白杨》一文,借物写人,意义含蓄深刻。领悟中心思想时,抓住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启发学生思考:爸爸向子女介绍了白杨的哪些特点?他表白了什么样的心?他想赞扬什么?归纳中,学生明白了白杨有三个特点:(1)白杨树干挺直。(2)白杨生长范围很广,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3)白杨树不怕风沙雨雪、干旱洪水,不管遇到怎样恶劣的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它都能茁壮成长。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赞扬了具有白杨品格的人。课后,我让听障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交流,说说学完课文后有什么认识、感受和收获。从中引导教育学生要像白杨那样,从实际情况出发,在逆境中顽强成长。
三、榜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的听障学生在考虑个人前途时比较自卑而安于现状,学习上要求不高,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我利用教材《爱因斯坦小时侯》、《海伦·凯勒》、《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李时珍》等先进人物的生动性和感染性,给听力障碍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例如,教《海伦·凯勒》这课时,我首先突出介绍了海伦·凯勒的残疾程度——又盲又哑。其次着重讲解海伦·凯勒是怎样正视自己严重的生理缺陷,在安妮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盲文,学会了说话,并毕业于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求学历程。最后讲了海伦·凯勒所获得的成就:完成了十几部作品,成为世界著名作家。通过理解和感悟,听障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认为残疾程度比自己更为严重的海伦·凯勒经过努力都能完成学业,获得成功,自己只是听不见而已,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到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情,决心以海伦·凯勒为榜样,挑战命运。
四、入情入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中,根据听障学生模仿力强、好动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境,从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如《登山》,课文讲到列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两次走过“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险路。为了使听障学生更好地理解列宁坚持走这条路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品质。我让学生在一个离地面有几米高的,只能容一只脚的围墙上慢慢行走。在创设的情景中,听障学生不但真正体会到路的“险”和列宁自觉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品质,而且领悟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上应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勇敢战胜恐惧、畏难心理,战胜困难。
五、讨论辨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听障学生常为自己性情急躁,待人处事不够冷静,容易与同学发生矛盾而感到苦恼。针对这点,在教《小木船》第二段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和陈明的友谊破裂是谁的错?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是陈明的错,因为他故意把“我”的小木船摔在地上;有的说:是“我”的错,是“我”先失手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还有的说:友谊的破裂双方都有责任,“我”应该小心,不该失手摔坏陈明心爱的小木船,陈明应该谅解对方,不该摔坏“我”的小木船。通过交流讨论,听障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谅解,不要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多做自我批评,才能增进友谊。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把德育教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听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得到熏陶,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参考文献
[1]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5):98-99.
[2]魏小红.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4(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