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关键时期,这样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的人生之路奠基。初中教师承担着向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需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的境界中提高道德、健全人格。本文尝试研究初中教师实施德育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师;德育;对策
正所谓“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其实施德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德育方面,初中教师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初中教师在实施德育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方能真正推进德育工作的有序运行。本文先分析初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意义,接着分析初中教师德育工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意义
1.教师德育是课堂德育的重要补充
虽然初中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也缺乏应有的实践性,所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并不尽如人意。而教师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德育,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
2.教师德育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的重要路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指出:“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具备高尚的道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初中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明显作用。
3.教师德育符合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心思活跃,对他们进行满堂灌的德育教育,很容易引發他们的逆反情绪。而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做起,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接受德育。
二、初中教师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初中教师德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德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对教师的德育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初中教师在实施德育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对德育存在片面认识
如今,我国教育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关键转型期,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仍旧认为抓智育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再加上学校和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影响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将其视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
2.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
从目前来看,初中教师甚少专门接受德育方面的专业培训,缺少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其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很少能走进学生内心,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而导致德育效果事倍功半。
三、加强初中教师德育工作的对策
1.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初中生基础处于14-17岁之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且有着强烈的模仿性。作为初中生接触最多的权威人物,初中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有鉴于此,初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对初中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初中教师还要主动学习德育知识,提高德育技能,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实施德育。不难想象,一个和蔼可亲、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教师,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进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形成规范作用,促使他们从中受益。
2.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教师基本都是班级的科任教师,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处理学生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有些教师会考虑不周,直接做出武断的做法,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利于提高德育效果。有鉴于此,初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沟通和交流作为切入点,多了解学生,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提升班级凝聚力
一般而言,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与肯定,所以初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初中生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比如书画比赛、围棋大赛、诗朗诵、辩论赛等,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和思想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班级中表现不太好的学生担任相关科代表,培养起责任心和自信心,使其逐渐获得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初中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初中教师可以通过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网上联系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5.改进德育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很明显,德育评价采取应试教育的科目考试方式是难以显示学生的道德品行的,有鉴于此,学校必须改变以考试分数断定学生道德水平的做法,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德育科目考试外,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从中观察学生的积极性,科学评价学生的品德情况,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思想品德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品德发展,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品德提升。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告诉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初中生加强德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初中教师要切实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与发展,为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宏伟.西部地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甘肃省武山地区为例[J].陕西:新课程(下),2011,(01)
[2]谢惠莲.浅谈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3]杨延飞.日喀则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藏:西藏科技.2010(03)
[4]潘金香.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到实处[J].南京: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
关键词:初中;教师;德育;对策
正所谓“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其实施德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德育方面,初中教师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初中教师在实施德育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方能真正推进德育工作的有序运行。本文先分析初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意义,接着分析初中教师德育工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意义
1.教师德育是课堂德育的重要补充
虽然初中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也缺乏应有的实践性,所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并不尽如人意。而教师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德育,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
2.教师德育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的重要路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指出:“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具备高尚的道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初中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明显作用。
3.教师德育符合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心思活跃,对他们进行满堂灌的德育教育,很容易引發他们的逆反情绪。而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做起,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接受德育。
二、初中教师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初中教师德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德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对教师的德育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初中教师在实施德育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对德育存在片面认识
如今,我国教育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关键转型期,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仍旧认为抓智育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再加上学校和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影响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将其视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
2.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
从目前来看,初中教师甚少专门接受德育方面的专业培训,缺少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其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很少能走进学生内心,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而导致德育效果事倍功半。
三、加强初中教师德育工作的对策
1.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初中生基础处于14-17岁之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且有着强烈的模仿性。作为初中生接触最多的权威人物,初中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有鉴于此,初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对初中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初中教师还要主动学习德育知识,提高德育技能,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实施德育。不难想象,一个和蔼可亲、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教师,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进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形成规范作用,促使他们从中受益。
2.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教师基本都是班级的科任教师,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处理学生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有些教师会考虑不周,直接做出武断的做法,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利于提高德育效果。有鉴于此,初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沟通和交流作为切入点,多了解学生,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提升班级凝聚力
一般而言,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与肯定,所以初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初中生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比如书画比赛、围棋大赛、诗朗诵、辩论赛等,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和思想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班级中表现不太好的学生担任相关科代表,培养起责任心和自信心,使其逐渐获得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初中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初中教师可以通过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网上联系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5.改进德育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很明显,德育评价采取应试教育的科目考试方式是难以显示学生的道德品行的,有鉴于此,学校必须改变以考试分数断定学生道德水平的做法,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德育科目考试外,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从中观察学生的积极性,科学评价学生的品德情况,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思想品德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品德发展,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品德提升。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告诉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初中生加强德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初中教师要切实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与发展,为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宏伟.西部地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甘肃省武山地区为例[J].陕西:新课程(下),2011,(01)
[2]谢惠莲.浅谈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3]杨延飞.日喀则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藏:西藏科技.2010(03)
[4]潘金香.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到实处[J].南京: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