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有效阅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当代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据一份调查显示: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65本,俄罗斯是50本,美国是44本,法国是11本,中国却只有4本,而且90%是教科书和教参。现在中学生手中的课外读物,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武侠言情小说,一是各类杂志报刊,一是各种作文选。
  以上调查表明,有很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没有读好书的愿望和眼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阅读能力低下,有的学生连课文都读不利落,更别提读大部头的深奥的经典名著了;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品位越来越低,有些学生并不喜欢高雅的作品,而是一味地追捧大众的、流行的、快餐的甚至是低俗的文化。为了改变中学生这种令人堪忧的课外阅读现状,我校的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经过尝试,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外阅读的方法,欢迎同仁多多指导!
  一、个性阅读法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我们提倡学生“个性阅读”。我们给学生提出的目标是在阅读中“读出自己,读出感情,读出问题”。
  具体的要求有:
  1.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勤思考,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评价人物,感悟生活,获得对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
  2.勤摘抄,赏析优美词语,句段,积累名言警句。每周布置相应的摘抄任务,要求到小组长处背诵。
  3.勤写读书笔记。要求作好整理:写出书名、作者(朝代、国籍、笔名等)、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书的艺术特色、获得的启示收获。
  4.读写结合。只读不写就会流于形式,读得肤浅。读写结合,收获会很大。
  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把自己融入作品中,与作者、作品、自己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交流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相反,同学之间相互切磋,沟通交流,反而会互相启发,促进学习。”所以,我们认为交流阅读是很好的方法。每个班定期举行读书探讨交流会,一月一次,可利用自习进行。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交流主题,如读书方法,读书心得,读书中的困惑与发现,我最喜欢的名著,我最喜欢的人物评说,阅读与写作,阅读改变了我等等。
  每个学生在每次交流活动中要求完成该主题的书面作业,由老师检查,以保证人人都真正地参与到其中。交流形式可在组内进行,也可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活动中人人作好记录,并写下此次活动的收获。
  三、辅导阅读
  虽说是课外阅读,老师也不能放任自流,毕竟中学生的自觉性还是需要培养的,尤其是一些不自觉的同学更需要老师的推动。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说:“儿童的阅读是引导阅读,不是自然阅读。良好的阅读姿态不是自然形成的,是要培养的。错误的阅读姿态需要一生来纠正。”
  辅导阅读主要是发挥老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老师主要做好以下这些方面的辅导:
  1.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
  由于中学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每周老师要挤出时间让学生阅读,避免有些学生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或根本不读。
  比如每周可利用一节语文课或一节自习课(或一节晚自习)开设为课外阅读课,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作品或老师推荐的篇目。
  在此基础上,老师可鼓励喜欢阅读的学生每天挤出30分钟阅读,节假日可每天阅读1~2小时。
  2.保证阅读量
  读书总是多多益善。广采博闻,开阔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老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的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推荐作品和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在阅读中提倡读整本的书,读原著,尤其是经典。因此,除了平时的阅读外,老师还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大部头的名著,寒假一部,暑假两部。
  3.保证阅读作品的质量
  现在正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市面上的书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中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关系,有的同学无法辨别书的好坏,见什么读什么,读得盲目、散、乱、随意,甚至读的是糟粕,这样不加选择地阅读,危害极大,不利于身心发展。
  因此,语文老师有责任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保证书的品质。好的文学书起码要有这样的基本品质:有强烈的道义感;有审美功能;有让读者感动的悲悯精神;有智慧有幽默感而不仅仅搞笑;语言质地要好,有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意境等等。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老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优秀诗文,优秀书刊,优秀作家的作品,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趣味。
  总之,通过老师在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质量,阅读方法等方面加以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落到实处,而且老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与交流,如摘抄,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写读书卡,朗读比赛,读书主题会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热爱阅读。
其他文献
写作文最让同学们伤脑筋,教你几招,让你轻松作文。  善于化大为小。  特别是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我们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应学会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我们可以将话题化为几个契合话题的子话题,然后从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一个易写好写的来写。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大题小作的写法,从具体一点切入,然后调动自己的积累,在这个问题上聚焦、展开和提炼,把这一点说足说深说透。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
期刊
一、现状  我们常常听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这些课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现代文,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文教学来展示。偶尔看到有老师上文言文,几乎整堂课都是由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惟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讲完后再作所谓的分析,最后来点明中心进行归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忙着记笔记,课后再死记硬背,应对考试。整堂课没有学生的朗读,没有学生自行领悟和思考的时间,学生成了接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学习母语,不是靠传授,而是靠阅读积累”已成了古今中外教育的共识。张志公先生指出:“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广泛地
期刊
从教十几年,不少学生的面孔开始淡忘了,可那个近乎绝望的眼神仍然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警醒着我:要注意啊……  还记得那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次公开课,面对那么多领导和同行,我只顾心慌意乱地盯着教案,生怕出点差错,真的是度秒如年。当坐在角落的那个瘦小的男生侃侃而谈之后,我淡淡地说了句“请坐”就赶快进入下个环节,只眼角的余光注意到,那张本来意气风发兴奋无比的脸庞立马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熟了之后他告
期刊
从教十余载,让我最头疼的莫过于作文教学。每次上作文课,我总为学生的抓耳挠腮、一脸迷茫的样子而感到困惑,于是我不停地寻找让学生快乐作文的方法。我想要想让学生不再头疼作文课,并且快乐地作文,语文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真正爱上写作,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期刊
多年任高年级班主任的我,首次当一个七年级的班主任,面对“乳臭未干”的孩子,还真有些束手无策。  两星期还不到,简直让我操碎了心:昨天肖世杰撕坏孙远达的书扭打事件刚平息;今天甘浩池在寝室乱踩别人床铺吵闹甚至斗殴被叫到学校政教处教育;班级卫生区域未扫、教室垃圾成堆无人清理,被学校点名批评;课堂纪律不好科任老师很有意见;经常有学生因鸡毛蒜皮小事在午休时敲门说话,室友很有意见……大事小事,事事让人头疼。 
期刊
问答,有问即要答,因此人们在教学中常喜欢以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但我从教学实践中,更感觉到这问中实在有许多学问,下面谈一点关于提问的体会。  一、问得关键,问开学生的思路。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生是否作答,关键在于提问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后学生一脸茫然,可能是失之宽泛;问后学生即答,可能失之浅露;问后学生于沉默中进入思考状态,那才是真正的效
期刊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个别差异性特别突出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发展,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求教育教学主体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究并寻找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去贯彻校本教研的思想呢?下面就本人的实践谈些粗浅的做法。  一、一定要将自我反思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首要要求。教学主体(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
期刊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需要鼓励,老师满足了他的心理,他会很积极很努力;可是有的学生就不能鼓励,一鼓励就有“颜色”看;有的学生需要“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而有的学生则需要呵斥一下才有效。  她——何谓,女,初一年级十六班学生。该生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讲哥们义气,比较聪明,但成绩差,是小学出了名的“校霸”。明知自己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这一宗旨服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然而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由于高考、中考的引导,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带有应试目的。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我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