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ON的意象图示及语义延伸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象图式在隐喻延伸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介词词义演变的重要手段。介词on在英语词汇中表示空间概念,为人们认知抽象概念提供了依据和基础,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旨在运用意象图式探讨介词on的静态和动态空间原型意象图式,以及在空间隐喻基础上拓展的语义延伸,并且对其进行了分类举例。
  【关键词】意象图式;空间隐喻;语义延伸;介词on
  【作者简介】常凝棋(1995-),女,山西临汾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引言
  意象图式最早是由Johnson于1987年在The Body in the Mind中提出来的。 Johnson(1987)把意象图式描述为在人们与外界互相感知、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赋予我们经验一致性结构的动态性模式。他强调指出,在图式前添加“意象”的目的,是为区别于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图式是以空间结构为基础,来自人本身与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Lakoff (1987)将意象图式定义为“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结构,如容器、路径、连接、动力、平衡,或如某种空间方位或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人的经验和知识就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上的。所以意象图式就是我们在与日常生活的互相作用中产生的简明的、基本的认知结构,它建立在具体意象之上,归纳概括了众多不同物体、状态、行为事件的普遍特点,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并指导推理,形成对有形体的想象式理解。
  一、理论框架
  意象图式具有完形结构,在我们的经验和认知中是有意义的统一整体。认知语言学认为整体完形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而且感知整体比感知部分更容易。Langacker(1987)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 TR)、路标(landmark, 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空间方位不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意象图式既可表示TR与LM之间的静态关系,也可表示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当所表示关系为静态关系时,PATH为零。当关系为动态,不是像直观图式所显示的静止固定的模式。它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意象图式是一种能动性结构。人们可用来组织、构建经验。另一方面,它是相对灵活的,可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于同一图式上的不同情境。所以,意象图式的动态性对解释词汇的多义现象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Langacker(1987)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来探讨介词on的原型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延伸。
  二、介词on的意象图示
  根据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以下简称 OALD),介词on 最基本的释义是:(在某位置中或进入某位置中)覆盖,接触(某表面) 或形成其一部分。该语义表示物体间的静态空间关系,其意象图式为图一,根据 OALD,介词on还有一种释义是:(指示方向) 朝、向。其动态空间的原型意象图式为图二。
  图 1 中 TR 和 LM 是有接触的,TR 的路径为零,它与 LM 之间处于一种相对静态的关系之中。在英语表达中有如下的例子:
  (1)Leave the glass on the table.(杯子就在桌上放着吧)
  在例1中,glass 是射体,table是路标,它们互相接触,处于一种相对静态的关系中。介词 on 的其他语义大多数都是基于以上的基本语义延展出来的,如: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由(某人或某物)支撑;用(某事物);论及等。这些语义都表示一种相对的静态关系,它们的意象图式以图1来表示。如“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此义,可以把时间段上的每个点看作是一个个路标,在某个时间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看作是射体(即事情),位于路标(即某个时间点)之上,就可以用原型意象图式来表示。
  图2中的St1、St2、St3分别表示运动的三个阶段,TR不断地向LM靠近,直到进入LM的范围为止,因此,TR形成了一条路径,例子如下:
  (2)The thief pulled a knife on a policeman.(那个小偷拔出刀向一名警察刺去)
  例2中的knife是射体,a policeman是路标,knife不断地接近a policeman,最终往往会受到外力的阻止而停下来,所以可能出现两种结果,knife刺进去了或knife没有接触到policeman。但 knife 的路径是不会变的,都是以接近或进入路标范围为目标。以上是对介词on的静态和动态空间的原型意象图式的分析,那么,介词 on 是如何以基本释义为基础进行语义的延伸呢?
  三、介词on语义的空间隐喻延伸
  空间隐喻指的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可形成一系列可以直接理解的意象图示,在此基础上,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意象图示投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与此同时,在把空间概念作为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上的过程之中,空间域的意象及内在逻辑都会保留下来,这就形成了空间隐喻的基础。介词on通过空间隐喻的方式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隐喻含义,而隐喻含義形成的过程就是源域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此过程主要是实现了空间域向非空间域的投射。通过研究分析,这些非空间域( 即目标域) 主要分为四个范畴:逻辑关系、方式、时间、社会关系。
  1.逻辑关系。该范畴反映目标域中某事物的基础或理由以及事物间的递进关系。根据力学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射体和路标相接触的时候,射体给予路标一种力,路标会对射体产生反作用力。在空间场景中,路标支持射体,射体会施加或大或小的作用于路标。在概念域里,射体对界标产生某种控制性和影响性的接触时,其影响也会产生。因此,介词 on 逐渐产生了表示 “影响”的义项。例如:   (5)On his advice I applied for the job. (我听从他的建议申请了这份工作)
  2.方式。该范畴反映目标域的活动形式及手段。在空间意向中,射体依附在路標之上。这一空间义项投射在抽象域时,可将射体引申为一个隐性或显性动作的基础前提或理由等,表示“依赖、依靠”。射体与路标相互接触,路标作为射体的依靠基础,对射体有一种潜在的、向上的支撑力。因此,这种支撑力可被引申为一个隐性或显性动作的基础、前提、依据或理由等。
  (6)The old lady lives on a pension. (那位老妇人靠养老金生活)
  3.时间。该范畴反映目标域的活动时间。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基于空间概念而产生。
  空间概念相对来说更直接更容易被人类所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实物的移动却不能看到时间位置的运动。所以,人们通常通过空间物体位置的移动等来感知和谈论时间。介词 on 的空间义项映射到抽象域的时候,射体表示某一特定的短暂时间,而路标则表示一段时间。on 所表达的某一特定位置与某一特定时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建立,所以用介词on 表示某一特定的时间成为了普遍现象。例如:
  (7)I will go to your house on Sunday.(星期天我会去你家)
  4.社会关系。该范畴反映目标域中活动主体隶属某集团或某组织的关系。在部分图式里,射体与路标相接触并且是路标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这一空间义项被映射到抽象域时,就可以用隐喻表示射体是路标的一员。例如:
  (8)He is on the school team.(他是校队中的一员)
  四、总结
  本文运用意象图式展开对空间介词 on 的空间原型意义和隐喻引申意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介词on具有静态和动态原型意象图式,其他语义的意象图式可以基于原型意象图式转变而来。其次,介词on的语义通过空间隐喻,利用空间域向非空间域的投射来实现语义的延伸,其隐喻语义延伸至四个范畴。通过隐喻和意象图式对空间介词on的多义语义研究,对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内部结构有很大帮助,我们也可以看到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在空间介词的多义现象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Lakoff,G.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世界,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英语作为对外交流最广泛的语言,其教学理念也在及时修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柔萨尔(1985-),女,藏族,甘肃天祝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引言  英语是一门
【摘要】近年来,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各个科目的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差异性等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小组,每个层次小组中的学生都有相近的能力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开展的针对性教学,确保各个层次都能够在最符合自己的教学中全面提升发展,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提升。分层教学强
【摘要】语法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以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生语法学习特点,明确新课改对英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深层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以期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故事教学法;新课改  【作者简介】蒋源浪,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第二小学。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受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不止关注学
【摘要】在英语教育中,阅读是其重要组成本分,然而想要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品质,英语老师首先就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種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注重团队协作方法的应用和有效应用教育素材。在以往的教育中,并没有合理的阅读教育方法,因此造成英语阅读课的教育品质停滞不前,然而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广大英语老师们对英语阅读教育方法进行了革新,在英语阅读课中采用互动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英语阅读课的品质。本文就高效英语
【摘要】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想要更好地开展初中英语课的复习的话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主要是因为初三的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有了英语的基础知识,而复习就意味着他们要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英语问题。而初三英语中考复习中的分层次教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依靠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层设计,并且结合每一类学生的具体特征来开展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在初三英语中考复习之中更好地开展分层次教
【摘要】写作是英语的最重要语言表达形式,而初中正是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英语写作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切实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发展。因此,老师一定要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同时做好学生寫作能力的过渡,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教学;问题分析;方法探索  【作者简
【摘要】从培养高中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视角去研究课堂形态,通过促动课堂形态实现“六个维度”的转变,构建充满生命气息和活力的课堂形态,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场”, 最终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增强教师科研能力同行并进的师生“双赢”目标,是解决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堂形态;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丁建勇(1968),男,汉族,河
【摘要】随着民众英语学习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强化学生的阅读认识,是教师需要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进一步巩固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相应的对策展开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作者简介】张爱玲(1975.07-),女,江蘇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研究方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医学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医学院校是一个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特殊院校,医学生需要积累丰富的英语翻译能力,有助于未来获取前沿医学专业知识和文献的写作。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教学内容,同时引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方法。本文从ESP视角出发,通过调查硕士、博士生及各附属医院医生在岗位上的真实需求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结合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逐渐完善。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成为新兴热点,微课的学习也成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微课学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構建更加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英语学习包含输入和输出两部分内容,输入是阅读理解,输出是书面表达,简单来说,就是读和写。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教师应将微课学习运用到高中英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