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开封日益重视传统村落尤其是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修缮和利用。笔者通过对开封境内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走访,发现这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不容乐观,通过思考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开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0-01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村落包括大量的历史文化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其中历史文化村落是其中人文气息较浓厚的部分,最容易勾起人们的乡愁。
然而,随着城镇化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化,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2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个村落。我国传统村落面临衰落的严峻现实由此可见一斑。
开封地处中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沃野千里,交通发达,物阜民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朝代更替频繁,战乱也更多。再加上自然灾害频仍,尤其是水患给开封地区带来的灾难尤重,这使得先人创造的发达文明一再受到破坏,散布在开封地区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也未能幸免。
一、开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
1.起步较晚知名度不够
由于历史的原因,开封申报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起步较晚,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也相对滞后,使得现存的历史文化村落知名度不够,还没有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品牌。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已经先行一步,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2.交通条件参差不齐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
目前,开封市已公布的9处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中的杞县葛岗镇古空桑村、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村等地的交通条件相对便利,而其他村位置相对偏远,有的甚至要走一段县道、乡村道路才能抵达。如果到这些历史文化村落走走看看,发现这些村落的村容村貌特色不足(朱仙镇西街村略好一些),村民的居住环境条件与历史文化村落的称谓不太相称。
3.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不够丰富
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尉氏县洧川镇南街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相对较多,其他村则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修缮和保护。
4.整体上尚不具备与旅游业融合的条件
受限于有限的资金投入,这些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修缮及环境的改善仍显得粗糙,不能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受,缺乏精品意识,尚不具备与旅游业融合的条件。
二、对开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1.大力宣传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性
中央政府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比如炎黄故里、大禹的故乡等等,大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跟村落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发源地。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编制与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制定保护发展实施计划
要尽快编制与实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由专家和政府共同研讨和制定,并得到上一级相关部门的认定与批准。制定保护发展实施计划,比如建立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保护标志,实施预警和退出机制,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等。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历史文化村落的行为。历史文化村落遭到破坏之处,应予以及时修复,并追究破坏者的责任。增强保护村落的责任感,发现破坏村落的行为要予以制止或举报。
3.加大对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资金投入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涉及到建筑的改造、保护、修缮、利用,还要完善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村容村貌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
政府财力相对有限,开展更广阔范围的历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势必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2014年《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的条款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安徽绩溪的仁里村的众筹模式是值得借鉴的。2014年7月,一个取名“万人众筹,重建中国最美古村落”的项目在淘宝网众筹板块火极一时并获得极大成功。根据支持金额村里当时也给予了相应的回报,回报物品包括全村百岁老人联名电子感谢信、徽墨、古民居居住权等,所有支持者都可享受仁里景区的门票优惠。
5.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推动历史文化村落与旅游业的融合
开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文化+”战略,实施“文化+”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让文化的创新力充分释放,成为推动经
济社会提质发展的新业态、新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文化名镇、村落游方兴未艾。开封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正努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积累了丰厚的经验。随着开封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完善、提升,应该大力推动历史文化村落与旅游业的融合,既丰富了开封的旅游资源,又推介了历史文化村落,同时,增加了历史文化村落的造血功能。
当然,历史文化村落是脆弱的,旅游要考虑游客人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
6.差异化保护与利用
由于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环境、居民民族等各不相同,受破坏程度、保存现状、所处位置也不相同,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对它们的保护和利用也不能运用同样的方法和套路,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像古空桑村、朱仙镇估衣街村、朱仙镇西街村、洧川镇南街村等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大有可为,只要下功夫,就能较快地出成效,村落的整体风貌、地方特色和知名度就会显著提升,为将来与旅游业的融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丹青.《探索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之路》[EB/OL].h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5-1/02/c_128385253_2.htm,2015-1-02.
[2]杨杨.《为保护利用古村落开“药方”》[EB/OL].h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5-2/128140.html,2012-05-2.
[3]董帅奇.《传统村落:见证开封历史的活化石》[EB/OL].htp://www.kf.cn/kfrb/html/2015-1/24/content_242351.htm,2015-1-24.
[4]黄平.《浙江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EB/OL].htp://district.ce.cn/zg/201606/16/t20160616_12905234.shtml,2016-06-16.
关键词:开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0-01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村落包括大量的历史文化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其中历史文化村落是其中人文气息较浓厚的部分,最容易勾起人们的乡愁。
然而,随着城镇化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化,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2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个村落。我国传统村落面临衰落的严峻现实由此可见一斑。
开封地处中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沃野千里,交通发达,物阜民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朝代更替频繁,战乱也更多。再加上自然灾害频仍,尤其是水患给开封地区带来的灾难尤重,这使得先人创造的发达文明一再受到破坏,散布在开封地区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也未能幸免。
一、开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
1.起步较晚知名度不够
由于历史的原因,开封申报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起步较晚,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也相对滞后,使得现存的历史文化村落知名度不够,还没有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品牌。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已经先行一步,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2.交通条件参差不齐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
目前,开封市已公布的9处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中的杞县葛岗镇古空桑村、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村等地的交通条件相对便利,而其他村位置相对偏远,有的甚至要走一段县道、乡村道路才能抵达。如果到这些历史文化村落走走看看,发现这些村落的村容村貌特色不足(朱仙镇西街村略好一些),村民的居住环境条件与历史文化村落的称谓不太相称。
3.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不够丰富
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尉氏县洧川镇南街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相对较多,其他村则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修缮和保护。
4.整体上尚不具备与旅游业融合的条件
受限于有限的资金投入,这些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修缮及环境的改善仍显得粗糙,不能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受,缺乏精品意识,尚不具备与旅游业融合的条件。
二、对开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1.大力宣传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性
中央政府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比如炎黄故里、大禹的故乡等等,大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跟村落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发源地。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编制与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制定保护发展实施计划
要尽快编制与实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由专家和政府共同研讨和制定,并得到上一级相关部门的认定与批准。制定保护发展实施计划,比如建立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保护标志,实施预警和退出机制,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等。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历史文化村落的行为。历史文化村落遭到破坏之处,应予以及时修复,并追究破坏者的责任。增强保护村落的责任感,发现破坏村落的行为要予以制止或举报。
3.加大对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资金投入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涉及到建筑的改造、保护、修缮、利用,还要完善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村容村貌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
政府财力相对有限,开展更广阔范围的历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势必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2014年《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的条款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安徽绩溪的仁里村的众筹模式是值得借鉴的。2014年7月,一个取名“万人众筹,重建中国最美古村落”的项目在淘宝网众筹板块火极一时并获得极大成功。根据支持金额村里当时也给予了相应的回报,回报物品包括全村百岁老人联名电子感谢信、徽墨、古民居居住权等,所有支持者都可享受仁里景区的门票优惠。
5.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推动历史文化村落与旅游业的融合
开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文化+”战略,实施“文化+”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让文化的创新力充分释放,成为推动经
济社会提质发展的新业态、新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文化名镇、村落游方兴未艾。开封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正努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积累了丰厚的经验。随着开封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完善、提升,应该大力推动历史文化村落与旅游业的融合,既丰富了开封的旅游资源,又推介了历史文化村落,同时,增加了历史文化村落的造血功能。
当然,历史文化村落是脆弱的,旅游要考虑游客人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
6.差异化保护与利用
由于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环境、居民民族等各不相同,受破坏程度、保存现状、所处位置也不相同,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对它们的保护和利用也不能运用同样的方法和套路,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像古空桑村、朱仙镇估衣街村、朱仙镇西街村、洧川镇南街村等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大有可为,只要下功夫,就能较快地出成效,村落的整体风貌、地方特色和知名度就会显著提升,为将来与旅游业的融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丹青.《探索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之路》[EB/OL].h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5-1/02/c_128385253_2.htm,2015-1-02.
[2]杨杨.《为保护利用古村落开“药方”》[EB/OL].h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5-2/128140.html,2012-05-2.
[3]董帅奇.《传统村落:见证开封历史的活化石》[EB/OL].htp://www.kf.cn/kfrb/html/2015-1/24/content_242351.htm,2015-1-24.
[4]黄平.《浙江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EB/OL].htp://district.ce.cn/zg/201606/16/t20160616_12905234.shtml,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