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伟大的作家郭沫若,生于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元1892年11月16日),卒于公元1978年6月12日,终年86岁。郭老生前创造性的将古代史和古文学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路,被称为古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哲学、考古学、甲骨文、金文及文学艺术都有令人敬仰的建树,对中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具大的贡献;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的公认领袖。他对养生学也颇有研究,他自己根据自身体验总结出来并多年来坚持“静坐养生法”,特别适合于脑力劳动者练习。
1.姿势:取端坐位,头部直对前方,两眼微闭,牙关不相接,不紧咬。胸部后背微圆,前胸不必张开,心窍部位直凹下,两只手叉置在大腿上。上腹收凹,臀部向后突出到最大部位,两膝不并拢,可离开约八至九寸(24~27厘米)。
2.呼吸:吸长而缓慢,呼短而急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
3.精神:不可全用力,力点宜集中在脐下(丹田),脑海里宜消除任何杂念,但如杂念不能消除时,亦不要勉强抑制。
4.时间:午饭后,13~14点最适宜,静坐时间最少30分钟。
5.静坐地点:不必拘泥于场所,无论是居室、办公室、电(汽)车上,随意可行,重在坚持。
郭老认为,静坐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还可以防病健身,修养性情,使人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虽然郭老的高龄还有飲食、文化等方面因素,但与他长期坚持静坐密不可分。
1.姿势:取端坐位,头部直对前方,两眼微闭,牙关不相接,不紧咬。胸部后背微圆,前胸不必张开,心窍部位直凹下,两只手叉置在大腿上。上腹收凹,臀部向后突出到最大部位,两膝不并拢,可离开约八至九寸(24~27厘米)。
2.呼吸:吸长而缓慢,呼短而急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
3.精神:不可全用力,力点宜集中在脐下(丹田),脑海里宜消除任何杂念,但如杂念不能消除时,亦不要勉强抑制。
4.时间:午饭后,13~14点最适宜,静坐时间最少30分钟。
5.静坐地点:不必拘泥于场所,无论是居室、办公室、电(汽)车上,随意可行,重在坚持。
郭老认为,静坐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还可以防病健身,修养性情,使人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虽然郭老的高龄还有飲食、文化等方面因素,但与他长期坚持静坐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