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不想知道《红领巾》小时候是什么样吗?
1964年,红领巾4岁
妈妈是个老红军
重庆三中钟琴
我的妈妈是个老红军。她常常给我们讲,红军怎样闹革命,穷人怎样翻身以及她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zhēng)的故事。
妈妈出生在四川巴中县一户贫(pín)农家里。妈妈一生下来,父亲就死了。一家五口人没了依靠,只好到处流浪,乞讨(qǐ tǎo)为生。
大约在1933年,红军来到妈妈住的那个村子,妈妈和她二哥报名参加了红军。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妈妈也跟着部队开始了长征。那时候,妈妈年纪小,大家照顾她,让她去看护伤员。妈妈以坚强的毅(yì)力,对抗艰难困苦。
在高耸(sǒng)入云的大雪山上,空气稀薄(xī bó),人一上去,连呼吸都困难,而且,随时都会有暴雨和冰雹(báo)袭(xí)来。狂风夹着冰块,狼一样号叫着,向红军们示(shì)威。妈妈的脚上打满了泡,泡破了,血就和冰混(hùn)在一起,凝(níng)了以后,痛得钻(zuān)心。
过了雪山,就是草地。草地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泥泞(nìng)的沼泽(zhǎo zé)地,一不小心就会陷(xiàn)进去。妈妈一会儿帮着抬伤员,一会儿又帮着同志们背行李。为了给伤病员解除(jiě chú)痛苦,妈妈和一些小看护员有时还给伤病员唱歌和跳舞。
没过多久,大家背的粮食吃完了。没粮食吃怎么办?妈妈和其他一些同志就找野菜吃。有一回,妈妈找到一匹死马,它身上的肉都烂(làn)了,只剩(shèng)一个马蹄(tí)子还没烂。妈妈高兴极了,把马蹄子烧(shāo)了烧就和同志们分着吃了。他们还觉得非常香呢!
妈妈的话,使我深深懂得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每当我想起了妈妈,就想到了长征的千辛万苦,就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决心学习长辈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选自《红领巾》1964年1期
抗震救灾小英雄
——记藏族小学生杨金才
建为南辛
那是去年盛夏的一个晚上,我省松潘(pān)平武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顷(qīng)刻间,山崩(bēng)地裂(liè),房倒树摇。平武县白马公社(shè)小学的小学生杨金才,猛然从床上惊起。他意识到是发生地震了,便敏捷(mǐn jié)地向屋外冲去。一块飞落而下的砖头,砸(zá)到了小杨的左脚肚上,顿时,鲜血长流。他忍(rěn)着痛,冲到屋外安全的地方。突然,邻居一个小孩的哭声钻进了小杨的耳朵里。这时,地还在动,房屋还在倒塌(tā)。
“不能只顾个人脱险,要赶快救人!”小杨和他的阿爸毅然冲进邻居屋里。小杨眼明手快,从碎(suì)瓦片堆里把一个六岁的小妹妹扒出来,背到屋外。杨金才和邻居的房子都倒塌了,还好,人都脱险了。当人们感激小杨救出了小妹妹时,他却谦(qiān)和地说:“没啥,没啥。”
(二)
地震发生后,杨金才也和大家一道,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战斗。
那几天,灾区大雨连天,余震不断。集体饲养场有两个饲养员受了伤,猪草一时供应不上。小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把附近的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和一些大姐姐们一道上山打猪草。他们不怕山陡(dǒu)路滑,不顾雨水湿(shī)衣,一天来回两次打猪草。晚上,把衣服烤干,第二天又继续战斗,保证了二十几头猪没断粮。
煮(zhǔ)猪食的柴禾不够,小杨又主动把家里的柴抱到饲养场去。
放羊的饲养员家里房子塌了,要抽时间回家修理,小杨便和同伴们把放羊的任务担(dān)了下来。一天傍晚,他们赶羊回圈(juàn),左数右数,就是少了五只羊。怎么办呢?天马上就黑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能让集体的财产受到损失吗?不能!小杨叫其他的同学回去休息,自己和另外几个年纪大些的同伴留下来,去找走失的羊。天黑了,又下起雨来,还有余震带来的风沙走石,找了许久,他们終于把羊全找回来才休息。
学校的教室震垮了。小杨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投入了抢修教室的战斗。他们搬(bān)石运土,干得热火朝天,使学校很快就复课啦。
(三)
省里要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大会,小杨被选为代表。家里给他准备了一件崭(zhǎn)新的藏袍(páo),学校给他发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杨金才和其他代表们来到成都,他激动得额头上都沁(qìn)出了汗珠。他决心不忘毛主席和党的关怀,永远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选自《红小兵》(那时候的《红领巾》叫《红小兵》)1977年1-2期
1964年,红领巾4岁
妈妈是个老红军
重庆三中钟琴
我的妈妈是个老红军。她常常给我们讲,红军怎样闹革命,穷人怎样翻身以及她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zhēng)的故事。
妈妈出生在四川巴中县一户贫(pín)农家里。妈妈一生下来,父亲就死了。一家五口人没了依靠,只好到处流浪,乞讨(qǐ tǎo)为生。
大约在1933年,红军来到妈妈住的那个村子,妈妈和她二哥报名参加了红军。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妈妈也跟着部队开始了长征。那时候,妈妈年纪小,大家照顾她,让她去看护伤员。妈妈以坚强的毅(yì)力,对抗艰难困苦。
在高耸(sǒng)入云的大雪山上,空气稀薄(xī bó),人一上去,连呼吸都困难,而且,随时都会有暴雨和冰雹(báo)袭(xí)来。狂风夹着冰块,狼一样号叫着,向红军们示(shì)威。妈妈的脚上打满了泡,泡破了,血就和冰混(hùn)在一起,凝(níng)了以后,痛得钻(zuān)心。
过了雪山,就是草地。草地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泥泞(nìng)的沼泽(zhǎo zé)地,一不小心就会陷(xiàn)进去。妈妈一会儿帮着抬伤员,一会儿又帮着同志们背行李。为了给伤病员解除(jiě chú)痛苦,妈妈和一些小看护员有时还给伤病员唱歌和跳舞。
没过多久,大家背的粮食吃完了。没粮食吃怎么办?妈妈和其他一些同志就找野菜吃。有一回,妈妈找到一匹死马,它身上的肉都烂(làn)了,只剩(shèng)一个马蹄(tí)子还没烂。妈妈高兴极了,把马蹄子烧(shāo)了烧就和同志们分着吃了。他们还觉得非常香呢!
妈妈的话,使我深深懂得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每当我想起了妈妈,就想到了长征的千辛万苦,就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决心学习长辈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选自《红领巾》1964年1期
抗震救灾小英雄
——记藏族小学生杨金才
建为南辛
那是去年盛夏的一个晚上,我省松潘(pān)平武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顷(qīng)刻间,山崩(bēng)地裂(liè),房倒树摇。平武县白马公社(shè)小学的小学生杨金才,猛然从床上惊起。他意识到是发生地震了,便敏捷(mǐn jié)地向屋外冲去。一块飞落而下的砖头,砸(zá)到了小杨的左脚肚上,顿时,鲜血长流。他忍(rěn)着痛,冲到屋外安全的地方。突然,邻居一个小孩的哭声钻进了小杨的耳朵里。这时,地还在动,房屋还在倒塌(tā)。
“不能只顾个人脱险,要赶快救人!”小杨和他的阿爸毅然冲进邻居屋里。小杨眼明手快,从碎(suì)瓦片堆里把一个六岁的小妹妹扒出来,背到屋外。杨金才和邻居的房子都倒塌了,还好,人都脱险了。当人们感激小杨救出了小妹妹时,他却谦(qiān)和地说:“没啥,没啥。”
(二)
地震发生后,杨金才也和大家一道,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战斗。
那几天,灾区大雨连天,余震不断。集体饲养场有两个饲养员受了伤,猪草一时供应不上。小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把附近的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和一些大姐姐们一道上山打猪草。他们不怕山陡(dǒu)路滑,不顾雨水湿(shī)衣,一天来回两次打猪草。晚上,把衣服烤干,第二天又继续战斗,保证了二十几头猪没断粮。
煮(zhǔ)猪食的柴禾不够,小杨又主动把家里的柴抱到饲养场去。
放羊的饲养员家里房子塌了,要抽时间回家修理,小杨便和同伴们把放羊的任务担(dān)了下来。一天傍晚,他们赶羊回圈(juàn),左数右数,就是少了五只羊。怎么办呢?天马上就黑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能让集体的财产受到损失吗?不能!小杨叫其他的同学回去休息,自己和另外几个年纪大些的同伴留下来,去找走失的羊。天黑了,又下起雨来,还有余震带来的风沙走石,找了许久,他们終于把羊全找回来才休息。
学校的教室震垮了。小杨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投入了抢修教室的战斗。他们搬(bān)石运土,干得热火朝天,使学校很快就复课啦。
(三)
省里要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大会,小杨被选为代表。家里给他准备了一件崭(zhǎn)新的藏袍(páo),学校给他发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杨金才和其他代表们来到成都,他激动得额头上都沁(qìn)出了汗珠。他决心不忘毛主席和党的关怀,永远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选自《红小兵》(那时候的《红领巾》叫《红小兵》)197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