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从课堂回归生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不仅仅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更要让这门课程回归生活。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的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动画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品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的录像,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线行走等等,是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课堂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并播放正确回家行走的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一个再认知的过程,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认知经验。
  我想,这几个镜头,将会在这个班级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也会极力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得具体、实在,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削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要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歸生活。
其他文献
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就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上不断改进。  一、根據教材特点,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我曾在七年级的不同班级教同一内容“障碍跑”,一班采用的是教师设计的普通路线,每组的障碍物摆放顺序和难度都是一样的,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机械地练习,学生学得没兴趣,我教得也很辛苦。课后就有学生说:“障碍跑没有一点难度,不好玩,还不如自由活动好。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能体现自己奉献精神与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多年来的工作经历让我产生了以下心得体会和看法:(1)热爱这份工作;(2)制定与落实班级制度;(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4)积极与任课老师、家长配合;(5)不断深入学习,提升自己。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奉献 制度 引导 配合 钻研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累,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班上的许多大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  关键
期刊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题记  “大不了我不读了!”撂下这句话后,他冲出办公室,好在与正进门的一位老师撞个正着,帮我把他“揪”了回来。这之后便是长达数小时的相持,苦口婆心、软硬兼施,最终以他知错妥协而告终。  要想让陈晓认错绝非易事,他小时候父亲犯罪入狱,母亲改嫁,双重的打击使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性格张狂暴
期刊
摘 要: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充分享受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心中的爱国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拓展知识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精神品位,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实现人的心灵净化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 情感 心灵 审美 品位  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以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
期刊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怎样才能使这颗火星耀眼的光芒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实现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呢?  一、加强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底和自身魅力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
期刊
摘 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技巧的全部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爱是用满腔的热情去感化,爱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没有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一名当代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我觉得就应该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就应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一句话,现代的教师就要用爱心去铸就师魂,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德育教学 爱 渗透策略  课余之间我曾无数次问过学生:“你心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地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  在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
期刊
蓝天对小鸟最大的爱是给它鼓励的微笑;大海对鱼儿的爱是给它自由的怀抱;农夫对麦田的爱是勤劳的双手;园丁对花朵的爱是默默的培育;老师对孩子的爱是静静的守望。  爱是付出,是理解,也是一种守望。  一、个案情况  朱应禧,男,13岁,五年级,是家中的独子,有先天性唇颚裂,经过手术修补后有改善,说话还是不清楚,因此这个孩子不愿意多说话,更不愿意在大庭广众面前说一句话。妈妈在他上二年级时去世了,家中只有爸爸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整天一味地讲,时间一长学生就听烦了,这时根本达不到我们预想的说教效果。假如在说教中适时加入一些小故事,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鹅卵石与钻石——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呢?  这是我听到学生们对学习存有抱怨与质疑时给学生讲的故事: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