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王国维大师的“三境界”借喻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百年树人的艰苦细致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百年艰苦细致的教改历程,百年教改的漫漫长路又不可避免地经历三重境界。它包括教的三境界,学的三境界,教学的三境界,以及教改的三境界。四者有机结合、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不仅适应于个体如教师,也适应于集体如学校,还适应于社会如地区或国家,三方交相呼应、辩证统一。本人将多年的教改经历、体会及努力目标进行归纳总结,从教师个人角度论述教改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旨在使教改者坚持不懈,获得以兴趣为核心的原动力,取得教改的切实效果。
【关键词】三境界;教改程序;教改三境界;原动力
1 “三境界”及启示
“三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形势严峻,境况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即使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在循环周折,艰苦磨练,不懈追求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于困惑迷茫中绝处逢生,豁然开朗,甚至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在事业上仿佛显现出“踏踏破铁鞋无匿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境况,其实,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是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最终达到了即便“萧瑟秋风今又是”也已“换了人间”的境地。
王国维大师能横穿词海纵跨数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人生命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命运也罢、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懈;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笔者认为,教改亦有三重境界。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百年树人的艰苦细致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百年艰苦细致的教改历程,百年教改的漫漫长路又不可避免地经历三重境界,经过三重境界共计至少五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挖掘出人的禀赋天分,培养造就出教学计划上所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勤、技”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才可能造就出个把扶贫济世、救国救民、治国平天下的旷世英才。
教改三境界,包括教的三境界,学的三境界,教学的三境界,以及教改的三境界。四者有机结合、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不仅适应于个体如教师,也适应于集體如学校,还适应于社会如地区或国家,三方交相呼应、辩证统一。以下从教师个人角度谈谈教改的三境界,将多年的教改经历、体会及努力目标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使教改者坚持不懈,获得以兴趣和爱好为核心的原动力,取得教改的切实效果。
2教改程序
无论哪个境界的教改,都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2.1明确目标。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目标具有指引、统御和控制作用。教改目标是一个由不同层级、不同范围、不同内容所组成的目标体系。纵向看,教改在不同境界有不同目标,在同一境界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也有不同目标;横向看,不同阶层的改革主体(如教师、学校、社会)有不同目标,同一阶层的改革主体(如教师)因个体诸多也各有不同目标;从教改内容看,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环境下,教改目标不同,不同行业、专业、课程、章节的内容,教改目标也不同。但无论那个层级、那个范围、那项内容的教改,必须首先明确目标,且适时合宜,这是教改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2制定计划。在明确教改目标的基础上,应制定教改计划,包括教改的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进度安排、教改内容及拟采用的教改方法等。教改计划是教改顺利进行的保证,必须切实可行。教改计划的详尽程度及表现形式因教改目标不同而有所不同,它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一个草案,一个口头表述,或一个思想意念。 2.3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即是教改的行为过程,漫长、复杂而艰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2.3.1充分预测 即是在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教改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预估,以预先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及其结果,以防患于未然,确保教改的顺利实施。
2.3.2有效组织 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教改实施中的有效组织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有效实现计划目标的过程。它既包括教改主体(如教师、学校、社会)的有效组织,又包括教改客体(如学生)的有效组织。对于涉及人员较少的教改,组织内容可以相应简化。有效组织是确保实施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
2.3.3主持参入 即是教改者(通常也是教改目标、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应投入到教改行为过程中,亲临现场,并作为主持人,引导、统御、协调、控制好教改的整个过程。
2.3.4适时调控 即是对教改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信息反馈,以确保实施计划的顺利完成。
2.4总结评估,信息反馈 即是当实施计划结束后,对教改效果按既定计划目标进行汇总整理(含统计、计算)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行信息反馈的过程。
上述教改的各个程序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们首尾一贯、前后一统,共同形成完整的随着教改境界不断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教改程序系统,具体见教改程序图。
3教改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3.1教。第一境界的教师,往往教无所知、教无所长,登临高楼眺望,所见的更是萧飒秋景、西风黄叶。此情此景,不禁凝望:山高水长,案书何达?
3.2学。这一境界的教师,主要任务是定向学习,必须广泛深入扎实且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明智的定向,应当是着眼社会(即最高境界),扬长避短的。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了解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特点及所教授内容专业而进行的学习,才能充分开发效能,实现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追求和对社会的人生价值。定向,对教师教改来说,就是教学方向、教改目标和题目的选定,需要顾及:需、虚、能三方面。需,就是社会在人才方面的需要。虚,就是存在的欠缺。重复别人的工作,是教改之大忌,但要避免并非易事,必须吃透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对象的现状、趋势。能,就是以自己所具备的、能争取到的条件,经过努力,有可能地做出来。啃不动的硬骨头,要避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看到的路,恐不止一條。都“望尽”,经过比较选定一条。为“望尽”,需登高。还要会宏观思维。高瞻远瞩,统管全局,宏观把握,才能定向。登临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3]一种“别人酣睡我独醒”的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孤独,是创造性的重要元素。赶浪头、凑热闹,离创造是很远的。好的定向学习,是教改成功的一半,也是最费劲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苍凉感,烘托出这种处境的艰难。
3.3教学。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先有一桶水。教师经过坚持不懈的定向学习,逐步具备了教授学生的资格,走上讲台,继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省察、反思、提高,循环往复。教依之学,学以致教,教学相长,才能打下教改的基础。
3.4教改。这一境界的教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刚刚“登台”不久的“菜鸟雏儿”,教学内容(指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不通,教学方法不懂(不懂教学方法的实质作用),缺少宏观驾驭能力,主要以完成教学任务,站稳讲台,让学生接受认可为教学目标,教改自然不行,所以,不仅不会改革,也不敢改革,偶有尝试者,也鲜有成效。第二阶段,随着讲台慢慢站稳,教学内容逐渐熟悉,也慢慢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学习交流成长中,萌生了教改的意念,从“菜鸟雏儿”到教改专家的心态和资格慢慢成长起来,开始有一些教改尝试,主要是就所讲课程的某项内容或某个方法进行的,就事论事,一事一议,主要方法有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或成功或失败,都影响不大。待成功后逐渐扩展到全课程。如《财务分析》课的教改初步尝试一般是由学生依据下载的上市公司报表进行的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的讨论,结合课程所学内容及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较成熟的教改尝试是对某上市公司或某行业、某地区、某类上市公司进行全方位、全内容、多角度综合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一门课程讲精道大约需要八遍,所谓“书读八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一般人完成这一境界大约需要五到八年时间。但不是每个人都过得了这个阶段,过了,从容进入第二境界,否则就永远停留在“高楼”之上,“凝望”或“疑望”山水了。更有根本就上不了“高楼”者,而倾其一生在山水之间疲惫不堪地巡回。
4教改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4.1教。第二境界用在治学上,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教师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讲课内容熟练,传统教法精到,且有教改成功尝试,甚至,静时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纵横驰骋、招式齐出,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4.2学。这一境界的教师的学习,主要应是专业研究,既研究专业知识,又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践。研究,尤其理论性研究的特点是:探索未知,因而路线与结果都难以完全确定。大都需要通过“大胆假设,细心求证” ,[4]在摸索中前进。探索中的障碍困难,“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5]解决问题的难度大、所需要的劳动量也大。因为容易的重要问题,别人都已经解决了。灵感,在解决问题中,极为重要、极难获得。因为这些,就要求研究者具备独创的精神、勇气、自信。要有超常的勤奋、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灵感才能在劳动的基础上闪现。要经历这些艰难困苦,“衣带渐宽”的“憔悴”,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4.3教学。教师搞科研出成果不是目的,目的是将研究成果(即使没有公开发表或出版)用于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科研相依相长、辩证统一。
4.4教改。这一阶段的教改重点是,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界定专业内容、建立课程体系、明确相关专业或知识的有机衔接协调组织等;教学方法主要是寓改于教、寓教于乐、无教不改、无改不教。同一门课程无论讲多长时间,都能层次分明、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同一门课程无论面对怎样的听课对象,都能详略得当、难易适中、语速相宜;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基础的学生,教法自然不同。但在课堂上却难以看到教改的迹象,有的往往是课堂以外的教改项目的建设,而教改项目的成果往往难以在课堂教学上直接体现出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实是“看改不是改,看改不见改”。如《财务分析》在这一境界的改革就应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和某地区、国家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战略分析为目标的改革,包括课程目标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调整等。成功跨越这一境界的教师,就可以成为教学名师了。而大部分则败下阵来,呈两极分化现象,一极是在研究上有天分且有成效的老师为研究兴趣(含成果、兴趣、利益等)所吸引,转而深入研究专业理论而放弃了教改的研究与尝试,这是“研究型”人才形成的机理。二极是被这样那样的拦阻所止息,不仅研究没有成果,连教改也疏离了,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的成就上重复着固有的知识系统终其一生,间或为了职称或任务拼凑点成果应付而已。
5教改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5.1教。第三境界用于治學原意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在行为,而在一种“精神”、“灵性”了,内心深处,长歌当哭,痛定思痛,如梦方醒,繁华销尽,浮躁渐去,都出自这一境界。在王国维那段话里,惟独这第三境的表述,最为含蓄、朦胧。给人的教益也最深。
5.2学。这一境界的教师,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修炼”。古今中外,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是淡泊名利的。淡泊并非拒绝。而是“实至名归,勤到利来”。心思花在劳动、创造的实际运作上。时下社会上浮躁风气流行,挡住功名利禄的诱惑,对研究者的有所作为极为重要。能舍弃功名利禄,长期忍受孤独和贫穷,不解追求者,关注人的认知、审美动机,不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所经历的过程、所得到的结果,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7]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对科学发现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首要。[8]科学家们更痴迷于研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的境界。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
5.3教学。即是教师以自己的精神、思想、灵性和爱去教化学生、感化学生、融化学生,继而修正学生、提升学生、升华学生,教的是精神、思想、灵性,是爱,是道,是来自天然的律,如后世儒家的一元思想,道统重于政统重于学统,又如孔子终生所追求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而知识仅是载体,不是力量,也不是学习的对象和目标。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适时发现并实现其生命的本质,同时,尽情享受别人生命本质的意义,继而享受万事万物生命本质的意义。
5.4教改。这一境界的教师的教改与教学已经有机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此时的教改已回归本然,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会生活、会工作、会学习、会做人、会思想、会追求、会节制、会忍耐,会爱,爱人如己,甚至爱人越己。此时的教师,恒定不计得失,默默不问收获,是由社会需求所推动,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和功利目的。他们的目标可以很明确,行动可以有计划。千磨万砺,持之以恒。成功后淡定回望,才会明白这第三重境界的话: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而且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水山相持、承天领地、无极不通,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此一境界的教改,已经不囿于某一课程、专业、行业,也不受课堂、学校、企业、社会的限制,甚至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而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事事处处、时时刻刻,彰显在、盈溢于改革者的言谈举止,甚至一颦一笑中,因为,改革者的心思意念及至灵魂肉体,都已被教改的道行智慧所充满,肆意而溢矣。达到这一境界的改革者可称为大师,甚而圣人,是当世罕见的。
6兴趣和爱好——登临三境界的原动力
王国维的三境界,激励了好几代人奋发有为,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发。三境界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艰难困苦、乐此不疲。从心理学的视角,需要探讨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教改而艰难困苦、乐此不彼的原动力来自何处?二是这种动力怎样获得?
6.1动力的来源 动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社会责任感、成就动机、功利的追求、热爱与兴趣、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适宜的性格等,可核心是:基于认知、审美需要和来自天然的兴趣。它虽不能代替一切,却可以带动一切。用简单通俗的词表述就是“爱情”,广博的、深入持久的爱情。这从三境界原词解析最为清晰,其中,蝶恋花所述实意是:作者思念远方的心上人,想要寄去一份表达相思之情的题詠和书信,望尽天涯,也不知寄往何处;凤栖语所述实意是:作者思念伊人,一心恋恋仅此一人。为伊相思,为伊憔悴,此心却仍恋恋执著,毫不后悔;青玉案所述实意是: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感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所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上失意以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居,伤心人别有怀抱”。清晰可见,三首原词表达的,都是爱情。而且是真挚的、热烈的、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神魂颠倒的爱情。王国维这样借喻,却正隐含着,登临三境界的原动力——“爱情”。“爱情”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表达,不就是兴趣与热爱吗。这才知道,邙岭童十年寒窗、冥思苦索得到的认识,八十多年前王老先生已经暗示过了。佩服!为人之道、爱人之道,为人之师、爱人之师,爱人如己、爱生如己,不必口口声声,但却事事处处,尽心、尽意、尽情、尽力地爱。这份爱,不是强迫的,不是校纪校规约束的,也不是职业道德规范的,而是发自肺腑的,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的,如影随形、肆意散发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即可彰显的,浑然天成的。
6.2动力的获得 获得以兴趣为核心的原动力,关键是观念或意念的更新。“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10]而观念或意念则是由心发出的决定和界定行为目标的根基。教改的理念与实践,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传统,并延续至今。个体要改变,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对于教改的理念,是将信将疑,是承认,还是信服?行为方式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先别急于寻找方法,而把功夫用在建立或改变自己的观念上。途径不外乎学习、思考、实践。建议把[8]和《圣经》全文,仔细、认真、反复研读。等把那些经典和经文都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自然也就有了。实现教改的过程,就是经历教改三境界的过程:迫改——苦改——乐改。苦改并没错,不能批判,可拿到世界史的大范围来看,决不能算是高境界,只有随着兴趣的不断增长,教改日益成为“挡不住的诱惑”,甚至成为“离不开的癖好”的时候,才进入较高的境界,走上成功的坦途。
【关键词】三境界;教改程序;教改三境界;原动力
1 “三境界”及启示
“三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形势严峻,境况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即使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在循环周折,艰苦磨练,不懈追求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于困惑迷茫中绝处逢生,豁然开朗,甚至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在事业上仿佛显现出“踏踏破铁鞋无匿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境况,其实,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是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最终达到了即便“萧瑟秋风今又是”也已“换了人间”的境地。
王国维大师能横穿词海纵跨数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人生命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命运也罢、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懈;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笔者认为,教改亦有三重境界。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百年树人的艰苦细致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百年艰苦细致的教改历程,百年教改的漫漫长路又不可避免地经历三重境界,经过三重境界共计至少五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挖掘出人的禀赋天分,培养造就出教学计划上所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勤、技”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才可能造就出个把扶贫济世、救国救民、治国平天下的旷世英才。
教改三境界,包括教的三境界,学的三境界,教学的三境界,以及教改的三境界。四者有机结合、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不仅适应于个体如教师,也适应于集體如学校,还适应于社会如地区或国家,三方交相呼应、辩证统一。以下从教师个人角度谈谈教改的三境界,将多年的教改经历、体会及努力目标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使教改者坚持不懈,获得以兴趣和爱好为核心的原动力,取得教改的切实效果。
2教改程序
无论哪个境界的教改,都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2.1明确目标。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目标具有指引、统御和控制作用。教改目标是一个由不同层级、不同范围、不同内容所组成的目标体系。纵向看,教改在不同境界有不同目标,在同一境界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也有不同目标;横向看,不同阶层的改革主体(如教师、学校、社会)有不同目标,同一阶层的改革主体(如教师)因个体诸多也各有不同目标;从教改内容看,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环境下,教改目标不同,不同行业、专业、课程、章节的内容,教改目标也不同。但无论那个层级、那个范围、那项内容的教改,必须首先明确目标,且适时合宜,这是教改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2制定计划。在明确教改目标的基础上,应制定教改计划,包括教改的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进度安排、教改内容及拟采用的教改方法等。教改计划是教改顺利进行的保证,必须切实可行。教改计划的详尽程度及表现形式因教改目标不同而有所不同,它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一个草案,一个口头表述,或一个思想意念。 2.3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即是教改的行为过程,漫长、复杂而艰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2.3.1充分预测 即是在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教改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预估,以预先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及其结果,以防患于未然,确保教改的顺利实施。
2.3.2有效组织 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教改实施中的有效组织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有效实现计划目标的过程。它既包括教改主体(如教师、学校、社会)的有效组织,又包括教改客体(如学生)的有效组织。对于涉及人员较少的教改,组织内容可以相应简化。有效组织是确保实施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
2.3.3主持参入 即是教改者(通常也是教改目标、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应投入到教改行为过程中,亲临现场,并作为主持人,引导、统御、协调、控制好教改的整个过程。
2.3.4适时调控 即是对教改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信息反馈,以确保实施计划的顺利完成。
2.4总结评估,信息反馈 即是当实施计划结束后,对教改效果按既定计划目标进行汇总整理(含统计、计算)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行信息反馈的过程。
上述教改的各个程序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们首尾一贯、前后一统,共同形成完整的随着教改境界不断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教改程序系统,具体见教改程序图。
3教改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3.1教。第一境界的教师,往往教无所知、教无所长,登临高楼眺望,所见的更是萧飒秋景、西风黄叶。此情此景,不禁凝望:山高水长,案书何达?
3.2学。这一境界的教师,主要任务是定向学习,必须广泛深入扎实且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明智的定向,应当是着眼社会(即最高境界),扬长避短的。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了解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特点及所教授内容专业而进行的学习,才能充分开发效能,实现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追求和对社会的人生价值。定向,对教师教改来说,就是教学方向、教改目标和题目的选定,需要顾及:需、虚、能三方面。需,就是社会在人才方面的需要。虚,就是存在的欠缺。重复别人的工作,是教改之大忌,但要避免并非易事,必须吃透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对象的现状、趋势。能,就是以自己所具备的、能争取到的条件,经过努力,有可能地做出来。啃不动的硬骨头,要避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看到的路,恐不止一條。都“望尽”,经过比较选定一条。为“望尽”,需登高。还要会宏观思维。高瞻远瞩,统管全局,宏观把握,才能定向。登临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3]一种“别人酣睡我独醒”的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孤独,是创造性的重要元素。赶浪头、凑热闹,离创造是很远的。好的定向学习,是教改成功的一半,也是最费劲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苍凉感,烘托出这种处境的艰难。
3.3教学。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先有一桶水。教师经过坚持不懈的定向学习,逐步具备了教授学生的资格,走上讲台,继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省察、反思、提高,循环往复。教依之学,学以致教,教学相长,才能打下教改的基础。
3.4教改。这一境界的教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刚刚“登台”不久的“菜鸟雏儿”,教学内容(指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不通,教学方法不懂(不懂教学方法的实质作用),缺少宏观驾驭能力,主要以完成教学任务,站稳讲台,让学生接受认可为教学目标,教改自然不行,所以,不仅不会改革,也不敢改革,偶有尝试者,也鲜有成效。第二阶段,随着讲台慢慢站稳,教学内容逐渐熟悉,也慢慢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学习交流成长中,萌生了教改的意念,从“菜鸟雏儿”到教改专家的心态和资格慢慢成长起来,开始有一些教改尝试,主要是就所讲课程的某项内容或某个方法进行的,就事论事,一事一议,主要方法有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或成功或失败,都影响不大。待成功后逐渐扩展到全课程。如《财务分析》课的教改初步尝试一般是由学生依据下载的上市公司报表进行的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的讨论,结合课程所学内容及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较成熟的教改尝试是对某上市公司或某行业、某地区、某类上市公司进行全方位、全内容、多角度综合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一门课程讲精道大约需要八遍,所谓“书读八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一般人完成这一境界大约需要五到八年时间。但不是每个人都过得了这个阶段,过了,从容进入第二境界,否则就永远停留在“高楼”之上,“凝望”或“疑望”山水了。更有根本就上不了“高楼”者,而倾其一生在山水之间疲惫不堪地巡回。
4教改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4.1教。第二境界用在治学上,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教师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讲课内容熟练,传统教法精到,且有教改成功尝试,甚至,静时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纵横驰骋、招式齐出,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4.2学。这一境界的教师的学习,主要应是专业研究,既研究专业知识,又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践。研究,尤其理论性研究的特点是:探索未知,因而路线与结果都难以完全确定。大都需要通过“大胆假设,细心求证” ,[4]在摸索中前进。探索中的障碍困难,“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5]解决问题的难度大、所需要的劳动量也大。因为容易的重要问题,别人都已经解决了。灵感,在解决问题中,极为重要、极难获得。因为这些,就要求研究者具备独创的精神、勇气、自信。要有超常的勤奋、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灵感才能在劳动的基础上闪现。要经历这些艰难困苦,“衣带渐宽”的“憔悴”,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4.3教学。教师搞科研出成果不是目的,目的是将研究成果(即使没有公开发表或出版)用于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科研相依相长、辩证统一。
4.4教改。这一阶段的教改重点是,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界定专业内容、建立课程体系、明确相关专业或知识的有机衔接协调组织等;教学方法主要是寓改于教、寓教于乐、无教不改、无改不教。同一门课程无论讲多长时间,都能层次分明、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同一门课程无论面对怎样的听课对象,都能详略得当、难易适中、语速相宜;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基础的学生,教法自然不同。但在课堂上却难以看到教改的迹象,有的往往是课堂以外的教改项目的建设,而教改项目的成果往往难以在课堂教学上直接体现出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实是“看改不是改,看改不见改”。如《财务分析》在这一境界的改革就应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和某地区、国家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战略分析为目标的改革,包括课程目标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调整等。成功跨越这一境界的教师,就可以成为教学名师了。而大部分则败下阵来,呈两极分化现象,一极是在研究上有天分且有成效的老师为研究兴趣(含成果、兴趣、利益等)所吸引,转而深入研究专业理论而放弃了教改的研究与尝试,这是“研究型”人才形成的机理。二极是被这样那样的拦阻所止息,不仅研究没有成果,连教改也疏离了,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的成就上重复着固有的知识系统终其一生,间或为了职称或任务拼凑点成果应付而已。
5教改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5.1教。第三境界用于治學原意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在行为,而在一种“精神”、“灵性”了,内心深处,长歌当哭,痛定思痛,如梦方醒,繁华销尽,浮躁渐去,都出自这一境界。在王国维那段话里,惟独这第三境的表述,最为含蓄、朦胧。给人的教益也最深。
5.2学。这一境界的教师,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修炼”。古今中外,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是淡泊名利的。淡泊并非拒绝。而是“实至名归,勤到利来”。心思花在劳动、创造的实际运作上。时下社会上浮躁风气流行,挡住功名利禄的诱惑,对研究者的有所作为极为重要。能舍弃功名利禄,长期忍受孤独和贫穷,不解追求者,关注人的认知、审美动机,不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所经历的过程、所得到的结果,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7]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对科学发现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首要。[8]科学家们更痴迷于研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的境界。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
5.3教学。即是教师以自己的精神、思想、灵性和爱去教化学生、感化学生、融化学生,继而修正学生、提升学生、升华学生,教的是精神、思想、灵性,是爱,是道,是来自天然的律,如后世儒家的一元思想,道统重于政统重于学统,又如孔子终生所追求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而知识仅是载体,不是力量,也不是学习的对象和目标。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适时发现并实现其生命的本质,同时,尽情享受别人生命本质的意义,继而享受万事万物生命本质的意义。
5.4教改。这一境界的教师的教改与教学已经有机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此时的教改已回归本然,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会生活、会工作、会学习、会做人、会思想、会追求、会节制、会忍耐,会爱,爱人如己,甚至爱人越己。此时的教师,恒定不计得失,默默不问收获,是由社会需求所推动,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和功利目的。他们的目标可以很明确,行动可以有计划。千磨万砺,持之以恒。成功后淡定回望,才会明白这第三重境界的话: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而且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水山相持、承天领地、无极不通,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此一境界的教改,已经不囿于某一课程、专业、行业,也不受课堂、学校、企业、社会的限制,甚至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而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事事处处、时时刻刻,彰显在、盈溢于改革者的言谈举止,甚至一颦一笑中,因为,改革者的心思意念及至灵魂肉体,都已被教改的道行智慧所充满,肆意而溢矣。达到这一境界的改革者可称为大师,甚而圣人,是当世罕见的。
6兴趣和爱好——登临三境界的原动力
王国维的三境界,激励了好几代人奋发有为,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发。三境界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艰难困苦、乐此不疲。从心理学的视角,需要探讨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教改而艰难困苦、乐此不彼的原动力来自何处?二是这种动力怎样获得?
6.1动力的来源 动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社会责任感、成就动机、功利的追求、热爱与兴趣、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适宜的性格等,可核心是:基于认知、审美需要和来自天然的兴趣。它虽不能代替一切,却可以带动一切。用简单通俗的词表述就是“爱情”,广博的、深入持久的爱情。这从三境界原词解析最为清晰,其中,蝶恋花所述实意是:作者思念远方的心上人,想要寄去一份表达相思之情的题詠和书信,望尽天涯,也不知寄往何处;凤栖语所述实意是:作者思念伊人,一心恋恋仅此一人。为伊相思,为伊憔悴,此心却仍恋恋执著,毫不后悔;青玉案所述实意是: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感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所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上失意以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居,伤心人别有怀抱”。清晰可见,三首原词表达的,都是爱情。而且是真挚的、热烈的、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神魂颠倒的爱情。王国维这样借喻,却正隐含着,登临三境界的原动力——“爱情”。“爱情”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表达,不就是兴趣与热爱吗。这才知道,邙岭童十年寒窗、冥思苦索得到的认识,八十多年前王老先生已经暗示过了。佩服!为人之道、爱人之道,为人之师、爱人之师,爱人如己、爱生如己,不必口口声声,但却事事处处,尽心、尽意、尽情、尽力地爱。这份爱,不是强迫的,不是校纪校规约束的,也不是职业道德规范的,而是发自肺腑的,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的,如影随形、肆意散发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即可彰显的,浑然天成的。
6.2动力的获得 获得以兴趣为核心的原动力,关键是观念或意念的更新。“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10]而观念或意念则是由心发出的决定和界定行为目标的根基。教改的理念与实践,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传统,并延续至今。个体要改变,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对于教改的理念,是将信将疑,是承认,还是信服?行为方式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先别急于寻找方法,而把功夫用在建立或改变自己的观念上。途径不外乎学习、思考、实践。建议把[8]和《圣经》全文,仔细、认真、反复研读。等把那些经典和经文都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自然也就有了。实现教改的过程,就是经历教改三境界的过程:迫改——苦改——乐改。苦改并没错,不能批判,可拿到世界史的大范围来看,决不能算是高境界,只有随着兴趣的不断增长,教改日益成为“挡不住的诱惑”,甚至成为“离不开的癖好”的时候,才进入较高的境界,走上成功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