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刚入园的小托班“新生”还是中大班的“老生”都有可能出现吃饭烦恼。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不用过于担忧。和老师保持沟通,找到原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刚入园的“小挑剔”
刚入园的小托班宝宝,对家里饭菜的口味、颜色、菜的种类、蔬菜和肉的搭配形式都已经“先入为主”,进入幼儿园后,进餐环境和饭菜品相都出现了较大改变,孩子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这段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拒绝吃饭,呕吐,为了躲避老师的检查把饭菜放在兜里等行为。
放轻松,对大多数宝宝来说这只是暂时现象
事实上,幼儿园的营养配餐更注重蔬菜和肉类食物的均衡搭配,小托班的食物通常会切得细碎,炖得更软烂,便于孩子咀嚼。虽然最初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不适应问题,但大多数孩子很快就会调整过来。想想看,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小肚子咕噜噜叫的时候,饭菜就变得诱人无比了。
对于孩子实在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不必特别勉强,可以鼓励他少吃一点,比如只吃3勺,以后每天逐渐再增添1勺。
妈妈在家里也要多变换各种食物,而不是只做孩子爱吃的那几类,搭配着来吃。
不想吃饭的“慢吞吞”
开饭后过了一段时间,陆续开始有小朋友举手要求添加饭菜了。可还有一些孩子连一半的饭菜都没吃完。看到别的孩子已经吃完开始玩耍,有的孩子吃饭速度变得更加缓慢,有的边吃饭边发愣,有的光把饭菜放进嘴里而不咀嚼,还有的干脆停下来不吃……
发现这种情况,老师一般会和家长先作沟通,共同找到孩子吃饭慢的原因。你也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换位”游戏,让孩子当老师,你当小朋友,让他指导你把他在幼儿园吃饭的表现表演出来,让他说说哪里不舒服。
有很多种原因会影响吃饭速度:使用餐具是否熟练,身体是否舒适,吃饭时是不是边吃边玩,会不会因为挑食影响进餐速度等。
因为饭菜过多而“慢”:少盛多添
和老师商量,请老师盛他的饭时能做到“少盛多添”。一来,孩子不会因为看到满满一碗饭菜产生吃不了的压力;二来,因为饭菜少,进餐速度一定会比其他孩子快。当孩子一吃完,老师可以马上鼓励:“你真棒,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光了,老师再帮你添一点儿吧,好不好?”经过鼓励后孩子通常会愿意再次添加饭菜。
因为进餐习惯不好而“慢”:对症下药
良好的进餐习惯首先应该在家里就养成。有的孩子吃饭慢是因为用勺子不熟练,影响了速度;有的孩子吃饭慢是因为在家中父母喜欢喂他吃饭,通常这类的孩子会边吃边玩,不专心。这些情况,需要父母和老师双方协力,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因为身体不好而“慢”:细致调整
孩子因为生病没有食欲是很正常的现象,要针对孩子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随时调整要求。细心的或有经验的老师可能在早上接待家长时会问一句:“今天要不要帮孩子订一个病号饭——西红柿鸡蛋面?”通常在这个阶段,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流食。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不舒服的现象,也应该主动告诉老师:“今天他有些上火,能不能少添一些肉,多让他喝些汤?”
吃不饱的“小雷锋”
这几天孩子回家后还会主动要求吃东西。询问过才知道,在幼儿园里,孩子没吃饱但又不好意思跟老师说,因为“怕把其他小朋友的饭菜吃光后,小朋友没得吃了”。
明智沟通
告诉老师孩子吃饭少的真正原因。请老师在吃饭时多问问孩子是否吃饱,让他放心,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会有饭吃的。在他吃饭的时候表扬他:“XX小朋友吃饭真香啊,要吃饱饭、睡好觉、不挑食才能身体棒。”
肚子撑圆的“第一名”一位家长早上来园时和老师说:“我家孩子昨天特别高兴,说因为吃饭快得了班里第一名,老师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一张小贴画。”另一个家长听到却说:“宝宝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哭,说不想在幼儿园里吃饭。还问我:妈妈,怎样才能得第一名呀?”
多维度标准
试着和老师沟通,吃饭的快慢不应该作为评比或奖励的条件。当吃饭变成竞赛,很容易造成孩子未充分咀嚼,饭菜就下咽,反而会对肠胃造成伤害,对身体并没有好处。
如果真要评比,家长和老师可以考虑以下环节,凡是孩子有点滴进步,都可以给予鼓励,而不单凭其中一项。如有的孩子进餐过程中桌面掉饭粒的现象减少了;有的孩子吃饭专注了,不再边吃边玩,因此进餐速度变快了;有的孩子使用筷子更熟练了;有的孩子餐后能用桌布擦桌子了;有的孩子吃饭的坐姿很端正;有的孩子能一口菜、一口饭搭配好进餐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进餐环节的鼓励、评比项目。
不敢剩饭的“乖宝宝”
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进餐时不能剩饭菜,这可难倒了一些胃口小的孩子,吃完后撑得难受,有的孩子甚至因此不想上幼儿园。
巧作调整
每个孩子的饮食习惯和饭量是因人而异的,在这方面不能够强求孩子必须吃光。和老师沟通,如果孩子确实因为胃口小吃不完,请老师在打饭时巧作调整。对于饭量过于小的孩子,也要考虑加大孩子的活动量,帮他“打开胃口”。
刚入园的“小挑剔”
刚入园的小托班宝宝,对家里饭菜的口味、颜色、菜的种类、蔬菜和肉的搭配形式都已经“先入为主”,进入幼儿园后,进餐环境和饭菜品相都出现了较大改变,孩子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这段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拒绝吃饭,呕吐,为了躲避老师的检查把饭菜放在兜里等行为。
放轻松,对大多数宝宝来说这只是暂时现象
事实上,幼儿园的营养配餐更注重蔬菜和肉类食物的均衡搭配,小托班的食物通常会切得细碎,炖得更软烂,便于孩子咀嚼。虽然最初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不适应问题,但大多数孩子很快就会调整过来。想想看,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小肚子咕噜噜叫的时候,饭菜就变得诱人无比了。
对于孩子实在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不必特别勉强,可以鼓励他少吃一点,比如只吃3勺,以后每天逐渐再增添1勺。
妈妈在家里也要多变换各种食物,而不是只做孩子爱吃的那几类,搭配着来吃。
不想吃饭的“慢吞吞”
开饭后过了一段时间,陆续开始有小朋友举手要求添加饭菜了。可还有一些孩子连一半的饭菜都没吃完。看到别的孩子已经吃完开始玩耍,有的孩子吃饭速度变得更加缓慢,有的边吃饭边发愣,有的光把饭菜放进嘴里而不咀嚼,还有的干脆停下来不吃……
发现这种情况,老师一般会和家长先作沟通,共同找到孩子吃饭慢的原因。你也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换位”游戏,让孩子当老师,你当小朋友,让他指导你把他在幼儿园吃饭的表现表演出来,让他说说哪里不舒服。
有很多种原因会影响吃饭速度:使用餐具是否熟练,身体是否舒适,吃饭时是不是边吃边玩,会不会因为挑食影响进餐速度等。
因为饭菜过多而“慢”:少盛多添
和老师商量,请老师盛他的饭时能做到“少盛多添”。一来,孩子不会因为看到满满一碗饭菜产生吃不了的压力;二来,因为饭菜少,进餐速度一定会比其他孩子快。当孩子一吃完,老师可以马上鼓励:“你真棒,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光了,老师再帮你添一点儿吧,好不好?”经过鼓励后孩子通常会愿意再次添加饭菜。
因为进餐习惯不好而“慢”:对症下药
良好的进餐习惯首先应该在家里就养成。有的孩子吃饭慢是因为用勺子不熟练,影响了速度;有的孩子吃饭慢是因为在家中父母喜欢喂他吃饭,通常这类的孩子会边吃边玩,不专心。这些情况,需要父母和老师双方协力,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因为身体不好而“慢”:细致调整
孩子因为生病没有食欲是很正常的现象,要针对孩子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随时调整要求。细心的或有经验的老师可能在早上接待家长时会问一句:“今天要不要帮孩子订一个病号饭——西红柿鸡蛋面?”通常在这个阶段,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流食。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不舒服的现象,也应该主动告诉老师:“今天他有些上火,能不能少添一些肉,多让他喝些汤?”
吃不饱的“小雷锋”
这几天孩子回家后还会主动要求吃东西。询问过才知道,在幼儿园里,孩子没吃饱但又不好意思跟老师说,因为“怕把其他小朋友的饭菜吃光后,小朋友没得吃了”。
明智沟通
告诉老师孩子吃饭少的真正原因。请老师在吃饭时多问问孩子是否吃饱,让他放心,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会有饭吃的。在他吃饭的时候表扬他:“XX小朋友吃饭真香啊,要吃饱饭、睡好觉、不挑食才能身体棒。”
肚子撑圆的“第一名”一位家长早上来园时和老师说:“我家孩子昨天特别高兴,说因为吃饭快得了班里第一名,老师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一张小贴画。”另一个家长听到却说:“宝宝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哭,说不想在幼儿园里吃饭。还问我:妈妈,怎样才能得第一名呀?”
多维度标准
试着和老师沟通,吃饭的快慢不应该作为评比或奖励的条件。当吃饭变成竞赛,很容易造成孩子未充分咀嚼,饭菜就下咽,反而会对肠胃造成伤害,对身体并没有好处。
如果真要评比,家长和老师可以考虑以下环节,凡是孩子有点滴进步,都可以给予鼓励,而不单凭其中一项。如有的孩子进餐过程中桌面掉饭粒的现象减少了;有的孩子吃饭专注了,不再边吃边玩,因此进餐速度变快了;有的孩子使用筷子更熟练了;有的孩子餐后能用桌布擦桌子了;有的孩子吃饭的坐姿很端正;有的孩子能一口菜、一口饭搭配好进餐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进餐环节的鼓励、评比项目。
不敢剩饭的“乖宝宝”
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进餐时不能剩饭菜,这可难倒了一些胃口小的孩子,吃完后撑得难受,有的孩子甚至因此不想上幼儿园。
巧作调整
每个孩子的饮食习惯和饭量是因人而异的,在这方面不能够强求孩子必须吃光。和老师沟通,如果孩子确实因为胃口小吃不完,请老师在打饭时巧作调整。对于饭量过于小的孩子,也要考虑加大孩子的活动量,帮他“打开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