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结合活动,寓教于乐
活动是儿童最诗意的栖居,是儿童最本真的精神源泉,活动状态是孩子写作的最佳状态。引进游戏,寓教于乐,能让貌似枯燥的写作教学生动起来。在《中国年,中国味》这个主题性写作单元中,“活动”功不可没。
(1)“做”春节。请家长帮助学生参与到春节前的准备之中,如写春联、贴春联、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做年夜饭等。
(2)“过”春节。使同学们自觉融入到“春节”的民俗文化节日中,如守岁、看春晚、拜年、放烟花、逛庙会、领红包等。
(3)“画”春节。让学生把春节画在纸上,同时将春节定格在脑海。
(4)“说”春节。寒假结束,同学们返校后彼此有说不完的话,笔者引导说一说今年这个年是怎么过的,有哪些特别有意义的事要跟同学分享。
(5)“写”春节。引导学生将活动的愉悦与同学、伙伴、亲朋、师长一起分享。
通过活动,有效解放了同学们的肢体言语,丰富了他们的精神言语,营造了一个鲜活的言语发生情景,从而积累了其写作的素材。
3.创意迁移,仿写有方
仿写要有方,同学们喜欢模仿优秀作文,把好的词句或技巧用到作文里,这不失为提升作文水平的好方法。仿写不能全部照搬,而应另辟蹊径,让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模仿才可取,才有新意。
(1)“借鸡生蛋” 就是借用课文的写法,改变内容,不改变形式。如果模仿的课例是写“山”的,就改成写“水”,写“树”的就改成写“花草”。这样,模仿的内容就不那么生硬了。比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笔者组织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校园里的梧桐树》,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夏天,梧桐树张得郁郁葱葱,密密的枝叶遮住了太阳。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同学们常常来到梧桐树下读书、乘凉。梧桐树就像温情的母亲,用它那宽大的手掌给我们扇风,它扇啊扇,扇走了炎热,送来了凉爽。
(2)“反弹琵琶”指打破常规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如学了《少年闰土》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少同学喜欢从正面入手,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而有位同学独辟蹊径,从反面入手,写了一篇《“丑陋”的妈妈》——
妈妈常年在外面干活,风吹雨淋日晒,脸颊上的红润渐渐地褪去,变得又黑又瘦,黯淡无光。最让我觉得妈妈“丑陋”的是她那双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由于整天忙碌于田间、灶台,那双手已经裂开了口子,上面好几处都缠了胶带,手掌上到处是裂痕,看着就让人害怕。
开头从反面入手,写妈妈“丑陋”的外表和双手,后面讲述了妈妈变成这样都是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将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出来。
(3)“变换角度”就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比如,学完《开过大典》后,笔者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个场景。有位同学写运动会,没有照搬课文,而是变换了叙述角度,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结果——取得了好名次,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运动会的精彩场面。
三、写完作文后评议推广
同学们写完作文后,教师即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通过互评互议、互改互诵,同学们的习作成果得到肯定,习作兴趣增强,习作热情提升。
1.大声“诵读”
习作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或对着其他同学,或对着父母,或对着老师,或对着手机录音,像诵读课文一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及时录像,发在班级微信群里,家长和同学们可以随时点击观看。此时,同学们感觉自己像小明星,会一本正经地诵读,投入之情不言而喻。
2.及时“发表”
对优秀篇目,笔者及时将其推荐给当地的习作报刊以及省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印在报纸上后,会极大地增强其写作兴趣,产生自豪感。当然,学生习作化为铅字的机率并不高,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发表欲望。因此,笔者开辟了班级“习作园地”,在整面墙上张贴优秀学生习作,每月换一次;创办班报《小红人》,每半月出一期。
3.互动“评点”
互动“评点”有两种方式:一是“互改墙”。在“习作园地”的对面墙壁,笔者开辟了一块“互改墙”,让同学们自由将习作张贴其中,鼓励全班学生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改到有10人签名同意发表后,移至对面的习作园地。二是“网络”。笔者充分利用校园网、专业的作文网和班级微信“互改群”,实现互评、互改、互赏。
纵观同学们的写作过程,我们可以客观真实地感知到儿童言语的蓄积、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瞬间变化。从写作的宏观角度来看,习作教学不是线形运作,而是多维度相互交织,螺旋式上升的。因为孩提时期的写作,除了习作练习,更是童年发展的记录,是儿童个體在童年阶段书写的自我成长史,记录着学生童年时代的生存状态与梦想,并以浓重的生命意识推进自我作为“人”的发现与建构,具有诗性的生命启蒙色彩。写作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一直为我们的精神成长时刻准备着。
活动是儿童最诗意的栖居,是儿童最本真的精神源泉,活动状态是孩子写作的最佳状态。引进游戏,寓教于乐,能让貌似枯燥的写作教学生动起来。在《中国年,中国味》这个主题性写作单元中,“活动”功不可没。
(1)“做”春节。请家长帮助学生参与到春节前的准备之中,如写春联、贴春联、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做年夜饭等。
(2)“过”春节。使同学们自觉融入到“春节”的民俗文化节日中,如守岁、看春晚、拜年、放烟花、逛庙会、领红包等。
(3)“画”春节。让学生把春节画在纸上,同时将春节定格在脑海。
(4)“说”春节。寒假结束,同学们返校后彼此有说不完的话,笔者引导说一说今年这个年是怎么过的,有哪些特别有意义的事要跟同学分享。
(5)“写”春节。引导学生将活动的愉悦与同学、伙伴、亲朋、师长一起分享。
通过活动,有效解放了同学们的肢体言语,丰富了他们的精神言语,营造了一个鲜活的言语发生情景,从而积累了其写作的素材。
3.创意迁移,仿写有方
仿写要有方,同学们喜欢模仿优秀作文,把好的词句或技巧用到作文里,这不失为提升作文水平的好方法。仿写不能全部照搬,而应另辟蹊径,让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模仿才可取,才有新意。
(1)“借鸡生蛋” 就是借用课文的写法,改变内容,不改变形式。如果模仿的课例是写“山”的,就改成写“水”,写“树”的就改成写“花草”。这样,模仿的内容就不那么生硬了。比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笔者组织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校园里的梧桐树》,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夏天,梧桐树张得郁郁葱葱,密密的枝叶遮住了太阳。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同学们常常来到梧桐树下读书、乘凉。梧桐树就像温情的母亲,用它那宽大的手掌给我们扇风,它扇啊扇,扇走了炎热,送来了凉爽。
(2)“反弹琵琶”指打破常规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如学了《少年闰土》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少同学喜欢从正面入手,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而有位同学独辟蹊径,从反面入手,写了一篇《“丑陋”的妈妈》——
妈妈常年在外面干活,风吹雨淋日晒,脸颊上的红润渐渐地褪去,变得又黑又瘦,黯淡无光。最让我觉得妈妈“丑陋”的是她那双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由于整天忙碌于田间、灶台,那双手已经裂开了口子,上面好几处都缠了胶带,手掌上到处是裂痕,看着就让人害怕。
开头从反面入手,写妈妈“丑陋”的外表和双手,后面讲述了妈妈变成这样都是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将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出来。
(3)“变换角度”就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比如,学完《开过大典》后,笔者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个场景。有位同学写运动会,没有照搬课文,而是变换了叙述角度,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结果——取得了好名次,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运动会的精彩场面。
三、写完作文后评议推广
同学们写完作文后,教师即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通过互评互议、互改互诵,同学们的习作成果得到肯定,习作兴趣增强,习作热情提升。
1.大声“诵读”
习作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或对着其他同学,或对着父母,或对着老师,或对着手机录音,像诵读课文一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及时录像,发在班级微信群里,家长和同学们可以随时点击观看。此时,同学们感觉自己像小明星,会一本正经地诵读,投入之情不言而喻。
2.及时“发表”
对优秀篇目,笔者及时将其推荐给当地的习作报刊以及省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印在报纸上后,会极大地增强其写作兴趣,产生自豪感。当然,学生习作化为铅字的机率并不高,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发表欲望。因此,笔者开辟了班级“习作园地”,在整面墙上张贴优秀学生习作,每月换一次;创办班报《小红人》,每半月出一期。
3.互动“评点”
互动“评点”有两种方式:一是“互改墙”。在“习作园地”的对面墙壁,笔者开辟了一块“互改墙”,让同学们自由将习作张贴其中,鼓励全班学生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改到有10人签名同意发表后,移至对面的习作园地。二是“网络”。笔者充分利用校园网、专业的作文网和班级微信“互改群”,实现互评、互改、互赏。
纵观同学们的写作过程,我们可以客观真实地感知到儿童言语的蓄积、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瞬间变化。从写作的宏观角度来看,习作教学不是线形运作,而是多维度相互交织,螺旋式上升的。因为孩提时期的写作,除了习作练习,更是童年发展的记录,是儿童个體在童年阶段书写的自我成长史,记录着学生童年时代的生存状态与梦想,并以浓重的生命意识推进自我作为“人”的发现与建构,具有诗性的生命启蒙色彩。写作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一直为我们的精神成长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