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
小苗同学
老师认为我的作文立意很普通,请问怎样对所观察所描写的人、事、物进行立意的升华?
答
苏万马老师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是否独特是相对的,首先作者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足够的见识,就无法判断立意是否独特。其次,需要超越固有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要有独到的角度,比如换一个相反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等。第三,如果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容易出新意。如这篇《这瓜子皮竟与我有关》所写,“我”自认为自己很自觉,别人乱吐瓜子皮跟“我”没关系——一般的角度看,确实没关系,因为的确没有影响到自己。然而——后文有了转折,当自己成了“受害者”,才引起了“我”的反思。如果“我”当初把瓜子皮作为与自己有关的事加以制止,同伴也会这么做。本来与自己无关的瓜子皮,经过这番经历,竟与自己有了关系,这个主题就独特了。
范文示例
这瓜子皮竟与我有关 赖勇澎
“什么?你问这地上的瓜子皮是怎么回事?”“这又不是我嗑的,关我什么事?你要问去问他,你看我嗑的瓜子皮都装在这个袋子里。”我一只手指着刚才在我同桌座位上嗑瓜子的人,一只手把刚嗑出来的瓜子皮放进身旁的小袋子里。
从矛盾写起,立刻切入主题。“我”自认为是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对“我”将瓜子皮放入袋子这一动作的刻画也形象地表现“我”的细心、自觉。
最近我很喜欢嗑瓜子,走到哪儿兜里都带着一包瓜子,闲着没事就嗑两下。今天下课之后我拿出瓜子来嗑,也散给了周围几个人。我同桌不在,坐他位子上的那个人嗑了瓜子就直接将瓜子皮吐在了地板上。我看了看,刚想劝他别乱吐,可转念一想,又不是吐在我的座位上,关我什么事,便就此作罢。于是有了上面的一幕。
补叙事情原委,并强调“我”以为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
同桌刚要起身去讨一番理,上课铃就打响了。同桌只好拿了扫把扫干净了瓜子皮,不服气地坐了下来,也不和我講话。
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我身上。当我回到座位,发现地上到处都是瓜子皮,甚至桌上也有。一枚枚瓜子皮像一根根锥子扎进了我的眼睛。我火了。我想:不管是谁吐在这儿的,我同桌肯定看见了,他看见有人在我位置上嗑瓜子,就不能提醒一下别吐我这儿吗?
“你没看见我座位下有多脏吗?你提醒一下他们,叫他们注意一点不行吗?”我对同桌高声呵斥。谁料,同桌边把嗑出来的瓜子皮放进一个小袋子里,不紧不慢地对我讲:“这地上的瓜子皮不是我嗑的,你也别找我。”他又嗑了一颗瓜子:“上次我座位脏成那样,我也没说什么,你有什么好说的?”他继续吃瓜子,我却沉默下来。我默默地把地扫干净,回到座位上,却无心上课。
我在想,上次同桌看到一地的瓜子皮原来是这种心情。如果那一次我出言制止的话不就没那么多事了吗?同样,因为我对同桌遭遇的漠视,所以今天自己受到如此遭遇时,才陷入了无人相助的地步。这让我想起了马丁·尼莫拉的一首忏悔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莫拉直到最后才醒悟过来,为自己的沉默感到后悔——我可不会像他一样。
第二天下课时,我照样拿出瓜子与身边的人分享。前几天那个人来了,恰好又坐在同桌的椅子上,他正想像上次一样吐瓜子皮时,我一伸手挡住了他。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作品)
引用马丁·尼莫拉这则材料,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宽度,也更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主题。这是个循环——“我”对坏行为视而不见,同伴不满,“我”推脱;同样,同伴对坏行为视而不见,“我”不满,同伴用同样的言辞推脱。同样的场景再现,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
小苗同学
老师认为我的作文立意很普通,请问怎样对所观察所描写的人、事、物进行立意的升华?
答
苏万马老师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是否独特是相对的,首先作者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足够的见识,就无法判断立意是否独特。其次,需要超越固有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要有独到的角度,比如换一个相反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等。第三,如果能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容易出新意。如这篇《这瓜子皮竟与我有关》所写,“我”自认为自己很自觉,别人乱吐瓜子皮跟“我”没关系——一般的角度看,确实没关系,因为的确没有影响到自己。然而——后文有了转折,当自己成了“受害者”,才引起了“我”的反思。如果“我”当初把瓜子皮作为与自己有关的事加以制止,同伴也会这么做。本来与自己无关的瓜子皮,经过这番经历,竟与自己有了关系,这个主题就独特了。
范文示例
这瓜子皮竟与我有关 赖勇澎
“什么?你问这地上的瓜子皮是怎么回事?”“这又不是我嗑的,关我什么事?你要问去问他,你看我嗑的瓜子皮都装在这个袋子里。”我一只手指着刚才在我同桌座位上嗑瓜子的人,一只手把刚嗑出来的瓜子皮放进身旁的小袋子里。
从矛盾写起,立刻切入主题。“我”自认为是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对“我”将瓜子皮放入袋子这一动作的刻画也形象地表现“我”的细心、自觉。
最近我很喜欢嗑瓜子,走到哪儿兜里都带着一包瓜子,闲着没事就嗑两下。今天下课之后我拿出瓜子来嗑,也散给了周围几个人。我同桌不在,坐他位子上的那个人嗑了瓜子就直接将瓜子皮吐在了地板上。我看了看,刚想劝他别乱吐,可转念一想,又不是吐在我的座位上,关我什么事,便就此作罢。于是有了上面的一幕。
补叙事情原委,并强调“我”以为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
同桌刚要起身去讨一番理,上课铃就打响了。同桌只好拿了扫把扫干净了瓜子皮,不服气地坐了下来,也不和我講话。
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我身上。当我回到座位,发现地上到处都是瓜子皮,甚至桌上也有。一枚枚瓜子皮像一根根锥子扎进了我的眼睛。我火了。我想:不管是谁吐在这儿的,我同桌肯定看见了,他看见有人在我位置上嗑瓜子,就不能提醒一下别吐我这儿吗?
“你没看见我座位下有多脏吗?你提醒一下他们,叫他们注意一点不行吗?”我对同桌高声呵斥。谁料,同桌边把嗑出来的瓜子皮放进一个小袋子里,不紧不慢地对我讲:“这地上的瓜子皮不是我嗑的,你也别找我。”他又嗑了一颗瓜子:“上次我座位脏成那样,我也没说什么,你有什么好说的?”他继续吃瓜子,我却沉默下来。我默默地把地扫干净,回到座位上,却无心上课。
我在想,上次同桌看到一地的瓜子皮原来是这种心情。如果那一次我出言制止的话不就没那么多事了吗?同样,因为我对同桌遭遇的漠视,所以今天自己受到如此遭遇时,才陷入了无人相助的地步。这让我想起了马丁·尼莫拉的一首忏悔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莫拉直到最后才醒悟过来,为自己的沉默感到后悔——我可不会像他一样。
第二天下课时,我照样拿出瓜子与身边的人分享。前几天那个人来了,恰好又坐在同桌的椅子上,他正想像上次一样吐瓜子皮时,我一伸手挡住了他。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作品)
引用马丁·尼莫拉这则材料,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宽度,也更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主题。这是个循环——“我”对坏行为视而不见,同伴不满,“我”推脱;同样,同伴对坏行为视而不见,“我”不满,同伴用同样的言辞推脱。同样的场景再现,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