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美术发展史上的版画艺术,对于早期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可谓极其大矣!
早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毕生致力于出版事业的革命文学家鲁迅即已率先倡议“新兴木刻运动”,将珂勒惠支(K·the Kollwitz,1867~1945)、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1889~1972)、格罗斯(George Grosz,1893~1959)、梅斐尔德(Carl Meffert,1903~1988)等重要的西方版画家陆续引介至中国,遂吸引了彼时众多向往进步思想的艺术青年(如黄新波、曹白、林夫、陈烟桥)纷纷拿起雕刻刀与画笔,毅然走向木刻创作之路。而当时著名的“朝花社”、“天马书店”等出版机构,更是因缘际会地采用各种木刻题材作为封面设计与内文插图。
从《鲁迅日记》可知,当年鲁迅刚从广州举家迁居上海时,几乎每天都要抽空来到虹口区北四川路上的内山书店看书、买书。嗜书如命的他,不仅深深迷恋于欧陆的前卫版画,同时也热衷大量搜购来自德国、苏联、日本的美术画册与版画作品。其中,在他日记里屡屡提到的一个名字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例如1931年1月记载:“三十一日昙。午后往内山书店,得川上澄生所刻《伊苏普物语囝》第一回分八枚,又第二回分七枚,《浮世大成》第六卷一本,共泉九元六角。夜雨”,另又在同年2月份日记写道:“一日晴。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往内山书店,见赠川上澄生氏木刻静物图二枚”、“三日昙。午后友堂赠冬笋一包,以八枚转赠内山君。买《昆虫记》(六至八)上制三本,共十元,又川上澄生木刻静物图三枚,十一元六角。”
名字屡屡出现的这人,便是日本明治晚期最特出的版画家川上澄生(1895~1972)
看待川上澄生的木刻版画,早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自有一份特殊情感。彼时约莫1930年代左右,川上澄生便以“素人画家”之姿声誉鹊起,且备受海内外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的热切关注,不仅于昭和十四年(1939)“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特别在《工艺》杂志第九十六号策划了“川上澄生特集”,就连大抵同一时期在台湾,亦有“限定私版本の鬼”西川满不时邀请川上澄生来台游访、制作藏书票,偶尔还在其创办的《妈祖》杂志刊载川上澄生的版画作品。
川上澄生自幼生长在幕末日本摄取西方文化的窗口,明治初年启动“文明开化”的策源地横滨,三岁即随家人搬到东京定居,中学时就读“青山学院”期间便经常写文章兼绘插画投稿《文章世界》、《秀才文坛》等刊物,是个不折不扣喜欢写诗做梦的文艺少年。十七岁那年,川上澄生初次看到日本近代诗人暨美术家木下杢太郎(1885~1945)戏曲集里的版画插图而深感兴趣,自此开始尝试手绘刻印木版画的制作。大正六年(1917),二十二岁的川上澄生启程前往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地游历四个月余,回国后随即担任东京(枥木县)“宇都宫中学”英语教师,白天忙于教学职务,夜晚则沉浸在他所热爱的版画创作。
大正十五年(1926),川上澄生发表了著名的木刻画《初夏の风》。画面中,碧绿色的风正吹拂着一位身着连衣蓬裙的摩登女子,人物描摹以及被风吹动的草木背景线条表现都非常细腻,左右两旁并刻有一组诗歌短句点明了主题,译作中文义如下:
初夏的风
我愿化作一阵清风,初夏的风
且抚过她面前
又吹在她身后
我愿化作初夏的
初夏的风
这段如手写效果的套印字体大小不一、笔迹短而圆滑,描述风的内容有数句反复且押韵,无论朗读或观看均充满了俏皮可爱的感觉,人物身上亦刻意溢出轮廓、压平立体感的单色套色,加诸文字与版面两者浑然一体、仿佛未经修饰的凿刻痕迹让作品显得既优美浪漫,又流露着一股天真稚趣。据说当时年方二十三的栋方志功(1903~1975)由于看了这幅作品之后深受感动,因而下定决心立志成为专业的版画家。
昭和二年(1927),川上澄生自费出版个人诗画集《青髯》,从封面到内容均可显见他一生热爱的“南蛮风俗”、“文明开化”、“横滨港”等异国风情洋溢其间,甚至就连他尔后陆续担纲封面设计的《南蛮船记》、《蛮船入津》、《平户竹枝》、《御朱印船》等书籍装帧也都不脱这些美感范畴。昔日同辈诗人装帧家恩地孝四郎(1891~1955)曾说他“喜欢做出异国风格的画趣之外,又广泛地将新奇的静物并陈,此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新鲜。其构图的异色来自于原始鲜艳的赋彩”。
在川上澄生有生之年总共制作了数千份庞大数量的版画、诗文、木工、玻璃画以及书刊封面等各类作品,被誉为“木版画の诗人”的川上澄生,特别钟情于“诗”与“画”这两种媒介的完美结合。即便是在当年(约莫20世纪30年代晚期)日本国内已然宣布进入了“战时体制”,社会物资普遍短缺的非常时期,川上澄生也依然毫不吝于用上珍贵的涂料与纸张,以便于制作出像是《猫町》、《集金旅行》、《明治少年怀古》等色调华丽、图案样式充满了十九世纪末欧洲新艺术( Art Nouveau )趣味的“限定版”装帧书籍。
作为衔接日本近代美术设计与版画工艺的传承者,川上澄生每每从大自然环境中撷取那些悦目的精彩断片,包括如流水、蔓草、花卉、鸟兽,乃至少女曼妙的身段曲线等,皆逐一填入他得意的木刻万花筒里不断旋转,经过重新组合、排列变幻之后形成了耐看的装饰图案,无论是色彩、形状、抑或光影。
早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毕生致力于出版事业的革命文学家鲁迅即已率先倡议“新兴木刻运动”,将珂勒惠支(K·the Kollwitz,1867~1945)、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1889~1972)、格罗斯(George Grosz,1893~1959)、梅斐尔德(Carl Meffert,1903~1988)等重要的西方版画家陆续引介至中国,遂吸引了彼时众多向往进步思想的艺术青年(如黄新波、曹白、林夫、陈烟桥)纷纷拿起雕刻刀与画笔,毅然走向木刻创作之路。而当时著名的“朝花社”、“天马书店”等出版机构,更是因缘际会地采用各种木刻题材作为封面设计与内文插图。
从《鲁迅日记》可知,当年鲁迅刚从广州举家迁居上海时,几乎每天都要抽空来到虹口区北四川路上的内山书店看书、买书。嗜书如命的他,不仅深深迷恋于欧陆的前卫版画,同时也热衷大量搜购来自德国、苏联、日本的美术画册与版画作品。其中,在他日记里屡屡提到的一个名字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例如1931年1月记载:“三十一日昙。午后往内山书店,得川上澄生所刻《伊苏普物语囝》第一回分八枚,又第二回分七枚,《浮世大成》第六卷一本,共泉九元六角。夜雨”,另又在同年2月份日记写道:“一日晴。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往内山书店,见赠川上澄生氏木刻静物图二枚”、“三日昙。午后友堂赠冬笋一包,以八枚转赠内山君。买《昆虫记》(六至八)上制三本,共十元,又川上澄生木刻静物图三枚,十一元六角。”
名字屡屡出现的这人,便是日本明治晚期最特出的版画家川上澄生(1895~1972)
看待川上澄生的木刻版画,早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自有一份特殊情感。彼时约莫1930年代左右,川上澄生便以“素人画家”之姿声誉鹊起,且备受海内外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的热切关注,不仅于昭和十四年(1939)“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特别在《工艺》杂志第九十六号策划了“川上澄生特集”,就连大抵同一时期在台湾,亦有“限定私版本の鬼”西川满不时邀请川上澄生来台游访、制作藏书票,偶尔还在其创办的《妈祖》杂志刊载川上澄生的版画作品。
川上澄生自幼生长在幕末日本摄取西方文化的窗口,明治初年启动“文明开化”的策源地横滨,三岁即随家人搬到东京定居,中学时就读“青山学院”期间便经常写文章兼绘插画投稿《文章世界》、《秀才文坛》等刊物,是个不折不扣喜欢写诗做梦的文艺少年。十七岁那年,川上澄生初次看到日本近代诗人暨美术家木下杢太郎(1885~1945)戏曲集里的版画插图而深感兴趣,自此开始尝试手绘刻印木版画的制作。大正六年(1917),二十二岁的川上澄生启程前往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地游历四个月余,回国后随即担任东京(枥木县)“宇都宫中学”英语教师,白天忙于教学职务,夜晚则沉浸在他所热爱的版画创作。
大正十五年(1926),川上澄生发表了著名的木刻画《初夏の风》。画面中,碧绿色的风正吹拂着一位身着连衣蓬裙的摩登女子,人物描摹以及被风吹动的草木背景线条表现都非常细腻,左右两旁并刻有一组诗歌短句点明了主题,译作中文义如下:
初夏的风
我愿化作一阵清风,初夏的风
且抚过她面前
又吹在她身后
我愿化作初夏的
初夏的风
这段如手写效果的套印字体大小不一、笔迹短而圆滑,描述风的内容有数句反复且押韵,无论朗读或观看均充满了俏皮可爱的感觉,人物身上亦刻意溢出轮廓、压平立体感的单色套色,加诸文字与版面两者浑然一体、仿佛未经修饰的凿刻痕迹让作品显得既优美浪漫,又流露着一股天真稚趣。据说当时年方二十三的栋方志功(1903~1975)由于看了这幅作品之后深受感动,因而下定决心立志成为专业的版画家。
昭和二年(1927),川上澄生自费出版个人诗画集《青髯》,从封面到内容均可显见他一生热爱的“南蛮风俗”、“文明开化”、“横滨港”等异国风情洋溢其间,甚至就连他尔后陆续担纲封面设计的《南蛮船记》、《蛮船入津》、《平户竹枝》、《御朱印船》等书籍装帧也都不脱这些美感范畴。昔日同辈诗人装帧家恩地孝四郎(1891~1955)曾说他“喜欢做出异国风格的画趣之外,又广泛地将新奇的静物并陈,此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新鲜。其构图的异色来自于原始鲜艳的赋彩”。
在川上澄生有生之年总共制作了数千份庞大数量的版画、诗文、木工、玻璃画以及书刊封面等各类作品,被誉为“木版画の诗人”的川上澄生,特别钟情于“诗”与“画”这两种媒介的完美结合。即便是在当年(约莫20世纪30年代晚期)日本国内已然宣布进入了“战时体制”,社会物资普遍短缺的非常时期,川上澄生也依然毫不吝于用上珍贵的涂料与纸张,以便于制作出像是《猫町》、《集金旅行》、《明治少年怀古》等色调华丽、图案样式充满了十九世纪末欧洲新艺术( Art Nouveau )趣味的“限定版”装帧书籍。
作为衔接日本近代美术设计与版画工艺的传承者,川上澄生每每从大自然环境中撷取那些悦目的精彩断片,包括如流水、蔓草、花卉、鸟兽,乃至少女曼妙的身段曲线等,皆逐一填入他得意的木刻万花筒里不断旋转,经过重新组合、排列变幻之后形成了耐看的装饰图案,无论是色彩、形状、抑或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