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悟性"能力的培养,强调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悟读"应从"自悟"开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期待,那么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给"悟"带来动力。因此我们要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达到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阅读 感知 领悟 情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就说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条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表达和提升。
1.以"读"代讲,读中感知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这就是他读书的方法,这种方法告诉我们读书贵在自悟自得,"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出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拖延时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到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全面,思考并不深刻,感受课文内容就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讲课文,而是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例如: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看到生僻的字词就害怕,"老虎吃铅--无法下爪",不知如何去做。我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先范读课文一遍,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不懂之处,并结合课下注释对课文进行翻译,对不懂之处进行小组研讨,直到把文章意思弄懂。最后分析课文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课文理解就简单多了。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自读、小组讨论中情绪非常激动,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文言文教学起来就简单了。
2.以"研"为导,培养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层层设问的教学方式,着力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为什么"生辰纲"会被智取?智取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通揽全文,自主读书,探究阅读,看看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表现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经过对课文中杨志的语言、动作、神态的阅读,学生对《智取生辰纲》一段中,精明、谨慎的杨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可惜还是丢了生辰纲,杨志究竟败在何处,学生明白杨志败在没有赢得民心--失去了民心,便失去了胜算。这也是杨志丢失生辰纲的主要原因。这种自主性的研究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他们潜心读书,边读边标出有关语句,积极讨论,大胆交流着自己的见解,体现着发现者的愉悦。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还不能深刻体会课文的内容。毕竟他们的阅读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指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从而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领悟作者所表达的。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比如: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杨志对待随从时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的话语。让学生了解杨志的人物形象,明白导致生辰纲被骗的原因是杨志与众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了,学生也从研讨中领悟课文的主题。
3.以"诵"来读,达到情趣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作者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雨说》是一篇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的文章,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雨的形象,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让学生感悟雨对大地的滋融,对孩子们殷切的期望,也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雨博大深沉的爱感染学生,加之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丰富情感世界,读出了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这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
[2]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关键词】阅读 感知 领悟 情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就说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条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表达和提升。
1.以"读"代讲,读中感知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这就是他读书的方法,这种方法告诉我们读书贵在自悟自得,"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出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拖延时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到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全面,思考并不深刻,感受课文内容就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讲课文,而是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例如: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看到生僻的字词就害怕,"老虎吃铅--无法下爪",不知如何去做。我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先范读课文一遍,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不懂之处,并结合课下注释对课文进行翻译,对不懂之处进行小组研讨,直到把文章意思弄懂。最后分析课文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课文理解就简单多了。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自读、小组讨论中情绪非常激动,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文言文教学起来就简单了。
2.以"研"为导,培养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层层设问的教学方式,着力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为什么"生辰纲"会被智取?智取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通揽全文,自主读书,探究阅读,看看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表现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经过对课文中杨志的语言、动作、神态的阅读,学生对《智取生辰纲》一段中,精明、谨慎的杨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可惜还是丢了生辰纲,杨志究竟败在何处,学生明白杨志败在没有赢得民心--失去了民心,便失去了胜算。这也是杨志丢失生辰纲的主要原因。这种自主性的研究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他们潜心读书,边读边标出有关语句,积极讨论,大胆交流着自己的见解,体现着发现者的愉悦。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还不能深刻体会课文的内容。毕竟他们的阅读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指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从而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领悟作者所表达的。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比如: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杨志对待随从时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的话语。让学生了解杨志的人物形象,明白导致生辰纲被骗的原因是杨志与众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了,学生也从研讨中领悟课文的主题。
3.以"诵"来读,达到情趣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作者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雨说》是一篇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的文章,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雨的形象,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让学生感悟雨对大地的滋融,对孩子们殷切的期望,也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雨博大深沉的爱感染学生,加之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丰富情感世界,读出了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这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
[2]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