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所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孩子音乐才能,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①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②创设情境,辅助"灵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③强化训练,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节奏感 培养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源泉,也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那么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所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孩子音乐才能,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
1.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无时不 在,无时不有,大量存在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特别是在幼儿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韵律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动作表现,使幼儿反复感受,慢慢体会节奏,逐步产节奏感。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幼儿一般会在这些活动中首先注意音乐的节奏,并会伴随着曲乐做拍手、点头、跺脚、踏步等动作,并努力使自己的动作逐步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在小班初期,我首先从幼儿熟悉的声音入手,如带领幼儿倾听下雨的声音,让他们感知小雨声音弱、节奏慢,大雨声音强、节奏快,并用快慢拍手表示下大雨、下小雨,体会声音的强弱,感知其中的节奏;带领幼儿去养植专区观察各种小动物,倾听它们的叫声、模仿它们的动作;有时还会带领幼儿到厨房听师傅们炒菜的声音,听锅里开水沸腾的声音;听天空中清脆的鸟叫声;马路上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奇妙的声音。让幼儿感受这些声音的热闹、欢快,体会模仿其中的节奏韵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及节奏感。中大班阶段,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我会要求幼儿按照音乐作品的要求,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节奏,表现作品的内涵。在练习中,我特别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参观中、在韵律活动中、在游戏中去发现、体会节奏。及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在活动中,幼儿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精神的高度集中,身体的信息运动就会刺激大脑,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强对节奏的感知。
2.创设情境,辅助"灵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教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理解、研读幼儿,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将音乐活动中的字、词、简单的句子或儿歌配上各种不同的节奏、形象有趣的动作、教具进行朗读,幼儿会感到十分有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歌曲时,我会运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读歌词,帮助幼儿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让幼儿通过反复倾听,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形成节奏意识,产生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打下基础。在设计活动时形式多样,让幼儿的嘴巴、身体、思维都动起来,以保证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体验其中的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的了解。
3.强化训练,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
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由易到难强化训练,才能准确再现音乐的节奏,达到能力的提升。在最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当着幼儿的面,把幼儿听到的各种节奏,用长短不一的横线画在黑板上,用富有节奏的语言,师幼一起边说、边唱、边画,逐步过渡到幼儿边唱边做,自选歌曲,画出其中的节奏,通过明显的节奏对比,训练幼儿的思维敏捷性,增强记忆,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总之,每个幼儿或多或少的都有着音乐的潜能,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深刻领会《纲要》所蕴含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节奏感 培养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源泉,也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那么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所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孩子音乐才能,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
1.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无时不 在,无时不有,大量存在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特别是在幼儿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韵律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动作表现,使幼儿反复感受,慢慢体会节奏,逐步产节奏感。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幼儿一般会在这些活动中首先注意音乐的节奏,并会伴随着曲乐做拍手、点头、跺脚、踏步等动作,并努力使自己的动作逐步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在小班初期,我首先从幼儿熟悉的声音入手,如带领幼儿倾听下雨的声音,让他们感知小雨声音弱、节奏慢,大雨声音强、节奏快,并用快慢拍手表示下大雨、下小雨,体会声音的强弱,感知其中的节奏;带领幼儿去养植专区观察各种小动物,倾听它们的叫声、模仿它们的动作;有时还会带领幼儿到厨房听师傅们炒菜的声音,听锅里开水沸腾的声音;听天空中清脆的鸟叫声;马路上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奇妙的声音。让幼儿感受这些声音的热闹、欢快,体会模仿其中的节奏韵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及节奏感。中大班阶段,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我会要求幼儿按照音乐作品的要求,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节奏,表现作品的内涵。在练习中,我特别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参观中、在韵律活动中、在游戏中去发现、体会节奏。及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在活动中,幼儿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精神的高度集中,身体的信息运动就会刺激大脑,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强对节奏的感知。
2.创设情境,辅助"灵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教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理解、研读幼儿,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将音乐活动中的字、词、简单的句子或儿歌配上各种不同的节奏、形象有趣的动作、教具进行朗读,幼儿会感到十分有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歌曲时,我会运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读歌词,帮助幼儿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让幼儿通过反复倾听,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形成节奏意识,产生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打下基础。在设计活动时形式多样,让幼儿的嘴巴、身体、思维都动起来,以保证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体验其中的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的了解。
3.强化训练,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
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由易到难强化训练,才能准确再现音乐的节奏,达到能力的提升。在最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当着幼儿的面,把幼儿听到的各种节奏,用长短不一的横线画在黑板上,用富有节奏的语言,师幼一起边说、边唱、边画,逐步过渡到幼儿边唱边做,自选歌曲,画出其中的节奏,通过明显的节奏对比,训练幼儿的思维敏捷性,增强记忆,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总之,每个幼儿或多或少的都有着音乐的潜能,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深刻领会《纲要》所蕴含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促进幼儿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