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
  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音乐艺术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和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并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教师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做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二、审美表现,深化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审美与情感又密不可分。歌德曾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曲式风格,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调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对作品进行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深化,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教学,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并与他人沟通进行艺术评价。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因此,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有了良好的乐感就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经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审美创造,升华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高尔基也曾说:“美,是人自己从它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宽,情感得到升华。创造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升华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意境中通过自制节奏乐器,探索、发现、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通过即兴动作表现歌、乐曲,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感情;通过即兴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即兴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的目的,最终让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
  总之,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应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切实体现,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坚持音乐审美教育在形态特征上的情感体验,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抓住重点,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提高学生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节公开课,往往是教师精打细磨、反复推敲出来的,常让听者受益匪浅。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不免存在不足。作者结合实例分析教学中常见的不足:拘泥于预设;浮躁的浅阅读;脱离文本的热闹;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关键词: 语文公开课 常见问题 四个方面    公开课,是教师精打细磨、反复推敲出来的,常让听者受益匪浅。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很多令人感动的课堂中,也常有
摘 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如何应对“人性善恶”的命题,彰显怎样的价值观,是教师始终绕不过去的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人性中的“平庸之恶”,提倡检省自我,启迪良知,实践公共责任,达成与世界的自然和解,以深化对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價值观教育 人性善恶论 “平庸
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的意象,欣赏中国文学离不开对月亮的欣赏。张爱玲的世界中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而把月亮这一意象发展到顶峰,则当推《金锁记》。在这片小说中,共六次描写到月亮,有的一笔带过,有的浓墨重彩,汇成一条动人的月亮河。文中的月亮照耀着我们,使一切深刻的内涵都包蕴、贯穿在月亮之中。在小说情节的关键时刻、人物命运的重要关头,月亮的意象都会出现,与人物同喜同悲,成为贯穿全篇的主题意象,强调了悲剧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女性比例逐年提高。高校青年女教师作为青年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却承担着角色冲突带来的压力。本文从青年女教师承担的多重角色出发,分析她们的压力及产生原因,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使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关注青年女教师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女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高校青年女教师 职业发展 职
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是每位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关键是信任。在班主任工作中,信任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信任也让我和学生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走向成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做值得学生信任的班主任  一本书上说过:人
摘 要: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集中沉积在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它们连同佛学一起在中国的发展中完善了中国思想史,渗透在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心里,也进入到了学习生活中,从而对大量的心理引导与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孔孟老庄思想 专注谦虚 契合点    “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作者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个案来进行调查和分析,解读其“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特色,以其“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特色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希望引起教育界对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视,并将其广泛应用到各科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 “活动单导学” 教学特色    一
摘 要: 当代社会,教师这个群体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的压力是来自于自身,也有的是来自社会其他方面。因此,关注教师尤其是职业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学校要关爱教师,教师自己要不断学习,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关心自己,拥有健康的人生。身心健康了,心灵才会更阳光,才能拥抱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 职业教师 压力 心理健康 阳光的心 幸福生活    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当代
教学实景一:教室里,老师或立或坐在讲桌前,学生捧着做好的作业本,排着或长或短的队,等待老师的批阅,老师边批作业,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学生的脸上或露出得意的笑容——许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或露出遗憾的表情——许是粗心大意出了一些小错;或是露出若有所悟的神情,频频点头——许是疑难之处得到了老师的指点,有茅塞顿开之感。  教学实景二:课间休息时,学生捧着作业本急急地送到老师的办公室里,请老师当面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艺术再现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如果教师遵循这一真理,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就会使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