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水果O2O怎么做?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都说“商场如战场”,而对于低端水果零售业来说,这个战场就更加激烈。不仅要与时间赛跑(新鲜货有利润,水果卖的慢了就会大量损耗),每天与多种水果的不同批发商磨价进货,更要与随时涌现的大量同行搞竞争抢市场。
  因此,虽然近两年生鲜农产品方向的互联网创业浪潮很高,许多人也都从“道”的层面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看法,但真正以“术”的方式投身于其中付诸实践的不多。本次,我们特选取了两位在这一行业试水的年轻创业者,来听他们讲一讲水果O2O的那些门道。
  我最初是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做区域水果配送的,后来实践中发现了水果尤其是低端水果配送存在着无标准、品质不稳定、高损耗和高配送成本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坚定经营大众需求最广的中低端水果的前提下,我最终还是决定将经营主体回到实地上,而将微信、微博等作为一个辅助的营销渠道和宣传卖点。
  与此同时,我惊喜的发现附近一所大学内居然还没有卖水果的店面,以致于学生们都需要到校外的水果摊贩上购买。我迅速找到校内的一家超市商谈,租赁了4.8平米区域用于经营新鲜水果,从而成为校内第一家卖水果的。但就在我开业后不到两个星期,学校内便又迅速出现了两家实体水果店(后合并为一家)、一个微信水果店、一个水果网站。竞争对手的来势汹汹,让战争一触即发。
  战斗场地:一所拥有空乘等专业的三本院校,在校生约一万人,其中女生占多数。
  在所有的竞争对手中,我的水果店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和“平价水果”的竞争之中,我还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但恰恰是我们两个店,都面临着高昂的租金压力。又受到水果需求总量、新鲜水果易损耗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注定了我们这两家相隔不到30米的校内水果店难以长期共存,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你死我活。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的店“死”掉的可能性更大。由于我是租赁的超市内的一小块区域,因此无论是地理位置、场地面积、水果总量、水果价格、经营灵活性等各方面,都远不如“平价水果”的独立店面更有优势。
  更加致命的是,就在敌人摩拳擦掌有备而来之时,我自己的阵地上却起火了——我的合作伙伴、负责开车进货等事宜的小李,在爷爷奶奶的威逼利诱之下,被迫退出生意去国企上班了!这直接导致我一个水果店,却失去了新鲜稳定的水果供货保障!
  临阵之际,失去了战友和援军,这打击近乎于是致命的。
  绝地反击
  孤军作战的我,面对大举入侵的敌人们,被迫祭出了酝酿已久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变革之术。
  首先是彻底放弃自己进货的想法(其实也是进不了,我自己没有驾驶证,不能开车)。转而与校外其它水果超市合作,由其来为我提供水果供应。这样虽然平均进价要比我自己去水果批发市场贵了一点,但却省去了自己进货需要付出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因而还是比较划算的。
  然后就是在销售上,调整经营策略。我订立了两种价格体系:“正常价”和“粉丝价”。“正常价”就是常规的定价方式:进价——加价——销售价。而“粉丝价”则比较像是常见的“会员价”,都是给予优惠——但根本上的不同是,“会员价”只是加价的幅度少了些,但我的“粉丝价”则就是我的进货价!
  对于中低端水果来说,通常的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因此,“粉丝价”一经推出,其价格之低就让许多学生发出惊叹,也让竞争对手们无从降价。
  那么“粉丝价”既然是按进价销售,我该如何保本,又如何赚钱呢?且看我是如何定义粉丝的。
  要想享受“粉丝价”,有两个必要条件:1、添加我的微信或者QQ为好友;2、每个月需要赞助我10元钱。
  对于第一个条件,基本上大家都能够接受;而第二个条件,由于水果的“粉丝价”确实便宜,所以许多人在算账比较后,也都选择缴纳“粉丝赞助费”。
  对于我来说,收取的这每月10元的“粉丝赞助”,一方面是由于“粉丝价”卖水果不赚钱,为了平衡租金和人工成本而行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筛选并留住水果消费的“大户”,使其付出一定成本从而避免选择其它水果购买渠道。
  掌握“大数据”方是核心!
  但相对来讲,第一个条件中的加微信或QQ好友,打造一个由我掌控的信息传递沟通渠道,才是我真正的“长远利益之所在”。
  大学校园内的学生们除了学校安排的学习生活外,还有很多的其它需求,譬如培训、驾校、旅游、兼职等。这些需求通常都是由校外的社会力量来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往往是如何把信息传达到目标学生手中,常见的招募学生兼职和贴传单等方式,都存在着到达率和时效性的问题。而当我的QQ和微信中,拥有大量的学生粉丝好友时,通过活跃度非常高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可以高效便捷而无成本的发布我的广告信息。这样,就超出了单纯的贩卖水果,伸长了我的盈利链条,进可以自己组织诸如驾校报名、团体旅游等活动,退可以收取第三方的广告费等。
  那么这一切效果如何呢?
  在“粉丝价”低调推出后的三个星期,我就获得了两百多个粉丝——也就是说,这个月,仅是粉丝赞助一项已经收入了两千多元。而我每个月的固定租金成本是三千元,已经基本达到了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人办理你的粉丝,然后其他人都用这个人的名义买怎么办?”。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是会出现,毕竟我没有能力去推出很好很完善的粉丝识别和管理系统;但却也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虽然一个女生会把她的优惠资格借给其她人用,但却未必会愿意借给所有人用;反过来,同样也未必有很多女生愿意借用她人的东西,从而欠下人情——说到底,有些时候女生之间的计较方式,是大大咧咧的男生们几乎难以理解的。我相信只要让女生们确实感受到“粉丝价”的实惠,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粉丝”。所以在初期阶段,我甚至有意放水,默认了多个人用同一个人的名义享受“粉丝价”的行为——反正销量大,抢占了市场,对我就有好处;尤其是水果,只要不是放坏丢掉,那就是赚到了!
  当然,未来实战中还会有想到想不到各种的问题,譬如竞争对手的反应、我的供货是否能稳定保障、微信和QQ的信息传播平台作用是否能实现等等,这些还都需要在未来一点点的经受“实战”的考验,也都需要临机应变才行。但是至少现在,通过这种互联网思维下,将水果以成本价向粉丝销售的模式,让我在低端水果零售领域,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有了初步的信心与勇气。
其他文献
在我们一日三餐离不了的寻常食品品类中,出现了明显的奢侈化趋势,我称之为“类奢侈”化。这从某一方面也表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企业出品的产品档次已经在整体上升级了。  这里说的类奢侈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因为这些产品,毕竟是日常吃喝的必需品,只是在品质上、在价格上明显高于普通产品罢了。收入高一些的消费者、讲究一些的消费者日常反复购买、反复消费能够承受得起,这是与真正奢侈品其价格严重远离实用价值
期刊
编者按:  连锁经营凭借标准化流程和快速扩张模式成就了诸多餐饮大鳄,如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而在消费升级时代,连锁门店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是有限的。这个时候,一些个性化的、独立的餐饮门店呈现抬头之势,它们的崛起给这些餐饮连锁迎头痛击。中国是个餐饮大国,如果中国本土的个性化餐饮崛起,岂会有麦当劳、肯德基的一席之地?正如同本文所属案例,墨尔本的独立咖啡店打败星巴克一样。  2000年澳大利亚第一家星巴
期刊
说到传统调味品,你会想到什么?除了盐以外,就属酱油和醋了。那么传统是否意味着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厨房革命”?  比如酱油产品,在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卫祥云看来,一般不会推陈出新那么快,基本上生抽、老抽也好,凉拌的、炒菜的也好,企业要有一个主打的才行,要靠走量。并且消费惯性比较明显:要求颜色的就永远要求颜色,要求口味的就永远要求口味。像广东那边吃海鲜比较多,它酱油以蘸为主,要求鲜味比较好,这是短
期刊
如果公司想要激活消费者对其品牌的渴望,就需要“拥有”一个让人们只能联想到此品牌而非其他品牌的“符号”。  几年前,世界顶尖饮料公司之一的销量冠军产品连续三年业绩下滑,而且就算使尽浑身解数,也什么都不起作用(包括增加了电视广告和病毒营销)。  情况看起来很绝望,直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  “渴望”的秘方  可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以来,已保密达近130年之
期刊
在没有厂家和终端店高度配合,没有成熟的第三方物流控制好成本,没有理性的社会价格秩序的条件下,买买圈一定能够捞到用户吗?  O2O在今年的糖酒会上被炒得热火朝天,各种O2O都以拯救者的姿态粉墨登场,似乎做酒的人谁不谈O2O就OUT了,可是一个月过去了,这些 O2O们如今到底怎么样了?是骡子是马,开始溜了吗?他们究竟做了哪些尝试?趟出了什么样的路子?  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在线
期刊
自2001年起,中国春节的各类传播舞台,满眼跃动着可口、百事等国际饮料品牌的身影。春联、灯笼、阿福等传统文化元素,都在这些国外大牌“本地化”的营销战略中被一一借取。  但是,有没有一款真正的中国本土饮料品牌,能够在节庆时分,承担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使命、延伸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价值、展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精神?此题不解,总有遗憾。而今天,这个问题却由加多宝自信而响亮地回答了。  加多宝在“大平台,大战略”思
期刊
归根结底,生鲜电商是定位和路径问题,究竟是为了让农产品上网还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需要深思,此外还要与传统路径相融合。  互联网农业不是工业,农产品电商也不同于工业品电商。尽管生鲜电商被誉为最后的电商蓝海,但基于对产业特殊规律的认知程度和实践上的空白,那些简单拷贝普通电商模式而勇做生鲜电商先锋的企业,最终难免“先锋变先烈”,遭遇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情结局,尤其以2013年初的北京“优菜网”寻求
期刊
如果你认为现有的厨房食品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你将错失源源不绝的创意来源。因为,追求“方便”让当代的食品行业出现了划时代的发展。  就拿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方便”面来说。20年前,没有人能够预想出,一碗简单的方便面竟然能变化出上百种的口味,不论是经典的红烧牛肉、风靡一时的老坛酸菜,还是让人念念不忘的香辣,在各品牌大显神通的推陈出新下,方便面不但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浓缩在一个个调味包中,也把人们从繁琐的烹
期刊
酱油作为一种调味品,其市场是有天花板的,指望未来有大幅的增长并不现实。海天的步子迈大了。  对于酱油这一日常调味品而言,“黄豆酿制”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情况到底如何?  我们从“海天”的多款酱油的配料表,看到更多的是“非转基因脱脂大豆”这一名称。业内人士称,“脱脂大豆”就是豆粕,其成本大概是黄豆的一半。仔细查阅海天味业的招股书可以发现,随着酱油产量的增加,其“脱脂大豆”(即豆粕)的使用比例已
期刊
目前的啤酒五强,垄断了国内7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只是暂时的市场格局,未来的啤酒行业,集中化程度会更高,只会留存两到三家。  尽管华润雪花发布的过“双千万”业绩,被同一天“华润集团新董事长傅育宁接替前董事长宋林”的新闻迅速盖过,但在啤酒圈内,这条消息让同行颇为紧张。  2013年华润雪花销量达到1172万吨,雪花单品牌销量达到1062万吨。这意味着雪花已成为世界最大啤酒品牌。  目前世界销量最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