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观点独特新颖,提出了反传统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本文对其文章中与译者的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译者的任务是使译作忠实于原作的本质(即精神或内涵),并在必要时通过注释等手段对译作进行补充说明,使译作读者在领悟原作本质的同时,也能很好的了解原语文化。
【关键词】本雅明《译者的任务》译者的任务原作本质读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17-01
本雅明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于1923年撰写的《译者的任务》是为自己所翻译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巴黎风貌》而写的一篇序言。这篇文章虽然用词艰涩,内容深奥,但由于其中的观点独特新颖,对传统的翻译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保罗·德·曼甚至声称:“如果还没有对本雅明这篇文章有所阐述,你就是无知之辈。”[1]本雅明这篇文章涉及翻译的诸多理论问题,其中包括原作的可译性,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纯语言,译者的任务等等,本文则试着从与译者的任务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
翻译之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翻译中唯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译者更是很难做到“忠美两全”。首先,忠实与自由是翻译的老问题。诸多传统翻译理论中大多数是以“忠实”为首要标准,认为翻译即是对原文的忠实复制。但是即使译者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对原文进行绝对忠实的翻译,因为即使是再好的译本,也无法避免原作在音、形、义等方面或多或少的流失。同时,为着切合译语的习惯,译文要自然流畅,译文要自由,就得展示原文的不稳定,即是语言的不稳性。所以如果把写作比作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2]另外,译者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双重职责——“一仆侍二主”,但这“二主”孰轻孰重?或是如本雅明所提出的像“从来没有哪一首诗是为读者而作,从来没有哪一幅画是为观赏家而画,也从没有哪首交响乐是为听众而谱写”那样,译者在翻译时也并不用考虑读者的意见呢?[3]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提出:“译者的任务是在译作的语言里创造出原作的回声”。 他在文中暗示:忠实于原作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要求。他认为译者不是去复制原作,而是“和谐地”对原作的语言进行补充,对原作进行“改变和更新”,只有这样“原作的生命之花在译作中得到了最新的也是最繁盛的开放,这种不断的更新使原作青春常驻”。 [3]这里我们可以把“原作的回声”理解为原作的本质或精神,即忠实于原作,并不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是原作的形式、风格以及内在含义或精神。本雅明认为译者与原文在内容上无关,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译者的任务不是发表见解,传达内容,或单纯地交流意义,而是力图说明语言间的一种亲和性,即促进实现各种语言一切互补的意指集合——纯语言。因此译者应利用语言之间的差异,把潜藏在原作中,但原语无法表达的意念在译作里尽量的展现出来,并且译者只有抓住了作品的永恒生命并置身于语言的不断更新中,才会使原作达到一个更高、更纯净的非语言境界。
由此可见,译者的任务是要使译作忠实地表达出原作的本质内容,通过翻译呈现原作所负载的思想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能正确理解原作,即译者对原作的理解直接影响到译文的面貌。然而,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各有一些自己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易于使译者在认识上产生偏离,导致对同一语言所指的不同理解。通常译本在质量上达不到原作,就是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面对语言和文化双重障碍的时候,对原作分析不太正确,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缺乏出神入化的能力:有时译者为了追求流畅、优美,以致于脱离了原文的宗旨;或者译者对原文进行大胆意译和再创造,既未能“忠实”于原文的本质,又牺牲了原语中的文化附载信息。所以译者必须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同时要提高外语水平。
除了要忠实地表达出原作的本质内容之外,难到真如本雅明所提出来的那样,译者在翻译时不用顾及读者的的意见吗?译本如果不能很好被读者理解的话,翻译则无法达到其沟通的目的,译本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为译者承担的不仅仅是翻译原作的简单任务,而是承担着传输文化,促进交流,促进世界融合的巨大使命。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还需要预料翻译过程中读者难以接受的部分,思考如何让读者最大程度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熟悉原语的特点及文化,了解原语所在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还要了解原语与译语的差异。译者应积极参与到对原作的阐释活动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注释等方式把原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译本读者,让译文读者通过阅读来了解异域文化,而不应抹去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译者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本质,还应考虑到读者是否能完全理解译作。这就要求译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扩大自己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翻译过程中拓宽思路,扬长避短,发挥译语优势,反复琢磨,认真推敲,必要时可以采取创造性的变通补偿手段注释等以求得原作本质或其他方面效果的保全,力求将译作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Man, Paulde. 1983. Walter Benjamin?蒺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Joseph Graham(Ed.) 1986. The Resistance to Theory. Minner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sta Press.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3]范志坚.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1(2006): 81.
【关键词】本雅明《译者的任务》译者的任务原作本质读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17-01
本雅明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于1923年撰写的《译者的任务》是为自己所翻译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巴黎风貌》而写的一篇序言。这篇文章虽然用词艰涩,内容深奥,但由于其中的观点独特新颖,对传统的翻译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保罗·德·曼甚至声称:“如果还没有对本雅明这篇文章有所阐述,你就是无知之辈。”[1]本雅明这篇文章涉及翻译的诸多理论问题,其中包括原作的可译性,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纯语言,译者的任务等等,本文则试着从与译者的任务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
翻译之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翻译中唯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译者更是很难做到“忠美两全”。首先,忠实与自由是翻译的老问题。诸多传统翻译理论中大多数是以“忠实”为首要标准,认为翻译即是对原文的忠实复制。但是即使译者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对原文进行绝对忠实的翻译,因为即使是再好的译本,也无法避免原作在音、形、义等方面或多或少的流失。同时,为着切合译语的习惯,译文要自然流畅,译文要自由,就得展示原文的不稳定,即是语言的不稳性。所以如果把写作比作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2]另外,译者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双重职责——“一仆侍二主”,但这“二主”孰轻孰重?或是如本雅明所提出的像“从来没有哪一首诗是为读者而作,从来没有哪一幅画是为观赏家而画,也从没有哪首交响乐是为听众而谱写”那样,译者在翻译时也并不用考虑读者的意见呢?[3]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提出:“译者的任务是在译作的语言里创造出原作的回声”。 他在文中暗示:忠实于原作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要求。他认为译者不是去复制原作,而是“和谐地”对原作的语言进行补充,对原作进行“改变和更新”,只有这样“原作的生命之花在译作中得到了最新的也是最繁盛的开放,这种不断的更新使原作青春常驻”。 [3]这里我们可以把“原作的回声”理解为原作的本质或精神,即忠实于原作,并不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是原作的形式、风格以及内在含义或精神。本雅明认为译者与原文在内容上无关,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译者的任务不是发表见解,传达内容,或单纯地交流意义,而是力图说明语言间的一种亲和性,即促进实现各种语言一切互补的意指集合——纯语言。因此译者应利用语言之间的差异,把潜藏在原作中,但原语无法表达的意念在译作里尽量的展现出来,并且译者只有抓住了作品的永恒生命并置身于语言的不断更新中,才会使原作达到一个更高、更纯净的非语言境界。
由此可见,译者的任务是要使译作忠实地表达出原作的本质内容,通过翻译呈现原作所负载的思想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能正确理解原作,即译者对原作的理解直接影响到译文的面貌。然而,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各有一些自己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易于使译者在认识上产生偏离,导致对同一语言所指的不同理解。通常译本在质量上达不到原作,就是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面对语言和文化双重障碍的时候,对原作分析不太正确,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缺乏出神入化的能力:有时译者为了追求流畅、优美,以致于脱离了原文的宗旨;或者译者对原文进行大胆意译和再创造,既未能“忠实”于原文的本质,又牺牲了原语中的文化附载信息。所以译者必须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同时要提高外语水平。
除了要忠实地表达出原作的本质内容之外,难到真如本雅明所提出来的那样,译者在翻译时不用顾及读者的的意见吗?译本如果不能很好被读者理解的话,翻译则无法达到其沟通的目的,译本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为译者承担的不仅仅是翻译原作的简单任务,而是承担着传输文化,促进交流,促进世界融合的巨大使命。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还需要预料翻译过程中读者难以接受的部分,思考如何让读者最大程度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熟悉原语的特点及文化,了解原语所在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还要了解原语与译语的差异。译者应积极参与到对原作的阐释活动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注释等方式把原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译本读者,让译文读者通过阅读来了解异域文化,而不应抹去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译者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本质,还应考虑到读者是否能完全理解译作。这就要求译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扩大自己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翻译过程中拓宽思路,扬长避短,发挥译语优势,反复琢磨,认真推敲,必要时可以采取创造性的变通补偿手段注释等以求得原作本质或其他方面效果的保全,力求将译作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Man, Paulde. 1983. Walter Benjamin?蒺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Joseph Graham(Ed.) 1986. The Resistance to Theory. Minner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sta Press.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3]范志坚.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1(2006):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