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它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折射汉民族文化的多棱镜。“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符合新课标中对成语教学的要求。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也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而成语教学则正是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应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活动过程中还将遵循自主性、循序渐进、课内、外相结合以及趣味性原则。在制度、时间、过程管理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成语研究与积累校本课程学生发展读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5-02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经多方面探究,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理念,确立了“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成语研究与积累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依据
(一)符合我校教师、学生实际
基础教育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校本课程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二)新课标中对成语教学的要求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去接触、积累大量的成语,将会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就要求重视语言积累,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阶段目标。其目的是趁儿童记忆力强的时期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为将来的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可见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成语已倍受重视。
(三)课程改革提倡让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它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折射汉民族文化的多棱镜。《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成语作为一种被浓缩的信息,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许多文化、教育界人士对成语的地位和学习成语的意义都有很高的评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说:“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必须学习的常用语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秦晖:“成语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四个音节相当于西文的一个字,却可能是一段故事,故事里还有一套哲理。围绕成语做文章的确是一个着眼点,在空间上适应整个华人世界,在时间上流传后世。”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主编、语文出版社前社长李行健:“‘成语就是四字歌(吕叔湘)’。成语四字格的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便于记诵,很容易普及和推广。”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蔡富有:“成语是汉语之瑰宝,词语之精华,文化之结晶。历来学用成语是识字学文、提高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路径。”有一位台湾教师来访,人们问他台湾学生怎样学作文,他随口就答:“记一千条成语”。由此管窥成语对作文,对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无怪于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都钟爱有加,多有探索。
(五)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而成语教学则正是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成语中的相当部分由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史实逸闻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传统美德思想。这些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一旦植入青少年的灵魂,定会成为他们知人论世、鉴古知今、安身立命的某种潜在的准则和动力。因此成语潜在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我们平日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内容
(一)成语研究与积累中“成语”的界说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一般由四个字构成,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说的成语是指除公认的成语以外,还包括少量由谚语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
(二)具体内容
1.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探索成语研究的方法和规律。
2.研究学生积累成语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
3.《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千字文》、《趣味学成语》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
4.挖掘成语潜在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成语研究与积累的目标
1.通过开发成语中潜在的教育功能,以成语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成语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2.让学生了解中国丰厚、精深、悠久的成语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营造校园成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教学特色。
4.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通过成语积累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说话、写话、作文能力,改变作文中词汇匮乏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
5.将成语研究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既促进成语教育,又落实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提高全体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的重视,解决成语教学中的疑惑点,构建小学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模式。
7.探索学生成语学习的评价方式方法。
四、成语研究与积累的原则
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他与其他课程一样,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将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从数量上由少到多,内容上由浅渐深地安排成语训练,有目的、有阶段地进行教学。
3.课内、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将成语研究贯穿于课内外,尤其课外也要注重积累和生发,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4.趣味性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成语训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奥妙。
五、成语研究与积累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具体方法
1.对近几年出版的有关如何进行成语学习的文选资料进行大量收集,在对这些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我校成语研究与积累所借鉴。
2.对学校低、中、高年级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把握研究方向。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观察、调查、反思、调整,不断提高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效率。
4.教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交流心得,提出困惑;进行课堂与课外的跟踪,有计划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成语检测、考核。
5.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成语的实际运用,通过日常训练强化所积累的成语,形成制度化。
6.学生平日自己要加强成语的积累,交流。
(二)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①课堂教学这条途径主要是以课程设置中校本课程课时段的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学科渗透为辅。②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成语教学,如语文课、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会课等,利用成语进行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
2.课外活动。以学校为大集体,班级、小组为小集体,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校内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成语实践活动,如校级的成语大餐、成语大拼盘;班级的成语故事会、成语大擂台;小组的我讲你听、猜猜看等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提高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①学校设立开放式图书橱,让图书每学期开学时以班为单位借阅到各班。②建立班级“小书库”和班级图书交换站。各班利用晨会、阅读课和课外广泛开展读书活动。③每两周以班为单位学生交换图书,每期至少交换图书8次,每人至少阅读15本图书。由学生自读自管。④举办各种成语读书活动。学校设立每年3月、11月为“读书节”。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会、讨论会、演讲比赛、小报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读书活动。
4.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营造成语文化氛围,创设分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独具匠心、异彩纷呈的成语班级文化氛围,如班级成语角、班级成语报等;另一条线是学校校园环境中渗透成语文化,如有特色的成语心语牌、学校成语橱窗等,以丰厚的校园成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构建校园文化特色。
六、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1.成语研究与积累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二)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课时安排
1-6年级各年级、班级具体上课时间由学校根据学期初全学校课程的授课情况作安排。其他有关活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课余时间灵活安排。
八、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牵头,由教导处、地、校课教师组成的成语研究与积累领导小组及教学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正常开展工作,同时聘请镇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顾问,为成语研究与积累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2.加强培训。规范教师的业务学习,把教师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效结合起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相机举行成语研究研讨会以及成语研究与积累成果展示活动。
3.落实制度。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将加大过程性管理的力度,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
4.资金到位。学校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足够的必要经费。
作者简介: 蓝恭品,男,山东省即墨人,1970年8月生,山东省即墨市龙泉街道办事处东豪希望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管理及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成语研究与积累校本课程学生发展读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5-02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经多方面探究,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理念,确立了“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成语研究与积累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依据
(一)符合我校教师、学生实际
基础教育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校本课程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二)新课标中对成语教学的要求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去接触、积累大量的成语,将会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就要求重视语言积累,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阶段目标。其目的是趁儿童记忆力强的时期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为将来的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可见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成语已倍受重视。
(三)课程改革提倡让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它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折射汉民族文化的多棱镜。《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成语作为一种被浓缩的信息,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许多文化、教育界人士对成语的地位和学习成语的意义都有很高的评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说:“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必须学习的常用语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秦晖:“成语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四个音节相当于西文的一个字,却可能是一段故事,故事里还有一套哲理。围绕成语做文章的确是一个着眼点,在空间上适应整个华人世界,在时间上流传后世。”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主编、语文出版社前社长李行健:“‘成语就是四字歌(吕叔湘)’。成语四字格的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便于记诵,很容易普及和推广。”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蔡富有:“成语是汉语之瑰宝,词语之精华,文化之结晶。历来学用成语是识字学文、提高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路径。”有一位台湾教师来访,人们问他台湾学生怎样学作文,他随口就答:“记一千条成语”。由此管窥成语对作文,对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无怪于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都钟爱有加,多有探索。
(五)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而成语教学则正是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成语中的相当部分由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史实逸闻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传统美德思想。这些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一旦植入青少年的灵魂,定会成为他们知人论世、鉴古知今、安身立命的某种潜在的准则和动力。因此成语潜在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我们平日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内容
(一)成语研究与积累中“成语”的界说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一般由四个字构成,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说的成语是指除公认的成语以外,还包括少量由谚语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
(二)具体内容
1.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探索成语研究的方法和规律。
2.研究学生积累成语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
3.《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千字文》、《趣味学成语》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
4.挖掘成语潜在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成语研究与积累的目标
1.通过开发成语中潜在的教育功能,以成语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成语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2.让学生了解中国丰厚、精深、悠久的成语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营造校园成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教学特色。
4.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通过成语积累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说话、写话、作文能力,改变作文中词汇匮乏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
5.将成语研究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既促进成语教育,又落实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提高全体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的重视,解决成语教学中的疑惑点,构建小学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模式。
7.探索学生成语学习的评价方式方法。
四、成语研究与积累的原则
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他与其他课程一样,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将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从数量上由少到多,内容上由浅渐深地安排成语训练,有目的、有阶段地进行教学。
3.课内、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将成语研究贯穿于课内外,尤其课外也要注重积累和生发,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4.趣味性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成语训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奥妙。
五、成语研究与积累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具体方法
1.对近几年出版的有关如何进行成语学习的文选资料进行大量收集,在对这些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我校成语研究与积累所借鉴。
2.对学校低、中、高年级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把握研究方向。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观察、调查、反思、调整,不断提高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效率。
4.教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交流心得,提出困惑;进行课堂与课外的跟踪,有计划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成语检测、考核。
5.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成语的实际运用,通过日常训练强化所积累的成语,形成制度化。
6.学生平日自己要加强成语的积累,交流。
(二)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①课堂教学这条途径主要是以课程设置中校本课程课时段的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学科渗透为辅。②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成语教学,如语文课、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会课等,利用成语进行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
2.课外活动。以学校为大集体,班级、小组为小集体,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校内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成语实践活动,如校级的成语大餐、成语大拼盘;班级的成语故事会、成语大擂台;小组的我讲你听、猜猜看等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提高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①学校设立开放式图书橱,让图书每学期开学时以班为单位借阅到各班。②建立班级“小书库”和班级图书交换站。各班利用晨会、阅读课和课外广泛开展读书活动。③每两周以班为单位学生交换图书,每期至少交换图书8次,每人至少阅读15本图书。由学生自读自管。④举办各种成语读书活动。学校设立每年3月、11月为“读书节”。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会、讨论会、演讲比赛、小报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读书活动。
4.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营造成语文化氛围,创设分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独具匠心、异彩纷呈的成语班级文化氛围,如班级成语角、班级成语报等;另一条线是学校校园环境中渗透成语文化,如有特色的成语心语牌、学校成语橱窗等,以丰厚的校园成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构建校园文化特色。
六、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1.成语研究与积累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二)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课时安排
1-6年级各年级、班级具体上课时间由学校根据学期初全学校课程的授课情况作安排。其他有关活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课余时间灵活安排。
八、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牵头,由教导处、地、校课教师组成的成语研究与积累领导小组及教学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正常开展工作,同时聘请镇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顾问,为成语研究与积累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2.加强培训。规范教师的业务学习,把教师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效结合起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相机举行成语研究研讨会以及成语研究与积累成果展示活动。
3.落实制度。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将加大过程性管理的力度,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
4.资金到位。学校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足够的必要经费。
作者简介: 蓝恭品,男,山东省即墨人,1970年8月生,山东省即墨市龙泉街道办事处东豪希望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管理及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