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涵化理论揭示了媒介对人们社会现实观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涵化理论的考察,强调大众媒体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以《非诚勿扰》为例,分析媒体在涵化功能背景下的自省与自觉。
关键词:涵化理论;社会责任;《非诚勿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涵化理论及对电视传播的影响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最早是由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为代表的美国学者研究提出的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认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暴力行为。为此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途径。格伯纳等研究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了名为"文化指标研究"(Cultural index studies)的项目。此项研究由机制分析(institution process analysis)、讯息系统分析(media message analysis)和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三部分组成。通过研究,伯格纳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涵化理论:电视培植或创造出一个未必正确、却因人们相信它而成为现实的世界观。
涵化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是: 电视对观众社会现实观的影响。 涵化理论不关注具体的节目类型短期对观众的效果, 而是关注电视作为整个信息系统对观众的长期影响。相对于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从更为长期和宏观效果的角度进一步推进了李普曼关于“媒介拟态环境“的假说——电视支配了我们的符号环境,收看电视会导致人们按照电视世界里的价值观来看待现实世界。研究的两个重点是:(1)验证电视作为信息系统一致性的假设,解释针对不同类型的各种类型节目是具有一致性、稳定的信息系统。格伯纳以暴力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电视暴力指数(Violence Index),即从电视网的黄金时段内容中抽出一个星期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反映节目中究竟展示了多少暴力。(2)观众 (重度、中度、轻度观众)对于社会真实的信念与实际真实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结论表明: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表述的媒介现实,而与客观现实有很大差异,这种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相对较多的重度观众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
涵化理论是媒介效果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涵化分析的主题也早已从暴力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性别角色、职业、意识形态、消费观念、环保意识、科学、 宗教种族主义等。有关"涵化理论"的研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关于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以上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第二,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體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电视。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纪录和传达,电视等大众传媒取代了多样的社会因素,使人们共享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
第三,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媒的“教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第四,主流化与共鸣。当大量看电视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趋同化时,就会发生主流化的后果。当教养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体中非常突出时,就会发生共鸣。
第五,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细看时代就与电话不知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威力。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 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
第六,“教养”是一个“双向吸引”过程。“主流化”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
二、以《非诚勿扰》为例看媒体的自省与自觉
从涵化理论可知,在媒介社会中,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提供的象征性现实。这种对信息环境依赖的结果使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会出现偏差,甚至反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其具有信息化的色彩。早期格伯纳和他的同事们将电视中呈现的所有节目都糅合在一起,看作是一个同质的系统,但有批评者认为不同的节目类型和流派对观众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展开了很多关于不同具体流派的研究,其中就有大量针对具体节目、某特定节目类型的涵化效果的分析。
《非诚勿扰》在2010年1月15日一经播出便赢得了高收视率。作为具有极高社会关注度的一档节目,其节目内容所具有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倾向,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了受众,影响着他们的现实社会观。它能在娱乐层面下通过对观点的延伸,大胆地制造出社会热点话题,在某种程度上担负起了大众传媒的教化功能。它仿佛是一个包罗社会万象的万花筒,一切关于恋爱、婚姻、生活的家常问题都可以拿到这个舞台上展示和讨论。而嘉宾们之间的价值分歧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变成公共话题之后,观点本身的争议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是对全民价值体系的挑战和重塑。它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一次又一次地提示着相类似的价值观念。 受众在接受大众传媒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会与媒介形成一连串内在的互动。大众传媒包含的美与丑、善与恶会在无形中形成强势的话语优势。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受众则在接受这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着最终的价值观塑造。
早期的《非诚勿扰》中显现出了太多“拜金女”、“富二代”、“孔雀女”的言谈举止。这些早已被人们符号化了的价值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现代都市中讲求时尚、追求品位的中产阶级消费方式,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某一内容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包含了某一阶层或群体的生活方式。而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被《非诚勿扰》创造的生活方式的虚拟概念引导着、教育着,并一次又一次地在日常生活中构建着符号的价值和地位的象征。因此,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嘉宾身份造假、自我炒作、言论低俗、行为失检、恶意嘲等,一度在社会上受到极大争议。2010年6月11日,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公布了国家广电总局针对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发布的整改通知,其中点名批评了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部分婚恋交友节目盲目追求收视率,放任拜金主义、虚荣、涉性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认为这些节目没有尽到媒体责任,未能正確体现电视媒体的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一些做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此次整改通知以及2011年限娱令之后,《非诚勿扰》经过一系改版,摇身一变成为“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在节目真实性、嘉宾选择、话题导向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还增加了江苏省委党校教授黄菡担任嘉宾老师,与主持人共同把关。整改后的节目变得温和许多,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作秀成分锐减,少了以往犀利的言论和争吵,敏感话题也降低,男女配对和亮灯率也明显比以往偏高。改版后,节目的整体语言格调趋于优质、契合主流价值观的先进方向,主持人和嘉宾通过现场调度和话题引导,对一些有违公序良俗的言论以调侃或以玩笑话形式进行婉转批评,触发观众对许多早已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反思和讨论。可以说,改版后的《非诚勿扰》更贴近婚恋交友主题,呈现出温情、理性、关爱的新气象,服务青年服务生活,体现了媒体责任意识的复苏。
参考文献:
[1] 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
[2] 周红丰.涵化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趋势探讨[J].《新闻传播》,2012(5)
[3] 郭镇之.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6(1)
[4] 蔡骐,杨静.关于涵化理论的历史考察和方法论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5] 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以“电视暴力”为视角[D] ,2002(11)
[6] 高臻.浅析“教化理论”[J].《新闻传播》,2012(11)
[7] 陈龙. 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J].《国际新闻界》,2002(5)
[8] 严英.温情 理性 关爱——《非诚勿扰》改版后的新气象[J].《新闻世界》,2010(10)
[9] 万小琰.《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审美与审丑[J].《青年记者》,2012(11)
[10] 汤铭明.《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10)
关键词:涵化理论;社会责任;《非诚勿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涵化理论及对电视传播的影响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最早是由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为代表的美国学者研究提出的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认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暴力行为。为此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途径。格伯纳等研究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了名为"文化指标研究"(Cultural index studies)的项目。此项研究由机制分析(institution process analysis)、讯息系统分析(media message analysis)和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三部分组成。通过研究,伯格纳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涵化理论:电视培植或创造出一个未必正确、却因人们相信它而成为现实的世界观。
涵化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是: 电视对观众社会现实观的影响。 涵化理论不关注具体的节目类型短期对观众的效果, 而是关注电视作为整个信息系统对观众的长期影响。相对于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从更为长期和宏观效果的角度进一步推进了李普曼关于“媒介拟态环境“的假说——电视支配了我们的符号环境,收看电视会导致人们按照电视世界里的价值观来看待现实世界。研究的两个重点是:(1)验证电视作为信息系统一致性的假设,解释针对不同类型的各种类型节目是具有一致性、稳定的信息系统。格伯纳以暴力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电视暴力指数(Violence Index),即从电视网的黄金时段内容中抽出一个星期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反映节目中究竟展示了多少暴力。(2)观众 (重度、中度、轻度观众)对于社会真实的信念与实际真实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结论表明: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表述的媒介现实,而与客观现实有很大差异,这种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相对较多的重度观众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
涵化理论是媒介效果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涵化分析的主题也早已从暴力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性别角色、职业、意识形态、消费观念、环保意识、科学、 宗教种族主义等。有关"涵化理论"的研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关于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以上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第二,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體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电视。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纪录和传达,电视等大众传媒取代了多样的社会因素,使人们共享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
第三,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媒的“教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第四,主流化与共鸣。当大量看电视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趋同化时,就会发生主流化的后果。当教养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体中非常突出时,就会发生共鸣。
第五,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细看时代就与电话不知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威力。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 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
第六,“教养”是一个“双向吸引”过程。“主流化”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
二、以《非诚勿扰》为例看媒体的自省与自觉
从涵化理论可知,在媒介社会中,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提供的象征性现实。这种对信息环境依赖的结果使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会出现偏差,甚至反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其具有信息化的色彩。早期格伯纳和他的同事们将电视中呈现的所有节目都糅合在一起,看作是一个同质的系统,但有批评者认为不同的节目类型和流派对观众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展开了很多关于不同具体流派的研究,其中就有大量针对具体节目、某特定节目类型的涵化效果的分析。
《非诚勿扰》在2010年1月15日一经播出便赢得了高收视率。作为具有极高社会关注度的一档节目,其节目内容所具有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倾向,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了受众,影响着他们的现实社会观。它能在娱乐层面下通过对观点的延伸,大胆地制造出社会热点话题,在某种程度上担负起了大众传媒的教化功能。它仿佛是一个包罗社会万象的万花筒,一切关于恋爱、婚姻、生活的家常问题都可以拿到这个舞台上展示和讨论。而嘉宾们之间的价值分歧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变成公共话题之后,观点本身的争议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是对全民价值体系的挑战和重塑。它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一次又一次地提示着相类似的价值观念。 受众在接受大众传媒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会与媒介形成一连串内在的互动。大众传媒包含的美与丑、善与恶会在无形中形成强势的话语优势。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受众则在接受这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着最终的价值观塑造。
早期的《非诚勿扰》中显现出了太多“拜金女”、“富二代”、“孔雀女”的言谈举止。这些早已被人们符号化了的价值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现代都市中讲求时尚、追求品位的中产阶级消费方式,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某一内容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包含了某一阶层或群体的生活方式。而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被《非诚勿扰》创造的生活方式的虚拟概念引导着、教育着,并一次又一次地在日常生活中构建着符号的价值和地位的象征。因此,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嘉宾身份造假、自我炒作、言论低俗、行为失检、恶意嘲等,一度在社会上受到极大争议。2010年6月11日,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公布了国家广电总局针对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发布的整改通知,其中点名批评了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部分婚恋交友节目盲目追求收视率,放任拜金主义、虚荣、涉性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认为这些节目没有尽到媒体责任,未能正確体现电视媒体的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一些做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此次整改通知以及2011年限娱令之后,《非诚勿扰》经过一系改版,摇身一变成为“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在节目真实性、嘉宾选择、话题导向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还增加了江苏省委党校教授黄菡担任嘉宾老师,与主持人共同把关。整改后的节目变得温和许多,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作秀成分锐减,少了以往犀利的言论和争吵,敏感话题也降低,男女配对和亮灯率也明显比以往偏高。改版后,节目的整体语言格调趋于优质、契合主流价值观的先进方向,主持人和嘉宾通过现场调度和话题引导,对一些有违公序良俗的言论以调侃或以玩笑话形式进行婉转批评,触发观众对许多早已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反思和讨论。可以说,改版后的《非诚勿扰》更贴近婚恋交友主题,呈现出温情、理性、关爱的新气象,服务青年服务生活,体现了媒体责任意识的复苏。
参考文献:
[1] 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
[2] 周红丰.涵化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趋势探讨[J].《新闻传播》,2012(5)
[3] 郭镇之.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6(1)
[4] 蔡骐,杨静.关于涵化理论的历史考察和方法论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5] 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以“电视暴力”为视角[D] ,2002(11)
[6] 高臻.浅析“教化理论”[J].《新闻传播》,2012(11)
[7] 陈龙. 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J].《国际新闻界》,2002(5)
[8] 严英.温情 理性 关爱——《非诚勿扰》改版后的新气象[J].《新闻世界》,2010(10)
[9] 万小琰.《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审美与审丑[J].《青年记者》,2012(11)
[10] 汤铭明.《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