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注意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乐观向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笔者在近几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体会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
1、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尊重、信任幼儿。
教师应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多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的联想、自由的谈论,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他们的想法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知不觉的形成。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2、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侧重于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应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这种环境是要通过老师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口语:“都坐好了”、“不许乱讲话”,这种命令性的语言使幼儿处于一种“必须听话”的被动地位,缺乏敢于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机会。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一名幼儿把太阳涂上了绿色,当时我就告诉他不对,要求他重画,他却委屈的哭了,那堂课也因为他的关系没能很好的进行下去。事后我了解了一下,因为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叫“绿色的世界”,他是根据诗歌的内容涂的颜色。所以说尊重幼儿的一些决定,肯定幼儿的一些做法,平等地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幼儿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培养幼儿各种能力,并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如拍球、剪纸、画画、跳舞、系鞋带等。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充分肯定,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幼儿知道老师相信他们的能力,确信自己“我能做好”、“我做的很棒”。
2、鼓励幼儿大胆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一次体育活动中,XX小朋友由于体质差、能力弱等原因,在单脚跳跃活动中畏缩不前,难以完成活动。为了让他体验成功,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难度,让他先尝试双脚跳跃,逐渐树立起他的自信心。
3、应相信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幼儿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自信心务,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讨论、委托幼儿等方法完成任务。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对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其创造条件获得成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信心。
三、促进幼儿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培养耐挫精神和教给补偿办法。在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幼儿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如有的幼儿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成人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成人要教育幼儿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长处,争取做到以己之长,克己之短,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
2、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老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幼儿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有的幼儿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老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他的这些做法,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从而促进其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现阶段,幼儿园提倡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的幼儿由于不会交往而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和拒绝,从而感到孤独,缺乏自信。因此,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多鼓励这些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并教育同伴接纳他,关心和爱护他们。
四、巧用妙法,培养自信。
孩子一般长到两岁以后,动作语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我意识萌芽。这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的愿望,什么都要自己来,虽然常常不自量力,但这种“我自己”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这时做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巧用妙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心理暗示法
当孩子对某件事缺乏信心,有为难情绪时,我们总会对他讲,你能做好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平时我们也经常对他们进行肯定,在这种长期的积极的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是过高的评价也会使孩子的虚荣心有所增长,有时更不容易面对失败。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独立完成法
有时,我们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图、计算操作活动、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强独自做事的信心,从而更加乐于自己独立去做事。
3、教师示范法
幼儿模仿性强,尤其爱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当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时,不要责备他们。老师可通过示范,让他们感到这些事情并不难,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敢于尝试。
五、教師、家長共同努力,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家长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家长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幼儿,要结合实际水平提出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以致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
1、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尊重、信任幼儿。
教师应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多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的联想、自由的谈论,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他们的想法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知不觉的形成。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2、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侧重于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应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这种环境是要通过老师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口语:“都坐好了”、“不许乱讲话”,这种命令性的语言使幼儿处于一种“必须听话”的被动地位,缺乏敢于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机会。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一名幼儿把太阳涂上了绿色,当时我就告诉他不对,要求他重画,他却委屈的哭了,那堂课也因为他的关系没能很好的进行下去。事后我了解了一下,因为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叫“绿色的世界”,他是根据诗歌的内容涂的颜色。所以说尊重幼儿的一些决定,肯定幼儿的一些做法,平等地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幼儿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培养幼儿各种能力,并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如拍球、剪纸、画画、跳舞、系鞋带等。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充分肯定,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幼儿知道老师相信他们的能力,确信自己“我能做好”、“我做的很棒”。
2、鼓励幼儿大胆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一次体育活动中,XX小朋友由于体质差、能力弱等原因,在单脚跳跃活动中畏缩不前,难以完成活动。为了让他体验成功,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难度,让他先尝试双脚跳跃,逐渐树立起他的自信心。
3、应相信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幼儿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自信心务,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讨论、委托幼儿等方法完成任务。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对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其创造条件获得成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信心。
三、促进幼儿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培养耐挫精神和教给补偿办法。在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幼儿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如有的幼儿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成人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成人要教育幼儿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长处,争取做到以己之长,克己之短,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
2、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老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幼儿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有的幼儿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老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他的这些做法,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从而促进其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现阶段,幼儿园提倡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的幼儿由于不会交往而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和拒绝,从而感到孤独,缺乏自信。因此,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多鼓励这些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并教育同伴接纳他,关心和爱护他们。
四、巧用妙法,培养自信。
孩子一般长到两岁以后,动作语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我意识萌芽。这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的愿望,什么都要自己来,虽然常常不自量力,但这种“我自己”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这时做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巧用妙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心理暗示法
当孩子对某件事缺乏信心,有为难情绪时,我们总会对他讲,你能做好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平时我们也经常对他们进行肯定,在这种长期的积极的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是过高的评价也会使孩子的虚荣心有所增长,有时更不容易面对失败。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独立完成法
有时,我们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图、计算操作活动、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强独自做事的信心,从而更加乐于自己独立去做事。
3、教师示范法
幼儿模仿性强,尤其爱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当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时,不要责备他们。老师可通过示范,让他们感到这些事情并不难,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敢于尝试。
五、教師、家長共同努力,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家长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家长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幼儿,要结合实际水平提出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以致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