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将趣味实验引进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改进、整合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大胆尝试将燃烧的6个实验设计成一个故事用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趣味实验;燃烧;课堂教学
关于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的教学,笔者对比三版教材发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没有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而是通过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得出了燃烧的条件;人教版教材中采用经典的红白磷燃烧探究实验,产物五氧化二磷容易逸散到空气中不夠环保且对比效果不直观;鲁教版教材是从灭火原理角度直接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三版教材在学完本节知识后均安排了去实验室探究燃烧的条件,受鲁教版教材中的动手实验“纸船烧水”“点钢丝棉”及“点用酒精浸泡过的木条”三组实验的启发,笔者认为实验课和新授课可以融合,如此不仅趣味性强且对比性也很强。作为初三—线化学教师,笔者想让化学课上出化学味,于是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设计组合了一个《火的故事》教学设计来讲燃烧新授课或用于中考复习课。
一、实验设计
引入:我是一个小火苗,人们经常用“玩火自焚”“引火烧身”这样的成语形容我,我很沮丧,其实我的火焰很听话,你看,火焰只在铁丝网眼下摇晃,绝不会透过网眼,抬高一点或者降低—点,还可以“压”灭我(图1)。
操作:将铁丝网在火焰上方移动。
转引:我的火焰不仅听话还可以变大变颜色(图2)。
操作:用装有酒精和硫酸铜溶液的喷壶向蜡烛喷溶液。
转引:偷偷告诉你,我还有—个“起死回生”的秘密(图3)。
操作:吹灭蜡烛后点烟,死灰复燃。
转引:自古流传“水火不容”,今天我要重新证实,我和水的关系也可以很融洽的(图4)。
操作:取一根烟火棒,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点燃后放入水中,烟花棒继续燃烧。
转引:其实人们只要了解了我的性格、脾气,还是能和我成为好朋友。瞧,我带来了“火树银花”(图5)。
操作:点燃火树,均匀撒铁粉。
转引:人们都说“引火烧身”,其实不完全是哦。请看手心之火——薪火相传—一水中生火。
操作:水槽中装一定的水,加入洗洁精,压入丁烷气体,产生大量泡泡。用手掌捧出一部分泡泡,用打火枪点燃。两个手掌都捧出一些泡沫,点燃左手,再传到右手,再用右手上的火点燃水槽中的泡泡。
说明:若怕烫可以先将手浸湿(一般不需要),将袖子撸高,建议不穿化纤衣服。
经过展示,相信你对我应该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的秘密还很多,等你继续解密哦!
二、设计目的
6个神奇的关于火的小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展现了火的不同特性。实验中火所展现出来的一面让人感受到了火的神秘的魅力。而这组实验的设计初衷是用于“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堂的情景导入,通过一幕幕震惊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与复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基于证据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课中还将安排分组实验,让学生共同体验,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化学复习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联系课堂
实验虽小,但每个实验都有其特定意义,它们不是孤立静止的,是动态发展的,在学习探究中笔者将以问题串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与拓展思考。
问题1:为什么火焰乖乖听话,蜡烛没有熄灭?
(金属的导热性好,进一步思考:铜帽灭火原理)
问题2:火焰变大、变色的秘密,为什么烟花五颜六色?
(可燃物本身的性质,焰色不深究,为高中焰色反应铺垫)
问题3:起死回生的原因?
(温故旧知:焰心中有石蜡颗粒,燃烧体现三态变化)
问题4:“水火相容”实验中为什么火可以在水下继续燃烧?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仍具备燃烧的条件,其中助燃剂是烟花棒中的硝酸钡,利用胶带捆绑防止受潮进而热量聚集在水中,得以维持达到着火点所需的温度)
问题5:为什么铁丝不烧,铁粉却能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引发思考:使化学反应更剧烈的方法?)
问题6:为什么手没有任何损伤?
(改进沪教版课本烧不坏的手帕,深度思考其本质)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拓展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激发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及技能的兴趣。这些实验与课本上原有的相关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增强观赏性的同时,每个实验还可单独用于相应内容的教学。
四、教学反思
这些实验笔者多次用于课堂教学,除新授课外,还用于复习课堂的引入,比如“薪火相传”系列实验在复习课信息方程式书写中可作为引入(用于写丁烷燃烧的方程式),这对于调动沉闷的复习课堂气氛很有用,学生觉得有趣,也想在课上参与实验,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将趣味实验带入课堂,笔者发现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真正做到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互相讨论,踊跃地表达观点,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比原来的要好,在理解层面上也降低了难度,而且更直观,学生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么重新设计与组合实验教学也是—种趋势,有趣的教育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思维,培养能力,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思考,让课堂返璞归真。
【关键词】趣味实验;燃烧;课堂教学
关于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的教学,笔者对比三版教材发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没有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而是通过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得出了燃烧的条件;人教版教材中采用经典的红白磷燃烧探究实验,产物五氧化二磷容易逸散到空气中不夠环保且对比效果不直观;鲁教版教材是从灭火原理角度直接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三版教材在学完本节知识后均安排了去实验室探究燃烧的条件,受鲁教版教材中的动手实验“纸船烧水”“点钢丝棉”及“点用酒精浸泡过的木条”三组实验的启发,笔者认为实验课和新授课可以融合,如此不仅趣味性强且对比性也很强。作为初三—线化学教师,笔者想让化学课上出化学味,于是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设计组合了一个《火的故事》教学设计来讲燃烧新授课或用于中考复习课。
一、实验设计
引入:我是一个小火苗,人们经常用“玩火自焚”“引火烧身”这样的成语形容我,我很沮丧,其实我的火焰很听话,你看,火焰只在铁丝网眼下摇晃,绝不会透过网眼,抬高一点或者降低—点,还可以“压”灭我(图1)。
操作:将铁丝网在火焰上方移动。
转引:我的火焰不仅听话还可以变大变颜色(图2)。
操作:用装有酒精和硫酸铜溶液的喷壶向蜡烛喷溶液。
转引:偷偷告诉你,我还有—个“起死回生”的秘密(图3)。
操作:吹灭蜡烛后点烟,死灰复燃。
转引:自古流传“水火不容”,今天我要重新证实,我和水的关系也可以很融洽的(图4)。
操作:取一根烟火棒,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点燃后放入水中,烟花棒继续燃烧。
转引:其实人们只要了解了我的性格、脾气,还是能和我成为好朋友。瞧,我带来了“火树银花”(图5)。
操作:点燃火树,均匀撒铁粉。
转引:人们都说“引火烧身”,其实不完全是哦。请看手心之火——薪火相传—一水中生火。
操作:水槽中装一定的水,加入洗洁精,压入丁烷气体,产生大量泡泡。用手掌捧出一部分泡泡,用打火枪点燃。两个手掌都捧出一些泡沫,点燃左手,再传到右手,再用右手上的火点燃水槽中的泡泡。
说明:若怕烫可以先将手浸湿(一般不需要),将袖子撸高,建议不穿化纤衣服。
经过展示,相信你对我应该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的秘密还很多,等你继续解密哦!
二、设计目的
6个神奇的关于火的小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展现了火的不同特性。实验中火所展现出来的一面让人感受到了火的神秘的魅力。而这组实验的设计初衷是用于“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堂的情景导入,通过一幕幕震惊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与复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基于证据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课中还将安排分组实验,让学生共同体验,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化学复习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联系课堂
实验虽小,但每个实验都有其特定意义,它们不是孤立静止的,是动态发展的,在学习探究中笔者将以问题串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与拓展思考。
问题1:为什么火焰乖乖听话,蜡烛没有熄灭?
(金属的导热性好,进一步思考:铜帽灭火原理)
问题2:火焰变大、变色的秘密,为什么烟花五颜六色?
(可燃物本身的性质,焰色不深究,为高中焰色反应铺垫)
问题3:起死回生的原因?
(温故旧知:焰心中有石蜡颗粒,燃烧体现三态变化)
问题4:“水火相容”实验中为什么火可以在水下继续燃烧?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仍具备燃烧的条件,其中助燃剂是烟花棒中的硝酸钡,利用胶带捆绑防止受潮进而热量聚集在水中,得以维持达到着火点所需的温度)
问题5:为什么铁丝不烧,铁粉却能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引发思考:使化学反应更剧烈的方法?)
问题6:为什么手没有任何损伤?
(改进沪教版课本烧不坏的手帕,深度思考其本质)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拓展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激发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及技能的兴趣。这些实验与课本上原有的相关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增强观赏性的同时,每个实验还可单独用于相应内容的教学。
四、教学反思
这些实验笔者多次用于课堂教学,除新授课外,还用于复习课堂的引入,比如“薪火相传”系列实验在复习课信息方程式书写中可作为引入(用于写丁烷燃烧的方程式),这对于调动沉闷的复习课堂气氛很有用,学生觉得有趣,也想在课上参与实验,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将趣味实验带入课堂,笔者发现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真正做到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互相讨论,踊跃地表达观点,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比原来的要好,在理解层面上也降低了难度,而且更直观,学生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么重新设计与组合实验教学也是—种趋势,有趣的教育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思维,培养能力,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思考,让课堂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