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学生感受语言、体会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课标》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反复朗读,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感受。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有效方法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朗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感受,并且能够体会课文的音乐美、建筑美和图画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升。
一、引入朗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朗读效果,教师可以将各种感官都加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共同运作,来提高注意力,走入朗读情境中,激发对朗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图像、视频、音乐,营造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走入其中,主动进行朗读。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诗中大海的形象进行了解,感受诗人的情怀,我在网络上搜集了有关碣石山和大海的图片,并播放了大海潮起潮落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曹操站在碣石山上观看的情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在旁有感情地朗诵了《观沧海》,让学生在其中对诗歌的情绪和境界进行感受。很多学生都受到了感染,也沉浸在情境中,感受到了大海的包容和壮丽,也感受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我让学生齐读《观沧海》,学生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很好地完成了朗读任务,并且情感非常饱满。通过营造情境的方法,能够将学生带入到作者创作的场景中,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震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
二、多样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得到改善的,而是需要教师的科学示范和指导,还需要长期的练习。教师在进行朗读示范的时候,应采用多样化的示范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朗读技巧进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很多教师都会自己对课文进行泛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跟读。在信息化背景下,还有很多教师会从网络检索示范录音,对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方式来感受朗读的方式。在学习《黄河颂》的时候,我为学生播放了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注意朗读中的停顿、语气和语调。学生发现,诗中有好几处“啊!黄河!”在不同段落,朗诵者的语气和情感都是不同的,使朗诵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感觉,产生了激情澎湃的效果。当我让学生自行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对配乐诗朗诵中的朗读方式进行模仿,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对诗中需要特别处理的字、词进行了标注,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朗读,注意情感的挥发,展现出作品的音乐性和韵律性。在多样化的示范方式之下,学生对于朗读的方式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适当对自己的朗读技巧进行调整,使朗读向着美读的方向发展。
三、划分朗读题材,感受语言之美
不同题材的作品,朗读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对不同题材作品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感受不同語言表达方式中蕴含的不同美感。议论文有准确、直白之美,散文有朦胧、优雅之美,诗歌有音乐、韵律之美。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朗读活动,让学生分题材进行朗读,对不同题材的语言美进行感受。
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散文的朗诵方法进行训练,学习、体会散文中的意境之美,我为学生补充了《春》《秋天的怀念》《白杨礼赞》这几篇文章,让学生分别进行朗读,感受散文朗读的要点。由于散文的特色在于“形散神不散”,因此在朗读散文的时候,应注重对其语言进行品味,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将作者的感悟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散文朗读之前,要先对散文的脉络进行梳理,找出其中的神韵之处,然后围绕中心思想来进行表达。散文基本上是从作者的主观视点入手,因此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就应该保持比较柔和的音色,使用比较中等的速度进行朗读。散文的语言比较自如、舒展,在朗读的时候要使语言生动、形象,符合作者的描述,真切地将作者的情感抒发出来。通过划分不同题材进行朗读,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各种风格的语言进行感受,在朗读中对语言之美进行领悟。
总之,朗读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涉及阅读能力,也涉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朗读时能充分感受到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与此同时,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营造学生想读的课堂氛围、教师的经典朗读示范、朗读方法指导和教师鼓励与宽容的评价入手让学生对朗读感兴趣,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武卫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N]. 发展导报,2018-11-09(017).
[2]王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1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有效方法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朗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感受,并且能够体会课文的音乐美、建筑美和图画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升。
一、引入朗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朗读效果,教师可以将各种感官都加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共同运作,来提高注意力,走入朗读情境中,激发对朗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图像、视频、音乐,营造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走入其中,主动进行朗读。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诗中大海的形象进行了解,感受诗人的情怀,我在网络上搜集了有关碣石山和大海的图片,并播放了大海潮起潮落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曹操站在碣石山上观看的情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在旁有感情地朗诵了《观沧海》,让学生在其中对诗歌的情绪和境界进行感受。很多学生都受到了感染,也沉浸在情境中,感受到了大海的包容和壮丽,也感受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我让学生齐读《观沧海》,学生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很好地完成了朗读任务,并且情感非常饱满。通过营造情境的方法,能够将学生带入到作者创作的场景中,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震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
二、多样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得到改善的,而是需要教师的科学示范和指导,还需要长期的练习。教师在进行朗读示范的时候,应采用多样化的示范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朗读技巧进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很多教师都会自己对课文进行泛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跟读。在信息化背景下,还有很多教师会从网络检索示范录音,对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方式来感受朗读的方式。在学习《黄河颂》的时候,我为学生播放了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注意朗读中的停顿、语气和语调。学生发现,诗中有好几处“啊!黄河!”在不同段落,朗诵者的语气和情感都是不同的,使朗诵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感觉,产生了激情澎湃的效果。当我让学生自行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对配乐诗朗诵中的朗读方式进行模仿,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对诗中需要特别处理的字、词进行了标注,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朗读,注意情感的挥发,展现出作品的音乐性和韵律性。在多样化的示范方式之下,学生对于朗读的方式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适当对自己的朗读技巧进行调整,使朗读向着美读的方向发展。
三、划分朗读题材,感受语言之美
不同题材的作品,朗读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对不同题材作品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感受不同語言表达方式中蕴含的不同美感。议论文有准确、直白之美,散文有朦胧、优雅之美,诗歌有音乐、韵律之美。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朗读活动,让学生分题材进行朗读,对不同题材的语言美进行感受。
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散文的朗诵方法进行训练,学习、体会散文中的意境之美,我为学生补充了《春》《秋天的怀念》《白杨礼赞》这几篇文章,让学生分别进行朗读,感受散文朗读的要点。由于散文的特色在于“形散神不散”,因此在朗读散文的时候,应注重对其语言进行品味,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将作者的感悟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散文朗读之前,要先对散文的脉络进行梳理,找出其中的神韵之处,然后围绕中心思想来进行表达。散文基本上是从作者的主观视点入手,因此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就应该保持比较柔和的音色,使用比较中等的速度进行朗读。散文的语言比较自如、舒展,在朗读的时候要使语言生动、形象,符合作者的描述,真切地将作者的情感抒发出来。通过划分不同题材进行朗读,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各种风格的语言进行感受,在朗读中对语言之美进行领悟。
总之,朗读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涉及阅读能力,也涉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朗读时能充分感受到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与此同时,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营造学生想读的课堂氛围、教师的经典朗读示范、朗读方法指导和教师鼓励与宽容的评价入手让学生对朗读感兴趣,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武卫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N]. 发展导报,2018-11-09(017).
[2]王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