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的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帝的新装》是童话中的经典,作为一篇老少皆宜的童话,将其选入初中教材当中,显然有着重要的意味。面向初中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解读,值得教师认真思考。这个思考的角度是多元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儿童作为安徒生童话的中心叙事元素在《打火匣》《伤心事》及《皇帝的新装》中得到不同层面的体现。安徒生深谙儿童心理,推崇纯真,视儿童为最宝贵的思想资源,也正因为如此才说安徒生是伟大的儿童文学大师[1];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仅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隐藏在童话故事细节背后的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
   童话原本是虚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童话都可以从虚幻视角去解读,只有当童话具有现实的指向意义时,再从虚幻的视角去解读,才可以发现童话的虚幻甚至是怪异之处——这里所说的虚幻与怪异并非贬义,而是强调在针砭时弊的时候所采用的这种虚幻与怪异手段,某种程度上讲正是最好的选择。相应的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让学生获得这样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那才是课文解读的应有境界。
   一、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是不矛盾的
   如果面向初中学生的童话阅读,只是让学生满足故事的情节或者是想象力发挥的话,那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浅层次的。用虚幻的视角来解读皇帝的新装,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的选择,语文教师王开东曾经这样提问并阐释:我想问的是,这个皇帝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个问题看似荒唐,但荒唐有荒唐的价值。从安徒生本意来看,这个皇帝明显是男的。这样,问题就来了:一个男人,把所有的钱都花在新衣服上,整天喜欢各式各样衣服,以至于不关心他的军队和人民,甚至对休闲和娱乐也失去了兴趣,每时每刻都在更衣室里,这多么荒唐,多么荒诞![2]毫无疑问的是,这确实是荒唐的,也是荒诞的!
   说其荒唐与荒诞,是因为这样的情形与现实格格不入;然而又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并不矛盾,这是因为对于文学家来说,描述与解释现实,从来不只是写实的视角,“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义,关键的是如何超越生活,从而让虚幻视角显示出现实的一面。
   仔细研读《皇帝的新装》,仔细琢磨文中的词句,可以发现童话所说的时间是虚幻的——“许多年以前”(以及人们熟知的“很久很久以前”)一直是打开童话故事的常用之语,因为时间的虚幻,所以在以其解读现实意义的时候,才有跟所有时段结合的可能;“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是一个虚幻且绝对的因果关系,将之与现实对照的时候,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有些现象虽然没有如此绝对,但是因果关系却是成立的。用有些学生的话说,将童话中的那些故事情节用“打折”的方法去对照生活,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学生的这些话,也说明了童话之所以具有生命力,也正在于童话在现实当中永远都能够寻找到对照,这种对照关系越清晰,那么童话也就越能够成为经典。
   认识到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是不矛盾的,那么对《皇帝的新装》的解读也就有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进入这样的空间,可以获得传统课文解读中难以汲取的营养。
   二、在虚幻视角下领悟童话现实意义
   传统教学的视角之下,《皇帝的新装》这一童话故事被认为所描述的“新装”似有实无,童话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和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这些,是很多教师能马上清晰地认识到的。[3]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文笔与文风更多的只能让学生领略到语文的工具性力量,学生对其中提到的“揭露的锋芒”“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往往难以产生直接的认识。就其原因,就在于学生解读课文的时候,缺乏童话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反之,不妨先让学生进入虚幻世界,然后再从虚幻世界向现实世界转换,那倒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构思的过程中,领略到童话所暗指的现实意义。
   比如说,“为了要穿得漂亮”是童话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础,在现实世界里,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令人不可接受的理由,毕竟“人靠衣装”。实际上在童话开头交代这样的理由,恰恰是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的,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为这句话而进入童话世界,显得不那么突兀;其后,“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实际上是童话中最为荒诞的一句,也正是这一句使得童话故事进入了虚幻世界,在此之后,童话故事的几乎所有环节都是在这个虚幻世界中演绎的。皇帝的愚蠢、大臣的阿谀、成人的虚伪,都在这个过程当中得以演绎。学生在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所读到的也正是一种虚幻乃至于魔幻。通常情况下,学生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往往都是感觉到好笑。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所获得的还只是直接的文字信息的感知,还没有真正进入解读的状态。教师此时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帮助学生切换课文解读的视角。常见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描写暗示了什么?”……;最后,童话本身实现了从虚幻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转换,这个转换的点睛之笔就是一个小孩子所说的“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这样的一个转换是由小孩子来实现的,从故事演绎的角度来看,选择小孩子这样一个角色有两层含义:一是童言无忌,其没有称职与否、愚蠢与否的顾虑;二是童言是真言,只有真言才能实现虚幻世界向现实世界的切换。任何时候解读《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学生都不免会想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斥着一些虚假,但学生却是求“真”的。这种真与假的交织,在现实世界里一直是延绵的,初中学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才彰显出基于本文主题的意义所在。
   三、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的教学价值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这就决定了,对于本文的解读一定是在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之间进行切换。这种情况不应当是复杂的,不宜赋予太多的意义,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展开课文,学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这种顺畅对于学生来说,是思维与思维的无缝对接,对于课堂来说,是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效果得以出现的基础。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说:“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的‘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有老师的教学看起来似乎是显得‘浅’了,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4]笔者以为对于《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解读而言,也应当追求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效果。这里所说的“浅”可以是指学生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直接认识,这里所说的“深”可以是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点”。其实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对虚幻世界的认识,都不是最终的目标,真正有意义的目标应当就是这个结合点,抓住了这个“结合点”,那么学生在阅读其它文本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把握文本的脉搏。如果说初中语文教学也追求核心素养的培育的话,那么对结合点的把握能力就是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关键能力,其体现的是与运用以及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初中语文教学,笔者以为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红叶.儿童:一种中心叙事元素——解读安徒生的《打火匣》,《伤心事》及《皇帝的新装》[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3):35-38.
   [2]王开东.每个人的新装——解读《皇帝的新装》[J].中学语文教学,2014(10):47-50.
   [3]吴伟昌,何志谋.言合心声声心相和——对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的目标预设[J].中学语文教学,2007(8):62-63.
   [4]刘秀银.“浅浅”地教童话——肖培东《皇帝的新装》课例评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6):51-53.
其他文献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走到今年已经有44个年头,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语文,一直为人民大众所持续关注。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完善,高考语文试题的结构已经定型,其中古代诗词阅读题一直是考生的失分项,让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考生头疼。2021年高考语文古代诗词阅读试题,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的,在试题内容上考查学生文言字词、中华古代文化以及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评价标准方面更是具备综合性创新性,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高考,总能吸引众多人关注的目光。高考中有一道题分值最高,最能吸引人的眼球,这道题毫无疑问便是高考作文。2021年高考共命制了8道作文题,其中全国卷2道,全国新高考卷2道,地方卷4道作文题分别是北京卷(二选一)、天津卷、上海卷、浙江卷。这些作文试题大多是材料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是漫画作文,同样属于材料作文),作文命题注重考查新时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期刊
中国戏曲文学历来对剧作结构的设计颇为考究,此处所提及的“结构”暂不涉及剧作精神内涵上的深层次要素,而是专门指代剧本的外部构造,即戏曲段落构成与铺展的方式。如元人将杂剧架设为“四折一楔子”的文本体制,使得元杂剧严谨紧凑、短小精悍。戏曲发展到明代,剧本分齣已蔚然成风。除原创剧本外,明人在刊刻宋元南戏时也不忘为其加上“出目”。自清代花部乱弹地方戏兴起后出现更灵活的、分场的剧本结构形式。无论是折、齣,抑或
记叙文是初中生作文时最常用的文体,记和叙也是学生讲述身边故事、记录真情实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但是有不少初中生对记叙文文体特点并不明确,理解不够透彻,这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实质上并不算是一篇合格的“记叙文”。同时,学生写作技法与技巧也很缺乏。再加上初中生阅历较浅,认识事物趋于表面化,导致所写作的记叙文大都缺乏深度,观点不够全面客观。针对实际的学情,我们怎样有效开展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呢?   一、要让学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大家知道是什么课文吗?   生(齐):《河中石兽》。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来讲一讲吧。谁先来?   生1:讲的是有个寺庙在沧州南面,建在河岸上,山门倒塌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也掉到了水里。十多年以后,庙里的僧人募集资金重修寺庙,想从水里打捞石狮子,可是未能找到。他们以为石狮顺着河水往下流走了,就开着数只小船,提着铁耙,往下游寻找十多里
期刊
分析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活动发现,教师借助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可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还可为学生展开高质量的写作活动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作文写作教学活动中,需重视仿写价值的充分发挥,促使学生借助仿写活动的展开提高自身语文写作技巧。为此,教师应多围绕异质同构下展开初中写作仿写教学途径的探讨。   古文中将摹拟称之为仿写,主要即指以某篇文章的立意方法、语言或结构等作为参考,在题目要求指
统编语文教材实施以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日渐深入,教学实践日趋活跃,整本书阅读状况持续改善,教师领读名著,研究教法,学生认真阅读,积极参与,家长购买书籍,大力支持,一改师生都不读书、家校都不重视读书的状况。就实际情况来看,整本书阅读也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初中问题更突出。   一、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阅读虚化的问题   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处在全面提高的阶段,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整体的质与量还达不到语文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在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说可以排在教学规划中的首位.我们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之所以如此重视阅读,不仅仅是因为文学大家那极尽精炼和细腻贴切的遣词造句,还因为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也是众多的历史先哲给予我们后人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宝贵财富.
期刊
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论述文写作的现实困境,同时考察了高中写作考查的新趋势,从时评写作入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提出满足写作教学的新诉求的课题,并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论述文写作的现实困境   困境一:与社会的半隔绝状态。就现状来看,高中学生基本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教室、食堂、宿舍,半封闭的生活,使学生对社会舆情、时事一片茫然。没有课间的阅览时间,没有定时的新闻视听,更没有热点时事的宣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但在西部农村学校,无论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从农村学校的现实出发,积极发掘新农村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