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北极科技合作的实践案例、现存障碍及优化路径分析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俄两国在北极合作开发上具有诸多共同利益和相似立场,两国北极科技合作也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平台。中俄北极科技合作主要集中在科考合作、能源合作、科学研究合作三个方面。但俄罗斯国内对中国参与开发北极的不信任态度、高昂的建设成本和不够完备的北极开发技术,成为影响中俄北极科技合作的因素。两国可通过提高政治互信、加强科考合作、加强科研机构的交流,促进中俄北极科技合作。
  关键词:北极  科技合作  中俄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消融,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逐渐显现,引发世界各国对北极地区的关注。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其国家利益与北极地区密切相关,中国享有穿越北极与开发北极资源的权利。中国与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推动北极国际合作。俄罗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遭到西方国家的制裁,经济大幅度下滑,因而开发北极亟需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中俄政治高度互信,中国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且不会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领土主权产生威胁。2019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支持继续开展极地科研合作,推动实施北极联合科考航次和北极联合研究项目”;“继续开展中俄在‘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内的协作”。[1]
  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有赖于对北极的科学认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国际科技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公民之间按照协议进行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共享。[2]根据此定义,中俄北极科技合作就是指中俄两国国家公民之间按照国际框架性条约、区域性条约、中俄双边条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共享。中俄在北极地区利益、立场相似,中俄北极科技合作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平台,同时也为提高合作质量和发展新的领域提供众多机遇。
  二、中俄北极国际科技合作实践案例
  北极地区的研究与开发是中国北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北极科技合作提高了北极联合科学研究的效率。目前看来,中俄两国进行北极地区科技合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科学考察合作、能源合作、科学研究合作。
  (一)中俄北极科学考察合作
  在知识基础层面,中国近年来在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北极理事会等多边框架下积极与俄罗斯开展北极科研合作,加强有关北极陆地和海洋认知的科学交流。[3]为执行中俄在北冰洋海域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2016年8月,中俄科学家对俄罗斯北冰洋海域进行了首次联合科学考察,以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西部海域为工作海域。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海洋沉积物取样、海洋水文剖面观测、海洋光学观测、海洋化学采样及过滤、海洋底栖生物调查、海洋微型浮游生物调查等多任务多学科的综合调查。
  2018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表示,中国积极推动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白皮书说,中国尊重北极国家对其国家管辖范围内北极科考活动的专属管辖权,主张通过合作依法在北极国家管辖区域内开展北极科考活动,坚持各国在北冰洋公海享有科研自由。[5]
  2018年9月,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组织“2018中俄北极联合科学考察航次”,这是中俄双方第二次开展北冰洋联合科学考察。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所长罗巴诺夫教授表示,俄罗斯太平洋研究所愿同中方伙伴一道加强对北极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此次中俄北极联合科考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实现中国首次在北冰洋的“冰工厂”——拉普捷夫海进行海洋地质研究,获得了北极“东北航道”关键海域沿线的水文气象资料,系统获得北冰洋东西伯利亚大陆架沿岸海水化学和温室气体观测资料,成功开展了北冰洋东西伯利亚陆架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6]
  这两次中俄北极联合科学考察对于我国认识北极意义重大。中方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利民称,两次中俄北极联合科考实现了对北极“东北航道”的三大关键海区——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的断面调查,在调查区和走航途中系统开展了海洋地质、水文气象、海水化学、生物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填补了该区多项空白,为评估北冰洋的海洋环境、生物生态和气候演变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6]中俄对北冰洋的认识日益系统全面,将为深入了解北极海洋信息提供更强的科学支撑。
  (二)中俄北极地区能源合作
  当前,中国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北极成为中国资源进口新的选择方向。[7]俄罗斯则希望摆脱其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困境,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寻求新的能源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北极能源资源。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双方在北极地区进行能源科技合作的代表性案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和销售的综合性项目。2014年,中国丝路基金入股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亚马尔LNG项目主结构钢材国产化程度超过90%,中国企业承揽了全部模块建设的85%,7艘运输船的建造,15艘LNG运输船中14艘船的运营等。[8]2017年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是目前北极地区最大液化天然气工程。作为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成为了“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不仅能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还能够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中油国际俄罗斯公司总经理蒋奇称,有了这个项目,在不需要破冰船的情况下仅用17天就能将LNG从亚马尔运至挪威,这将改變全球能源运输格局。[9]根据2020年2月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发布的文件来看[10],亚马尔LNG工厂已运输了3000万吨液化天然气,2019年是三条产业线同时投入生产的第一年,该工厂去年一年液化天然气产量为1840万吨,超出预计年产量11%,即190万吨。由此可见,中俄合作的亚马尔LNG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9年6月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时提到,中俄双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合作”。[11]在此论坛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最大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签订北极LNG-2项目的股权购买协议。北极LNG-2是诺瓦泰克公司继亚马尔LNG之后的第二个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2019年12月,中国惠生海洋工程集团已经开始为北极LNG-2项目建造模块。[12]俄远东和北极发展部长亚历山大·科兹洛夫在第五届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两国合作伙伴在俄北极地区顺利实施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企业参与北极航道液化气运输,为俄中扩大北极合作开了好头。[13]中俄围绕北极地区世界级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合作正快速推进,成为中俄北极科技合作的典范。
  (三)中俄科学研究合作
  科技合作项目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研究,中俄两国也意识到了科研作为认识北极、发展北极的理论基础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加强中俄对北极地区的科研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代表,于2019年4月10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签署了《共建北极联合研究中心协议书》。2019年4月11日,俄罗斯和中国建立了北极研究中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表示,该中心将帮助研究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北极地区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正在研究北极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我们在开发和利用北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北极,这需要中俄两国的合作,特别是建立一个各国专家一起进行研究的中心,这将有助于团结世界研究北极,开发和保护其资源。”[14]
  中俄共建北极科学研究中心旨在促进双方在海洋科技方面的合作,加深对北极的科学认知,推进适用于北极地区观测技术的进步,培养下一代北极科学家,开发和保护北极。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代理所长阿列克谢·索克夫表示,北极对全球气候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北极联合研究中心将通过科学研究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北极联合探险,就海洋深处的矿物和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展积极的创新对话,以保护独特的水下生态系统。[15]该中心将有利于加强中俄双方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全面协作,带动前沿科学技术共同进步,促进两国研究机构在科技优先领域开展密切交流和互利合作,将俄中之间的科学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影响中俄北极国际科技合作的障碍性因素
  中俄北极科技合作主要是由两国政府支持、两国大型企业及研究机构组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内容集中在能源开发、科学考察、航道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低政治领域。虽然到目前为止中俄两国在北极科技合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影响合作的障碍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俄罗斯国内部分媒体、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对中国参与北极合作抱有疑虑和不信任的态度。虽然中俄两国建立起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实现了高水平的高层互动和地方合作,但“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在俄罗斯国内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
  第二,北極开发的经济建设成本高。在西方经济制裁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的俄罗斯港口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资金缺口过大。此外,北极开发建设成本高的原因还在于北极特殊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存在大量的冻土、浮冰,这些不利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开发北极的难度和开发成本。[16]
  第三,北极开发技术不够完备成熟。北极开发所需要的新型生态防护技术、冰区搜索定位技术、破冰船技术、海洋核动力平台等一系列技术,也对中俄合作开发北极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北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防止或应对油类或其他危险物泄漏、降低船舶噪音对北极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处理北极开发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物等空气污染等,都需要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
  四、优化中俄北极国际科技合作的路径
  虽然中俄两国在科学考察、能源开发、北极船舶与海洋工程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成效,但是双方的合作也面临着限制。破除北极科技合作中一些障碍性因素,优化中俄北极国际科技合作,是两国共同的利益诉求。
  第一,中俄双方继续加强政治互信。虽然中俄两国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政治互信,但俄罗斯境内还存在“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双方领导人和高层之间要加强对话交流,明确北极科技合作的互利共赢属性,推动两国北极合作朝着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高双方在北极问题上的政治互信。
  第二,加强中俄北极科考合作。《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指出,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农业、林业、渔业、海洋等领域的经济利益。[17]北极科学考察对中国气候、环境、农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俄罗斯北极科考经验比中国丰富,而中国具有资金优势中,从而实现两国优势互补,科考成果共享。
  第三,加强两国科研机构的互助交流。俄罗斯开展的极地研究活动较为广泛,其研究方向涵盖了地质学、海洋学、生态环境科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学等,这表明俄罗斯政府极为重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以及俄罗斯在这些学科领域占有明显的国际优势。[18]2020年根据俄罗斯政府的决定,将在俄北极地区建立15个科学教育中心。[19]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极地事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到目前为止,北极科学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独立的方向。[20]虽然中国已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极地科技体制,相对于主要的极地大国在管理、科研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极地科研投入产出比还比较低,优势学科和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21]。中俄两国应加强在北极事务中的协调,促进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间的成果交流、数据共享。   五、结语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也是开展各领域合作的重要优先合作伙伴。对于中国来说,中俄在北极地区进行科技合作有利于实现中国“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的目标。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中俄北极合作能够帮助解决俄属北极地区领海、港口以及周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开发问题。[22]截至目前为止,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的科技合作主要集中在科学考察、能源开发、科研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中俄北极科技合作的障碍性因素也不容忽视。俄罗斯国内部分媒体、知识分子对中国参与北极合作抱有疑虑和不信任的态度。同时,北极开发的经济建设成本高,开发技术不够完备成熟。这些因素也阻碍了中俄在北极地区的科技合作向前推进。
  如何破解现存障碍,进一步推进中俄北极地区的科技合作,是中俄北极合作的重点问题。中俄两国在加强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上,以科研合作为平台,加强中俄北极科考合作,继续深化两国在北极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两国科研机构的互助交流,提高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进行联合科研和经济活动的能力,共同开发利用北极。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http://www.gov.cn/xinwen/2019-06/06/content_5397865.htm,登录时间:2021年7月1日。
  [2]周婕峥:《构建我国新型国际科技合作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第3期,第119页。
  [3]赵隆:《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挑战与路径》,《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4期,第61页。
  [4]中国政府网:白皮书:中国积极推动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http://www.gov.cn/xinwen/2018-01/26/content_5260895.htm,登录时间:2021年7月14日。
  [5]中新网:2018年中俄北极联合科考航次任务完成填补多项空白,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10-30/8663919.shtml,登录时间:2021年7月14日。
  [6]中国政府网:2018年中俄北极联合科考取得多项成果,http://www.gov.cn/xinwen/2018-10/30/content_5335979.htm,登录时间:2021年7月16日。
  [7]孙凯、马艳红:《“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俄北极能源合作——以亚马尔LNG项目为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1页。
  [8]王蕾:《破解“气荒”!中俄亚马尔项目将每年向中国稳定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新能源经贸观察》2017年第12期,第47-48页。
  [9]央广网: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http://china.cnr.cn/yaowen/20171209/t20171209_524055590.shtml,登录时间:2021年8月2日。
  [10]http://www.novatek.ru/common/tool/stat.php?doc=/common/upload/doc/Yamal_LNG_30_mln_Rus.pdf,登录时间:2021年8月3日。
  [11]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全文),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6/08/c_1124596100.htm,登录时间:2021年8月3日。
  [12]Китайская Wison приступила к изготовлению модулей для "Арктик СПГ - 2",https://tass.ru/ekonomika/7330685,登录时间:2021年8月5日。
  [13]新华网:俄中远东合作正在多个领域深入开展——访俄远东和北极发展部长科兹洛夫,http://www.xinhuanet.com/2019-09/04/c_1124960000.htm,登录时间:2021年8月6日。
  [14]РИА Новости.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создают центр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аркт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https://yandex.ru/turbo/s/ria.ru/20190411/1552576382.html,登录日期:2021年8月13日。
  [15]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начнут совместны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 Арктике,https://ocean.ru/index.php/novosti-left/novosti-instituta/item/1311-rossiya-i-kitaj-v-arktike,登录时间:2021年9月2日。
  [16]李振福、王文雅、米季科·瓦列里·布羅尼斯拉维奇:《中俄北极合作走廊建设构想》,《东北亚论坛》2017年第1期,第58页。
  [17]中国政府网:白皮书: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http://www.gov.cn/xinwen/2018-01/26/content_5260877.htm,登录日期:2021年8月16日。
  [18]张禄禄:《中国和主要极地国家极地科技体制研究及其启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第51页。
  [19]В.Б.米季科、K.B.西夫科夫、A.T.鲍列伊科、李天籽、徐博:《中俄学者聚焦北极开发的挑战与对策》,《东北亚研究》2020年第1期,第7页。
  [20]Л.В. Филиппова. НАУЧНЫЙ ПОТЕНЦИАЛ КИТАЯ В АРКТИКЕ. Китай в мировой 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 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 2019. С. 290.
  [21]孙立广等编著:《国家极地科技发展战略报告》,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76页。
  [22]杨雷、贾正宇:《中俄北极合作:议题与方向》,《知与行》2019年第6期,第122页。
  作者简介:姚雯钰(1996-),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启东,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研究方向:北极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5G的加持下,云VR技术正在改写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弭,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无限拓展,一个基于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已然到来。  关键词:云VR;元宇宙; 虚拟世界;幻境时代  1.概念界定  1.1 云VR技术的概念  云VR全称Cloud Virtual Reality,即云计算的理念及技术与虚拟现实的融合,这是一种借助5G网络将显示和声音等内容经过编码压缩后
期刊
摘要: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具有实用技能和学习能力的人才。在中职农业学校,畜禽养殖是传统的教育内容,随着畜禽养殖从分布式养殖向工厂化集约化养殖转变,教育理论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需要开发一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快速应用于实践,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畜禽养
期刊
摘 要:十九大会议上,党和国家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新战略,在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下,提出了不盲目治理、保证生态宜居,且要保护原生农村文化的原则。四川省汶川县,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中龙溪乡羌人谷内的阿尔羌寨是一座经历了两千多年时光流淌,时至今日仍保存相对完好原生生态的古老村,作者从阿尔村历史文化、产业结构、振兴阿尔村存在的优、劣势条件、以及灾后重建后的产业规划布置等多个方面结合乡村振
期刊
摘要:雾霾是在特定环境及气候条件下通过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与其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会造成更多城市污染。2018年,青岛地区雾霾状况呈现出严重态势,给市民生活方式和健康问题均带來严重影响。为方便调查青岛市民对雾霾相关问题认知情况,本文针对青岛市民对雾霾的认知进行了调查分析。  1.公众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1调查方法  为尽可能确保各区(市)居民全覆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
期刊
摘要:本文在档案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媒体运营及传播学的功能性阐述,提出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档案服务,应用传播学理论发展档案文化,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可行性战略。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 传播媒介 档案学社会性功能  前言:  著名传播学学者威尔史莱姆先生曾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主要论述了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每一种文化形式和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涉及到传播,人类
期刊
摘要:不動产登记对于其产权的有效明晰和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居民切身的利益,所以想要真正地激发居民创造财富的动力,就需要建立不动产登记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使人们在安心的同时,拥有着坚持不懈的恒心。本次文章就不动产统一的登记这一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登记制度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措施,力求能够真正的使不动产登记的工作开展效果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不动产;统一登记;制
期刊
摘要:中职畜牧与疾病防治课程一直是重要的基础专业培训课程,各中职学校都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功能齐全的运作模式。但是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预防专业学生资源紧缺,社会对畜禽生产与疾病预防应用相关岗位和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畜牧业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应提高畜禽生产与疫病防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
期刊
摘要: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建设机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场信息和通信的效率。信息时代以前,机场一般使用传统的航线通信网络方法,不仅不能保证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有效性,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机场急需一种更为先进、方便、快捷、有效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无线信息通信网络;通信技术;机场应用  1、无线信息通信网络优势分析  1.1能够提高机场各公司的信息化和沟通效率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后,富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企业政工工作、坚定企业政治方向是目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加强企业政工工作对企业日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就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政工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有效路径  加强企业政工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组建企业文化、领导员工、组织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进入新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金融科技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并发展,使得金融服务不仅突破了地域的局限;也突破了行业之间的局限,包含技术、金融创新和高效体验三要素的金融创新是时代的大趋势,但这种趋势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英国首先探索并尝试的“沙盒监管”顺势出现,随之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发展监管沙盒,由此创造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在这种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背景下,“沙盒监管”的出现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