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老海女:下海谋生顶起家庭一片天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韩国济州岛,你经常会在海边看到她们:黝黑的皮肤,长发盘在头顶,身穿黑色的紧身潜水衣,背着色彩鲜艳的背囊,一个猛子扎进海里。从那矫健的身姿上,你很难把她们与60岁的老人联系起来。这群上了年纪的阿姨婆婆。她们当中多数人的年龄都超过了60岁。
  她们,就是济州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济州海女。
  
  到海里“求生”
  
  “每次潜水,就像是一次探险,每当我看见可以卖的东西时,我紧张的心情顿时兴奋起来,身体会不由自主游过去。”辛婆婆今年已经70岁,每天下海捕捞让她看起来要比许多老人“强壮”。在济州岛,辛婆婆并不是唯一的“老海女”,像她一样年龄已超过退休年龄却仍然在海上工作的女人,占到了5000多名海女中的大多数。
  她们每天穿着黑色潜水衣,戴上潜水镜,拿着下海常用的小铲子、一把约90度弯曲的弯刀、一个白色的小铁钩,爬上船舷,三四个一起跳到海里。动作的敏捷与娴熟,至今让年轻的后辈们惊叹不已。
  几分钟后,辛婆婆和她的同伴们满载而归,手里拿着海蜇、海胆、海参等海产品。就是这些东西,换取了海女们和家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运气不错的话,还能弄条鲍鱼呢,这可是值钱货。”李阿姨今年已经65岁,她就是靠着曾祖母传下来的这门求生手艺,养活了全家人。
  说着,这群海女又一个猛扎,到了海里,继续工作。一次次往返,每天在海里至少呆4个小时。这样辛苦的往返,大海也赐给了这群年老的海女们丰厚的回报。济州岛上,老海女们拿着这些回报叫卖,竟然也成了岛上独特的风景——
  海女们及时把捕获的海螺、海参、海胆、鲍鱼等送到龙头岩、将军石等景点,把海鲜洗好切成薄片,备上蒜粒、辣椒片、黄豆酱、酒等佐料,摆好小桌小凳,喜滋滋地向游客叫卖:“措哈哟”!
  
  女主外,男主内
  
  也许您会好奇,那么多的潜水取物获取生活来源的人都是女的,那济州岛上的男人们都干些什么?“在家里带孩子、买菜做饭喂猪啊”!cho婆婆很自然的说。在她和济州岛上的老百姓眼里,这个在岛上延续了很多年的“女主外、男主内”的传统观念没,实在是什么值得“惊讶”的。
  虽然直到19世纪,潜水还是男人的专职。但由于政府的税收政策重男轻女:男人做工税重,女人做工税轻。渐渐地,丈夫们开始在家煮饭看孩子,而妻子则每天外出捞海物赚钱。日久天长,潜水成了女人们代代相传的本事,“海女”这个称呼应运而生。随着韩国的出口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各地对海产品的需求猛增,海女的收入成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至高无上的“女王”
  
  对海女们来说,出外谋生撑起家庭经济来源虽然很辛苦,但也成就了她们在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她们永远不用担心“重男轻女”带来的烦恼会袭扰她们。因为,岛上有传统,哪家哪户要是生了女孩,全家老少要杀猪庆祝,亲朋好友会争相来道喜——女孩们将来如果能承继母业继续潜水打捞,必将成为家庭的收入支柱。
  “我们还有‘休夫权’,如果对丈夫不满意,我们可以优先提出离婚。如果他们胆敢出轨,只要我们一声令下,他们就得乖乖净身出户!”金婆婆很得意的说到。她今年已经68岁了,老伴是得力的“贤内助”,她自己则是家里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海女”这项工作让她满足。
  不过,在岛上的海女们看来,即使自己贵为一家之主,也得照顾孩子,也得做些家务,这样才能彰显一个女人的能干与贤惠。
  
  曾经的抗日英雄
  
  济州岛上的海女们能干乐观敢于挑战的品质,源于从七岁开始便在海中学习生存的传统开始,同时源于曾经抗战的苦难经历。
  1910年到1945年日军侵占济州岛期间,数万名海女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人操控济州岛贝类的产品价格。在副春花、金玉莲等人的领导下,济州海女们展开了以成山和就锁地区为中心历时8个月的济州海女抗日运动,极大的鼓舞了济州人民的抗日意志,为推动全民抗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样艰苦卓绝的苦难经历,锻造了这里的海女们坚强的内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一切在当地流传的民谣里显得更加坚定:“无论寒暑,甚至大雨倾盆,我们都要接受大海的磨练。”
  如今,这群海女们过着她们忙碌且知足幸福的生活。“如果会有下辈子,我还会选择这里,还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因为我属于大海。”说完这句话,金婆婆第三次跳下水。(据《嘉人》、《青岛晚报》、新浪博客等)
其他文献
标题党成媒体炒作法宝?我五号在石家庄一个论坛上说,中国要达到大多数家庭都买得起房,而且要从脱困阶段实现为适度改善水平,需要再艰苦努力二十到三十年。到了新华网等网络编辑那,标题变成“中国民众买得起房得三十年”。无知还是无聊啊?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准谈媒体“标题党”     我不提倡“历史的回归”,而是强调“对历史的认知”。退回到一千年前,那是我们人类最幸福的时候,但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有一
期刊
每个星期四,位于北京南城的报国寺,人潮涌动。人们是到这里每周一次的古玩集市上来“淘宝”的。数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摊贩,在报国寺里摆起了地摊,每人守着一块不大的地方,面前摆着各式古玩,一些大件、易碎的瓷器被卫生纸包裹着,以免被碰破。  在一棵挂满花朵的玉兰树下,一个瘦小男子蹲在一堆瓷器后面。看到有人拿起一个小瓷碗,他赶紧热情地推销起来:“从坟里挖出来的。”怕客人不相信,他还伸出手指炫耀道:“看我指
期刊
(蒋大为 演唱)
期刊
大红的绸子舞起来,花俏的脸蛋乐开怀。7月29日,南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门前,穿着花花绿绿舞蹈服装的一支支老年秧歌队,扭起了大红秧歌,喜气洋洋地盛赞奥运的到来。  此次秧歌比赛为南明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老年运动会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迎奥运的同时展示南明区老年人的风采,推动社区老年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均由南明区各街道办事处选送,完全是社区老年人自愿参加,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支
期刊
人物简介  朱厚泽,1931年1月出生于贵州织金书香门第,革命家庭。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贵州工作,从基层做起,一路向上,历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副书记。是中共十二届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他是难得的好人”    被誉为党内“好人”的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全国总工会第一书记朱厚泽,5月9日凌
期刊
海口市商务局原局长王永当上局长不到一年,却贪污受贿117万余元。他称,贪污是需要钱去孝敬父母、资助兄长小孩上学。(4月7日《法治周末》)  王永“能有今天,全靠父母养育,靠兄长资助”,其报恩之情似可理解,但这是否意味着就该贪污受贿去孝敬父母呢?如果官员有王永这样的想法,那只能说明这种孝是极其错误的狭隘的,甚至是最大的不孝。  子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和品行的根本。从古至
期刊
母亲特别厚道。每当想起母亲,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那永不改变的厚道情怀。  我的老家在江西的幽兰镇。我祖父那辈人,有几个去世前都是瘫痪在床的,在很少有人照料的情况下,母亲总是隔三岔五地去帮着清洗,这其中有我的三叔公。以前,三叔公仗着有个当官的女婿,家底颇为丰厚,很有些瞧不起我家,对我母亲也不怎么好。然而,三叔公老两口去世前瘫痪在床达半年之久。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他们的子孙到后来任凭二老生褥疮,
期刊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期刊
大家都知道溜冰要掌握平衡,摇呼啦圈却需要身体摆动起来;转手帕动作比较活泼,玩太极柔力球却需要动作柔顺。重庆市合川区的老顽童莫正强大爷,却能同时耍起这四种相互“矛盾”的健身方式,并且耍得有模有样,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病退老人不服气,6年赶超“周伯通”    今年62岁的莫大爷,精神头可一点都不输年轻人。看他脚蹬溜冰鞋、腰晃呼啦圈,同时左手玩太极柔力球、右手转二人转手帕,耍得轻松自如。在一旁观
期刊
山田外美代本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公务员,是世博会让她的人生变得不平凡。爱知世博会落幕后,凭借185天进场243次,日本《每日新闻》授予她“世博会全勤奖”。超级世博粉丝的故事感动了上海,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去年赴日本,向这位“世博阿姨”送上了第一号参观券,而山田也决心刷新纪录,拿下“上海世博全勤奖”。开园第一天,山田便拿着头号参观券,抢“头彩”冲进世博园。    世博迷举家迁至上海    “上海世博会可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