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此生唯一可以显示自己能力的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一丢,什么少小有大志,什么十七年苦读书,什么十多年苦历练,什么胸中自有甲兵百万,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全成了骗人的鬼话,不过是又一次证明了那个千古不灭的“文人定律”——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
1963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约八点钟光景,山西运城一所中学的校园里,一个少年人手里拿着几页纸,朝校长办公的小院里走去。
他要给校长递交一份办读书会的报告,其中一项是办一份学生刊物,发表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们的文学作品。油印,十六开大,十数页。
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给自己鼓劲:往前走,别后退。
近了,更近了,透过窗玻璃,能看到老校长(也不过四十几岁,在他看来就是老了)灯下俯案的身影。
再要鼓一下劲,就该着敲校长的门了。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胆怯了,退回去了。
返回教室,同学们还在上晚自习,他悄悄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像这个世上从没有发生过那件事一样。
那一刻是什么让他胆怯的呢?
外人不知道,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是出身!
他知道,办读书会,办学生刊物这个建议再好,出自他的提议,绝然不会通过。就是通过了,负责其事的也肯定不会是他。
那个人就是我,韩石山,当时不叫这个名字,叫韩安远。当时是这所学校高中部二年级的学生。这所学校,到现在都是山西有名的中学。
此后,学校里越来越讲究家庭成分,我的心情越来越黯淡,只求不要因出身不好而取消考大学的资格,别的,想都不敢想了。
真玄啊。1965年夏天高考时,学校把所有出身不好的人,全安排在一个教室里,还是全校最破旧的一个教室,没过多久就拆了。差不多十年后,一位已当了副校长的代数老师,跟我在火车上相遇,说了上面的情况,并告诉我,你是那个教室里唯一考上大学的。许多学生那么认真地参加考试,他在外面走来走去,心里很是难受,因为他清楚,他们考也是白考,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政审材料上都写着:政审不合格。“文革”中我在大学里看过这种政审表,不是写的字,是盖着那么一个长方形的章。我的上面盖的是“普通”。再上面两级分别是“机密”和“绝密”。即通过这两类政审的学生,可考入机密或绝密级别的高校。
直到老师说了这话,我才知道自己当年多么糊涂,上了大学后竟羞愧得不愿再回母校。觉得自己考得太差了,有负师恩。
二
我是个少小有大志的人,当上世纪60年代初,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之时,就感到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作为了。
出身不好,从军从政肯定无望,等于把男儿建功立业的路子都断了,退而求其次,唯一可供驱驰的,怕也只有学问一途。而要在学问上有成就,必须考上大学。那时绝没有想到政审会那样的严酷,处置会那样的绝情,连个好点的教室也不让你坐。只是觉得,同样的获取,自己付出的总要比别人多些。
时势如此,心却未甘。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却是早早就识了这种滋味。那时正迷辛家轩的词,最能怦然心动的,是这样一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后来的发展,果然一步一步都证实了当初的预感,只有更坏,从没有更好。
我现在的从事写作,较之当初的志向,要在学问一途上努力,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山的一个县里教书,游方僧似的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转,到粉碎“四人帮”要办高考复习班了,县上才知道还有这么个可用之才,调到县城中学教书。15年之后,离开这个县调到山西省作家协会。又是十五六年,到了2000年春天,已是53岁的人了。
此前我的职务,除了家长与中学班主任两个正职之外,都是副职,依次有公社副主任、刊物副主编、县委副书记、省作协副主席,也就是说,从没有负过什么正经的责任,也没有什么怨言。韩愈在《进学解》里说得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有的原本就是挂职深入生活,比如那个县委副书记,是当不得真的。
就是这么一个人,忽然有一天,机关里传出,党组想在作家里选个人当《山西文学》的主编,有人提议何妨让韩石山一试。
30年来,从大学毕业算起,何妨一试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过后大都不了了之。这次也就不当回事,觉得不过是无聊之人,拿自己开心罢了。当时我的境况也还不错,文章一篇一篇地写,书一本一本地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谁也管不住的,是手里的笔,谁也限定不了的,是胸中的文思,想得出,写得下,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惬意的呢?
话是这么说,阴暗的心理还是有的,那就是,或许这回是真的。对于一个从未负过责的人来说,“官”还是有它的诱惑力的。
反对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句句都是义正辞严。
不用人家一一罗列,自家就能一口气说出几个。比如他的心思在写作上,当了主编肯定不会全身心投入;他从来没有负过责,平日又自由散漫惯了,能领导了一个编辑部?他那样的思想水平,编刊是政策性很强的事,他能做到吗?刊物经费紧张,他是个书呆子,懂得生财之道吗?他的个性那么强,将来党组能领导得了吗?
不用这么多,其中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领导放弃这个“何妨一试”的念头。
几经周折,实际选定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能力还行,资望不足,最后还是让我来当这个主编。意思很明白,这块招牌还是可以用一下的。这是当时许多人的看法,觉得领导真是英明,擘划有方,用人得当。既发挥了老韩的优势,又避免了他的恶劣。
还有一层,别人不一定明白,只有我心里清楚。那就是,当时作协党组书记刘巩同志,是山西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入学比我要迟十一二年,若剔除“文革”十年的耽误,可说是我下一两届的系友。我的经历如何,才干如何,来作协前他不会不有所耳闻。经过两三年的共事,我的境况如何,品质如何,也不会不有所体察。任命一个处级干部,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就是力排众议也不是需要多大的力,轻轻一拨拉就行了。
里外几种因素的交合,就这样,几乎是轻而易举地,我这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穷酸,当上了《山西文学》的主编。
此时此刻,由不得就想起了当年要办个学生刊物的狂妄之举,也由不得鼻酸欲泪,百感交集。
该高兴才是。那个少年人想到了办刊物,却连递交这样一个建议书的胆量都没有,而今天的韩石山,却几乎是白捡了这么一个主编,还是一家省级文学刊物。
可是——可是,容我说上一句吗?
那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是一个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半大老翁,中间隔了差不多四十年的岁月。两相对比,岂是悲伤二字可以了断,又岂是侥幸二字可以化解?
三
原先说好我只是挂名,实际负责其事的是一个女孩子,说是女孩子也三十出头了,能力强,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可惜她志不在此,勉强维持了半年,一有机会就弃文从政了。这样,我就名至实归地成了管事的主编。
《山西文学》是一家老刊物,人才济济,各称其雄。远的不说,近十年来风波不断,直可说是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台。现任的副主编两三个,自认为才堪胜任的还有三两个。我的资历是没说的,我在另一家刊物当副主编的时候,他们中间还没有人有这样的名头,但对于这个刊物来说,他们是元老,是重臣,我却只能说是个“插楔儿”的。
各位多多包涵,老夫这厢谢罪了!刚去编辑部那些日子,我常这样双手抱拳,和同事们开玩笑,心里总觉得对人不起。
破屋偏遇上了连阴雨。就在我正式管事的第一年,省财政断了办刊物的经费。大势所趋,神仙也没有办法。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
我比那位丹麦王子更为不幸的是,他可以选择死亡,我却没有这样的福气。对于我来说,只有生存。这是我此生唯一可以显示自己能力的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一丢,什么少小有大志,什么十七年苦读书,什么十多年苦历练,什么胸中自有甲兵百万,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全成了骗人的鬼话,不过是又一次证明了那个千古不灭的“文人定律”——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前最重要的是先把这个位子坐住。
要团结群众,要依靠群众。有位领导这样谆谆教我。
我心里想的是,要是让他们认为我非得依靠他们才能办好刊物,那就全完了。团结,怎么个团结?拽住他们的袖子吗?准是拂袖而去,拽得紧了还会绝袖而去呢。
这些同志都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至少也要抓住三两个人才行。知道编辑部情况的朋友,这样开导我。
我只觉得好笑。这个刊物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十几万的办刊经费,到我接手的时候,都21世纪了,编辑部里竟没有一部电脑,唯一的一部电话,要打长途还得插卡。编辑们的福利更是可怜。他们的整体经营理念是,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全靠国家的那点钱过日子。(现在编辑部每人一台电脑,录入排版设备也都配齐还雇了录入员;四个办公室都有电话,两部直拨随便打。编辑们的福利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打的主意是,一定要他们知道,就是我一个人也能把这个刊物办下去。跟上我干才会有钱,跟上我干才能当官。不是我要依靠你们,团结你们,是你们得依靠我,团结我。闹翻了走人的肯定不是我。当然,实际工作中,该重用的还得重用,该提拔的还得提拔。再重用也不会有我的用重,再提拔也不会拔得比我高。在编辑部的职务上,我是从不吝啬的。空出什么,就补上什么。宁可用错了,也不让人说我耽搁了谁的前程。现任的两位副主编,一位编辑部主任,都是在我手里,从编辑岗位上提拔起来的。
有人说,你这么厉害,肯定没人闹事,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你工作的。
此言差矣。我一点都不厉害。你想想,一个多年背着出身不好的恶谥的人,如同脸上刺着金印的逃犯,逢人不作揖打恭,就可说是铁骨铮铮了,怎么样能厉害得起来?再说,在这个体制下,没有人会真的怕一个人。编辑部人员的工资是作协机关发的,不是编辑部发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跟你闹事,你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既不能扣他的工资,也不能免掉他的职务。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是大事上,我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比如,我就清楚,在当今的时势下,要让人努力工作,必须给予经济上的保证。而要经济上有保证,必须打开一条长久的生存之路。早在财政断奶之前,我就在编辑部成立了文学图书编辑室。当时有人不无担心地说,编辑部出书,从来没有这个做法,再就是,总得上级批准吧。我说,从来没有的,我们做成了才有意义,要是做过而没做成,我们也不敢做了。这还用谁批吗,只要不违犯出版法的规定就行了。我们是与出版社合作出书,又不是私自办出版社。
看准了的事,要做马上就做。我当即写了个“启事”,交编辑登在刊物的封底。就这样,2000年第八期的刊物上,便刊出了这样的公告:“山西文学月刊社,繁荣山西文学新举措:组建文学图书编辑室,四套书系同时启动”。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省财政就停拨经费断了奶。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原本不过是增加编辑额外收入的“旁门左道”,后来竟成了往后《山西文学》赖以生存并发展的经济支柱。没有它,后来的改变刊本,购置设备,增加人员,全没了经济支撑。
闹事的人,哪儿都有。不管出了什么,我都一个人顶着,绝不向领导诉苦。我当主编这么些年,别的不敢说,没向领导告过下面人的一次状,则是敢说的。一是我觉得,领导既然把这个摊子交给你,就是信任你,相信你能做好,那么就不要给领导添麻烦。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再忧的事,只能自己来化解。出了事,领导批评,是另一码事。再就是,你向领导告状,告下面的人,只能说明你无能。本来就没有多大本事,再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不是太愚蠢了吗?
不光不告状,连叫苦叫累的话也不说。你要是说累了,万一领导说那你就休息休息吧,可怎么办?
耽搁创作的话,也不能说。道理同上。
也不是没痛苦,没有悲伤。
记得是2002年夏天吧,直可说到了天怒人怨、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地步。怎么办?只要后退一步,就全盘皆输。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损招儿”。某日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天气这么热,大家这么辛苦,我们也放假吧。当即让会计给每人发了200元,说是暑期补助,然后宣布全编辑部放假两个月。只留下会计上班,处理日常事务。会计是雇员,放了假就没工资了。这期间,我仍天天上班。
两个月期间,最少要编出一期稿子,还要两次校对,谁来做呢?
只能是我了。
别人也许觉得这是苦不堪言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一期刊物不过十一二万字,校对两次,也不过二十三四万字,不及我一部书稿的字多。
是前年吧,为刊物上发表的一篇作品,我们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人火上浇油,唯恐事情闹得还不大,有人幸灾乐祸,以为这回姓韩的准吃不了兜着走。虽说领导多方奔走,化解此事,好语抚慰,要我不必在意,我还是隐隐觉得,这回怕是在劫难逃了。难受的不是自己会怎么样,而是给刊物带来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同事们脸上无光,多年的努力全都泡汤。唉,当初若是谨慎一点,何至于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是放翁的诗吧,没想到韩某竟会是这样的一个下场!
那些日子里,我常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一面默诵着郁达夫的两句诗:“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一面掂斤播两,思前想后,禁不住竟悲从中来,泫然泪下。
四
质直地说,我下这么大力气办刊物,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私心。
钱,不是不爱。若要挣钱,我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就是做下苦的事,苦头也不比别人差。但我此生志不在此。我是真想做点正经事的。
接手办《山西文学》,我打主意就是要把它办成一份当代名刊,一则显示自己的才干,二则尽一个读书人对社会的担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办刊物的光辉经历,太让我羡慕了。我恨不生在那个年代。有了这个机会,当然不肯坐失。
我有这个自信。起初觉得,只要给我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办到,后来才知道这个估计太乐观了,实际上用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才勉强做到。也还不能说就真的成了什么名刊,只能说有了相当的影响吧。若有人要说,连名刊这个说法也是错的,那就不敢苟同了。做商业的还讲究个名牌,办刊物的为何不能说办个名刊呢?
显示才干,和对社会的担当,说起来不同,实际是一回事。只能说才干包括的更多些,比如经营方面的。
在这上头,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打破省级文学刊物几十年沿袭下来的模式。
省级文学刊物是最难办的。既要培养本省作者,又要照顾文学的各个门类,等于说既要发次点的稿子,还要什么样的稿子都得发。差不多都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大块。这样的刊物怎么能走向市场,又怎么能办成名刊?我接手后,经过一个很短时期的过渡,先取消了以体裁分栏目的陈规,改为以内容设置栏目的新局。后来干脆明确公布了我的办刊方针,就是“关心民瘼,开启民智,叙事文体,健朗风格”。
二是增强刊物的社会感应力。你要让读者看你的刊物,掏钱订你的刊物,就得关注读者关注的问题,说他们心里想说的话。
当然,这里还有个政策界限的问题。对此我是这样看的,刊物属媒体,不光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成就,还要起到为党分忧,为国分忧的作用。——道理很简单。我们不是常说要建设更为美好的明天吗?那就是说今天还不是那么美好,为了明天更美好,揭露今天一些不足,不正是为了明天更加美好尽点力吗?与时俱进,这个进不能等,还要促。
三是为了办好刊物,不惜把自己的名声贴进去。
刚接手办刊,就有朋友对我说,这个刊物要办好,必须打你的牌子。后来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比如2002年在《中华读书报》上的广告上,就有这样的话:“期期都有好文章,期期都有韩石山”。为了争取订户,也是为了度过经济难关,还办过“韩石山文学写作函授班”,收费高达800元,比《人民文学》办的同类性质的函授班还高200元。
这只是利用我的那点小名声争取读者,扩大刊物影响,做得最多的,还是选文章、写文章。每期的头条文章,还有虽不是头条但可称之为重头稿件的文章,都是我亲自选定的。要是没有合适的,就自己动手写。有时用韩石山这个名字,更多的时候用的是化名,比如韩蒲州、方仲秀等。
这一点最遭人非议。
有人说,当编辑就是要为他人做嫁衣裳,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做奉献,哪有当主编的这样显摆自己,没有职业道德嘛。还有人给我写信,说我把《山西文学》办成了“韩石山文学”,他没想到的是,我把他的信发表了,还就此在省城报纸上展开了一场讨论。
最多的一个说辞是:你可以利用你的影响多为刊物拉点赞助就行了,怎么能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呢。
这些人这样说,出于什么心理无需深究,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他们没有或者不愿意看到刊物这几年的长足发展,刊物这几年呈现出的崭新气象。借用鲁迅的一句话改写一下便是:好像刊物只有像前些年那样无声无息,也才像个刊物,好像刊物像前些年那样穷得叮当响,也才像个刊物。(鲁迅的原话是:“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见《“友邦惊诧”论》)
初接手那一两年,有一个时期,刊物的经费紧张到极点,连稿费都发不出去了,我确实曾找一个相熟的企业家,一次就要回六万元。就是现在,出去一趟找上几万元也不是难事,但我不想这么做。丢人是其次,最大的坏处是,这样要来的钱,只能救急,绝不是长久之策。刊物的生命力,是它的影响,是它的声誉,而不是企业的施舍。企业给的钱再多,也办不成一份名刊。
不管怎么说,我初接手时,这份刊物只有一千多订户,现在正常的印刷量是七千多。企业给上多少钱,能印下这么多?就是能印下这么多,印了给谁,给了谁看?
公道地说,办刊物这几年,创作并没有耽搁多少,只是辛苦些罢了,而声名上还有所借重,至少文学界的人知道,老韩还能办得了刊物。再就是,一些寄给别的刊物会删改的稿子,在这儿是可以全文刊出的。
再有几个月,我接手《山西文学》就整整七年了。《山西文学》办刊的历史上,做了这么长时间主编的,西戎先生之后,怕就是我了。他和马烽老师,当年力主把我调来,如今两位老人都已作古多年,若九泉有知,该会说句孺子可教吧。
四十多年前,那个少年要办一份学生刊物没有办成,四十多年后,他办一份省级文学刊物办成了。或许还不能说成,该说还像个成的样子。至于最后是成还是不成,套用一句古话,就是“则非某之所敢知”。
一
1963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约八点钟光景,山西运城一所中学的校园里,一个少年人手里拿着几页纸,朝校长办公的小院里走去。
他要给校长递交一份办读书会的报告,其中一项是办一份学生刊物,发表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们的文学作品。油印,十六开大,十数页。
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给自己鼓劲:往前走,别后退。
近了,更近了,透过窗玻璃,能看到老校长(也不过四十几岁,在他看来就是老了)灯下俯案的身影。
再要鼓一下劲,就该着敲校长的门了。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胆怯了,退回去了。
返回教室,同学们还在上晚自习,他悄悄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像这个世上从没有发生过那件事一样。
那一刻是什么让他胆怯的呢?
外人不知道,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是出身!
他知道,办读书会,办学生刊物这个建议再好,出自他的提议,绝然不会通过。就是通过了,负责其事的也肯定不会是他。
那个人就是我,韩石山,当时不叫这个名字,叫韩安远。当时是这所学校高中部二年级的学生。这所学校,到现在都是山西有名的中学。
此后,学校里越来越讲究家庭成分,我的心情越来越黯淡,只求不要因出身不好而取消考大学的资格,别的,想都不敢想了。
真玄啊。1965年夏天高考时,学校把所有出身不好的人,全安排在一个教室里,还是全校最破旧的一个教室,没过多久就拆了。差不多十年后,一位已当了副校长的代数老师,跟我在火车上相遇,说了上面的情况,并告诉我,你是那个教室里唯一考上大学的。许多学生那么认真地参加考试,他在外面走来走去,心里很是难受,因为他清楚,他们考也是白考,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政审材料上都写着:政审不合格。“文革”中我在大学里看过这种政审表,不是写的字,是盖着那么一个长方形的章。我的上面盖的是“普通”。再上面两级分别是“机密”和“绝密”。即通过这两类政审的学生,可考入机密或绝密级别的高校。
直到老师说了这话,我才知道自己当年多么糊涂,上了大学后竟羞愧得不愿再回母校。觉得自己考得太差了,有负师恩。
二
我是个少小有大志的人,当上世纪60年代初,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之时,就感到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作为了。
出身不好,从军从政肯定无望,等于把男儿建功立业的路子都断了,退而求其次,唯一可供驱驰的,怕也只有学问一途。而要在学问上有成就,必须考上大学。那时绝没有想到政审会那样的严酷,处置会那样的绝情,连个好点的教室也不让你坐。只是觉得,同样的获取,自己付出的总要比别人多些。
时势如此,心却未甘。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却是早早就识了这种滋味。那时正迷辛家轩的词,最能怦然心动的,是这样一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后来的发展,果然一步一步都证实了当初的预感,只有更坏,从没有更好。
我现在的从事写作,较之当初的志向,要在学问一途上努力,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山的一个县里教书,游方僧似的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转,到粉碎“四人帮”要办高考复习班了,县上才知道还有这么个可用之才,调到县城中学教书。15年之后,离开这个县调到山西省作家协会。又是十五六年,到了2000年春天,已是53岁的人了。
此前我的职务,除了家长与中学班主任两个正职之外,都是副职,依次有公社副主任、刊物副主编、县委副书记、省作协副主席,也就是说,从没有负过什么正经的责任,也没有什么怨言。韩愈在《进学解》里说得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有的原本就是挂职深入生活,比如那个县委副书记,是当不得真的。
就是这么一个人,忽然有一天,机关里传出,党组想在作家里选个人当《山西文学》的主编,有人提议何妨让韩石山一试。
30年来,从大学毕业算起,何妨一试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过后大都不了了之。这次也就不当回事,觉得不过是无聊之人,拿自己开心罢了。当时我的境况也还不错,文章一篇一篇地写,书一本一本地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谁也管不住的,是手里的笔,谁也限定不了的,是胸中的文思,想得出,写得下,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惬意的呢?
话是这么说,阴暗的心理还是有的,那就是,或许这回是真的。对于一个从未负过责的人来说,“官”还是有它的诱惑力的。
反对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句句都是义正辞严。
不用人家一一罗列,自家就能一口气说出几个。比如他的心思在写作上,当了主编肯定不会全身心投入;他从来没有负过责,平日又自由散漫惯了,能领导了一个编辑部?他那样的思想水平,编刊是政策性很强的事,他能做到吗?刊物经费紧张,他是个书呆子,懂得生财之道吗?他的个性那么强,将来党组能领导得了吗?
不用这么多,其中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领导放弃这个“何妨一试”的念头。
几经周折,实际选定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能力还行,资望不足,最后还是让我来当这个主编。意思很明白,这块招牌还是可以用一下的。这是当时许多人的看法,觉得领导真是英明,擘划有方,用人得当。既发挥了老韩的优势,又避免了他的恶劣。
还有一层,别人不一定明白,只有我心里清楚。那就是,当时作协党组书记刘巩同志,是山西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入学比我要迟十一二年,若剔除“文革”十年的耽误,可说是我下一两届的系友。我的经历如何,才干如何,来作协前他不会不有所耳闻。经过两三年的共事,我的境况如何,品质如何,也不会不有所体察。任命一个处级干部,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就是力排众议也不是需要多大的力,轻轻一拨拉就行了。
里外几种因素的交合,就这样,几乎是轻而易举地,我这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穷酸,当上了《山西文学》的主编。
此时此刻,由不得就想起了当年要办个学生刊物的狂妄之举,也由不得鼻酸欲泪,百感交集。
该高兴才是。那个少年人想到了办刊物,却连递交这样一个建议书的胆量都没有,而今天的韩石山,却几乎是白捡了这么一个主编,还是一家省级文学刊物。
可是——可是,容我说上一句吗?
那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是一个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半大老翁,中间隔了差不多四十年的岁月。两相对比,岂是悲伤二字可以了断,又岂是侥幸二字可以化解?
三
原先说好我只是挂名,实际负责其事的是一个女孩子,说是女孩子也三十出头了,能力强,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可惜她志不在此,勉强维持了半年,一有机会就弃文从政了。这样,我就名至实归地成了管事的主编。
《山西文学》是一家老刊物,人才济济,各称其雄。远的不说,近十年来风波不断,直可说是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台。现任的副主编两三个,自认为才堪胜任的还有三两个。我的资历是没说的,我在另一家刊物当副主编的时候,他们中间还没有人有这样的名头,但对于这个刊物来说,他们是元老,是重臣,我却只能说是个“插楔儿”的。
各位多多包涵,老夫这厢谢罪了!刚去编辑部那些日子,我常这样双手抱拳,和同事们开玩笑,心里总觉得对人不起。
破屋偏遇上了连阴雨。就在我正式管事的第一年,省财政断了办刊物的经费。大势所趋,神仙也没有办法。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
我比那位丹麦王子更为不幸的是,他可以选择死亡,我却没有这样的福气。对于我来说,只有生存。这是我此生唯一可以显示自己能力的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一丢,什么少小有大志,什么十七年苦读书,什么十多年苦历练,什么胸中自有甲兵百万,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全成了骗人的鬼话,不过是又一次证明了那个千古不灭的“文人定律”——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前最重要的是先把这个位子坐住。
要团结群众,要依靠群众。有位领导这样谆谆教我。
我心里想的是,要是让他们认为我非得依靠他们才能办好刊物,那就全完了。团结,怎么个团结?拽住他们的袖子吗?准是拂袖而去,拽得紧了还会绝袖而去呢。
这些同志都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至少也要抓住三两个人才行。知道编辑部情况的朋友,这样开导我。
我只觉得好笑。这个刊物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十几万的办刊经费,到我接手的时候,都21世纪了,编辑部里竟没有一部电脑,唯一的一部电话,要打长途还得插卡。编辑们的福利更是可怜。他们的整体经营理念是,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全靠国家的那点钱过日子。(现在编辑部每人一台电脑,录入排版设备也都配齐还雇了录入员;四个办公室都有电话,两部直拨随便打。编辑们的福利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打的主意是,一定要他们知道,就是我一个人也能把这个刊物办下去。跟上我干才会有钱,跟上我干才能当官。不是我要依靠你们,团结你们,是你们得依靠我,团结我。闹翻了走人的肯定不是我。当然,实际工作中,该重用的还得重用,该提拔的还得提拔。再重用也不会有我的用重,再提拔也不会拔得比我高。在编辑部的职务上,我是从不吝啬的。空出什么,就补上什么。宁可用错了,也不让人说我耽搁了谁的前程。现任的两位副主编,一位编辑部主任,都是在我手里,从编辑岗位上提拔起来的。
有人说,你这么厉害,肯定没人闹事,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你工作的。
此言差矣。我一点都不厉害。你想想,一个多年背着出身不好的恶谥的人,如同脸上刺着金印的逃犯,逢人不作揖打恭,就可说是铁骨铮铮了,怎么样能厉害得起来?再说,在这个体制下,没有人会真的怕一个人。编辑部人员的工资是作协机关发的,不是编辑部发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跟你闹事,你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既不能扣他的工资,也不能免掉他的职务。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是大事上,我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比如,我就清楚,在当今的时势下,要让人努力工作,必须给予经济上的保证。而要经济上有保证,必须打开一条长久的生存之路。早在财政断奶之前,我就在编辑部成立了文学图书编辑室。当时有人不无担心地说,编辑部出书,从来没有这个做法,再就是,总得上级批准吧。我说,从来没有的,我们做成了才有意义,要是做过而没做成,我们也不敢做了。这还用谁批吗,只要不违犯出版法的规定就行了。我们是与出版社合作出书,又不是私自办出版社。
看准了的事,要做马上就做。我当即写了个“启事”,交编辑登在刊物的封底。就这样,2000年第八期的刊物上,便刊出了这样的公告:“山西文学月刊社,繁荣山西文学新举措:组建文学图书编辑室,四套书系同时启动”。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省财政就停拨经费断了奶。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原本不过是增加编辑额外收入的“旁门左道”,后来竟成了往后《山西文学》赖以生存并发展的经济支柱。没有它,后来的改变刊本,购置设备,增加人员,全没了经济支撑。
闹事的人,哪儿都有。不管出了什么,我都一个人顶着,绝不向领导诉苦。我当主编这么些年,别的不敢说,没向领导告过下面人的一次状,则是敢说的。一是我觉得,领导既然把这个摊子交给你,就是信任你,相信你能做好,那么就不要给领导添麻烦。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再忧的事,只能自己来化解。出了事,领导批评,是另一码事。再就是,你向领导告状,告下面的人,只能说明你无能。本来就没有多大本事,再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不是太愚蠢了吗?
不光不告状,连叫苦叫累的话也不说。你要是说累了,万一领导说那你就休息休息吧,可怎么办?
耽搁创作的话,也不能说。道理同上。
也不是没痛苦,没有悲伤。
记得是2002年夏天吧,直可说到了天怒人怨、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地步。怎么办?只要后退一步,就全盘皆输。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损招儿”。某日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天气这么热,大家这么辛苦,我们也放假吧。当即让会计给每人发了200元,说是暑期补助,然后宣布全编辑部放假两个月。只留下会计上班,处理日常事务。会计是雇员,放了假就没工资了。这期间,我仍天天上班。
两个月期间,最少要编出一期稿子,还要两次校对,谁来做呢?
只能是我了。
别人也许觉得这是苦不堪言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一期刊物不过十一二万字,校对两次,也不过二十三四万字,不及我一部书稿的字多。
是前年吧,为刊物上发表的一篇作品,我们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人火上浇油,唯恐事情闹得还不大,有人幸灾乐祸,以为这回姓韩的准吃不了兜着走。虽说领导多方奔走,化解此事,好语抚慰,要我不必在意,我还是隐隐觉得,这回怕是在劫难逃了。难受的不是自己会怎么样,而是给刊物带来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同事们脸上无光,多年的努力全都泡汤。唉,当初若是谨慎一点,何至于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是放翁的诗吧,没想到韩某竟会是这样的一个下场!
那些日子里,我常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一面默诵着郁达夫的两句诗:“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一面掂斤播两,思前想后,禁不住竟悲从中来,泫然泪下。
四
质直地说,我下这么大力气办刊物,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私心。
钱,不是不爱。若要挣钱,我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就是做下苦的事,苦头也不比别人差。但我此生志不在此。我是真想做点正经事的。
接手办《山西文学》,我打主意就是要把它办成一份当代名刊,一则显示自己的才干,二则尽一个读书人对社会的担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办刊物的光辉经历,太让我羡慕了。我恨不生在那个年代。有了这个机会,当然不肯坐失。
我有这个自信。起初觉得,只要给我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办到,后来才知道这个估计太乐观了,实际上用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才勉强做到。也还不能说就真的成了什么名刊,只能说有了相当的影响吧。若有人要说,连名刊这个说法也是错的,那就不敢苟同了。做商业的还讲究个名牌,办刊物的为何不能说办个名刊呢?
显示才干,和对社会的担当,说起来不同,实际是一回事。只能说才干包括的更多些,比如经营方面的。
在这上头,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打破省级文学刊物几十年沿袭下来的模式。
省级文学刊物是最难办的。既要培养本省作者,又要照顾文学的各个门类,等于说既要发次点的稿子,还要什么样的稿子都得发。差不多都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大块。这样的刊物怎么能走向市场,又怎么能办成名刊?我接手后,经过一个很短时期的过渡,先取消了以体裁分栏目的陈规,改为以内容设置栏目的新局。后来干脆明确公布了我的办刊方针,就是“关心民瘼,开启民智,叙事文体,健朗风格”。
二是增强刊物的社会感应力。你要让读者看你的刊物,掏钱订你的刊物,就得关注读者关注的问题,说他们心里想说的话。
当然,这里还有个政策界限的问题。对此我是这样看的,刊物属媒体,不光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成就,还要起到为党分忧,为国分忧的作用。——道理很简单。我们不是常说要建设更为美好的明天吗?那就是说今天还不是那么美好,为了明天更美好,揭露今天一些不足,不正是为了明天更加美好尽点力吗?与时俱进,这个进不能等,还要促。
三是为了办好刊物,不惜把自己的名声贴进去。
刚接手办刊,就有朋友对我说,这个刊物要办好,必须打你的牌子。后来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比如2002年在《中华读书报》上的广告上,就有这样的话:“期期都有好文章,期期都有韩石山”。为了争取订户,也是为了度过经济难关,还办过“韩石山文学写作函授班”,收费高达800元,比《人民文学》办的同类性质的函授班还高200元。
这只是利用我的那点小名声争取读者,扩大刊物影响,做得最多的,还是选文章、写文章。每期的头条文章,还有虽不是头条但可称之为重头稿件的文章,都是我亲自选定的。要是没有合适的,就自己动手写。有时用韩石山这个名字,更多的时候用的是化名,比如韩蒲州、方仲秀等。
这一点最遭人非议。
有人说,当编辑就是要为他人做嫁衣裳,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做奉献,哪有当主编的这样显摆自己,没有职业道德嘛。还有人给我写信,说我把《山西文学》办成了“韩石山文学”,他没想到的是,我把他的信发表了,还就此在省城报纸上展开了一场讨论。
最多的一个说辞是:你可以利用你的影响多为刊物拉点赞助就行了,怎么能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呢。
这些人这样说,出于什么心理无需深究,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他们没有或者不愿意看到刊物这几年的长足发展,刊物这几年呈现出的崭新气象。借用鲁迅的一句话改写一下便是:好像刊物只有像前些年那样无声无息,也才像个刊物,好像刊物像前些年那样穷得叮当响,也才像个刊物。(鲁迅的原话是:“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见《“友邦惊诧”论》)
初接手那一两年,有一个时期,刊物的经费紧张到极点,连稿费都发不出去了,我确实曾找一个相熟的企业家,一次就要回六万元。就是现在,出去一趟找上几万元也不是难事,但我不想这么做。丢人是其次,最大的坏处是,这样要来的钱,只能救急,绝不是长久之策。刊物的生命力,是它的影响,是它的声誉,而不是企业的施舍。企业给的钱再多,也办不成一份名刊。
不管怎么说,我初接手时,这份刊物只有一千多订户,现在正常的印刷量是七千多。企业给上多少钱,能印下这么多?就是能印下这么多,印了给谁,给了谁看?
公道地说,办刊物这几年,创作并没有耽搁多少,只是辛苦些罢了,而声名上还有所借重,至少文学界的人知道,老韩还能办得了刊物。再就是,一些寄给别的刊物会删改的稿子,在这儿是可以全文刊出的。
再有几个月,我接手《山西文学》就整整七年了。《山西文学》办刊的历史上,做了这么长时间主编的,西戎先生之后,怕就是我了。他和马烽老师,当年力主把我调来,如今两位老人都已作古多年,若九泉有知,该会说句孺子可教吧。
四十多年前,那个少年要办一份学生刊物没有办成,四十多年后,他办一份省级文学刊物办成了。或许还不能说成,该说还像个成的样子。至于最后是成还是不成,套用一句古话,就是“则非某之所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