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中西壁钟有一神兽为叼虎疾驰的神马,这匹神马在壁画中十分醒目,造型形象生动,体型健硕,在骂的胸前两侧展开双翼,奋蹄疾驰,嘴里叼着一只老虎,老虎的形象生动写实。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其名为“駁”,古同驳,是一种食虎豹的马。其形态生动形象。
【关键词】: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山海经;駁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东北处。2014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我们初步推断该墓葬的年代应为东魏至北齐早期。[1]并于去年年初,被评为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总长约40米。墓道长31米,从地表向下逐渐延伸,底部深约6米,墓道两壁呈阶梯状,由上至下分为四层,每层均绘有精美壁画。第一层是流云中的奇禽异兽,龙鹤仙人,雷公风伯。第二层是迄今我国发现最大的狩猎图,长30米、宽1.6米,是研究北朝生活文化和军事演变轨迹的活标本。第三、四层是仪卫出行图,首次出现多名胡人形象,是研究北朝胡人在中国活动的重要线索。壁画题材丰蕴,想象过人,叙事清晰,囊括了天地人三大主题,包含了人世间的基本生活内容,寓意了对自身和世界的态度与看法,体现了多元素、多风格、多文化的融合态势。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到唐厚葬之风再次兴起的重要转变时期,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为研究当时丧葬风俗和制度提供了实证资料。
东、西两壁第一层,主体绘有仙界的人与神兽形象,主体图像之外,满绘以涌动的流云等纹饰。其中,西壁中视觉效果最为突出的形象中有一神兽为叼虎疾驰的神马,造型形象生动,体型健硕,在马的胸前两侧展开双翼,奋蹄疾驰,嘴里叼着一只老虎,老虎的形象生动写实。形象与古代《山海经》中记载的“駁”[2]非常相似。“駁”古同驳,是一种食虎豹的马。《山海经·穆天子传》载:“又西三百里日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日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北山经》又云:“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矔疏’,可以辟火”《海外北经》云:“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駁’,状如白马,锯齿,食虎豹。”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生物学特征是:身体形状大致有些象馬,白色的身驱,黑色的尾巴;还长有一角,角上面还有起伏的环节—错;牙齿参差不齐象锯齿一样尖锐,吼叫之声震耳如鼓,有时它也会发出呼哧的声音;可以抵御兵器和烈火的进攻,自然,它也就不惧怕虎豹的尖牙利爪了。正因为“駁”有这些特点,所以它是天生的“食虎豹”的猛兽。
清人袁枚写的《子不语》,从中发现了一篇记载“异兽”食虎豹的资料。与《山海经》记载的“駁”对照比较。
据《子不语·土窟异兽》云:“
“闽商陈某,与诸客泛海,遇飓风,飘至一山脚下。见山崖...其物出穴外,大倍水牛,而形似象,顶生一角,晶莹犀利,盘踞石上长啸,声裂竹木。陈惊惧几坠,但见虎豹猿鹿,各以其属至,俯伏其下,不止千计。其物择肥者践之,用舌舔其腹,吸其血,百兽皆股栗不敢动。食三四兽,复曳尾入穴。客乃下,寻旧径归。与众言所见,终未知山与兽何名也。”
《子不语》中记载的异兽,它“大倍水牛,而形似象,顶生一角,晶莹犀利”等记载来看,该物颇似“犀牛”。但从该物“盘踞石上长啸,声裂竹木。……虎豹猿鹿,各以其属至,俯伏其下,不止千计。其物择肥者践之,用舌舔其腹,吸其血,百兽皆股栗不敢动。食三四兽,复曳尾入穴”等记载来看,该物又不是犀牛。因为犀牛是草食动物,它是不吃荦的,并且犀牛还是一种胆小怕事的动物,它从不敢主动的去进攻狮虎,更別说吃虎豹的肉,吸虎豹的血。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用其它名称来称呼“駁”的史料还有不少,例如,《太平御览》第892卷引《尔雅》曰:“駁如马,倨牙,食虎豹”。
《说苑》曰:“晋平公出畋,见乳虎,乳虎伏而不动。顾谓师旷曰:‘吾闻之,霸王之主出,则猛兽伏而不敢起。今者寡人出见乳虎伏而不动,此其猛兽乎?’师旷曰:‘鹊食猬,猥猬食骏 驭,骏馭食豹,豹食駁,駁食虎。’夫駁之狀,有似駁馬。今 者君之出,必驂駁馬而出畋乎?’公曰:‘然’。”
《周書》曰:“义渠以茲白。茲白者,白马倨齿,食虎豹。”
《孙氏瑞应图》曰:“龍馬者,仁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颈,骼上有翼,旁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
《三國典略》曰:“龍馬者,河之精也。代马,阴之精也。”
《汉唐地理书钞》辑《遁甲开山图》曰:“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
《水经注·河水》云:“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389云:“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
我们从这些史料中看到,随着日换星移,时过境迁,中国古代的汉语名称也逐渐的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山海经》称之为:“駁”,为“矔疏”,为“脖马”的动物,在后来的古人那里则称之为:“驳”,为“茲白”,为“龍馬”,为“神馬”等等。尽管它们的名字已经不同了,但实际上,它们却还是同一种动物。因为它们的名字不论怎样变换,但其特征却还是《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載的:“状如白马,锯齿,食虎豹”。根据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推测古人称为“駁”,称为“茲白”,称为“龍馬”,称为“神馬”的动物都是指“駁”。我们从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壁画中所绘则是史料中记载的“駁”。
注释:
[1]《山西忻州九原岗壁画墓》山西省考古所 忻州市文物管理处 考古 2015年07期 P791
[2]李润英、陈焕良注释《山海经·穆天子传》 岳麓书社 2006 年 P37
作者简介:周丰伟,山西大学,导师:李雅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
【关键词】: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山海经;駁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东北处。2014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我们初步推断该墓葬的年代应为东魏至北齐早期。[1]并于去年年初,被评为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总长约40米。墓道长31米,从地表向下逐渐延伸,底部深约6米,墓道两壁呈阶梯状,由上至下分为四层,每层均绘有精美壁画。第一层是流云中的奇禽异兽,龙鹤仙人,雷公风伯。第二层是迄今我国发现最大的狩猎图,长30米、宽1.6米,是研究北朝生活文化和军事演变轨迹的活标本。第三、四层是仪卫出行图,首次出现多名胡人形象,是研究北朝胡人在中国活动的重要线索。壁画题材丰蕴,想象过人,叙事清晰,囊括了天地人三大主题,包含了人世间的基本生活内容,寓意了对自身和世界的态度与看法,体现了多元素、多风格、多文化的融合态势。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到唐厚葬之风再次兴起的重要转变时期,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为研究当时丧葬风俗和制度提供了实证资料。
东、西两壁第一层,主体绘有仙界的人与神兽形象,主体图像之外,满绘以涌动的流云等纹饰。其中,西壁中视觉效果最为突出的形象中有一神兽为叼虎疾驰的神马,造型形象生动,体型健硕,在马的胸前两侧展开双翼,奋蹄疾驰,嘴里叼着一只老虎,老虎的形象生动写实。形象与古代《山海经》中记载的“駁”[2]非常相似。“駁”古同驳,是一种食虎豹的马。《山海经·穆天子传》载:“又西三百里日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日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北山经》又云:“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矔疏’,可以辟火”《海外北经》云:“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駁’,状如白马,锯齿,食虎豹。”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生物学特征是:身体形状大致有些象馬,白色的身驱,黑色的尾巴;还长有一角,角上面还有起伏的环节—错;牙齿参差不齐象锯齿一样尖锐,吼叫之声震耳如鼓,有时它也会发出呼哧的声音;可以抵御兵器和烈火的进攻,自然,它也就不惧怕虎豹的尖牙利爪了。正因为“駁”有这些特点,所以它是天生的“食虎豹”的猛兽。
清人袁枚写的《子不语》,从中发现了一篇记载“异兽”食虎豹的资料。与《山海经》记载的“駁”对照比较。
据《子不语·土窟异兽》云:“
“闽商陈某,与诸客泛海,遇飓风,飘至一山脚下。见山崖...其物出穴外,大倍水牛,而形似象,顶生一角,晶莹犀利,盘踞石上长啸,声裂竹木。陈惊惧几坠,但见虎豹猿鹿,各以其属至,俯伏其下,不止千计。其物择肥者践之,用舌舔其腹,吸其血,百兽皆股栗不敢动。食三四兽,复曳尾入穴。客乃下,寻旧径归。与众言所见,终未知山与兽何名也。”
《子不语》中记载的异兽,它“大倍水牛,而形似象,顶生一角,晶莹犀利”等记载来看,该物颇似“犀牛”。但从该物“盘踞石上长啸,声裂竹木。……虎豹猿鹿,各以其属至,俯伏其下,不止千计。其物择肥者践之,用舌舔其腹,吸其血,百兽皆股栗不敢动。食三四兽,复曳尾入穴”等记载来看,该物又不是犀牛。因为犀牛是草食动物,它是不吃荦的,并且犀牛还是一种胆小怕事的动物,它从不敢主动的去进攻狮虎,更別说吃虎豹的肉,吸虎豹的血。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用其它名称来称呼“駁”的史料还有不少,例如,《太平御览》第892卷引《尔雅》曰:“駁如马,倨牙,食虎豹”。
《说苑》曰:“晋平公出畋,见乳虎,乳虎伏而不动。顾谓师旷曰:‘吾闻之,霸王之主出,则猛兽伏而不敢起。今者寡人出见乳虎伏而不动,此其猛兽乎?’师旷曰:‘鹊食猬,猥猬食骏 驭,骏馭食豹,豹食駁,駁食虎。’夫駁之狀,有似駁馬。今 者君之出,必驂駁馬而出畋乎?’公曰:‘然’。”
《周書》曰:“义渠以茲白。茲白者,白马倨齿,食虎豹。”
《孙氏瑞应图》曰:“龍馬者,仁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颈,骼上有翼,旁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
《三國典略》曰:“龍馬者,河之精也。代马,阴之精也。”
《汉唐地理书钞》辑《遁甲开山图》曰:“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
《水经注·河水》云:“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389云:“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
我们从这些史料中看到,随着日换星移,时过境迁,中国古代的汉语名称也逐渐的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山海经》称之为:“駁”,为“矔疏”,为“脖马”的动物,在后来的古人那里则称之为:“驳”,为“茲白”,为“龍馬”,为“神馬”等等。尽管它们的名字已经不同了,但实际上,它们却还是同一种动物。因为它们的名字不论怎样变换,但其特征却还是《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載的:“状如白马,锯齿,食虎豹”。根据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推测古人称为“駁”,称为“茲白”,称为“龍馬”,称为“神馬”的动物都是指“駁”。我们从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壁画中所绘则是史料中记载的“駁”。
注释:
[1]《山西忻州九原岗壁画墓》山西省考古所 忻州市文物管理处 考古 2015年07期 P791
[2]李润英、陈焕良注释《山海经·穆天子传》 岳麓书社 2006 年 P37
作者简介:周丰伟,山西大学,导师:李雅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