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在管理经营方面有了空前的进步,由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中,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源泉,对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也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随国外高校的成功实践,也不断融入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尤其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成了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案例教学法成了教师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据此,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梳理,对案例教学法的高效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78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案例研究法”(Case Studies)。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从实际中收集到的真实案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院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并通过自我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法,使学员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基于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分析讨论,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工商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
案例教学主要以组织中与管理相关的问题为主,向学生描绘出企业案例的大致情况,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复杂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大致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分为四类:
(1)理论+案例:先完成课程理论内容,而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深巩固。
(2)案例+理论:首先像学生展示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和理论有一定的认识,而后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3)理论+案例+理论:先向学生简单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介绍,再围绕这些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结合案例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正案例+反案例:教师通过两个不同安利的对比,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通过个案例不同的结果对战略进行总结和加深印象。
3 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问题
3.1 学生是主体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知识通过多维的互动进行传输,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理论的讲解、案例的引进、案例讨论的协调与组织以及案例总结几个方面,在此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而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课前学生应认真熟读案例内容,并根据案例的重点查找相关资料,提前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查找的资料找出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小组讨论,整合各个学生的观点,并在课堂中进行发表和展示,中间也可以适当加入提问、评价等环节,由学生的成果填充课堂的核心内容。
3.2 以课程基本理论为前提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全否定,而是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补充,需要其他方法的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进行案例讨论学习前,学生应有对相应知识点的初步认识,以此为基础开展案例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整体而又细致的认识。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之前,必须进行必要地基础理论学习,以一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前提。
3.3 布置案例任务
从实质上来说,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在教师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师在把握案例难度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课下为案例做准备工作,将案例视为一种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形成一种学习的压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 提高学生的其他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注意运用多种讲解、发表等的形式,以此提高其表达、思考、反应等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胆量。
3.5 注意因材施教
在案例教学法中,由于不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引导,使其更好的發挥其优势,不仅要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更能够发掘其才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让案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 应以案例讨论的过程为重
案例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以学生们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为重点。对案例相关的问题应有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不论学生的结论是什么,教师都应以其解释的过程、论点、论据为重点,结合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方法,对案例进行探讨。
3.7 所学知识可操作性强
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容是基于理论知识,来自实际生活,这就能够让理论与实际实践密切结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高效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4 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活动过程分析
4.1 准备阶段
4.1.1 分组准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小组数量及每组人数,并以此作为以后教学安排的基础。
4.1.2 案例准备
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根据其所教授的课程,准备案例库。
对于收集的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育目标进行的选择,选择的案例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
(1)代表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案例也多种多样,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应选择能够反映管理过程中常见且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吸收的案例作为素材。
(2)经典性。案例应有针对性,其背景应明晰,同时案例内容应做到细致而不冗长,选择学生了解或感兴趣的案例素材,并且学生应有能够有在准备过程中能够有所参考。 (3)时效性。管理相关的问题和理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应避免选择过于陈旧的案例,若案例失去时效性则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使讨论脱离现实情况,失去意义。
(4)系统性。在选择和编排案例时,教师应注意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结合以往的知识内容,对案例进行加工,不仅使学生能够对案例进行理解和思考,还能对以往的知识作巩固和提升。
此外,教師应注意把握案例的难易程度。首先,案例不能太难,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若造成学生面对案例无从下手的情况,则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案例不能过易,若案例不需要学生一定程度的思考和资料查阅的过程,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对教学课时也是一种浪费。正确的掌握了案例的难易程度,教师不仅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根据教学安排把握好教学进度。
4.2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
(1)任务布置。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安排任务,应让每位学生能够明确任务重心,准备相应的资料和总结材料,切实让被动的教学过程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
(2)节点控制。为保证学生对案例的准备工作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
(3)课堂控制。学生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应对案例任务开动脑筋,进行讨论、发表等,而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对过程的组织和控制,要控制案例讨论的时间和节奏,确保讨论能够在规定的课时内顺利完成并达到教学目标。
此外,在课堂控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讨论过程的进行,对讨论进行适当的指引和协调,把握整个研究讨论的大方向和节奏,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的主题讨论,但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开动脑筋,不能对这个过程进行过分的干涉,这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会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案例点评。当所有的学生结束了讨论和发表时,教师应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要指出学生在整个案例作业完成过程的不足,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未案例中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供学生参考。
4.3 应用阶段
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即学校专家评价以及学生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可以让教师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强化或者改进,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5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5.1 案例库的建设跟不上教学要求,国内优秀案例太少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案例教学推广和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案例讲解过程中,管理学相关内容涉及广泛,便需要案例的多样性,同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制度等的差异较大,但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并不完善,同时,缺乏典型而又有特色的案例,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具体来说。
(1)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大都引用国外企业的事例,由于与我国实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
(2)现实中的案例会因内外部环境、前后事因等问题而错综复杂,而学生的知识面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面对案例会无从下手,失去学习的动力。
(3)案例不具时效性,过于陈旧的案例并不能与当今的环境和理论知识相适应,从而不能成为现今工商管理课程的案例分析对象。
5.2 案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教师缺乏新型的教学理念,来不及提高自身实际案例教学能力,从而导致案例教学能力不强对案例教学中的互动缺乏重视,对案例教学方法不熟悉或运用不好,使得我国现阶段工商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5.3 学生观念尚需改变
案例教学能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教师的努力,还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应课前收集案例及相应理论知识有关的资料,形成自身对知识和案例的理解,并通过案例讨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述。
5.4 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其他方法的配合
在案例教学中,尽管有相对丰富的讨论内容,但案例教学多数以语言讲解、资料分发或者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对案例研究对象进行表述,同时,讨论的方法也没有得到创新,这使得学生在教学模式不具新意的情况下失去学习的热情,若不加以改进,则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地位会越来越小,而教师会再度成为课堂开展的中心。
5.5 案例教学课程组织安排不合理
首先,学时比例太少。工商管理专业,尤其在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锻炼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应为重中之重,但每个课程中,案例教学课程占课程学时的一小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只能初步接触相关理论知识,但不能与现实生活很好的衔接起来,更不能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
同时,学生人数过多。在我国,高等院校为更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会将各个专业重合的课程融合起来,而每个班级内人数基数本身也较多,最终使得课程内学生过多,大大降低的案例教学的效果。
尽管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案例教学中存在很多弱点,但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中,案例教学法依旧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
6 对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建议
6.1 丰富案例库,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系统
案例的选择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一个良好的案例,不仅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和讲解带来方便,同时也会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因此,应将专业内各个教师的力量结合起来,对实际生活的管理类实践不断研究和总结,力求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以此丰富案例库;其次,高校应加强与周围企业的联系,一贴合学生周围的案例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2 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本科阶段,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应注重其实用性,则在学习中,教师应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管理的实践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案例教学过程,这便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见解,还应对其实际运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在有相关阅历的情况下,还应具备充足的组织、调节能力。
6.3 加快学生角色转变
自古以来,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以传授为主,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这种教育模式虽在大学课程中有了改善,但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已习惯灌输式教育,并且成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惯性,即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因此,要使案例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还应注重对学生地位的重新定义,不断更正原有的学习习惯,利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用自己的见解填充课堂内容,注重讨论过程,而非讨论结果,而通过对讨论过程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断的鼓励和改进,由此,不断转变学生思想,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動学习的习惯。
6.4 打造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加入案例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工商管理课程的传授中进行了丰富,但仅用这种方法进行课程的进一步丰富并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效果,若一贯用传统方法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其余实践理解部分完全托付到案例教学中,则将会成为课程学习的一贯模式,在进一步学习中,学生会缺乏热情,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其他方法的配合,如管理过程的模拟、企业实地调查等。
6.5 高校应注重专业与课程的合理配置
丰富、全面的课程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硬件配置,如今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中,教师面临着课时少、学生人数多的局面,而这种情况影响教师行案例教学效果,在时间、条件和分工的限制下学生不能完全参与案例准备和讨论的过程,因此学校应注意教学资源的供给,同时,合理安排学时,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安琪.《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4(186):289-290.
[2]肖智润.略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J].企业导报,2011,(17):87.
[3]王宗萍,袁静.高校课程教学案例化之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78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案例研究法”(Case Studies)。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从实际中收集到的真实案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院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并通过自我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法,使学员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基于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分析讨论,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工商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
案例教学主要以组织中与管理相关的问题为主,向学生描绘出企业案例的大致情况,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复杂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大致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分为四类:
(1)理论+案例:先完成课程理论内容,而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深巩固。
(2)案例+理论:首先像学生展示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和理论有一定的认识,而后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3)理论+案例+理论:先向学生简单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介绍,再围绕这些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结合案例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正案例+反案例:教师通过两个不同安利的对比,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通过个案例不同的结果对战略进行总结和加深印象。
3 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问题
3.1 学生是主体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知识通过多维的互动进行传输,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理论的讲解、案例的引进、案例讨论的协调与组织以及案例总结几个方面,在此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而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课前学生应认真熟读案例内容,并根据案例的重点查找相关资料,提前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查找的资料找出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小组讨论,整合各个学生的观点,并在课堂中进行发表和展示,中间也可以适当加入提问、评价等环节,由学生的成果填充课堂的核心内容。
3.2 以课程基本理论为前提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全否定,而是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补充,需要其他方法的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进行案例讨论学习前,学生应有对相应知识点的初步认识,以此为基础开展案例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整体而又细致的认识。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之前,必须进行必要地基础理论学习,以一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前提。
3.3 布置案例任务
从实质上来说,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在教师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师在把握案例难度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课下为案例做准备工作,将案例视为一种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形成一种学习的压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 提高学生的其他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注意运用多种讲解、发表等的形式,以此提高其表达、思考、反应等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胆量。
3.5 注意因材施教
在案例教学法中,由于不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引导,使其更好的發挥其优势,不仅要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更能够发掘其才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让案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 应以案例讨论的过程为重
案例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以学生们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为重点。对案例相关的问题应有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不论学生的结论是什么,教师都应以其解释的过程、论点、论据为重点,结合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方法,对案例进行探讨。
3.7 所学知识可操作性强
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容是基于理论知识,来自实际生活,这就能够让理论与实际实践密切结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高效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4 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活动过程分析
4.1 准备阶段
4.1.1 分组准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小组数量及每组人数,并以此作为以后教学安排的基础。
4.1.2 案例准备
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根据其所教授的课程,准备案例库。
对于收集的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育目标进行的选择,选择的案例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
(1)代表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案例也多种多样,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应选择能够反映管理过程中常见且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吸收的案例作为素材。
(2)经典性。案例应有针对性,其背景应明晰,同时案例内容应做到细致而不冗长,选择学生了解或感兴趣的案例素材,并且学生应有能够有在准备过程中能够有所参考。 (3)时效性。管理相关的问题和理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应避免选择过于陈旧的案例,若案例失去时效性则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使讨论脱离现实情况,失去意义。
(4)系统性。在选择和编排案例时,教师应注意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结合以往的知识内容,对案例进行加工,不仅使学生能够对案例进行理解和思考,还能对以往的知识作巩固和提升。
此外,教師应注意把握案例的难易程度。首先,案例不能太难,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若造成学生面对案例无从下手的情况,则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案例不能过易,若案例不需要学生一定程度的思考和资料查阅的过程,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对教学课时也是一种浪费。正确的掌握了案例的难易程度,教师不仅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根据教学安排把握好教学进度。
4.2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
(1)任务布置。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安排任务,应让每位学生能够明确任务重心,准备相应的资料和总结材料,切实让被动的教学过程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
(2)节点控制。为保证学生对案例的准备工作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
(3)课堂控制。学生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应对案例任务开动脑筋,进行讨论、发表等,而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对过程的组织和控制,要控制案例讨论的时间和节奏,确保讨论能够在规定的课时内顺利完成并达到教学目标。
此外,在课堂控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讨论过程的进行,对讨论进行适当的指引和协调,把握整个研究讨论的大方向和节奏,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的主题讨论,但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开动脑筋,不能对这个过程进行过分的干涉,这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会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案例点评。当所有的学生结束了讨论和发表时,教师应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要指出学生在整个案例作业完成过程的不足,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未案例中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供学生参考。
4.3 应用阶段
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即学校专家评价以及学生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可以让教师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强化或者改进,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5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5.1 案例库的建设跟不上教学要求,国内优秀案例太少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案例教学推广和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案例讲解过程中,管理学相关内容涉及广泛,便需要案例的多样性,同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制度等的差异较大,但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并不完善,同时,缺乏典型而又有特色的案例,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具体来说。
(1)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大都引用国外企业的事例,由于与我国实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
(2)现实中的案例会因内外部环境、前后事因等问题而错综复杂,而学生的知识面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面对案例会无从下手,失去学习的动力。
(3)案例不具时效性,过于陈旧的案例并不能与当今的环境和理论知识相适应,从而不能成为现今工商管理课程的案例分析对象。
5.2 案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教师缺乏新型的教学理念,来不及提高自身实际案例教学能力,从而导致案例教学能力不强对案例教学中的互动缺乏重视,对案例教学方法不熟悉或运用不好,使得我国现阶段工商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5.3 学生观念尚需改变
案例教学能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教师的努力,还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应课前收集案例及相应理论知识有关的资料,形成自身对知识和案例的理解,并通过案例讨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述。
5.4 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其他方法的配合
在案例教学中,尽管有相对丰富的讨论内容,但案例教学多数以语言讲解、资料分发或者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对案例研究对象进行表述,同时,讨论的方法也没有得到创新,这使得学生在教学模式不具新意的情况下失去学习的热情,若不加以改进,则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地位会越来越小,而教师会再度成为课堂开展的中心。
5.5 案例教学课程组织安排不合理
首先,学时比例太少。工商管理专业,尤其在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锻炼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应为重中之重,但每个课程中,案例教学课程占课程学时的一小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只能初步接触相关理论知识,但不能与现实生活很好的衔接起来,更不能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
同时,学生人数过多。在我国,高等院校为更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会将各个专业重合的课程融合起来,而每个班级内人数基数本身也较多,最终使得课程内学生过多,大大降低的案例教学的效果。
尽管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案例教学中存在很多弱点,但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中,案例教学法依旧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
6 对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建议
6.1 丰富案例库,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系统
案例的选择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一个良好的案例,不仅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和讲解带来方便,同时也会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因此,应将专业内各个教师的力量结合起来,对实际生活的管理类实践不断研究和总结,力求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以此丰富案例库;其次,高校应加强与周围企业的联系,一贴合学生周围的案例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2 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本科阶段,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应注重其实用性,则在学习中,教师应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管理的实践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案例教学过程,这便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见解,还应对其实际运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在有相关阅历的情况下,还应具备充足的组织、调节能力。
6.3 加快学生角色转变
自古以来,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以传授为主,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这种教育模式虽在大学课程中有了改善,但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已习惯灌输式教育,并且成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惯性,即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因此,要使案例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还应注重对学生地位的重新定义,不断更正原有的学习习惯,利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用自己的见解填充课堂内容,注重讨论过程,而非讨论结果,而通过对讨论过程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断的鼓励和改进,由此,不断转变学生思想,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動学习的习惯。
6.4 打造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加入案例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工商管理课程的传授中进行了丰富,但仅用这种方法进行课程的进一步丰富并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效果,若一贯用传统方法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其余实践理解部分完全托付到案例教学中,则将会成为课程学习的一贯模式,在进一步学习中,学生会缺乏热情,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其他方法的配合,如管理过程的模拟、企业实地调查等。
6.5 高校应注重专业与课程的合理配置
丰富、全面的课程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硬件配置,如今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中,教师面临着课时少、学生人数多的局面,而这种情况影响教师行案例教学效果,在时间、条件和分工的限制下学生不能完全参与案例准备和讨论的过程,因此学校应注意教学资源的供给,同时,合理安排学时,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安琪.《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4(186):289-290.
[2]肖智润.略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J].企业导报,2011,(17):87.
[3]王宗萍,袁静.高校课程教学案例化之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