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外语系,广西 南宁 530000 )
【摘要】: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行为,涉及到两种语言的交互。图式理论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是对于语言理解过程中背景知识的识解。二者结合,利用图式进行口译训练,有助于提高口译者在口译过程中对于信息的识解、记忆和预测,从而达到更好的口译效果。
【关键词】:口译;图式;知识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口译在国家交流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将源语言以口头的方式传递给目标语言的听众,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口译也是跨文化与跨国家交际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往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口译是一种即时的双语交互行为;第二,口译需要译员作出现场反应;第三,口译的质量取决于译员的个人水平;第四,口译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宽幅。口译的即时性和现实性要求译员不仅要对观众负责,更要能刺激自身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储备与应用。意象图式是人们大脑中储存的先前知识或者背景知识,是大脑进行长期记忆的一种方式。图式主要由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组成。结构图式主要是读者与译员就语篇结构、修辞信息等的相关知识,包括发音、词汇、句法以及对话等内容。内容图式是译者和读者关于文章背景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等专业知识。对图式理论在口译中应用进行研究有助于刺激译者长期记忆的能力,从而提高口译的流畅性与成功率。
二、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
(一)信息输入
首先图式能够为篇章信息的理解提供心理框架。在口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接触到的是声音信息,声音信息刺激听力理解能力,这也是译员能够理解输入信息的基本途径。因此可以说,对于听力信息的解码是口译成功的关键。只有被识解的信息才能很好的被储存在大脑记忆中,才可以被应用于口译的具体过程,从而通过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背景知识图式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译员置于某种背景图式或语境中,可以提高译员对于听力材料识解的敏感度。比如说,在听力材料里有涉及到基因的相关词汇,如果译员对于基因知识毫无知晓,相对专业的基因词汇就无从理解。因此理解过程就会失败。而如果译员对基因知识有一定的储备,也就是说,在译员的大脑中存储了关于基因的图式,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该图式就可以为译员章节信息的识解提供一定的心理框架,来与说话者输出的信息匹配,最终使得译员完成整个口译。
(二)信息的記忆与抽离
当译者接触到新信息的时候会首先将信息与大脑中已储存的图式相匹配,匹配上的信息会迅速被识解记忆,而未能成功匹配的信息则会被迅速忘记,或者根据已有的图式进行轻微的调试后记忆。因此知识框架或图式对于语言记忆和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乏先关图式则会导致记忆的中断。如果译员本身对于某个话题有预先的知识图式储备,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译员就会对相关知识具有敏感性,能够很快抓住说话者的中心思想,同时迅速记忆文本的内容,作出成功的口译。
(三)信息的输出与预测
口译的行为往往是基于某个既定的话题,如果译员能够预测说话人的内容,便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地位,减轻记忆的负担,避免重要信息的错漏。口译预测是分析、同感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是对先前信息整合对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刺激大脑中与新信息相关的图式和背景知识,译员对源语言知识进行过滤、推理和整合。长期记忆中储存的图式知识以规律的方式对信息预测提供一定的基础。比如说当话题涉及到宇宙的最后发展阶段时,就有可能讨论到宇宙的灭亡与终结。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可以预先提出宇宙终结的几种情形,从而和未来说话者的输出信息相匹配,提高口译效率。
三、结论
当然,在口译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图式数量繁多,种类多样,我们无法具体确定什么图式在哪个过程起到如何的效果,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图式对于高质量口译的完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译员大脑中图式的研究,能够刺激口译过程中,信息的理解、输入与输出,从而对口译最终的完成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傅勇林. 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2]梅德明. 高级口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晓燕. 口译特点与教学. 中国翻译,2003(6):56-58.
【摘要】: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行为,涉及到两种语言的交互。图式理论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是对于语言理解过程中背景知识的识解。二者结合,利用图式进行口译训练,有助于提高口译者在口译过程中对于信息的识解、记忆和预测,从而达到更好的口译效果。
【关键词】:口译;图式;知识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口译在国家交流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将源语言以口头的方式传递给目标语言的听众,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口译也是跨文化与跨国家交际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往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口译是一种即时的双语交互行为;第二,口译需要译员作出现场反应;第三,口译的质量取决于译员的个人水平;第四,口译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宽幅。口译的即时性和现实性要求译员不仅要对观众负责,更要能刺激自身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储备与应用。意象图式是人们大脑中储存的先前知识或者背景知识,是大脑进行长期记忆的一种方式。图式主要由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组成。结构图式主要是读者与译员就语篇结构、修辞信息等的相关知识,包括发音、词汇、句法以及对话等内容。内容图式是译者和读者关于文章背景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等专业知识。对图式理论在口译中应用进行研究有助于刺激译者长期记忆的能力,从而提高口译的流畅性与成功率。
二、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
(一)信息输入
首先图式能够为篇章信息的理解提供心理框架。在口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接触到的是声音信息,声音信息刺激听力理解能力,这也是译员能够理解输入信息的基本途径。因此可以说,对于听力信息的解码是口译成功的关键。只有被识解的信息才能很好的被储存在大脑记忆中,才可以被应用于口译的具体过程,从而通过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背景知识图式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译员置于某种背景图式或语境中,可以提高译员对于听力材料识解的敏感度。比如说,在听力材料里有涉及到基因的相关词汇,如果译员对于基因知识毫无知晓,相对专业的基因词汇就无从理解。因此理解过程就会失败。而如果译员对基因知识有一定的储备,也就是说,在译员的大脑中存储了关于基因的图式,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该图式就可以为译员章节信息的识解提供一定的心理框架,来与说话者输出的信息匹配,最终使得译员完成整个口译。
(二)信息的記忆与抽离
当译者接触到新信息的时候会首先将信息与大脑中已储存的图式相匹配,匹配上的信息会迅速被识解记忆,而未能成功匹配的信息则会被迅速忘记,或者根据已有的图式进行轻微的调试后记忆。因此知识框架或图式对于语言记忆和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乏先关图式则会导致记忆的中断。如果译员本身对于某个话题有预先的知识图式储备,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译员就会对相关知识具有敏感性,能够很快抓住说话者的中心思想,同时迅速记忆文本的内容,作出成功的口译。
(三)信息的输出与预测
口译的行为往往是基于某个既定的话题,如果译员能够预测说话人的内容,便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地位,减轻记忆的负担,避免重要信息的错漏。口译预测是分析、同感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是对先前信息整合对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刺激大脑中与新信息相关的图式和背景知识,译员对源语言知识进行过滤、推理和整合。长期记忆中储存的图式知识以规律的方式对信息预测提供一定的基础。比如说当话题涉及到宇宙的最后发展阶段时,就有可能讨论到宇宙的灭亡与终结。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可以预先提出宇宙终结的几种情形,从而和未来说话者的输出信息相匹配,提高口译效率。
三、结论
当然,在口译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图式数量繁多,种类多样,我们无法具体确定什么图式在哪个过程起到如何的效果,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图式对于高质量口译的完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译员大脑中图式的研究,能够刺激口译过程中,信息的理解、输入与输出,从而对口译最终的完成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傅勇林. 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2]梅德明. 高级口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晓燕. 口译特点与教学. 中国翻译,2003(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