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出问题
在一次检测中,笔者意外地发现学生对题目“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得分率只达到48%,这样的数据使笔者大吃一惊。这样的题型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而且在上一次的检测中学生不是掌握的好好的,为什么时隔两天,就出现这种反差呢?
二、探析成因
针对这次反差现象,笔者把两次检测的题目进行了整理,对六(3)班的全体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题目:
1.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有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厘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如右图)。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调查结果:
分析结果: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做第一题时,有部分学生在读完题后,就束手无策,无何下手,无法从抽象的文字中读懂题意,同时又缺乏以形解数的意识;但是做第二题时,刚才无从下手的学生却很顺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会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当题目以图形呈现时,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直观的图形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充分体现了以形解数的优越性。
三、运用策略
顯而易见,画图策略是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以形解数”的数学思想,使这种“隐形”的思想,变成“有形”的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以形解数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实物图——以形“摆”数
“数学广角”的知识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很难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分析题意。我们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化抽象为形象,同时又让学生经历形象到抽象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搭配问题》教学片断:师:为什么有些组找得重复了、遗漏了,但有些组一次就能找全了呢?他们是怎样找全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好好研究的问题。师:哪些小组找全啦!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一次找全?生:我们小组先把上装1,分别与下装配成三套衣服,上装1配完了;再拿出上装2,又与下装配成3套,这样合起来就有6套啦!师:原来你们就是用这种先怎样,再怎样,有顺序的方法,把搭配的结果找全的。
[分析]让学生经历“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连一连”整个数学化的过程,解决“两件上衣与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教师通过创设“分一分、摆一摆”实物图,实现了“从静到动”的飞跃,学生从“分一分”到“连一连”,充分经历了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的过程,找到搭配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策略二:示意图——以形“构”数
思想的优化是在可行的方案中挑选最优的方案的思维过程。学生在经历方案的形成、对比,优化等过程,这些思维过程较复杂、抽象,学生难以用语言描述方案。这时可以使用示意图的形式把方案的意思表示出来,直观清晰地展示方案,本质地反映问题,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有利于方案的对比,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案例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片断:师:如果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通知完15个同学要多长时间呢?生:15分钟。师:怎么通知的?生:一个接一个通知。师:也就是说让知道消息的我一个一个通知给每个同学,是吗?能不能寻找一种更节省时间的方式呢?生:可以分组通知。师:如果我们分成3组。下面请同学们画一画,又需要几分钟?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案是不是最省时间呢?生:不是最省时间,因为在第五分钟的时候第1组已经通知完自己的组员了,但是第2组和第3组还有人在等通知。师:也就是说,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一直打电话不闲着,马上通知其他人。
[分析]教材的编写是想让学生通过方案的对比,然后进行优化。如果只是以文字描述,很难把思路描述清楚,同时也很难进行方案优化。但是学生通过不同方案的示意图展示,就能清晰地分析出每一分钟所起的变化,有利于学生通过形象的示意图逐步发现和理解规律。从而形成最优化的策略——必须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一直打电话不闲着,马上通知其他人。这样的示意图富有层次感,更体现符号化,使复杂的关系更形象、更具体。
策略三:线段图——以形“建”数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的从抽象的字面去分析题意,用抽象的文字或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借助线段图,可以把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从而使抽象的文字在形象、直观的线段图中展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正确分析题意、建立数学模型。
[案例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片断:师:现在请只种一端的同学把你们的作品向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好吗?生1:我们选了全长20米进行研究,我们发现20米有4个间隔,而只种一端的话,树的棵数刚好与间隔数相等。生2:我们研究全长是30米时,间隔数有6个,棵树也是6棵。师:你们的发现可真了不起!哪两端都种时,棵数和间隔数还是会相等吗?生:两端都种,应该棵数会比间隔数多1。师:如果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呢?生:棵数应该比间隔数少1。
[分析]我们会发现在这里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用老师讲什么,一切尽在画中理解。由于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太多,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很容易把它们的关系搞错。无须记忆,只要在草稿纸上画一个简单的线段,种上三五棵,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的道理不就一下子就明白了吗?
由于画图策略可以借助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有效的突破重难点,促进数量关系的构建;通过图形进行观察、对比,有利于数学方法的优化;根据直观认识来研究数学概念和性质,有助于建构数学模型与揭示规律。但是,运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意识学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地、经常地采用画图分析问题,不断渗透画图策略,使学生逐步领会,最终形成策略。
在一次检测中,笔者意外地发现学生对题目“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得分率只达到48%,这样的数据使笔者大吃一惊。这样的题型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而且在上一次的检测中学生不是掌握的好好的,为什么时隔两天,就出现这种反差呢?
二、探析成因
针对这次反差现象,笔者把两次检测的题目进行了整理,对六(3)班的全体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题目:
1.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有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厘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如右图)。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调查结果:
分析结果: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做第一题时,有部分学生在读完题后,就束手无策,无何下手,无法从抽象的文字中读懂题意,同时又缺乏以形解数的意识;但是做第二题时,刚才无从下手的学生却很顺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会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当题目以图形呈现时,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直观的图形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充分体现了以形解数的优越性。
三、运用策略
顯而易见,画图策略是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以形解数”的数学思想,使这种“隐形”的思想,变成“有形”的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以形解数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实物图——以形“摆”数
“数学广角”的知识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很难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分析题意。我们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化抽象为形象,同时又让学生经历形象到抽象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搭配问题》教学片断:师:为什么有些组找得重复了、遗漏了,但有些组一次就能找全了呢?他们是怎样找全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好好研究的问题。师:哪些小组找全啦!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一次找全?生:我们小组先把上装1,分别与下装配成三套衣服,上装1配完了;再拿出上装2,又与下装配成3套,这样合起来就有6套啦!师:原来你们就是用这种先怎样,再怎样,有顺序的方法,把搭配的结果找全的。
[分析]让学生经历“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连一连”整个数学化的过程,解决“两件上衣与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教师通过创设“分一分、摆一摆”实物图,实现了“从静到动”的飞跃,学生从“分一分”到“连一连”,充分经历了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的过程,找到搭配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策略二:示意图——以形“构”数
思想的优化是在可行的方案中挑选最优的方案的思维过程。学生在经历方案的形成、对比,优化等过程,这些思维过程较复杂、抽象,学生难以用语言描述方案。这时可以使用示意图的形式把方案的意思表示出来,直观清晰地展示方案,本质地反映问题,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有利于方案的对比,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案例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片断:师:如果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通知完15个同学要多长时间呢?生:15分钟。师:怎么通知的?生:一个接一个通知。师:也就是说让知道消息的我一个一个通知给每个同学,是吗?能不能寻找一种更节省时间的方式呢?生:可以分组通知。师:如果我们分成3组。下面请同学们画一画,又需要几分钟?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案是不是最省时间呢?生:不是最省时间,因为在第五分钟的时候第1组已经通知完自己的组员了,但是第2组和第3组还有人在等通知。师:也就是说,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一直打电话不闲着,马上通知其他人。
[分析]教材的编写是想让学生通过方案的对比,然后进行优化。如果只是以文字描述,很难把思路描述清楚,同时也很难进行方案优化。但是学生通过不同方案的示意图展示,就能清晰地分析出每一分钟所起的变化,有利于学生通过形象的示意图逐步发现和理解规律。从而形成最优化的策略——必须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一直打电话不闲着,马上通知其他人。这样的示意图富有层次感,更体现符号化,使复杂的关系更形象、更具体。
策略三:线段图——以形“建”数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的从抽象的字面去分析题意,用抽象的文字或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借助线段图,可以把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从而使抽象的文字在形象、直观的线段图中展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正确分析题意、建立数学模型。
[案例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片断:师:现在请只种一端的同学把你们的作品向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好吗?生1:我们选了全长20米进行研究,我们发现20米有4个间隔,而只种一端的话,树的棵数刚好与间隔数相等。生2:我们研究全长是30米时,间隔数有6个,棵树也是6棵。师:你们的发现可真了不起!哪两端都种时,棵数和间隔数还是会相等吗?生:两端都种,应该棵数会比间隔数多1。师:如果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呢?生:棵数应该比间隔数少1。
[分析]我们会发现在这里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用老师讲什么,一切尽在画中理解。由于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太多,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很容易把它们的关系搞错。无须记忆,只要在草稿纸上画一个简单的线段,种上三五棵,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的道理不就一下子就明白了吗?
由于画图策略可以借助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有效的突破重难点,促进数量关系的构建;通过图形进行观察、对比,有利于数学方法的优化;根据直观认识来研究数学概念和性质,有助于建构数学模型与揭示规律。但是,运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意识学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地、经常地采用画图分析问题,不断渗透画图策略,使学生逐步领会,最终形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