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唐朝时期“队舞”一词就已经出现,唐代时的“队舞”仅仅是一种集体“舞队”的形式,“队舞”是一种把集合了朗诵、诗歌及歌唱为一体的舞蹈表演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以宋代“队舞”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艺术特征,理清其历史发展脉络,从而认识到队舞对后世的传承及影响。
【关键词】:宋代“队舞”;艺术特征;历史地位
引言
中国古代舞蹈经过唐代的高度发展后,到宋元时期,进入了舞蹈史上又一个转折阶段。
队舞是宋代宫廷歌舞形式之一的表演性群舞.在唐代就已存在队舞,但还不够普遍。队舞的音乐用大曲。宋代继承了部分的唐代大曲。宋代的队舞的主体是歌舞队,宋代“队舞”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宋代“队舞”的历史背景
“队舞”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但用“队舞”这个名词,可能从唐代时期才开始。在宋代时期被广泛流传,它是在隋唐燕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宋代的队舞有很多都是对唐代舞蹈的继承,例如:《柘枝》、《剑器》、《浑脱》等等,宋代对这些舞蹈进行继承时,将其发展为《柘枝舞队舞》、《剑器队》、《玉兔浑脱队舞》,它们继承并发展的队舞,是把舞蹈、诗歌、朗诵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表演程式,。唐代舞蹈遗产丰厚,种类俱全。无论是独舞、对舞、群舞等表演形式,还是具备中原,外国,少数民族等各种表演风格,除此之外,唐代舞蹈人体动作本身的表现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宋代在这方面即使再作努力,亦难于有大的突破、形成质的改变。所以,宋代舞蹈一味的继承唐代舞蹈,不会有突出成就。更何况,唐代舞蹈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对唐代文明的体现。宋代的文化和时代精神,无法在唐代舞蹈中加以体现,因而宋代舞蹈必须采用新的表现形式,在对舞蹈的发展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审美风貌。宋朝人民凭借着自己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继承唐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创造了一种能表现宋人的哲思理趣、满足宋人审美需求的舞蹈形式——“队舞。
二、宋代“队舞”的艺术特征
(一)宋代“队舞”的内容及其表演形式
队舞萌发于唐代,经五代十国的传承与培育,形成并兴盛与宋代。直至清代,宫廷乐舞中一直沿用此名。唐人王建《宫词》中有关于“队舞”的记述,晚唐宫廷中的《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已具有大型队舞的主要表演形态,而在一般的贵族上大夫家中也有较小型的队舞。宋代宫廷队舞,分为小儿队舞和女弟子队舞两大类。
小儿队一般为72人,多则二百余人。共表演10种队舞,即:《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鹳队》。
女弟子队一般为135人,多则四百余人。共表演10种队舞,包括:《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凤迎乐队》、《菩萨献香花乐队》、《彩云仙队》、《打球乐队》。
宋代队舞的表演程式:队舞在宋代宫廷的大型节日典礼、祭祀或宴饮中的演出,兼具典礼、欣赏的功能。无论队舞的内容是否相同,其结构一样,是融诗歌、朗诵、舞蹈、唱歌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队舞有固定的结构,其结构大致分为“三段体”包括 “引子”或“序曲”,“主题的开展”和“结尾”三大部分。此外,程式化的表演还体现在每段的衔接及配合上。
队舞表演依据内容需要,人数从几人到几百人不等,且演员均有明确的分工,各类角色也各自其名号。
(二)宋代“队舞”的发展特点及艺术特色
宋代“队舞”继承了许多唐代的优秀舞蹈,但又不乏有自己朝代的队舞特色。例如:
《柘枝队》——唐代“健舞”中有《柘枝舞》,一人或二人表演。宋代的宫廷舞蹈有《柘枝队》群舞,舞蹈既婀娜多姿,又矫捷明丽。而在宋代,柘枝舞已经有女子单双人舞发展为贵族士大夫家庭宴享上表演的小型队舞和宫廷的大型队舞,以华丽辉煌场面为主,其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展现太平盛世犹如歌舞升平的人间仙境。宋代关于柘枝舞的记述较为细致,可见柘枝舞在两宋时期非常盛行,不仅仅是舞蹈,还注入了歌唱、致语、对话,将之发展成宫廷队舞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使之具有了戏剧成分。
还有在宋代具有特色的《采莲舞》,主要表现了仙女们乘船采摘莲花,咏唱碧水蓝天,红袖翩翩感游人间美景的祥和景象。《采莲舞》主要演员有5人,花心是领舞,同时有念唱。五位主演共有五个舞段,花心折花五次。舞蹈有横排、方形等队形变化。
《渔夫舞》是宋代典型的队舞,以“渔夫”为主要角色,加另外四个舞者共同完成的队舞表演。舞者4人自勾自念,自遣队。全舞除勾、遣外,共分8段,有唱舞戴斗笠,蓑衣,划楫鼓动,钓鱼、得鱼、放鱼、饮酒,表现渔夫清逸自适的生活,显示了士大夫追求渔樵隐逸的生活情趣。每段歌舞先念七言四句诗一首,再唱《渔家傲》曲,之后舞者继续作舞。全舞每段所念诗的最后一句,与众人合唱《渔家傲》的首句完全相同。
宋代有一种载歌载舞与队舞相似的表演形式名为“转踏”,也叫“传踏”,所用歌曲称之为“调笑”。最初由宫廷所制,后文人士大夫仿作文词,风格质朴,趋于典雅。
宋代队舞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严格完整的程式,这种程式的出现表现了宋人承唐乐制而又破唐乐制的创新精神;反映出了宋代学人理性化的哲学思想;在“综合性”的中突出的体现了文学与舞蹈想结合;其程式的成熟与规范定性为后世明清戏曲舞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宋代是封建文化成熟的阶段。宋代文人在文化方面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創造精神,成为了“队舞”出现的最大动力,。宋代队舞作为中国古代宫廷舞蹈发展的转折点,在继承唐代宫廷舞蹈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又与朗诵等艺术相结合,为后世的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98-130
[2]冯双白 茅慧 《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版.50-90
[3]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56-97
[4]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23-180
[5]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6月版. 38-60
【关键词】:宋代“队舞”;艺术特征;历史地位
引言
中国古代舞蹈经过唐代的高度发展后,到宋元时期,进入了舞蹈史上又一个转折阶段。
队舞是宋代宫廷歌舞形式之一的表演性群舞.在唐代就已存在队舞,但还不够普遍。队舞的音乐用大曲。宋代继承了部分的唐代大曲。宋代的队舞的主体是歌舞队,宋代“队舞”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宋代“队舞”的历史背景
“队舞”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但用“队舞”这个名词,可能从唐代时期才开始。在宋代时期被广泛流传,它是在隋唐燕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宋代的队舞有很多都是对唐代舞蹈的继承,例如:《柘枝》、《剑器》、《浑脱》等等,宋代对这些舞蹈进行继承时,将其发展为《柘枝舞队舞》、《剑器队》、《玉兔浑脱队舞》,它们继承并发展的队舞,是把舞蹈、诗歌、朗诵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表演程式,。唐代舞蹈遗产丰厚,种类俱全。无论是独舞、对舞、群舞等表演形式,还是具备中原,外国,少数民族等各种表演风格,除此之外,唐代舞蹈人体动作本身的表现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宋代在这方面即使再作努力,亦难于有大的突破、形成质的改变。所以,宋代舞蹈一味的继承唐代舞蹈,不会有突出成就。更何况,唐代舞蹈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对唐代文明的体现。宋代的文化和时代精神,无法在唐代舞蹈中加以体现,因而宋代舞蹈必须采用新的表现形式,在对舞蹈的发展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审美风貌。宋朝人民凭借着自己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继承唐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创造了一种能表现宋人的哲思理趣、满足宋人审美需求的舞蹈形式——“队舞。
二、宋代“队舞”的艺术特征
(一)宋代“队舞”的内容及其表演形式
队舞萌发于唐代,经五代十国的传承与培育,形成并兴盛与宋代。直至清代,宫廷乐舞中一直沿用此名。唐人王建《宫词》中有关于“队舞”的记述,晚唐宫廷中的《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已具有大型队舞的主要表演形态,而在一般的贵族上大夫家中也有较小型的队舞。宋代宫廷队舞,分为小儿队舞和女弟子队舞两大类。
小儿队一般为72人,多则二百余人。共表演10种队舞,即:《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鹳队》。
女弟子队一般为135人,多则四百余人。共表演10种队舞,包括:《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凤迎乐队》、《菩萨献香花乐队》、《彩云仙队》、《打球乐队》。
宋代队舞的表演程式:队舞在宋代宫廷的大型节日典礼、祭祀或宴饮中的演出,兼具典礼、欣赏的功能。无论队舞的内容是否相同,其结构一样,是融诗歌、朗诵、舞蹈、唱歌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队舞有固定的结构,其结构大致分为“三段体”包括 “引子”或“序曲”,“主题的开展”和“结尾”三大部分。此外,程式化的表演还体现在每段的衔接及配合上。
队舞表演依据内容需要,人数从几人到几百人不等,且演员均有明确的分工,各类角色也各自其名号。
(二)宋代“队舞”的发展特点及艺术特色
宋代“队舞”继承了许多唐代的优秀舞蹈,但又不乏有自己朝代的队舞特色。例如:
《柘枝队》——唐代“健舞”中有《柘枝舞》,一人或二人表演。宋代的宫廷舞蹈有《柘枝队》群舞,舞蹈既婀娜多姿,又矫捷明丽。而在宋代,柘枝舞已经有女子单双人舞发展为贵族士大夫家庭宴享上表演的小型队舞和宫廷的大型队舞,以华丽辉煌场面为主,其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展现太平盛世犹如歌舞升平的人间仙境。宋代关于柘枝舞的记述较为细致,可见柘枝舞在两宋时期非常盛行,不仅仅是舞蹈,还注入了歌唱、致语、对话,将之发展成宫廷队舞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使之具有了戏剧成分。
还有在宋代具有特色的《采莲舞》,主要表现了仙女们乘船采摘莲花,咏唱碧水蓝天,红袖翩翩感游人间美景的祥和景象。《采莲舞》主要演员有5人,花心是领舞,同时有念唱。五位主演共有五个舞段,花心折花五次。舞蹈有横排、方形等队形变化。
《渔夫舞》是宋代典型的队舞,以“渔夫”为主要角色,加另外四个舞者共同完成的队舞表演。舞者4人自勾自念,自遣队。全舞除勾、遣外,共分8段,有唱舞戴斗笠,蓑衣,划楫鼓动,钓鱼、得鱼、放鱼、饮酒,表现渔夫清逸自适的生活,显示了士大夫追求渔樵隐逸的生活情趣。每段歌舞先念七言四句诗一首,再唱《渔家傲》曲,之后舞者继续作舞。全舞每段所念诗的最后一句,与众人合唱《渔家傲》的首句完全相同。
宋代有一种载歌载舞与队舞相似的表演形式名为“转踏”,也叫“传踏”,所用歌曲称之为“调笑”。最初由宫廷所制,后文人士大夫仿作文词,风格质朴,趋于典雅。
宋代队舞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严格完整的程式,这种程式的出现表现了宋人承唐乐制而又破唐乐制的创新精神;反映出了宋代学人理性化的哲学思想;在“综合性”的中突出的体现了文学与舞蹈想结合;其程式的成熟与规范定性为后世明清戏曲舞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宋代是封建文化成熟的阶段。宋代文人在文化方面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創造精神,成为了“队舞”出现的最大动力,。宋代队舞作为中国古代宫廷舞蹈发展的转折点,在继承唐代宫廷舞蹈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又与朗诵等艺术相结合,为后世的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98-130
[2]冯双白 茅慧 《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版.50-90
[3]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56-97
[4]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23-180
[5]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6月版. 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