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漆画在我国作为一个年轻的画种从上世纪30代开始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繁荣壮大,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局势。然而学术界对漆画的定义争论不休,本人结合漆画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浅谈什么是漆画。
【关键词】:漆画;漆艺
漆画与漆
《辞海》中关于“漆”的注释:“各种粘液涂料的流称。涂于物体表面,干后结成坚韧而美观的薄膜。可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大类。”天然漆指的是从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体,经过一定的工艺制造而成,是现代漆画创作和漆器制作的主要涂料。天然大漆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髹涂起皱,其纹理内敛而含蓄。人造漆指的是以聚氨酯为代表的化学漆,干燥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漆时间把控上的不足。
有人崇尚“大漆画”,认为漆画创作应当使用纯大漆,坚决抵制化学漆的使用。然而中国现代漆画之所以称为“漆画”而没有被称为“大漆画”,说明在材料的使用上就包含了不分主次的天然漆和人造漆。1980年,桥十光在《漆画浅谈》中说“化学漆的使用,是现代漆画技术的一个发展,以它无色透明作为金银罩漆恰好弥补了大漆不足,但是又不能用它来代替大漆的长处。”漆画从中国传统工艺中脱胎来,在继承自身文脉的基础上应当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历久弥新。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上面,陈恩深一幅《四月漫步》荣获银奖。这幅画独特之处在于全部使用聚氨酯漆,然而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却将漆画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漆画创作使不使用大漆,是漆畫家的自主选择。无论是天然漆还是人造漆都是作为一种材料供画家选择,画家要支配材料,而不是被材料支配。
漆画与漆艺
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时期时代出土了一件漆碗,造型独特美观,腹部为瓜棱形,下圈足,内有朱红涂饰色泽鲜艳,其物理属性与漆相同。由此可知,在我国制漆的使用、漆器的制造,至少有7000余年。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漆”的使用过程中,漆的工艺性逐步增强,而漆的绘画性逐步减弱,因此,并没有产生正真意义上的漆画。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有图文依据的,最早的作品是吴埜山(福建漳州金漆画家)1930年前后创作的漆画孙中山遗像《孙中山像》。
髹器是我国一种特殊的艺术,其手法千文万华。明代黄大成集百家之言,注《髹漆录》,全面总结了漆艺的用具名称、堆剔雕嵌的艺术手法,分门别类,记载十分详细。这本书是唯一流传至今的详细总结漆工艺历史的书籍。因此在漆艺历史中地位可见一斑。要说漆画与漆艺的共性,就在于他们手法使用上的一致。唐宋年间出现的金银脱胎漆器就是运用反复涂漆的手法,在漆画创作做逐步衍生出变涂的运用;元代著名的雕漆手法运用到漆画中发展成漆线雕的独特艺术;清代产生的螺钿镶嵌技法沿用至今,蛋壳镶嵌在漆画创作中也成了必不可缺的技法。
然而漆画与漆艺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联系不代表可以混为一谈。漆画循着传统工艺的脱胎蜕变出来,又彻底摆脱了对器物的依赖,不受实用功能的制约,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漆艺是漆画创作发展的起点和阶梯,但不是全部寄托,继承传统是为了发展,从远古中走来也要向未来走去。
漆画与绘画
漆画是一个物种概念,包含漆和画。漆定义画,画定义漆。前者是说,画是由漆这种物质所做;后者是说,这个漆物质只用来作画而没有用来作其他东西。漆画作为绘画的一种,必然要遵循绘画创作的基本规律,脱离绘画的基本语言而谈漆画无疑是名不正言不顺。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其次才是外观形式。漆画作为绘画是画家精神创造的现实产物,其中必定包含艺术家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体验。作为纯艺术,它必须包含绘画的一般性;作为漆画,它必须具有漆画的独特性。如果作者没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是做不好漆画艺术的。
漆画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画坛,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个独特的美学品格在于其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富有魅力的艺术材料、深不可测的工艺手段,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和风韵。漆画是画,和其他画种一样,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因此必须在审美的前提下按照艺术创造规律去创作。要反映生活,要以情动人,要以美动人,具备像诗一样的意境美。而大漆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含蓄内敛的艺术语言,这也是漆画的独特性所在,也为漆画创作意境的营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绘画作品中意境和情调的营造,体现的是艺术家文化艺术修养、生活体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漆画艺术格调的高低与诗意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的人品、修养、技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
总之,漆画创作应该表现情、意、形的意境美,也还包括造型、构图、色彩的形式美以及材料、工艺、手法的匠心美。
参考文献:
[1]陈圣谋《按照美的创作规律创作—浅谈漆画艺术》载《美术》1983年第10期
[2]黄维中《漆画创作杂谈》载《美术》1983年第10期
[3]蔡克振《漆话漆画》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
[4]雷圭元《中国的漆艺》载雷圭元《工艺美术技法讲话》第62-64页
[5]陈圣谋《探索漆画的艺术语言》载《美术》1989年第11期
[6]乔十光《论漆画艺术》座谈会学术报告1988年7月
【关键词】:漆画;漆艺
漆画与漆
《辞海》中关于“漆”的注释:“各种粘液涂料的流称。涂于物体表面,干后结成坚韧而美观的薄膜。可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大类。”天然漆指的是从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体,经过一定的工艺制造而成,是现代漆画创作和漆器制作的主要涂料。天然大漆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髹涂起皱,其纹理内敛而含蓄。人造漆指的是以聚氨酯为代表的化学漆,干燥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漆时间把控上的不足。
有人崇尚“大漆画”,认为漆画创作应当使用纯大漆,坚决抵制化学漆的使用。然而中国现代漆画之所以称为“漆画”而没有被称为“大漆画”,说明在材料的使用上就包含了不分主次的天然漆和人造漆。1980年,桥十光在《漆画浅谈》中说“化学漆的使用,是现代漆画技术的一个发展,以它无色透明作为金银罩漆恰好弥补了大漆不足,但是又不能用它来代替大漆的长处。”漆画从中国传统工艺中脱胎来,在继承自身文脉的基础上应当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历久弥新。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上面,陈恩深一幅《四月漫步》荣获银奖。这幅画独特之处在于全部使用聚氨酯漆,然而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却将漆画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漆画创作使不使用大漆,是漆畫家的自主选择。无论是天然漆还是人造漆都是作为一种材料供画家选择,画家要支配材料,而不是被材料支配。
漆画与漆艺
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时期时代出土了一件漆碗,造型独特美观,腹部为瓜棱形,下圈足,内有朱红涂饰色泽鲜艳,其物理属性与漆相同。由此可知,在我国制漆的使用、漆器的制造,至少有7000余年。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漆”的使用过程中,漆的工艺性逐步增强,而漆的绘画性逐步减弱,因此,并没有产生正真意义上的漆画。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有图文依据的,最早的作品是吴埜山(福建漳州金漆画家)1930年前后创作的漆画孙中山遗像《孙中山像》。
髹器是我国一种特殊的艺术,其手法千文万华。明代黄大成集百家之言,注《髹漆录》,全面总结了漆艺的用具名称、堆剔雕嵌的艺术手法,分门别类,记载十分详细。这本书是唯一流传至今的详细总结漆工艺历史的书籍。因此在漆艺历史中地位可见一斑。要说漆画与漆艺的共性,就在于他们手法使用上的一致。唐宋年间出现的金银脱胎漆器就是运用反复涂漆的手法,在漆画创作做逐步衍生出变涂的运用;元代著名的雕漆手法运用到漆画中发展成漆线雕的独特艺术;清代产生的螺钿镶嵌技法沿用至今,蛋壳镶嵌在漆画创作中也成了必不可缺的技法。
然而漆画与漆艺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联系不代表可以混为一谈。漆画循着传统工艺的脱胎蜕变出来,又彻底摆脱了对器物的依赖,不受实用功能的制约,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漆艺是漆画创作发展的起点和阶梯,但不是全部寄托,继承传统是为了发展,从远古中走来也要向未来走去。
漆画与绘画
漆画是一个物种概念,包含漆和画。漆定义画,画定义漆。前者是说,画是由漆这种物质所做;后者是说,这个漆物质只用来作画而没有用来作其他东西。漆画作为绘画的一种,必然要遵循绘画创作的基本规律,脱离绘画的基本语言而谈漆画无疑是名不正言不顺。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其次才是外观形式。漆画作为绘画是画家精神创造的现实产物,其中必定包含艺术家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体验。作为纯艺术,它必须包含绘画的一般性;作为漆画,它必须具有漆画的独特性。如果作者没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是做不好漆画艺术的。
漆画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画坛,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个独特的美学品格在于其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富有魅力的艺术材料、深不可测的工艺手段,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和风韵。漆画是画,和其他画种一样,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因此必须在审美的前提下按照艺术创造规律去创作。要反映生活,要以情动人,要以美动人,具备像诗一样的意境美。而大漆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含蓄内敛的艺术语言,这也是漆画的独特性所在,也为漆画创作意境的营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绘画作品中意境和情调的营造,体现的是艺术家文化艺术修养、生活体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漆画艺术格调的高低与诗意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的人品、修养、技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
总之,漆画创作应该表现情、意、形的意境美,也还包括造型、构图、色彩的形式美以及材料、工艺、手法的匠心美。
参考文献:
[1]陈圣谋《按照美的创作规律创作—浅谈漆画艺术》载《美术》1983年第10期
[2]黄维中《漆画创作杂谈》载《美术》1983年第10期
[3]蔡克振《漆话漆画》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
[4]雷圭元《中国的漆艺》载雷圭元《工艺美术技法讲话》第62-64页
[5]陈圣谋《探索漆画的艺术语言》载《美术》1989年第11期
[6]乔十光《论漆画艺术》座谈会学术报告198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