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学校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初步形成的时期,如何引导她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班级德育管理生活化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引导学生布置教室,彰显主人翁地位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是前进的动力,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生活便毫无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各有所禀赋: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少年正在生长时期,也正是人生观的形成、发展时期,理想可以激发青少年奋发进取,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亲力亲为。我利用班级标语口号“扬帆远航,再创辉煌”,让学生许下自己的愿望,做成“心形”理想信念卡,写下自己的理想,然后贴在教室板报上,时刻激励着学生,鼓舞着她们,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彰显了主人翁地位,更让学生有了家的温暖,看到学生暗自许下的诺言,让我也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二、利用队会进行座谈,集思广议平等育人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就是树立学生的群众观点,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班级群体,要让学生养成在集体中生活的习惯,利用团队队会进行平等座谈,让学生畅所欲言。你就会发现学生关心集体,关心同学,愿意为集体与同学服务,对集体有责任感与荣誉感的潜在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们在学习、卫生、纪律上,自主开展“两管一帮”活动,班长管小组长,小组长具体督促、监督好自己小组成员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的工作;学生还会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自己确定帮扶对象,在学习上,卫生的打扫上教育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学生不做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利己主义者,并能和损害集体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进行斗争,以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有集体荣誉感。只有把班级营造成家庭,在生活中就能感觉到学生的春暖花开。
三、劳动“改造”,明辨是非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切物质和精神上的宝贵东西,都是人类辛勤劳动创造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劳动实践能力特别差,在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比如清理学校的杂草,每周的大扫除和每天进行教室、卫生区的打扫等一些班级劳动服务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有重要作用。这时要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改造”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老师。只要这样,师生才能深刻了解劳动的伟大意义,在劳动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劳动中深刻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劳动中懂得感恩父母。
除培养学生体力劳动外,脑力劳动的“改造”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只有通过辛勤的脑力劳动,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脑力劳动较之为体力劳动是更为困难的劳动,有的学生不爱学习,作业不做,做了甚至也是抄袭别人的,对于这类学生,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興趣,如让她们参与黑板报的创办,参加学习兴趣小组,参加国旗下讲话等。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片段激发她们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勇气。
四、常规教育,循序渐进
《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给中小学校的学生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的常规教育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它具有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耐性,生活中学生的闪观点要加以引导和利用。犯错的学生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让其知道错误所在,给其时间和空间,让他慢慢转变,要善于抓住时机,一有转变就鼓励、表扬,让学生看到希望,充满信心。班级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与“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放手她们而又不失控,让班级学生在文化的引领下,诗意的栖居,快乐的成长。
总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德育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德育教育生活化是促进幼小心灵茁壮成长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
一、引导学生布置教室,彰显主人翁地位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是前进的动力,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生活便毫无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各有所禀赋: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少年正在生长时期,也正是人生观的形成、发展时期,理想可以激发青少年奋发进取,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亲力亲为。我利用班级标语口号“扬帆远航,再创辉煌”,让学生许下自己的愿望,做成“心形”理想信念卡,写下自己的理想,然后贴在教室板报上,时刻激励着学生,鼓舞着她们,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彰显了主人翁地位,更让学生有了家的温暖,看到学生暗自许下的诺言,让我也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二、利用队会进行座谈,集思广议平等育人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就是树立学生的群众观点,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班级群体,要让学生养成在集体中生活的习惯,利用团队队会进行平等座谈,让学生畅所欲言。你就会发现学生关心集体,关心同学,愿意为集体与同学服务,对集体有责任感与荣誉感的潜在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们在学习、卫生、纪律上,自主开展“两管一帮”活动,班长管小组长,小组长具体督促、监督好自己小组成员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的工作;学生还会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自己确定帮扶对象,在学习上,卫生的打扫上教育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学生不做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利己主义者,并能和损害集体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进行斗争,以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有集体荣誉感。只有把班级营造成家庭,在生活中就能感觉到学生的春暖花开。
三、劳动“改造”,明辨是非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切物质和精神上的宝贵东西,都是人类辛勤劳动创造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劳动实践能力特别差,在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比如清理学校的杂草,每周的大扫除和每天进行教室、卫生区的打扫等一些班级劳动服务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有重要作用。这时要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改造”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老师。只要这样,师生才能深刻了解劳动的伟大意义,在劳动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劳动中深刻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劳动中懂得感恩父母。
除培养学生体力劳动外,脑力劳动的“改造”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只有通过辛勤的脑力劳动,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脑力劳动较之为体力劳动是更为困难的劳动,有的学生不爱学习,作业不做,做了甚至也是抄袭别人的,对于这类学生,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興趣,如让她们参与黑板报的创办,参加学习兴趣小组,参加国旗下讲话等。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片段激发她们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勇气。
四、常规教育,循序渐进
《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给中小学校的学生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的常规教育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它具有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耐性,生活中学生的闪观点要加以引导和利用。犯错的学生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让其知道错误所在,给其时间和空间,让他慢慢转变,要善于抓住时机,一有转变就鼓励、表扬,让学生看到希望,充满信心。班级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与“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放手她们而又不失控,让班级学生在文化的引领下,诗意的栖居,快乐的成长。
总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德育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德育教育生活化是促进幼小心灵茁壮成长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